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建华
一、 课堂提问的要点——问题设计
1. 问题的难易度要启思明智。问题难度系数过大,往往会阻碍一部分学生思考,影响学生探究的兴趣;反之,如若问题过于简单,又易扼杀学生思考积极性,长此以往,易造成学生思维的肤浅和表面化。笔者以为,课堂上所提问题必须是学生在自主阅读中不能解答的真实问题,坚决杜绝教师一厢情愿的虚假问题和学生为了迎合教师提出的伪问题。这就要求教者能准确了解学情,从认知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维度,根据学生的阅读实际设身处地去思考、去设计、去提炼。总之,课堂提问的难易度要照顾到全体学生,让优等生有思维的兴趣和空间,让中等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让学困生在小组讨论与交流中初步明晰解答的思路,找到解题的“密码”。唯有这样的问题,才能真正开启学生的智力,提升学生的阅读智慧。
2. 问题的表述要简洁明了。在日常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会忽略对问题表述的研究和精心推敲,如若表述不当或过于繁琐,反而会影响和阻碍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不知所以然,不知从何答起。如果教师的提问不仅内容繁杂,而且要求繁多,字词、朗读、圈画、质疑、批注、概括、表达,而时间又短,常让学生手忙脚乱,无所适从,就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问题的表述务必要简洁明了,让学生一听就懂,一看就明白,切忌兜圈子、绕弯子,把简单的事情说复杂。同时,在问题设计时,最好能随机渗透一些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阅读策略的提醒,比如“抓住文中关键词语谈谈你的阅读体会”,“边读边圈画重点词句,哪些字词打动了你的心,把它圈画出来,并在旁边简单批注阅读感悟”等等,这样就把问题呈现和方法指导、习惯培养融为一体。久而久之,学生便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自能提问、自能思考、自能解答的自主阅读能力。
3.问题的指向要集中明确。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在提问时切入口要小,切忌模糊不清的问题以及虚、空、大的问题。因为这样的提问,目标指向空泛,学生一时很难准确理解教师提问的意图,因此,课堂回答往往也是空洞肤浅,说不到要点,导致课堂流程在原地兜圈,难以取得实际进展。当然,面对当下“满堂问”的教学现状,课堂问题的设计宜少不宜多,一般情况下,一节课以一个主要问题串起整个教学过程。这样,教学内容集中,流程环环相扣,能有效促使学生思维层层推进,是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
二、 课堂提问的重点——发问时机
1. 文本核心处。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最难感悟、最难理解的往往是文本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因此,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者要善于根据学生的课堂阅读现状,及时把控课堂教学走向和节奏,不失时机地加以提问引导。如笔者在教学《拐弯处的回头》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父亲“不善于表达爱”的深刻内涵,在教学第4自然段时,扣住几处细节描写,引导学生自问自答,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生:我从课文第4自然段中的“侧身左拐的刹那、悄悄地回头、很快地瞟一眼”这几个词语读出了爸爸的不善于表达。
师:哦,你是从爸爸在拐弯处的那一系列细微的动作中,感受到了爸爸的不善于表达。爸爸在拐弯处的侧身、回头、一瞟,虽然只发生在短短的瞬间,但作者却写得那样细致,就像电影里的慢镜头那样清晰。这样的描写,就叫细节描写。谁愿意来读这处细节描写?(指名读)
师:“读书贵在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读出文字背后的意蕴。扣住这三个细微的动作,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来引发同学们的思考?
生:爸爸在拐弯处为什么要很快地“瞟”弟弟一眼,为什么不多看一会儿?
生:为什么爸爸的动作是那么微小,又是悄悄地、不经意的?
生:为什么是在左拐的刹那,爸爸才回头瞟弟弟一眼呢?
