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列话语关系与从属话语关系

2015-01-13 10:17
宜春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语段分段层级

高 芸

(宜春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西 宜春 336000)

许多话语理论认为话语意义受制于话语自身的修辞结构,即话语语段之间或者话语序列之间的逻辑结构,包括叙述、解释、详述、对比、平行、纠正与续述等等。[1](P3)在话语结构中,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话语关系:并列关系和从属关系。话语关系影响话语层级结构和右边界限制。并列关系把右边界推向右边,封闭其连接点。而从属关系向下扩大右边界的范围,为了进一步的连接,让它的连接点处于开放状态。

一 话语层级结构的特征

话语具有层级结构,我们运用话语结构来限制前指确认,通过这个过程,代词有了其所指。例如:

(1)a. 王明昨晚过得很愉快。b. 他美餐了一顿。c. 他吃了三文鱼。d. 他吃了许多奶酪。e. 然后,他赢了一场跳舞比赛。f. 接着,他吃了甜点。f'. 它是一种美丽的粉红色。

f'. 王明玩得很开心。

小句(1c-d)详述了晚餐所吃的食物(1b),(1b)又详述了愉快的夜晚(1a)。(1e)也详述了此夜晚,但与(1c-d)不同的是,它没有详述这顿晚餐。更确切地说,它与(1b)形成了叙述关系。因此,(1e)不是语段(1c-d)的其中一部分。详述属于从属关系,叙述属于并列关系。(1a-e)的层级结构能够用图表形式表征,垂线或斜线表示从属关系,水平线表示并列关系。如图1 所示。

图1

右边界限制认为,只有图表右边界上的话语成分才可以是下一个成分的连接点。比如在例(1)中,(1a)和(1e)可以是下一个成分的连接点。这就解释了(1a-f)的尴尬:吃甜点通常是用餐的一部分,但是既然(1b)和(1d)都不在右边界上,(1f)不能和(1b)或(1d)连接起来进一步地详述晚餐所吃的食物(1b)。右边界限制和可及性限制也解释了(1a-f')的不连贯性, (1f')中的代词“它”并非等同于“三文鱼”。下面我们来看话语(1a,e,f″)。假设“玩得开心”有一个前指成分,即在某些可能发生的事情中王明玩得很开心,我们可以确认这个成分的前指部分或者是顶部成分“一个愉快的夜晚”或者是顶部下面的成分“一场跳舞比赛”所引入的事件。

一方面,从语形上看,话语是线性的语句串。另一方面,从语义上看,语句之间的联系并非是线性的。[2](P23)各个句子之间具有不同的话语关系,例如叙述、详述、解释、背景、平行、对比、因果等,这些话语关系形成了话语中的语段。语段和话语关系一起组成了话语结构。话语关系有两种基本类型:并列关系和从属关系。话语结构具有层级性,话语层级结构具有时间顺序、话语意图、主题内容和功能相似四个特征。[3](P592)

时间顺序是指话语是否按时间的顺序叙述事件。如果是按时间的顺序叙述事件,那么话语就是并列关系;否则的话,就是从属关系。

话语意图指的是语段的话语目的与更大语段的话语目的之间的关系。如果语段的话语目的是更大语段的话语目的的部分原因,那么话语就是并列关系;如果与更大语段的话语目的毫无关系,那么话语就是从属关系。

主题内容是指就所联系的语段主题而言,语段的主题是否发生改变。如果语段的主题促使所关联的主题发生改变,因而有助于构成更大语段的主题,那么话语就是并列关系;如果语段的主题仅仅是所关联的语段主题的一个次主题,那么话语就是从属关系。

