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背景下户外区域运动中幼儿自主性的培养

2015-01-13 01:53周玉韵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4年11期
关键词:养成策略自主性指南

【摘 要】幼儿有着无可比拟的好奇、探索、幻想能力,这是毋庸置疑的,教师往往善于发展和培养他们这种想象力和创造力,然而幼儿的自主性养成培养却很容易被忽略,特别是在户外区域运动中,如何增强幼儿的主体性发挥,使幼儿成为区域活动的主人,是值得幼儿教师共同思考的课题。本文以《指南》学习为依托,在阐述幼儿自主性特征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当前户外区域运动中幼儿自主性减弱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户外区域运动;幼儿;自主性;养成策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户外区域运动是让幼儿在运动中建立自信、探索客体环境,通过运动来感知世界,积累经验,既是对《指南》精神的践行,也是促进幼儿自主性养成的有效途径。

一、户外区域运动在发展幼儿自主性方面的优势

户外区域运动在发展幼儿自主性方面的优势主要表现:其一,户外区域运动符合幼儿的内在需求。运动是幼儿的天性,他们能够根据自身的喜好做出决定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种类,虽然有时他们在区域运动场地中跑来跑去,有时甚至呈现出茫然不知所措的模样,但内在的愿望和需求会促使他们做出最终的决定,从而在某个户外区域运动中表现优异;其二户外区域运动符合幼儿的个性需求。户外区域活动氛围宽松,形式多样,不同的幼儿因其性格、能力发展的差异,他们对户外区域运动的选择是不同的,是独具个性的,这是他们兴趣、爱好的体现,也是他们内在潜能发挥的表现;其三户外区域运动符合幼儿的主动需求。在兴趣的支配下,幼儿在户外区域运动中能够表现出强烈的自觉主动性,这也是幼儿能动性的集中体现。幼儿在户外区域运动中通常很兴奋,很自觉地表现出一种超出日常生活的样式及行为表现方式。如在骑行区域《小小赛车手》中,当幼儿看到踩踩车、滑板车、竹板车等器材时,会异常激动,跃跃欲试,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要求,这实际上就是主动性的特征在起作用。户外区域运动在培养幼儿自主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在现实的实践中其教育优势却未被积极发挥。概括起来主要是受以下几种因素的影响。

二、户外区域运动中幼儿自主性减弱的原因

1.过度强调户外区域的功能特征

户外区域运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既是教学目的主旨所在,又是教学内容的延伸。但是,教师往往过于注重教学效果的取得,如在骑行区的运动中,教师关注的是幼儿能否手脚协调地向前骑小车,能够左右手一起推动装有货物的铲车,能否绕过障碍物行使,控制速度,保持身体的平衡能力。这样就导致了幼儿教师对于户外区域运动的功能特征过度重视,忽略了幼儿自主性的发挥,如果某个幼儿的运动能力差,平衡感弱,就有可能被教师“个别指导”,虽然表面上他们可以很懂事地点头,服从指导,但眼神里的失落是隐藏不住的。因此,过分注重区域的功能特征,只会束缚幼儿积极性的发挥,阻碍幼儿自主性的发展。

2.户外区域运动中活动规则太死板

在区域运动中运动规则和方法一般是“自上而下”的,是教师对幼儿口传心授的。这些规则都是要求幼儿遵守的,是教师下达的“绝对权威”,因为教师要据此去维护户外区域运动的秩序性,安全性。如球类区域运动《打怪兽》的规则:①将软球、飞盘向前或上抛的过程中,要尝试单手和双手两种方式,投掷动作要标准。②互相滚接大皮球要有秩序。③向前行进跳要做到双脚并拢,连续跳圈。我们必须要承认建立规则的必要性,但这些规则如此繁复,过分依赖规则而忽视幼儿对于规则必要性的理解,过分强调而忽视对幼儿“主体性”的尊重,这无益于幼儿认知性的发展,会损害幼儿作为运动主体的自由。