上述教学片段中,笔者根据文本的重点内容,巧妙地引导学生扣住父亲在拐弯处的几个细小动作,进行自我提问、自我解答,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父亲的内心世界,感悟到字里行间蕴藏的平静而含蓄的父爱,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2. 语言运用点。“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核心课程目标,成为很多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和研究重点。因此,课堂提问的最佳时机一般宜选择在文本语言运用的训练点上,如关键字词的品味、标点符号的推敲、典型句式的模仿、代表段落的表达,甚至是整篇文章的谋篇布局等等,都可以成为课堂提问的时间点。
3. 思维受阻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思维不断发生、发展的过程,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思维能顺利展开,教师便是课堂中的“隐者”;一旦学生的思维在阅读中受到阻碍,教师的“主导”作用便不可缺少,教师由“幕后”走向“台前”的时刻也就是课堂提问的最佳时机。
4. 情感凝聚中。“文章不是无情物”,被收录进小语教材的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也是不断丰富情感体验,获得审美熏陶的过程。因此,在学生情感高度凝聚时进行课堂提问,往往会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欲望。笔者在执教《永远的白衣战士》一文时,为了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叶欣冒着“高风险”,进行着“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心里完全想着患者,唯独没有想到自己这一文章主旨,在引导学生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相机补充出示了一组非典期间医护人员抢救患者的图片,悲凉的音乐、形象的图片,一下子就将学生带进了那个“谈非色变”的年代,同学们完全沉浸于文本所描述的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情感体验达到了顶峰。此时,笔者紧紧扣住课文第5自然段中一个不起眼的词语——“两小时”发问:你们觉得,对于叶欣来说,这是怎样的“两小时”?同学们情动而辞发,他们联系文本的具体语境,结合教师适时补充的图片资料,切身感受到叶欣忘我工作的伟大精神,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 课堂提问的关键——理答指导
1. 顺势而导。即顺着学生的解答思路和思维流程,在关键处进行必要的点拨和指导,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处。如笔者在教学《灰椋鸟》一文第一课时,结合文章的最后一句反问句,引导学生改变叙述方式理解了句子的意思,即“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就不会在这里观赏到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然后顺着这样的学习思路,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林子的四句话,并逐句进行了阅读交流,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林子与鸟儿归林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按照常理,教学似乎可以到此结束,但笔者并没有就此作罢,而是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思考:同是写林子的语句,作者为何要将其散落在各段之中,为何不集中一两个段落加以描述呢?这样,顺着学路将思考的焦点由关注语言内容转移到语言形式和表达方式上,学生在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中逐渐明晰了文本“如此写”的妙处:这种景与物融合的写法,更突出了文章的主旨——林子是鸟儿的家园,鸟与林已经融为一体了。
2. 小题大做。面对学生提出的五花八门的问题,教师如何辨别、筛选、提炼出有思维含量和讨论价值的主问题,是语文老师应该具备的课堂应变与调控的基本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发现学生提问中的闪光点,善于从小处着手,逐步引导学生扩大思维空间,帮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做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实现学生思维的提升。如笔者在执教《理想的风筝》一文时,让学生初读课文以后,提出了很多问题,诸如:课文为什么以“理想的风筝”为题?题目中“理想的风筝”到底指的是什么?刘老师的腿已经残疾了,他为什么还要亲自去放飞风筝?学生提出的问题绝大多数都是围绕文章题目,指向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只有一个学生另辟蹊径,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是篇写人的文章,为什么开头写了一段景色,这样的开头是不是不够简洁?我适时抓住了这位学生的提问,将看似不起眼的这个问题抛给了全班同学,让他们仔细研读课文的第1~3自然段,结合具体语句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同学们通过自主阅读和热烈讨论,最终明白了散文“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并通过朗读感受到这种表达方式带给读者的独特阅读感受。
3. 旁敲侧击。在实际的教学中,有时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并不完全按照我们的课前预设进行,面对课堂中出现的“意外”情形,有的教师沉不住气会直接给出问题答案。这样的教学策略,不仅干扰了学生的正常思维方式,而且容易滋长其思维惰性。面对这种状况,教师应善于及时调整学生的思考路径,引导学生从问题的外围入手,一步一步缩小思维的“包围圈”,最终直达思维核心和文本关键。
(作者单位:南通市如东县宾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