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热”现象初探

2015-01-13 01:48马孟云王江峰
刑事技术 2015年1期
关键词:蝇蛆猪肝环境温度

马孟云,王江峰

(1.深圳市公安局刑科所,广东 深圳518000;2.苏州大学法医系,江苏 苏州215000)

死亡时间的推断目前仍然是全球性的难题之一。笔者在研究深圳地区嗜尸性昆虫分类与生长发育等过程中,发现尸体在腐败过程中有温度升高现象,即尸热现象,并且超过环境温度,目前国内还未见到此方面的报道。为了明确这一现象,我们对猪尸腐败过程中尸温的变化及室内不同种类蝇蛆对其食物温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蝇种

丝光绿蝇Lucilia sericata(Meigen)、大头金蝇Chrysomya megacephala(Fabricius)和巨尾阿丽蝇Aldrichina grahami(Aldrich)。

1.2 猪尸温度变化的观察

将4 头猪尸在不同季节放置于深圳市法检中心附近的室外草地上,观察并记录尸温变化及蝇类发生情况。温度观察分别记录口腔和直肠温度,记录口腔温度时温度计探头置于舌下;直肠温度的观察则将温度计插入直肠约5cm 深处。死亡第1d 每小时测定尸体温度1 次,从第2d 开始每天定时测定3 次。其中猪尸Ⅰ、Ⅱ仅测定直肠温度,猪尸Ⅲ和Ⅳ分别测定直肠和口腔温度。成虫和幼虫的情况观察分别进行。

1.3 蝇蛆密度与猪肝块温度关系的测定

在装有湿沙土的500mL 玻璃果酱瓶中,将初孵幼虫按不同密度分别置于新鲜的50g 猪肝上,幼虫密度各为10、15、20、30 头/g 猪肝。同时立即插入温度计,使温度计探头与猪肝块充分接触,再置于24℃的生化培养箱内饲养。同时在装有湿沙土的果酱瓶中仅放入50g 猪肝块,不接入初孵幼虫作为对照。每天于8: 00、11: 00、14: 00、17: 00、21: 00,分别测定、统计滋生有蝇蛆的猪肝块温度及对照温度。

2 结 果

2.1 猪尸温度变化

猪尸Ⅰ:重约10kg,5 月份放置于室外草地,温度变化如图1A 所示。死亡第1d 内,尸温处于连续的下降过程,从最初的37℃降至略高于环境温度,平均每小时下降约2.45℃。之后,直肠温度与环境温度保持一致或略有浮动,直至死亡第18d;接着,尸温开始急剧上升,并于死亡后第23d 达最高值,约比环境温度高出8℃;随后,尸温又开始下降,并趋近环境温度。

猪尸Ⅱ:重约15kg,6 月份放置在室外草丛中。尸体温度的变化如图1B,死亡第1d 内,尸温缓慢下降,从最初的37℃降至接近环境温度,平均每小时约下降0.96℃。其后,尸温与环境温度保持一致,直至第4d;之后,尸温逐渐高出环境温度,并于死亡后第6d 达到最高值,平均高出环境温度13.7℃。尸体白骨化时,尸温降至与环境温度一致。

猪尸Ⅲ:重约10kg,7 月份放置在室外草丛中。尸温变化见图2A。口腔温度及直肠温度在死亡第1d内逐渐下降,平均每小时下降约1℃左右。死亡后第3d,口腔温度急剧上升至最高值,约比环境温度高出9℃,而直肠温度仍基本接近环境温度;死亡后第4d,口温及直肠温度均比环境温度高8℃左右。尸体白骨化时,口腔温度与直肠温度则与环境温度一致。尸体温度的上升程度与蝇蛆滋生量直接有关,例如,死亡后第3d 口腔滋生有大量的蝇蛆温度,平均达39℃;而肛门部位只有少量蝇蛆,直肠温度为31.67℃。

