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策略分析

2015-01-13 15:55许春阳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10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小学数学策略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方法被教师广泛应用。作为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本课题笔者从多方面对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出的有效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以此为完善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一些具有价值性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

一、引言

课堂是小学生进行学习、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场所,也是教师与学生加强沟通交流的主要渠道。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加课堂提问环节便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决。并且,当遇到难题时,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更能达到优化学习的目的。鉴于此,本课题对“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策略”进行分析与探究具有尤为深远的重要意义。

二、改善课堂提问的方式

1.加强课堂提问的针对性

加强课堂提问的针对性能够有效发挥“因材施教”的作用,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起来,进而到达优化教学的目的。

例如:在“初步认识分数”一课中,教学的重点及难点内容便是构建分数的初步概念。因此,在教学生怎样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与构建初步分数概念的情况下,便可以提出问题,具体步骤如下:

师:一块饼干分给小王与小花两人吃,要怎样分才能做到公平?

生:平均分。

师:那么,怎样才能将饼干平均分成两块呢?

教师提出问题后,拿出饼干模型,对半分开后,再进行补充提问:

师:这半块月饼是整块月饼的一半,我们就用1/2表示,那么剩下的板块月饼是整块月饼的几分之几呢?

生:二分之一。

师: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剩下的半块月饼是平均分开之后两份当中的一份。

师:很好!那你们对刚才的演示发现了什么?

……

通过上述具有针对性的提问便能够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进一步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并在学生形成思考的同时,最终达到优化学习的目的。

2.加强课堂提出的灵活性

若课堂提出更具灵活性,则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激发他们的思考能力及发散思维,最终使课堂教学质量得以全面提升。

例如:在“复习乘法的分配率”一课中,有学生问老师是否有“除法分配律”,对于此问题,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说老师只教了我们乘法的分配率,哪里有除法的分配率;有的学生说,说不定除法也具备这样的性质呢!对此,教师首先就应该表扬提出此问题的学生,进而扮演引导的角色,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对此问题进行探究。

有小组学生给出论据:10÷2+12÷2=(10+12)÷2;(15+9)÷3=15÷3+9÷3。

还有小组学生给出论据:(4+6)÷2=4÷2+6÷2;20÷0.4+8÷0.4=(20+8)÷0.4。

综上所述,学生的论据都是正确的,这便说明了“除法和乘法一样,均有分配率”。最终,为了让全体学生更容易接受这一概念,可以用字母表示为:①(a+b)÷c=a÷c+b÷c;②a÷c+b÷c=(a+b)÷c。

三、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

1.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

相关研究者表明:问题提出后,需要给予学生至少10秒钟的思考时间。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能够对问题更为全面地回答。并且,通过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能够借机提出更多具有建设性的问题。我们知道,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对学生自身提出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更能使学生融入课堂,进而使课堂更加充实。鉴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提问环节中,需要给予学习充足的思考时间。

2.增强学生对思考的参与性

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后,便需要增强学生对“思考”的参与性。教师提出问题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在其中不应该只是由教师提出问题,然后教师再把问题解决,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这样才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加优化。

例如: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中,为了让学生能够对算理有所理解,可提出问题“整数加减法为什么需要相同数位对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可以用分子直接进行相加减?”、“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分子不可以进行直接相加减?”对于这些问题,在给予学生思考空间后,需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然后给出直接的想法,最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将问题逐步解决,最终到达优化教学的目的。

四、把握时机,使问题与课堂内容充分融合

1.把握兴趣点及难点提问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课堂提问需要充分把握时机,在使问题与课堂内容充分融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因此,把握课堂提问的“兴趣点”与“难点”便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把握兴趣点提问,能够激发学习对学习的兴趣及热情,使学生在课堂中集中注意力,并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另外,把握难点提问主要是针对学生对课堂问题目标不具明确性而设计的。无疑,把握难点提问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完善。

2.把握散点提问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把握散点提问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有不同的设想与假设,进而探索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进行“一题多解”训练课堂中,便需要充分把握散点提问,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结合所学的知识及对题干的理解,从而寻找出更多解决的方法。进而将学生所归纳出来的各种解题方法充分展示出来,让学生通过别人的解题方法,来对照自己的解题方法,通过比较后,发现自己的优点或不足,从而达到扬长避短的良效。例如:在课堂展示多种解题方法时,教师可以这样问学生“你是怎样想的?”、“你的解题方法和他的解题方法有什么不同,哪种解题方法更简单?”等。这样,通过各种信息的交流,便开拓了学生的思路,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3.把握空白点提问

空白点指的是在教材中一些故意不写或有略写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抓住这些空白内容进行提问,以此拓展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习到更具全面性的知识点。例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中,有些同学利用面积单位以直接的方式去量平行四边形,这样很难量,不具简便性。因此教师便可以提问“同学们能不能想出更加简单的方法,使平行四边形更好量?”在给予学生几分钟的思考后,均有了自己的思路。有的学生说“可以将平行四边形一边的‘直角三角形剪下来,进而拼到另一边成为一个长方形就能够简单量出来了。”还有的同学说“可以直接将平行四边形剪下来,拼成一个长方形,这样便可以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了。”很显然,抓住空白点提问,更能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进而寻找出更多的解题方法,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而且还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五、结语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在进行课堂提问时,需要尽量做到合理、规范、科学且有艺术性等。例如本课题笔者重点提到的改善课堂提问的方式、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及把握时机使问题与课堂内容充分融合,这三大方面便结合了小学生学习的特点,进而以小学生为核心所采取的有效策略。通过理论与实践证明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最终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格桑平措.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策略[J].吉林教育,2012,07,01

[2]陳永利.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01,23

[3]许发兴.善教者必善问——探讨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2,10,29

作者简介:

许春阳(1972~),女,籍贯河南省叶县,工作单位:青海省西宁市小桥大街小学,职务:教师。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小学数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