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红色廉政文化具有民族性与人民性、革命性与科学性、传承性与时代性、独特性与多样性等多重特质。其中,民族性与人民性是红色廉政文化的价值旨归;革命性与科学性是红色廉政文化的理论品质;传承性与时代性是红色廉政文化的实践追求;独特性与多样性是红色廉政文化的样态内涵。新时期,红色廉政文化将以其先进文化的基本特质继续发挥引领道路、弘扬精神、凝聚力量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 红色廉政文化 基本特质 时代价值
红色廉政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人民在革命与建设年代培育的具有廉政内涵与廉政功能的先进文化。它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所发出的重要政治宣言,是中国共产党政治纲领和政治路线的重要体现,是巩固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事业领导地位、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与建设胜利的基本手段,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纯洁性、纪律性建设的重要环节。新时期,红色廉政文化将以其民族性与人民性、革命性与科学性、传承性与时代性、独特性与多样性的基本特质,继续发挥引领道路、弘扬精神、凝聚力量的时代价值。
一、民族性与人民性的统一:红色廉政文化的价值旨归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和标志。一个民族所创造和享有的文化具有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特色和个性。[1]P56红色廉政文化的民族特色和民族个性与创造和享有它的广大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民族性与人民性是红色廉政文化的基本特质,民族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是红色廉政文化的价值旨归。
红色廉政文化的民族性。首先,红色廉政文化体现了廉洁自律的民族品格。在革命建设年代形成的红色廉政文化,继承和发展了廉洁自律、大公无私等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并在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一以贯之。其次,红色廉政文化高举独立解放的民族旗帜。在中华民族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压迫的历史进程中,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始终是红色廉政文化题中之义。再次,红色廉政文化构成了民族革命精神的重要内容。无论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还是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每一个民族革命精神、每一种崇高精神境界都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红色廉政文化的精神烙印。红色廉政文化所倡导的廉洁为民思想与民族革命高度契合。
红色廉政文化的人民性。任何一种文化形式,都有一个“来自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首先,人民群众是红色廉政文化的创造主体。“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人民是我们事业发展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2]P228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在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红色廉政文化建设的无穷智慧和巨大能量。离开了群众的参与和支持,红色廉政文化就失去了根基和土壤。其次,红色廉政文化本质上是为人民服务的。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从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到列宁提出的“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再到毛泽东精辟概括的“为人民服务”,表明任何一种先进文化都必须保持深刻的“人民性”。红色廉政文化所具有的惩恶扬善、扶正祛邪的作用,与人民群众的心声、愿望和要求相一致。再次,红色廉政文化始终根植于人民群众。红色廉政文化是党与人民群众精神面貌的反应,同时也是党与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与向往。红色廉政文化只有扎根于人民群众,不断从人民群众中和其他先进文化中汲取先进因素,才能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人民性是红色廉政文化区别于其他一切文化形态并使自身具备无限生命力的基本特质。
二、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红色廉政文化的理论品质
红色廉政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文化,其先进性表现为革命性与科学性两个方面。革命性与科学性是红色廉政文化的基本特质,二者的统一是红色廉政文化的理论品质。
红色廉政文化的革命性。“一个政党在取得和建立了一定的权力和权力机构,创办和产生了一定的经济组织和经济利益时,客观上就有了滋生腐化和腐败行为的土壤,凡是这两个基本条件形成和具备之时,就是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和切实解决政党作风问题和腐败问题之日。”[3]高扬红色廉政文化的旗帜是无产阶级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明确指出,“共产党所代表的是被剥削而不剥削别人的阶级,它能够使革命进行到底,从人类社会中最后消灭一切剥削,消除一切腐化、堕落的现象。”[4]P102-103红色廉政文化正是在同各种错误认识、错误路线、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它通过宣传、预防、教育、惩戒的方式来清除革命队伍中的贪污腐败分子,来保持革命队伍的纯洁性和纪律性。其革命性具体表现为,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宗旨意识,坚持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思想预防手段,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组织干预方法,坚持公开公正、依规严惩的制度处理措施,坚持以革命性、纯洁性、纪律性为党的队伍建设基本目标。
