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治疗肝肾囊肿的疗效观察

2015-01-13 06:09丁华波宋建楠
医疗装备 2015年4期
关键词:肾囊肿副反应硬化剂

高 松,李 峰,丁华波,潘 贺,宋建楠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1医院 放射科,辽宁辽阳111000)

二氧化碳治疗肝肾囊肿的疗效观察

高 松,李 峰,丁华波,潘 贺,宋建楠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1医院 放射科,辽宁辽阳111000)

目的:探讨二氧化碳治疗肝、肾囊肿的疗效。方法:164例190个囊肿,其中肝囊肿76例83个,肾囊肿73例81个,多囊性疾病15例26个。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囊液后,注入硬化剂二氧化碳或无水酒精。随访并比较症状缓解程度、复发率以及并发症。结果:二氧化碳与无水酒精相比在缓解病人临床症状和复发率方面无明显差异,而在副反应与并发症方面,二氧化碳组发生率明显低于无水酒精组。结论:二氧化碳作为肝肾囊肿的硬化剂具有和无水酒精相类似的作用,且更为安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固定术是治疗肝、肾囊肿,缓解多囊性疾病临床症状的安全有效方法。

二氧化碳;无水酒精;囊肿;介入治疗;对比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的不断发展,经皮介入日益成为肝、肾囊肿尤其是单纯性囊肿的主要治疗手段,其中硬化剂的选择对治疗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无水酒精的应用已经取得了理想的疗效[1],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二氧化碳和无水酒精在经皮介入治疗肝肾囊肿过程中的疗效差异,评价二氧化碳作为硬化剂的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肝、肾囊肿164例,男77例,女87例,年龄30~89岁,平均年龄67岁。164例患者均经超声、CT、MRI证实,囊肿最大径在4.0~22.0cm之间。

1.2 影像引导设备及耗材

GE BrightSpeed 16排CT(电压120KV,电流自动毫安,层厚5mm,间隔5mm),使用日本八光公司制作18G EV穿刺针和Cook公司5F PTCD穿刺针及外套管(外套管末端打4个侧孔)及巴德公司8F肝引流管。

1.3 囊肿与硬化剂使用

190个被治疗的囊肿中,96个使用无水酒精固定,94个使用CO2固定,具体分组以及硬化剂使用情况见表1。

表1 囊肿与硬化剂应用情况比较

1.4 操作方法

术前常规入院检查,了解患者身体情况并向患者及家属详细告知治疗相关内容。根据囊肿部位采用合适的体位(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在相应部位放置十字交叉大头针胶布固定作为皮肤标记,行CT扫描,选择穿刺的最佳层面和穿刺点,确定进针深度和角度。常规消毒皮肤,铺无菌孔巾,局麻下采用直接穿刺法。穿刺时患者屏气,注意进针手感,再行CT扫描确认针尖位于囊内前三分之一后将针固定,拔出针芯,接20mL或50mL针筒负压下抽出囊液,并记录囊液量。确认抽尽囊液后,缓慢注入无水乙醇,用量为囊液量35%为宜,最大注入量一般不超过100mL,注完后即刻CT扫描,注意有无无水乙醇溢出囊外并明确无水乙醇是否完全占据囊腔,保留20min后抽尽,抽尽后重复注入一次等量的无水乙醇,最后注入5~10mL保留。如硬化剂为CO2,注入量与抽出囊液量相等,注完后即刻拔针。对于多发性肝肾囊肿,采用先治疗离皮肤较远的后治疗离皮肤较近的或是先治疗最大的一个后治疗较小的一个,两者方法根据不同的适应证采用不同的方法。两种硬化术治疗完毕拔出穿刺针后均行CT扫描,以明确有无并发症。术后嘱患者左右侧卧各5min,以利于硬化剂与囊壁充分接触。对于囊肿直径大于12cm予以CT下穿刺置管引流,三天后如上处理。

1.5 术后复查

患者于术后于5天、1个月、3个月、6个、1年行复查B超一次。

2 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

疗效判断标准分为四级指数[1];即:0、Ⅰ、Ⅱ、Ⅲ级。0级表示囊肿大小无变化,Ⅰ级表示囊腔较治疗前缩小≤1/3,Ⅱ级表示1/3<囊腔缩小≤2/3,Ⅲ表示囊腔基本消失或完全消失,所有患者治疗后5天内超声显示均达Ⅲ级标准;并依据病人主诉,将治疗后5 d症状缓解情况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未缓解三种情况,具体比例详见表2,二者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2 治疗后症状缓解情况(%)