图1 猪尸Ⅰ(A)和Ⅱ(B)温度变化Fig.1 Changes of temperature of pig carcass I (A) and II (B)

猪尸Ⅳ:8 月份放置在室外草丛中。尸温变化如图2B。死亡后第2d,口腔温度和直肠温度与环境温度一致或略有差异。死亡后第3d,口腔温度显著高于环境温度,最高时约比环境温度高14℃,而直肠温度只在后半天才逐渐高于环境温度;死亡后第4d,口腔温度和直肠温度均显著高于环境温度,最高分别高出14℃和11℃;死亡后第5d,当尸体仅剩下骨骼时,尸温下降与环境温度保持一致。

2.2 蝇蛆滋生引起的升温效应

滋生有丝光绿蝇、大头金蝇、巨尾阿丽蝇幼虫的猪肝块及无蝇蛆滋生猪肝块的温度变化分别见表1、2、3。当蝇蛆密度为10 头/g 时,丝光绿蝇、大头金蝇、巨尾阿丽蝇所引起的升温(℃)最大值(平均值)依次为:1.30(0.59)、1.8(0.91)、1.2(0.52);当蝇蛆密度为15 头/g 时,丝光绿蝇、大头金蝇、巨尾阿丽蝇所引起的升温(℃)最大值(平均值)依次为:2.2(0.98)、3.0(1.43)、1.7(0.65);当蝇蛆密度为20 头/g 时,丝光绿蝇、大头金蝇、巨尾阿丽蝇所引起的升温(℃)最大值(平均值)依次为:3.0(1.33)、4.4(2.36)、2.3(1.35);当蝇蛆密度为30 头/g 时,丝光绿蝇、大头金蝇、巨尾阿丽蝇所引起的升温(℃)最大值(平均值)依次为:2.5(1.57)、4.4(2.47)、1.9(0.87)。在各蝇蛆密度下,蝇蛆滋生所引起的升温最大值和平均值均以大头金蝇最高,丝光绿蝇次之,巨尾阿丽蝇最小。另外,蝇蛆滋生所引起的升温最大值和平均值一般随着密度的增大而上升;但也有例外,如巨尾阿丽蝇在密度为40 头/g 时,所引起的升温最大值和平均值均低于24 头/g 的相应值。

图2 猪尸Ⅲ(A)和Ⅳ(B)温度变化Fig.2 Changes of temperature of pig carcass III (A) and IV (B)

在10、15、20 和30 头/g 的蝇蛆密度下,丝光绿蝇引起猪肝块到达升温最大值的时间分别为:第3、3、3 和2d;大头金蝇分别为:第3、6、5 和4d;巨尾阿丽蝇分别为:第6、3、3 和4d。可以看出,各蝇种在各蝇蛆密度下引起猪肝块温度上升抵达最大的时间不尽一致。

综上所述,尸体或猪肝块的温度均随其腐败阶段和蝇蛆滋生密度而变化。其中以尸体腐败中后期和蝇蛆高密度滋生时,尸体和猪肝块升温最明显。尸体上的升温幅度较大,约十多度,而猪肝块的升温幅度较小,一般只有几度。当然,升温效应因季节而异,如5~6 月初,一般比环境温度约高出8℃;6 月中旬至9 月,升温效应尤为明显,最高可比环境温度高出22℃。考虑到温度是影响蝇蛆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子。

3 讨 论

尸冷现象是法医学实践中推断死亡时间的重要依据之一,其在尸体腐败早期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在实践中推断死亡时间常用的方法。人死后由于新陈代谢停止而不再产生热量,与外界产生温差,结果尸体温度会逐渐冷却与环境温度一致。这一现象在死亡后24h 内最有用。但是,对于此后尸体腐败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很少有人关注,更无从应用。但已经有人观察到尸体温度的发热现象。Greenberg[1]将成年人颅骨塞满牛肉,观察到了尸体温度上升现象。Catts[2]记载,尸体的皮肤及尸体下的地面温度超过了环境温度。Goodbrod 等[3]的研究表明,当蝇蛆密度达到4 头/g 食物时,蝇蛆可使其食物变热。

