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超 蔡进伟
1.浙江省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科,浙江丽水323000;2.浙江省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浙江丽水323000
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王敏超1蔡进伟2
1.浙江省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科,浙江丽水323000;2.浙江省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浙江丽水323000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作用及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的主动依从率、被动依从率、不依从率及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生活质量评分四个维度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各项评分。结果出院时,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主动依从率分别为40.0%、20.0%,分别较入院时的主动依从率显著提高,且干预组患者的主动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四个维度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评分分别显著高于入院时以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可提高患者治疗的主动依从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
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干预;依从性;生活质量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以思维、情感、行为等精神活动障碍或不协调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疾病,病程迁延,复发率和病残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精神分裂症易反复发作,治疗周期长,巩固维持治疗有的需要服药几年时间,甚至需要终生服药。长期服用药物的副作用会使患者产生厌烦等负性情绪而不能坚持服药治疗,还有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衰退,生活自理能力差,患者及家属对治疗缺乏信心而不能坚持服药,从而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差[2]。研究证实,心理干预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全面康复具有重要作用[3]。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给予药物治疗及护理的同时并给予及时的心理干预,使患者认识到坚持服药治疗的重要性,促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有助于减轻包括阴性症状在内的精神症状,提高服药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促进其社会功能的康复[4]。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纳入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5],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年龄16~60岁,病程短于5年;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 for schizophrenia,PANSS)总分≥60分,家属及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排除严重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药物滥用及智力障碍者。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18~60岁,病程3个月~4年。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入选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 支持性心理干预在日常护理活动中,细心地照顾患者生活,主动与患者交流,耐心倾听,认真对待患者的主诉,在感情上理解和接受患者,疏导患者不良情绪,不断地鼓励和支持患者,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同时请病友现身说法,相互交流,解惑答疑,给予心理及情感支持。
1.2.2 认知疗法了解患者对精神分裂症的认知程度,分析患者存在的问题,帮助患者认识自己的病态表现及其带来的后果,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讲解有关精神分裂症的知识,并耐心回答患者的提问,指导患者进行积极的自我对话,增强其服药依从性,减少病耻感,提高自信心。每周2次,每次30 min。
1.2.3 健康教育采用图片、健康教育手册、健康教育宣传栏、看录像等形式或集中授课,讲授精神分裂症发病的相关知识,包括精神症状的识别、所用药物的作用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药物维持治疗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治疗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等。
1.2.4 家庭心理治疗通过家庭心理治疗,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心理教育、家庭支持和家属沟通交谈的技巧,调整患者与家属之间的情感表达方式,让患者和家属学会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和心理。
1.2.5 社会支持由于患者反复住院治疗使家庭经济拮据,导致配偶产生自卑和无助感,积极寻找适当的社会资源,减轻个人负担。给予配偶自己适当的私人空间,保持适当的社交活动,保持心情愉快,增加正性情绪。扩大社会支持,让家属或单位领导与患者面谈,以解决患者的实际困难及减少患者的负性情绪,促进其早日康复。定期进行随访,督促患者维持治疗并定期复查。
1.3 评价指标
1.3.1 依从性评价利用药物治疗依从性(CTAT)评价标准[5]:分为主动按医嘱或说明服药为主动依从;被动服药,需有家属或医护人员督促服药为被动依从;拒绝按医嘱服药,或症状加重时才用药,症状减轻即擅自停药或换药或减量等为不依从。
1.3.2 生活质量评价利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量表共包括20个因子74个条目,分为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功能四个维度,总分0~100分,评分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好[6]。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的依从性比较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入院时的主动依从率、被动依从率、不依从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出院时,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主动依从率分别为40.0%、20.0%,分别较入院时的主动依从率显著提高,且干预组患者的主动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0.0%vs 20.0%,P<0.05);虽然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出院时的被动依从率分别较干预前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间被动依从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出院时的不依从率较入院时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对照组出院时的不依从率也较入院时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出院时的不依从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入选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的依从性比较[n(%)]
2.2 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入院时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四个维度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四个维度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评分分别较入院时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院时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评分分别较干预前变化不显著。出院时,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四个维度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评分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注:*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组别n干预组4 0入院时出院时t值P对照组4 0入院时出院时t值P两组干预后t值P 5 1 . 0 ± 9 . 2 6 5 . 3 ± 8 . 2*#6 . 3 4 8<0 . 0 5 5 1 . 7 ± 9 . 3 5 3 . 9 ± 7 . 8*0 . 3 4 8>0 . 0 5 6 . 1 2 3<0 . 0 5 4 8 . 1 ± 9 . 4 6 8 . 3 ± 7 . 6*#5 . 9 3 2<0 . 0 5 4 9 . 3 ± 8 . 1 5 2 . 5 ± 6 . 0*1 . 2 7 8>0 . 0 5 5 . 3 4 2<0 . 0 5 5 1 . 1 ± 7 . 2 6 3 . 5 ± 8 . 4*#8 . 6 7 5<0 . 0 5 5 0 . 6 ± 7 . 5 5 3 . 3 ± 6 . 3*1 . 5 6 2>0 . 0 5 7 . 7 2 9<0 . 0 5 4 7 . 5 ± 8 . 6 5 0 . 6 ± 9 . 2*#7 . 6 2 3<0 . 0 5 4 8 . 9 ± 8 . 5 5 0 . 7 ± 9 . 3*1 . 1 3 4>0 . 0 5 2 . 3 4 8<0 . 0 5
心理干预是一种适应现代医学发展模式的新的治疗手段,对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对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7]。