2.2 治疗后随访复发率

分别在1个月、3个月、6个月及一年复查超声、CT或MRI。复查随访中,如果被治疗病灶直径超过治疗前的二分之一,则认为复发。统计学显示无水酒精组与CO2组无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3。

表3 囊肿复发与失访复发时间

2.3 治疗后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使用两种不同硬化剂治疗,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副反应或并发症,无水酒精组有58例出现包括腹胀、恶心呕吐、头晕、疼痛及发热等,占59.18%(58/96);CO2组有17例出现腹胀、恶心呕吐、头晕和疼痛及发热,发生率为 23.40%(22/94)详见表4。

表4 副反应与并发症

3 讨论

(1)肝肾囊肿作为一种常见疾病,治疗方法包括中医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传统的手术、腹腔镜下微创手术和新近的经皮介入治疗[2]三种,后者因其创伤小、疗程短、效果确切、安全性高越来越为大多数患者所接受,尤其适用于单纯性囊肿的治疗,多囊性疾病的症状缓解及其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者。

(2)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为经皮介入疗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包括C型臂、CT、MRI、超声等大型设备被应用在经皮介入的定位和穿刺导引上。C型臂扫描位置灵活,可以不同方向定位,但由于医务人员和病人X线下暴露时间长,多用于较难或特殊体位的定位;MRI没有X线暴露的问题,但其扫描时间长、需要特殊的设备方能进行、同时价格昂贵,因此较难普及;CT图像是断层图像,前后互不重叠,且可直接测量距离,角度,与B超相比,CT不受肠管及气体影响,观察肝肾周围结构及硬化剂是否渗漏更有优势,CT导引应是既准确又易普及的,但超声价格便宜无X线暴露,故本研究均采用CT定位,B超随访复查。

(3)经皮介入治疗肝、肾囊肿的原理是抽出囊液缓解临床症状,破坏囊壁防止囊肿复发,前者在影像学的指引下其操作方法大同小异,后者却取决于硬化剂的选择,不同硬化剂的使用极大的影响着疾病有效率、复发率及副反应。理想的硬化剂应该是:较完全的破坏囊壁,能与囊壁充分接触,在囊内存留时间足够长,对机体没有任何伤害反应。目前疗效肯定的有无水酒精[1,3]、高渗葡萄糖[4]、高渗盐水[5]、冰醋酸[6]等,其中无水酒精在临床上应用较多,但其对组织有刺激作用,入血后有毒性反应,临床操作中经常被迫减少无水酒精的用量,使其仅为囊液总量的1/3到1/2,达到减少疼痛和囊内压,防止入血,降低毒副反应的目的。无水酒精用量的减少导致其不能充分的接触囊壁和存留时间减短,势必降低疗效,为提高疗效又不得不增加无水酒精的冲洗次数和变换体位,这又增加了脱管的机率和再穿刺的副损伤。CO2作为肾囊肿的硬化剂国内外均有临床应用的报道[7,8],与无水酒精相比在这些方面是否能有突破呢?本研究中针对164例患者190个囊肿分别进行无水酒精和二氧化碳的治疗,发现无水酒精组与CO2组在有效率和临床症状缓解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证实了有效率和临床症状的缓解主要取决于穿刺置管对病人或对病变的创伤,及囊液抽吸的速度和是否抽吸得干净彻底,而与应用何种固定剂无关[8]。van Sonnenberg E[9]和Simonetti G[10]等发现部分囊肿固定治疗后会复发,本研究中分别对两组患者做了1个月,3个月,6个月和一年的随访,发现各阶段的复发率基本一致,两组无统计学差异,提示CO2和无水酒精一样有效。

(4)囊肿大于10cm时往往合并出血,抽出囊液为褐色液体,而且抽吸彻底干净比较困难。置管引流三天后囊肿明显缩小,从而明显减少硬化剂的用量。而CO2更能与囊肿臂密切接触,而达到更好的硬化效果。

