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怡军
【摘要】在新课程、新标准、新理念的指导下,思品课的改革必须先行。注重改变教学方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以及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关键词】情景教育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以及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极好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6-0132-02
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堂比较呆板。一直循环着"自学—讲解—巩固"的怪圈,学生被各种各样的条分缕析的知识填充,课堂气氛沉闷压抑,了无生趣。
现在的新课程标出来了,它提出"关注学生成长需要和生活体验","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简而言之,就是让学生在情景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
瑞士心理学家裴斯泰洛齐说:要使教育心理学化。其本质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呈现心理积极化的状态,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依循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结合学生的认知需要,紧扣学生心弦,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求知情与教师的教学激情有机地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这种热烈和谐的教学情景中,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以高涨的情绪投入学习,达到提高教学实效的目的。
思想品德课情景教育,要以学生思想和社会生活实际实际为基点,解决学生知与不知的矛盾。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的过程。萨奇曼探究模式理论应运而生,其主要环节是:展示问题→提出假设→收集资料→证明假设,同时由提出假设到证明假设可以反复循环,直至达到正确为止。
作为一个教师应该积极创设充满生机的课堂情景,进行情景教育。
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教师每一堂课都应该挖掘好教材的三维目标,因地制宜的依据教学目标创设各种各样的情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载体来呈现不同的情景,达到教学目标。事实证明人们对自己的感官直接接触到的东西往往认识得更快更容易,因此我们不妨将多媒体经常运用到思品教学中来,让学生进入一个个情景中来,去体验去感悟。每一堂课都应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也应该多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来为教学服务。
生活情景搬上课堂。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应该树立"生活即课程"的大教材观。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生活即是我们活水源头的必修课程,是学生真正的教科书。用"生活即课程"的大教材观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持续学习,终生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生活的这本大教材中充分发挥学生认识生活、改变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
我们放眼全球,把世界装在心中,这样的大情景更能造就出伟人 。我们原来的领袖毛泽东能写出《沁园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昔秦皇汉武,略输文才""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样的诗句不正反应他出驰骋大半个中国,纵观上下几千年的阅历吗?经历了大场面,才能有着博大的心怀,培养出高尚的品德,造就出偉人。所以我们要让学生经常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聆听世界各地发出的不同声音。
真正的思想品德课堂,应该是回归生活、回归社会。充满问题与矛盾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才会碰撞出的思维火花,通过碰撞与思考,学会思考人生、关注民生,思考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未来。
总之,我们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恰当地创设课堂情景,使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为自身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教学需要,围绕目标和重难点,创设能贴近学生,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活跃课堂,务实高效的情景。构建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情景,是顺应新课改,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思想品德课堂亦回归生活的必然要求。
一场有着让学生去情景体验,感悟的思品课堂,会充满生机和活力,而且效果极佳。会消除过去那死板教育的沉闷和压抑。新课程标准的制定,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贵在我们去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