3.1 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精神症状逐渐缓解或消失、自知力逐步建立的康复过程中常会产生自卑、焦虑、紧张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其心理、生理及生活质量、社会功能。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增强患者及家庭成员对疾病的认识,使其充分认识到坚持服药和维持治疗的重要性;同时指导患者家属学会与患者接触的技巧,加强对患者的情感支持,减少对患者的责难、敌意以及过度的情感参与,从而达到提高服药依从性的目的[8-12]。王希红[13]对62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心理干预,通过及时的心理干预,患者在长期服药、服药时间方面较干预前显著改善,且其中56例(90.3%)患者认识到出院后应继续服药治疗且对药物知识了解较干预前更全面,进一步证实心理干预能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药的依从性。本研究表2结果显示,出院时,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主动依从率分别为40.0%、20.0%,分别较入院时的主动依从率显著提高,且干预组患者的主动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0.0%vs 20.0%,P<0.05),干预组出院时的不依从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心理干预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3.2 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精神分裂症病情反复发作,经久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严重的负担。在积极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实施心理干预,例如与患者及家属的互动、交流,纠正其一些错误的认知,不断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使患者及家人提高了对疾病的认识,相互理解、支持,改变以往不良的家庭互动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有信心回归社会[14-18]。
本研究入院时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四个维度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出院时,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四个维度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评分分别较入院时显著升高,且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崔虹等[19]报道的观点是相符的,证实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予以心理于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功能的损害,更好地促进精神疾病的全面康复[20-21]。
综上,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可提高患者治疗的主动依从率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
[1]董素娟,赵金祥.综合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3):8-9.
[2]康兴芹.综合护理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43-44.
[3]杨贵梅,张国玲,刁继红,等.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1):3139-3140.
[4]杨云秀.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3):2963-2964.
[5]黄碧琴,林雪梅,蔡丽琴.心理护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3):118-119.
[6]华洁.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9):2391.
[7]梁可美.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3,12:153-154.
[8]张庆元.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影响[J].医学信息杂志,2011,1(24):195-196.
[9]王延杰,胡桂贤.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护理效果评估[J].中国实用医药,2012,1(7):218-219.
[10]胡琼英.心理护理对长期住院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态度及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6):737-738.
[11]黄娟.电话回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3,6(10):130-131.
[12]汤利红,雷球英,彭汝春.护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4,(1):106-107.
[13]王希红.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依从性的作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2):15-16.
[14]邵志梅,李乃萍,李浒,等.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社区干预和防治的应用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32-33.
[15]贺建军,黄宣银.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研究进展[J].四川精神卫生,2014,27(5):476-477.
[16]陆琴芳.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护理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6):124-125.
[17]李玲.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与护理[J].北方药学,2014,11(11):162-163.
[18]杨翠英,金云红,聂春莲,等.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3,19(1):81-82.
[19]崔虹,何夏君,丁寒琴,等.个案管理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4,29(23):77-78.
[20]赵桂霞,黄丽秀,陈潮立.分级制服药管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11):50-51.
[21]刘向明,刘翠美,王栋.个案管理模式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10):1155-1156.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the compliance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WANG Minchao1CAI Jinwei2
1.Department of Geriatric,Lishui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Lishui 323000,China;2.Department of Psychiatry,Lishui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Lishui 323000,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an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n compliance and quality of life for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Methods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4 in our hospital 80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each of 40 cases.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he routine nursing care,the intervention group received ment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active compliance rate,passive compliance rates,compliance rates,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 four dimensions,including physical function,psychological function,social function and material fun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Discharge,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admitted to hospital the active compliance rates were 40.0%and 20.0%,respectively,compared with the discharge of the active compliance rate significantly improve,and the interven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active complianc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quality of life score of four dimensions including physical function,psychological function,social function and material function scor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admission and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spirit of split patients in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tive compliance rat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the disease.
Schizophrenia patients;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Compliance;Quality of life
R473.2
B
1673-9701(2015)27-0142-04
2015-06-15)
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项目(精神医学科研专项)(2011ZYC-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