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军杰
摘 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层层论证了在高校开展拓展训练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符合大学体育指导思想,满足了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尤其符合地方高校转型的需要。并指出高校特别是地方转型期高校应积极开展拓展训练课程。
关键词:地方高校;拓展训练;开展
拓展训练是一项全新的培训课程,它突破了传统教育思维与教学模式,在模拟情景或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以身体活动为载体,以团队为学习单位,以游戏为教学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以不同的形式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拓展训练符合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理念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参与、合作、尊重差异与体验成功。拓展训练课程的特点是强调健身性、挑战性、终身性和实用性,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且多途径、方法多样、形式灵活、内容丰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拓展训练课程加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拓展训练符合现代教育理念。
二、拓展训练符合体育教育指导思想
拓展训练目前已经编入大学体育教材,在部分高校开展。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体育活动和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身体健康知识为载体,通过科学的体育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运动技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改善心理、健全人格,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寓思想教育、生活生存教育和社会适应的教育于体育课程教育之中,使学生参与体育、融入体育、热爱体育、享受体育是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拓展训练在课程内容、授课形式、培养目标上契合了体育教育指导思想。因此,高校开展拓展训练,特别是以公共体育形式开展符合高校体育教育指导思想。
三、拓展训练满足学生需要
从高校近年来学生的健康问题看,学生的问题不仅是身体素质逐年下滑,还表现为心理健康问题。由心理问题而导致休学、辍学,甚至走向极端的事件时有发生。由此可见,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学校拓展训练的特点是:体能消耗最佳、心理挑战最大,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团队学习为组织形式、参与性强,强调优美的户外学习环境,一种体验式学习。拓展训练的课程特点符合当代大学生的需求,也是大学生积累社会经验的有效手段。通过拓展训练的体验式学习,大学生将能够增强身体素质、促进身体健康,同时重新认识自我、提升自我概念,学会实践贯通、学会自我管理,最终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和技巧。素质拓展训练既满足了大学生的猎奇心理,也使其身体素质得到锻炼,并能从根本上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解决其日益严重的心理问题,同时也提升了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地方高校开展拓展训练将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四、拓展训练符合地方高校转型的需要
当前,一部分地方高校正处在由普通本科知识型向应用技术型的转型时期。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将是地方高校的主题内容,如何转型是地方高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扎根地方、服务地方、为地方社会培养地方经济发展的各行各业人才是地方高校转型的最终目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必须具备地方经济产业发展所需的技能,这种能力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可以是当地工业、农业、商业,亦可是服务业等,同时还必须具备融入当地经济、文化生活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将包括多个方面,是综合的,是多维的。具体来说,包括观察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反思总结能力等。
以转型为根本,以需求为导向,对接产业、行业,立足学校办学实际建设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培养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必须具有鲜明的职业化特征,从过去偏重于基础知识和艰深的理论的传授向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转型,具体的课程应以应用技术型的要求进行具体操作。拓展训练以全面锻炼和培养大学生的成功素质为目的,运用多种教育手段,以操作性和实践性为主,强化大学生的成功素质,以强烈的参与性和心理激励帮助受训学生树立和强化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协作意识,锻炼实践能力,塑造健康人格,在短时间内给受训者以认识自我、突破自我和超越自我的机会,竭力培养具有领导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高素质人才,与高校转型期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一致。作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拓展训练是一门全新的体育课程,与以往的体育课程有很大的区别,符合转型期学校课程建设的要求。
综上所述,拓展训练作为高校一种全新的体育课程,它的课程特点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紧紧结合高校体育教育指导思想,以新颖、独特的内容和授课方式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并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同时它也是地方高校转型期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首选课程。因此,地方高校综合多种因素开展拓展训练课程将是转型发展的需要,也是转型过程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钱永健.拓展训练[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7-11.
[2]钱俊伟.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课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6:7-8.
[3]许青云.地方高校如何转型[N].中国教育报,201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