红色廉政文化的科学性。从理论上看,红色廉政文化的萌芽、形成和发展始终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伟大成果。其科学性既体现在它“坚持一切为了群众”这一思想中心上,又体现在它“坚定依靠群众”这一行动重心上,还体现在它“坚决加强自我建设”这一政治核心上。从思想上看,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十分注意主观世界的改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消除形形色色的剥削阶级思想意识的腐蚀与影响,清除阶级异己分子、蜕化变质分子和贪污腐败分子,保持队伍与思想纯洁”[5]P1。从实践上看,红色廉政文化是我们党在对革命建设道路中提出的新问题、出现的新情况进行创造性解决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它为革命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是加强我们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的科学武器。
三、传承性与时代性的统一:红色廉政文化的实践追求
任何一种文化形态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渊源。任何一种先进文化形态都肩负着时代使命,总与时代发展的进程相一致。传承性与时代性是红色廉政文化的基本特质,二者的统一是红色廉政文化的实践追求。endprint
红色廉政文化的传承性。首先,红色廉政文化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红色廉政文化不是无本之木、无根之源。民族传统文化是红色廉政文化的丰厚土壤。中国人自古就有“为官清廉”“以律修身”“砥砺躬耕”觉悟,它们就像植根在中国人内心的细胞和基因,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如江西红色廉政文化与江西传统廉政文化有一种天然的联系。“赣南四整”“三湾改编”“三项纪律六项注意”等举措,都是在客家文化的支撑、哺育和影响下形成的。其次,红色廉政文化扬弃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对于民族传统文化,革命先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了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英勇精神,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革故鼎新、求真务实、以民为本、清正廉洁的优秀文化,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红色廉政文化。红色廉政文化浓缩了中华民族清正廉洁的思想精髓,是中华民族廉洁文化的延续和升华。第三,红色廉政文化将在继承、发展与创新中实现新的超越。红色廉政文化在对旧文化、旧社会的改造中诞生,它是投向旧社会、旧文化的匕首利刃。同时,它又在创造新文化、新社会中发展,用各种先进的观念、活泼的形式来塑造人们的精神,它是通往新社会、新文化的康庄大道,体现了先进文化的继承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
红色廉政文化的时代性。首先,红色廉政文化是时代的产物。红色廉政文化的主体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斗争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逐步积累和形成的。它是中国革命道路、革命精神、革命力量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独特产物。其次,红色廉政文化反映了时代主题。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备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与压迫。红色廉政文化的建设培育始终紧紧围绕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始终紧扣时代主题,富有时代特征,充满时代气息。最后,红色廉政文化是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红色廉政文化根源于时代,来自于实践,是变化发展的。不仅红色廉政文化的内容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地补充和完善,红色廉政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它所包涵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清廉为民等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是一致的。
四、独特性与多样性的统一:红色廉政文化的样态内涵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由各具特色的、多样化的文化样态内涵组成的。红色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它同样也具有独特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样态内涵。
红色廉政文化的独特性。一是红色廉政文化具有复合性的特点。红色廉政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年代共同创造的,它是我党领导人民群众把握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这种方式既是理论的又是实践的,既是精神的又是物质的,既是政治的又是文化的。或者说,红色廉政文化既是廉政文化又是红色文化,既是文化建设又是廉政建设。其中,“红色”是红色廉政文化的灵魂和核心,“廉政”是红色廉政文化的主体和主旨,“文化”是红色廉政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二是红色廉政文化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其实践特色表现为它是人民群众物质与精神生产活动的结晶;其理论特色表现为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其民族特色表现为它与中华民族近现代史紧密相连,继承和发展了民族传统文化,彰显了民族精神和品格;其时代特色表现为它始终紧跟随时代发展变化不断进行创新。
红色廉政文化的多样性。一是红色廉政文化样态的多样性。红色廉政文化既有分布广泛的物质形态的革命遗址旧址、纪念场馆、革命遗物,以及体现革命思想的小说、诗歌、戏剧、标语、歌曲、出版物等文化作品;又有在历史时期建立的包括预防、监察、监督、惩治在内的制度形态的廉政文化;还有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积淀、创造、整合形成的精神形态的红色廉政文化。二是红色廉政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它既是我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宝贵政治文化,又是人民群众追求民主平等自由的宝贵精神文化;既是反映我们党意识形态、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精神境界、行为准则、作风气派的政党文化,又是具有广泛群众基础、汇聚群众智慧、反映群众心声,来自人民、依靠人民、归属人民的群众文化;它还充分体现了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鱼水情深,是我们党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桥梁与纽带。