笔者在深圳不同季节里对猪尸体温度的变化及尸体上蝇类昆虫的发生情况逐日进行观察;在实验室观察恒温下不同蝇蛆滋生密度对猪肝块温度的影响。本文结果表明尸体或猪肝块的温度均随其腐败阶段和蝇蛆滋生密度而变化。其中以尸体腐败中后期和蝇蛆高密度滋生时,尸体和猪肝块升温最明显。尸体上

的升温幅度较大,约十多度,而猪肝块的升温幅度较小,一般只有几度。当然,升温效应因季节而异,如5 月~6 月初,一般比环境温度约高出8℃;6 月中旬~9 月,升温效应尤为明显,最高可比环境温度高出22℃。考虑到温度是影响蝇蛆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子。因此,实际案例中必须估测尸温升值对昆虫生长发育历期的影响,避免仅凭环境温度推断生长发育历期所造成的偏差。尸体的温度上升现象对于严寒条件下蝇蛆在尸体上的滋生有重要作用。在冬季天气晴朗、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如果蝇类在尸体上产下卵,晴朗天气持续或初死者尸体的体温都可使得卵得以孵化为幼虫,而幼虫在尸体上滋生使得尸体温度上升,反过来,上升的尸温又维持昆虫的继续发育,这样,即使环境温度很低,远远低于昆虫的发育起点温度,但蝇蛆仍可在尸体上发育。在第20 届国际昆虫学大会上曾报道在埋于雪地的尸体上发现丝光绿蝇幼虫滋生[4],笔者在检验的多起案例中,发现冬季野外的尸体几乎都有蝇蛆滋生,可能系上述原因所致。但是对于寒冷季节中的“尸热现象”,其规律性仍待研究。

表1 不同密度丝光绿蝇滋生条件下猪肝块的日均温度变化(℃)Table 1 Changes of daily average temperature (℃) in pig liver infested with Meigen maggots at different density

表2 不同密度大头金蝇滋生条件下猪肝块的日均温度变化(℃)Table 2 Changes of daily average temperature (℃) in pig liver infested with Fabricius maggots at different density

表3 不同密度巨尾阿丽蝇滋生条件下猪肝块的日均温度变化(℃)Table 3 Changes of daily mean temperature (℃) in pig liver infested with Aldrich maggots at different density

总之,通过实验证实猪肝和尸体尸温均有升高,说明尸热现象是客观的,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忽略。但是单一猪肝的情况应与实际差异较大, 笔者正在捐献的人尸体和猪尸体上对“尸热现象”的变化规律作进一步研究。

[1] Greenberg B. Flies as forensic indicators [J]. J Med Ent,1991, 28: 553-577.

[2] Catts E P. Problems in estimating the postmortem interval in death investigations [J]. J Agric Ent, 1992, 9: 245-255.

[3] Goodbrod J R, Goff M L. Effects of the larval population density on development rates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two species of Chrysomya (Diptera: Calliphoridae) in laboratory culture [J]. J Med Entomol, 1990, 27: 338-343.

[4] 胡萃,王江峰. 第20 届国际昆虫学大会上法医昆虫学论文简要介绍与分析[J]. 昆虫知识,1997,34:250-251.

猜你喜欢
蝇蛆猪肝环境温度
羊鼻蝇蛆病的防治方法
宝宝补铁辅食
——猪肝泥
Review of a new bone tumor therapy strategy based on bifunctional biomaterials
羊驼蝇蛆病预防与治疗
猪肝怎么煮才安全健康
猪肝熟透食用才安全
夏季羊摇头、打喷嚏、呼吸困难 羊鼻蝇蛆不可不防
雷克萨斯CT200h车环境温度显示异常
犬蝇蛆病的治疗与预防
猪肝爆炒好吃不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