功能相似指的是被连接的语段之间是否具有相似功能。如果具有相似功能,那么话语就是并列关系;否则的话,就是从属关系。

尽管话语层级结构的四个特征能够为区别并列和从属的话语关系提供一些指导方针,但是关于哪些话语关系是并列关系,哪些话语关系是从属关系,仍旧没有系统的研究。

二、分段式话语表现理论

分段式话语表现理论是由美国逻辑学家Asher于20 世纪90 年代提出的一种关于自然语言的动态语义理论。分段式话语表现理论认为,话语具有层级结构,话语解释依赖于层级结构。分段式话语表现理论具有以下的特征。

话语的语义表征分段式话语表现结构是递归结构。基本的分段式话语表现结构是小句的被标记的逻辑形式,复杂的分段式话语表现结构涉及标记的一种或者多种话语关系推断。每一个标记都与一个结构成分相关联,这个结构成分可能是一个复杂的分段式话语表现结构。

话语关系是二元的,或者是并列关系,或者是从属关系。并列关系需要一个共同主题,也就是说,一定有一个共同主题把两个相关联的成分联系起来。共同主题与这两个相关联的成分之间是从属关系——主题。如果在先前的话语中没有一个明确的共同主题,我们一定要建构这个主题。

连接被右边界规则所支配。只有位于分段式话语表现结构的结构图右边界上的成分才可以连接。在结构图中,并列关系用水平线表示,新成分位于右边;从属关系用垂线或斜线表征,新成分位于下面。

前指确认的所指可及性被“向左看一步或者向上看”规则所支配,向左或向上看一步,成分中的所指是可及的,再向上看,支配目前成分的所有成分都是可及的。

继续话语方式:如果α 和β 是从属关系R1,β 和γ 是并列关系R2,那么α 和γ 也是从属关系R1并且β 和γ 是继续关系,继续关系属于并列关系。这表明就一个支配成分而言,一个次结构的并列成分一定体现了相类似的行为。

在相同两个成分之间任何有效的两种关系都属于同一类型。如果α 和β 是R1关系,并且α 和β也是R2关系,那么R1是从属关系,当且仅当R2也是从属关系。也就是说,图表上相同两个节点之间不能既有一条水平线,又有一条垂线或斜线连接。

在分段式话语表现理论中,叙述是并列关系的范例,详述是从属关系的典范。

三、并列关系和从属关系

话语关系分为两种类型:并列关系和从属关系。许多话语分析家认为并列关系包括叙述、背景、因果、续述、平行、对比和纠正。从属关系包括详述、解释、前提、主题、评论和推断。

Asher 在分段式话语表现理论中首先提出了并列关系和从属关系的区别。从属话语关系用来标识。[4](P146)是从属关系的标记,其本身不是话语关系。Asher 认为,只有当关系和结合起来时,它才是从属关系。

的定义:

(α,β)表示当且仅当β 中描绘的主要事件是α 中所描述的主要事件的次种类,或者与β相关联的命题可废除地蕴涵与α 相关联的命题。

这个定义适合从属话语关系——详述和主题,也就是说,的定义适合建构的主题。前提关系中的下位成分是上位成分的先决条件,只有先决条件至少可废除地衍推它们是什么的前提,关系前提才可能有效。除此之外,的定义似乎不适合其他的从属关系,例如解释、推断和评论。显而易见,在评论关系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间不存在包含关系或者蕴涵关系,推断关系中也不存在包含关系或者蕴涵关系。至于关系解释,如果原因引起了唯一特定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正确的蕴涵,但是非常明显,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解释关系都是如此。

那么为什么这些关系都被认为是从属关系呢?理由就是它们与详述的连接方式相似。例如,对同一件事情,我们可能有好几种评论。假如评论是并列关系,那么根据分段式话语表现理论中的限制来说,这是不可能的。例如:

⑵今天美联储一个月来第三次降低了最低银行利率。大部分经济学家持怀疑态度。由于股市大跌,华尔街对此也显示出缺乏信心。总统对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的策略表示有信心。

并列关系因果也用相似的方式表现。如:

⑶我尖叫。夜盗跑了。王明醒来。邻居进来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为了处理没有满足的语义定义的话语关系,我们可以使用Busquets 等提出的从属关系的结构定义。