(5)硬化剂的副反应一样是我们关注的问题。我们从腹胀、呕吐、头晕、剧痛、发热等五个方面进行观察记录,发现无水酒精组副反应的发生率(59.18%)明显高于CO2组的发生率(23.40%),考虑可能与酒精入血和返流有关。另外,从表4可看出CO2的副反应主要以腹胀为主,其它明显低于无水酒精组,这可能和我们注入二氧化碳的体积较大有关,一般注入的量和囊液相等[8],最大可达800mL,而无水酒精的用量最大才达到200mL(文献报道[11],最多可用400 mL)。其次,卢再鸣等[2,8]曾报道无水酒精治疗肝囊肿后会出现胸腔积液及感染及休克等严重并发症,本次研究中并未发生,提示作为硬化剂CO2比无水酒精更安全。

4 结论

(1)二氧化碳作为肝肾囊肿的硬化剂具有和无水酒精相类似的作用,且更为安全。

(2)CT引导下经皮穿刺固定术是治疗肝、肾囊肿,缓解多囊性疾病临床症状的安全有效方法。

[1]张新华,王宏强,乔玉青,等.CT引导下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肾囊肿[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3):301-303.

[2]卢再鸣,郭启勇,刘兆玉,等.超声引导下经皮介入治疗肝肾囊肿[J].介入放射学杂志,1997,6(2): 64-67.

[3]McCullough KM.Al cohol sclerotherapy of simple parenchymal liver cysts.Australasian Radiology,1993,37(2):177-181.

[4]叶德文,赵永平.CT引导下穿刺肾囊肿硬化治疗的效果分析[J].临床论坛,2009,11(213):64-65.

[5]五四,郑云慧,陈焕新,等.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抽吸硬化介入治疗肝包虫囊肿[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0,7(2):144-146.

[6]李兴红.CT引导经皮注射冰醋酸治疗肾囊肿59例[J].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0):1642-1644.

[7]Tabata S,Ozono S,Ot ani T,et al.Percutaneous renal cystpuncture with CO2instillation therapy[ J].Hinyokika Kiyo,1994,40(6):475-478.

[8]卢再鸣,郭启勇,刘兆玉,等.二氧化碳与无水乙醇治疗腹部囊肿疗效比较 [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4):460-462.

[9]van Sonnenberg E,Wroblicka JT,D.Agost ino HB,et al.Symptomatic hepatic cysts:percutaneous drainage and sclerosis.Radiology,1994,190(2):387-392.

[10]Simonetti G,Profili S,Sergiacomi GL,et al.Percutaneous treatment of hepatic cyst s by aspiration and sclerotherapy.Cardiovascular& Intervent ional Radiology,1993,16(2):81-84.

[11]Nishimura K,Tsujimura A,Mat sumiya K,et al.Clinical experience of percutaneous renal cyst puncture in recent six years.Hinyokika Kiyo,1993,39(2):121-125.

Effect Observation of Carbon Dioxide in Treatment of Hepatic and Renal Cysts

GAO Song,LI Feng,DING Hua bo,PAN He,SONG Jiannan
(Department of Radiology,the NO.201 Hospital of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Liaoning Province,Liaoyang 111000,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2in treatment of hepatic and renal cysts.Methods:190 hepatic and renal cysts in 164 cases,including 83simple hepatic cysts in 76 cases,81 simple renal cysts in 73 cases and 26cysts in 15 cases of polycystic diseases.CO2or dehydrated ethanol was instilled into the cysts after percutaneous puncture and aspiration.Symptoms,recurrence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CO2group and ethanol group by followed up.Results:There were no difference in symptoms and recurrence between these two groups,but the complications of CO2group were less than that of ethanol group.Conclusion:CO2is similar to dehydrated ethanol as a sclerosing agent and it is probably safer than dehydrated ethanol.Percutaneous interventional method under guidance of CT is safe and effective in treatment of hepatic and renal cysts.

CO2;Dehydrated ethanol;Cyst;Interventional therapy;Comparison

R656

B

1002-2376(2015)04-0042-03

2014-12-14

猜你喜欢
肾囊肿副反应硬化剂
发现肾囊肿怎么办
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肝囊肿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separation over a backward-facing step with high Reynolds number
肾囊肿悄悄损害肾健康
肾囊肿悄悄损害肾健康
动物免疫副反应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致纵隔相关并发症的临床特征
不同浸泡过程对渗透型液体硬化剂性能的影响
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皮肤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副反应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