3.户外区域运动中指导干预不适时

教师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但并非所有的教师都能够适时、合理地进行干预,他们往往不懂得适可而止、过犹不及的道理。有的教师在户外区域活动中只是充当旁观者,一味的“看”游戏而不去观察;有的教师利用这一时间进行休息、放松,对幼儿的表现置之不理,只有当他们起冲突时才简单地介入并快速地解决纠纷。在游戏进行前的准备环节中,很多幼儿会拿着游戏道具热身,幼儿甲滚球,幼儿乙一脚把球踢走,幼儿甲捡回球,幼儿乙再踢走,此时,一旁的教师会很快地过来干预,制止幼儿乙的不当行为。殊不知,乙的行为并没有影响到幼儿甲,相反这是二人非常默契的“合作游戏”,恰恰是幼儿甲所期待的。教师没有充分观察就进行不必要的干扰,不但破坏了幼儿游戏的乐趣,还扼杀了幼儿自主性的发挥。

4.户外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不合理

一般来说,户外区域运动的器材投放都是非常丰富的,但器材投入的过多、过杂,一方面容易造成幼儿注意力的分散,让他们玩的分心,难以集中精力,其结果是幼儿为了追求新奇,不断地更换活动内容(器材),增加了更换游戏的频率。另一方面,没有教师的指导幼儿根本不会选择没有玩过的运动区使用这些器材,只能消极地等待或“忍痛割爱”不敢玩,丧失了自主选择的机会。

三、户外区域运动中幼儿自主性增强的策略

1.就地取材让运动区域“活”起来

户外运动区域活动旨在给幼儿营造身心愉悦的自由空间,活动中幼儿应该以主人翁的姿态存在,而不应该成为教学功能或教学器材的附属品。在这种意义上说,幼儿的自主性发挥在户外区域运动中是可以得到集中体现的。教师要让运动区域“活”起来,即使没有多样的器材,也要达到锻炼的目的。

2.恰当引导让幼儿动起来

幼儿是认知的主体,因此,只有让幼儿成为户外区域活动的主人,才会实现幼儿认知和成长的科学化、最优化。教师在户外区域活动中要多动脑,科学组织,精心安排,强化整体引导和共同参与,并给予幼儿充足的个性发挥空间,让幼儿在展现个性的过程中动起来,有效增强幼儿的自主性。以球类游戏为例,幼儿对球类游戏非常喜欢,尤其是男性幼儿对球类游戏更是情有独钟、乐此不疲。既然幼儿有非常旺盛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望,教师仅仅需要告诉幼儿球类游戏的具体规则和一些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即可。然后在球类游戏开展过程中教师积极担当评委的角色,鼓励、认可和表扬幼儿在球类游戏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引导幼儿自主进行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和主动参与意识,让幼儿在自我参与、自我表现中享受到游戏的快乐,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3.根据需要合理投放区域材料

户外区域活动中如何增强幼儿的自主性还取决于区域材料投放的是否科学。教师在观察幼儿活动的基础上适时地调整活动器材的投放,可以发挥幼儿的运动潜能和智慧,使幼儿保持活动的兴趣,唤醒幼儿的自主参与意识。因此教师应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大胆探索、主动尝试。以球类游戏为例,教师要为幼儿准备一个色彩艳丽、有卡通人物的皮球,利用皮球的色彩和图案吸引幼儿。如果是利用皮球投篮,教师要把篮圈的位置降低到适合幼儿投篮的位置,利用投篮得分的成功感提升幼儿参与活动的情感体验,提高幼儿自主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师在户外区域活动过程中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户外区域活动,在自主参与、合作完成户外区域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体现幼儿科学认知的主人地位,实现幼儿的自主参与、幸福成长。

参考文献:

[1]姚琪.幼儿园户外区域体育活动初探.成功(教育),2013年20期

[2]陈海英.大班主题背景下户外区域运动初探.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2009年

作者简介:

周玉韵(1963.3~),女,籍贯:福建省、厦门市,现供职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第二幼儿园、职称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养成策略自主性指南
优化幼儿午睡管理的实践研究
阅读视角下理工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养成策略
指南数读
探讨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生卫生习惯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
中职生数学习惯养成策略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
维护科学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