五、道路、精神、力量的统一:红色廉政文化的时代价值
其一,红色廉政文化有助于引领中国道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围绕着走什么道路的问题进行了艰苦卓绝地探索。在这一过程中,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建设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共产党自身实际相结合,始终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经受住各种风险和挑战考验并不断发展壮大。”[6]P252实践证明,红色廉政文化是巩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领导地位的基本手段,是我们取得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胜利的重要保障。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面临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我们只有不断以包括红色廉政文化在内的先进文化建设来改造党的思想建设、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完善党的制度建设,在红色廉政文化的引领下,宣传教育我们的党员干部,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坚决反对一切消极腐败现象,才能真正经受住“四个考验”、有效抵御和防范“四个危险”,才能带领人民群众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胜利前进。
其二,红色廉政文化有助于弘扬中国精神。红色廉政文化既是一种革命文化,又是一种建设文化。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道路中,无数革命先烈不怕牺牲、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形成了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这些精神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无产阶级的先进性,蕴含着红色廉政文化“廉洁、自律、为公”的宝贵因素。这些精神典范是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儿女的精神脊梁,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感染力。endprint
新时期,我们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就必须从红色廉政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和养分,因为“红色廉政文化中的主要元素和价值追求正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7]P47。作为中国精神的伟大源泉,它对于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强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规范党员干部从政行为、凝神聚力干事创业具有正能量效应,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民族自尊自信具有重要价值。
其三,红色廉政文化有助于凝聚中国力量。红色廉政文化是一种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它是我们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鱼水情深的重要体现,是我们党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重要体现。在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正是怀着崇高的革命理想信念,以崇高的革命情操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自愿为革命为人民奋斗与付出”[8]P15,从而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党性就是民心,党性就是民意,党的形象就是群众的口碑。党性与人民性始终是辩证统一的。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只有不断与腐蚀党的队伍的贪腐现象作斗争,才能赢得民心民意;只有不断进行党员队伍的自我清理,党的政权才能永葆生机活力;只有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人民群众才会一心向党、真心实意拥护党;只有始终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同群众同甘共苦,党才能与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只有始终以红色廉政文化所包含的革命理想、革命精神、革命纪律来要求自己,始终代表这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长期执政的现实中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清除消极腐败这一危害党的肌体健康的毒瘤,使广大党员干部在红色廉政文化这一特殊文化氛围中得到教化,整个干部队伍和整个社会才能逐步形成一种强大的民族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参考文献:
[1]曾长秋,李霞.民族性、人民性、时代性与红色文化传播[J].湖湘论坛,2012(05).
[2]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黄仂.刘少奇:开创我党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最早先例.新华网,2009-11-26.
[4]陈挥,王关兴.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5]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6]顾海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7]潘克森.红色廉政文化的基本内涵、特点及当代意义[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4(08).
[8]王员,肖洁.文化结构视阈中的江西红色廉政文化形态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
责任编辑 彭月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