从属关系的结构定义:

从属关系能够引入复杂的分段式话语表现结构。也就是说,α 和β 之间是R 关系,β 是一个复杂的分段式话语表现结构,这就表明关系R 分布在β 的成分上。因为根据右边界规则,如果α 和β之间是关系R,那么α 是一个简单成分。

并列关系不能够引入复杂的分段式话语表现结构。就是说,对于所有的α 和β 是R 关系的例子,β 都是一个简单成分。

这个定义简单地区分了哪些关系属于从属关系,哪些关系属于并列关系,但是它只是在逻辑形式的表征中来描述这些关系,并没有提供关系分类的直接标准。

Txurruka 认为,连接词“和”是并列关系的标记,用“和”连接的所有可能有效的话语关系都是并列关系。尽管这个准则非常清楚明白,但是它本身没有提供哪些关系是并列关系,哪些关系是从属关系的解释。

四、区分并列关系和从属关系的四个准则

根据Dowty 所提出的关于主题作用的策略,Asher 和Vieu 提出了区分并列和从属关系的四个准则。鉴于关系叙述是并列关系的范例,详述是从属关系的典范,这两种关系满足并列或者从属关系的所有准则。我们将用其他关系来进行语言测试。

在前三个准则中,Asher 和Vieu 设法测试关系R1的类型,首先假设有两个连续的成分α 和β,α和β 之间是关系R1,即R1(α,β),接着考虑下一个成分γ 的可能的外延。第一个准则和γ 可能的连接和分段式话语表现理论的右边界限制有关。

准则一 如果γ 能够和α 连接起来,那么R1是从属关系。如果γ 只能和β 连接起来,那么R1是并列关系。(β 是最后成分的标记,它一定在右边界上。)

准则一清楚明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因为γ什么时候和α 连接,什么时候不和α 连接并没有硬性的、可靠的标准。如何知道γ 要连接在哪儿呢?对于某种特殊话语关系范围之内的信息,我们有种直觉,这种直觉和前面提到的话语层级结构的四个基本特征相关。在例⑴中,这是非常明显的:跳舞比赛的信息不应该和详述这顿晚餐的信息连接起来,但是它是整个愉快的夜晚的一部分,触发规则、详述的语义和继续话语方式原则正确地解释了这一点。在⑴的话语结构表征图中,α 标记(1b),β 标记(1d),γ 标记(1e),R1表示(1b)和(1d)之间的关系。准则一表明R1,也就是说关系详述属于从属关系。另一方面,由于(1b)和(1e)之间的关系叙述是并列关系,我们不能够用(1f)来继续话语(1a-e),试图与那顿晚餐连接起来。

如果γ 中的词汇标记了γ 和连接成分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语义可能排除了一些可能的连接成分,这个准则不必依赖理论中被部分解释的直觉。在例(4)中,连接词“然而”是对比关系的标记,这种关系在两个成分的命题内容里需要一种对立,只有把(4c)和(4a)连接起来,我们才能找到这种对比。

⑷a. 手工艺珠宝往往是精心制作的。b. 它们通常是大规模生产。b'. 装饰华丽是本世纪之交的时尚。c. 然而,这个珠宝形式简单。

准则一表明(4a)和(4b)之间的关系续述是并列关系,这种续述关系被称为“描述—续述”关系,而(4a)和(4b')之间的关系解释是从属关系。实际上, (4c)的内容迫使我们把它和(4a)连接起来,话语(4a,b,c)是不连贯的,而话语(4a,b',c)是连贯的。

准则二 假设我们用续述关系把γ 和β 连接起来,并且α 和β 之间不是续述关系。也就是说,β 和γ 形成了一个复杂成分,根据继续话语方式原则,γ 与α 之间的关系与γ 和β 之间的关系都是R1。这就表明γ 不得不和α 连接起来,因此R1是从属关系。否则,如果我们不能引入继续β 的信息γ,那么R1是并列关系。

