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长松
一、 把握课文特点,感知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
《月光启蒙》一文词浅意深,言近旨远,其中穿插的民谣童谣易于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但也增加了学生厘清结构层次的难度。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把他们带入课文的情境,去揣摩课文特点,厘清课文脉络。首先,教师激发学生:“同学们在初读时已经了解‘启蒙一词的含义,就是使初学者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那么,童年时代的作者从谁那儿得到了文学启蒙呢?既然妈妈是作者的‘启蒙老师,为什么作者却用‘月光启蒙作题目呢?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意思呢?课文又是怎样一步一步地铺展开,让我们去体会作者所表达的这层意思的呢?”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去读课文,把学生诱入一个多彩的语言空间,探究作者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让学生站在新的高度去触摸文本,不断提高其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学生带着诸多疑问去读课文,教师又该如何点拨呢?例如,导读第1自然段:“作者在文章开头为什么先写‘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作者从哪些方面感受到夏夜的美妙?你从哪些词语中读出了作者的这些感受?”讨论这些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夏夜“柔和的月色”,母亲伴着月光,深情地为我吟唱“动听的歌谣”。在这样的情境里,学生们感受到母亲质朴地把自己受到的东西感染传承给作者,才使作者“童心豁然开朗”。因此,写景、写歌谣、抒情,都是为了表达母亲的文学启蒙使作者刻骨铭心,终身不忘。寓情于景,以景托情,体现了作者构思的巧妙。
二、 理解词句内涵,体味作者对文化的审美视角
课文用了很多自然段记录了母亲当年在月光下吟唱的民歌童谣,这些民歌童谣浅显易懂,具有“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特点,学生很爱读,这是课文的重要内容,却不是理解课文的重难点。作者将这些歌谣铺陈开来,让它融到特定的意境中,让人产生联想与想象,从而获得审美感受。在导读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一些关键词句的内涵,体味作者独特的审美视角。
教师要让学生充分阅读课文,从中受到感染。导读第1自然段,教师可设计两组问题让学生讨论思考:(1)“我”为什么会感到“童年的夏夜”是“最美的时辰”?作者为什么这样写?(2)母亲唱的童谣,给了“我”怎样的感受,产生了哪些联想?你从哪些地方读出来的?第一组问题是让学生从“散去了”“出齐了”“升起来了”“柔和”“洒满”等词语来体会夏夜的“美妙”,月光下的恬静、安详;从“搂着”“唱起”体会依偎在母亲的怀里,听她吟唱,该是多么幸福而美妙啊!作者这样写,就是为了把我们引进夏夜美妙的情境。第二组问题是要学生通过“轻轻的”“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飘满”等词语,来感受母亲“甜甜的嗓音”和“吟唱”的“深情”,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母亲那“芳香的音韵”永远留在作者的记忆里。通过“清苦”“丰富”“不长五谷”“却长歌谣”等词句,体会作者生活在中华民族的摇篮里,故乡的人民有着不畏艰苦、积极乐观的品格。通过“天资聪颖”“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豁然开朗”等词,体会母亲质朴地把自己受的文化感染传承给孩子,这也正是“月光启蒙”所包含的意思。
导读第2大段,可让学生读好第6自然段,通过“沉浸”“玉石雕像”让学生想象作者听母亲讲完神话故事,沉浸在“高深莫测”的“神话世界”的情景。这时,他看到了母亲沉醉于美丽动人的神话世界的形象,心中充满对母亲的爱。
三、 挖掘内在联系,感悟课文深刻的蕴含
让学生联系全文,探索课文中多次描写夏夜月色与母亲对我的启蒙之间有哪些联系,为什么作者深情地说“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这种感受与课题“月光启蒙”又有着怎样的联系?教师通过这些问题启发学进行生积极思维,进而理解夏夜美丽、柔和的月色,以及那些由母亲“深情地为我吟唱”的民歌民谣,永远留存在作者的记忆中,起着体贴心灵、滋润品性的作用,终于让作者“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这正是学生在阅读中应该感悟的深刻内涵。
(作者单位: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