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培养

2015-01-13 02:20任艳艳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4年6期
关键词:语文教师教学

任艳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6-0193-02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是认识和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的活动主要源于内部动机,他们的学习是一种"内在的学习"。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更坦诚地指出"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好的教师教学生发现真理"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不应是消极的听众,而应是主动的求知者、探索者。因此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要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基础上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自学能力的培养是首先的,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创设氛围,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上课,这是儿童和教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的确,一个知识渊博而面目呆板的教师,会使学生敬而远之;一个富有幽默感而知识面宽广的教师是深受学生喜爱的。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学生会把他当作朋友来看待,会忘了师生之间的区别,学生在学习中就不会有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心理是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必须创设自主学习的最佳氛围。(1)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的潜力。要增强情感意识,注重融洽与学生的关系,努力做到与学生换位思考问题。要热情鼓励学生放开思想,积极思考大胆发言,不轻易批评学生,激励学生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既感到积极紧张,又感到非常轻松愉快。(2)给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有时间作保证,课堂上教师要注意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学生也只有在自学过程中才能有所领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3)加强自评、互评,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包括学生之间一起讨论,相互倾听,相互评价,相互合作与竞争。学生思维的碰撞、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在于学生间的交流,学生之间热烈交流的局面一旦形成,每个学生都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激励"主要指施教者运用言语、动作、神态、情感等诸因素充分调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种策略。这是外界向学生输入的一种刺激,也是一种诱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因的常用方法。教师在课堂控制中是否有效地运用了"激励策略",是否真正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是一堂课能否成败的关键。教师要善于运用赏识激励,使每一个学生体验到自身的潜能;善于运用成功激励,从而使学生体味成功,在胜利的喜悦中萌生指向学习新目标的动机,从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通常情况下,还可采用以期望、目标、关心等手段激励学生。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学习动机中最重要的心理因素,也是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推进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在欢快、活跃、舒畅的心理支配下进入最佳状态。兴趣的产生,对学生来说往往不是自发的,要靠老师的精心诱导。教师应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精心设计导言,如引用名言,讲小故事,猜谜语,解说事例等,或抒情、叙述、议论,或摹形绘色,或巧设悬念。

2.参与活动,自主探究

卢梭早就指出过:对学生"不要教他这样或那样的学问,而要由他们自己去发现那些学问"。杜威也说过:"教育并不是一种'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和建设性的过程。"这两位教育哲人十分鲜明地告诉我们:人类的文化成果是依靠学生的主动参与获取,并得以内化的。人的发展不仅表现为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取能够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

"知识和能力的获得须得通过活动。"其实质是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在理解旧知的基础上从新构建新知。布鲁纳也反复强调,最好把人当作主动参与知识学习的人。他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积极的知识探究者,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自己思考,参与知识获得的全过程。"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参与、身体力行,才能习得语文知识及其能力。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全方位、高质量、多层次的参与,在语文课堂控制中,最充分地运用"参与机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机会,才能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实践活动,奋发学习心态,体现群体效应,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减轻学生负担。

3.让学生自我质疑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人类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由于要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而引发的。要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唤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遵循吸引性、趣味性和针对性原则,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善于提出既让学生感到熟悉,有需要动脑筋才能解决的问题,精心设计练习,将学生置于一种"心术通而未得"的境地,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培养学生自己寻找目标的能力。在教学的实践中我深刻地体会到,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从课题、重点词句、课文的矛盾处、语言表达、布局谋篇、中心思想、标点符号等提問,然后让学生去质疑,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造成学生欲罢不能,想急于找到答案的心理态势。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定能发展学生智力,从而爱上语文。

猜你喜欢
语文教师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最美教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圆我教师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