结合准则二,例(1)表明(1b)和(1c)之间的关系详述是从属关系。准则二尤其适合引入建构主题的话语。正如前面所提及,一些并列关系需要一个支配“主题”的成分。叙述就是属于这样的一种关系,例(4)中所介绍的“描述—续述”关系也属于这种关系。γ 和建构的主题相连接时,它是对β 的续述。例如,根据准则一,我们知道“描述—续述”是并列关系,然而,我们可以用(4c')继续话语(4a,b)。

⑷c'. 它们往往出现在价格低廉的珠宝店里。

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结构图:

图2

此处重要的区别是:β 和γ 形成了一个与α 相连接的复杂的成分,还是α,β 和γ 形成一个被建构的主题成分所支配的相似语段,即一个复杂成分。

是否所有的并列关系都需要一个主题呢?更为重要的是,对于任何关系R1,我们是否都应该认可并列的、需要主题的关系“R1—续述”呢?如果这样的话,我们能够引入由β 和γ 构成的一个复杂成分,用支配这个复杂成分的主题δ 代替β。在这种情况下,复杂语段的可能引入的定义将被证明是不正确的,因为它们没有区分以下两种结构:

图3

图3 中的两种结构不是等值的。首先,准则一检测到无论α 对连接点是否开放,在第一个结构中的连接是正确的。而在第二个结构中的连接是错误的。其次,从γ 到α 中的所指的可及性也不一样。以下的准则三将会谈到这一点。

准则三 假设γ 和β 连接起来。对于所有的γ来说,如果γ 中没有代名词的成分能够被α 中的所指束缚,那么R1是并列关系。否则,R1是从属关系。

准则三也能被运用到例(1)中,表明叙述是并列关系,如(1a,b,c,d,f')。但是我们发现主题建构可能往往妨碍这个准则。假设R1是并列关系,引入了支配α 和β 的主题δ,如图2 所示。如果主题δ 包含了α 的所指,那么无论是通过并列关系还是通过从属关系把它和β 连接起来,这些所指都是γ 可通达的。

最后一个准则利用了分段式话语表现理论的假设:两个成分之间的关系不可能既是从属关系又是并列关系。

准则四 运用叙述是并列关系的典范的事实来检测和它的兼容性:如果α 和β 之间是关系R,并且α 和β 之间是叙述关系,那么R 是并列关系。

这个准则主要用于辨别并列关系,如果用关系详述替代准则四中的关系叙述,该准则也可用于识别从属关系,即运用详述是从属关系的典范的事实来检测与它的兼容性:如果α 和β 之间是关系R,并且α 和β 之间是详述关系,那么R 是从属关系。

结语

Asher 和Vieu 提出的四个准则合理地描述了分段式话语表现理论中并列关系和从属关系的区别。有些关系被默认为并列关系或从属关系,但这种默认在特殊的语境下可以被否决。因此我们是在话语信息打包层面,而不是属于信息内容或关系语义层面区分并列关系和从属关系。

当然,还存在一些我们前面已经提到的具体问题,比如:新成分连接到哪里还没有可靠的标准;建构主题的存在可能阻止准则二和准则三给出明确的答案等,这些问题还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研究。

[1]高芸. 从SDRT 的视角探析汉语话语结构的修辞格式[D]. 重庆: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1.

[2]付艺,高芸. 形式语义学发展概述[J]. 江西社会科学,2013,(11):20 –24.

[3] Asher,N.& Vieu,L.Subordinating and Coordinating Discourse Relations[J].Lingua,2005,115(4):591 –610.

[4] Asher,N & Lascarides,A.Logics of Conversa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猜你喜欢
语段分段层级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一类连续和不连续分段线性系统的周期解研究
基于语段加标推导和特征核查的TCG分析及接口区分条件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重点】语言文字运用:语段压缩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分段计算时间
不同语段理论之比较
3米2分段大力士“大”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