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探讨

2015-01-12 01:03宋爱霞刘俊峰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16期
关键词:亚组颈动脉硬化

宋爱霞,刘俊峰,邱 波,薛 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探讨

宋爱霞,刘俊峰,邱 波,薛 茜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间关系。方法 选取发病时间在7 d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进行研究,并按照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分为颈动脉斑块组(110例)和无斑块组(10例),并将斑块组继续分为稳定斑块亚组(30例)和不稳定斑块亚组(80例)。检测所有患者血浆ox-LDL水平,并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 颈动脉斑块组血浆ox-LDL水平为0.69 mg/L±0.41 mg/L,明显高于无斑块组的0.37 mg/L±0.35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稳定斑块亚组ox-LDL水平为0.77 mg/L±0.38 mg/L明显高于稳定斑块亚组0.51 mg/L±0.31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检测脑梗死患者血浆ox-LDL水平,其可间接反映出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同时检测患者血浆ox-LDL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有效预测脑梗死患者疾病发生情况。

急性脑梗死;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颈动脉粥样硬化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与提高,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1]。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狭窄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发病原因,经研究发现,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在急性脑梗死发生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备受临床医学所关注[2]。此外,ox-LDL还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急性脑梗死的主要因子。急性脑梗死临床主要发病机制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所致栓子脱落。所以临床判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否稳定则对急性脑梗死治疗及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ox-LDL和颈动脉情况,分析急性脑梗死血浆ox-LDL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脑梗死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3年8月收治的发病时间在7 d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梗死的诊断标准[3],并经头部CT或磁共振成像(MRI)证实。排除痛风、恶性肿瘤、严重性肝肾功能障碍、急性心肌梗死、血管栓塞、自身免疫性疾病、精神疾病等。本次研究方案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120例中男112例,女8例;年龄59岁~87岁(67.5岁±2.0岁);病程1.1 d~6.8 d(3.2 d±0.4 d)。

1.2 方法

1.2.1 分组方法 按照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分为颈动脉斑块组和无斑块组。并将斑块组继续分为稳定斑块亚组和不稳定斑块亚组。

1.2.2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测 采用HD7 PHILPS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检测,探头:线阵式;频率:5.5 MHz~12.5 MHz,主要检测患者双侧颈动脉。斑块判断标准: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1.5 mm。软斑:斑块形态不规则和内部结构呈现为弱回声或等回声。硬斑:斑块为纤维化和钙化,内部回声出现增强,管壁呈现为不均匀性增厚,且增厚部分表现为粥样硬化斑块,团块回声出现增强,回声主要附着于管壁上,且后方伴有声影。混合斑:这种斑块主要介于软斑与硬斑间的状态。

1.2.3 血浆ox-LDL检测 待患者入院后,于清晨空腹下采集静脉血液5 mL,并使用EDTA抗凝管进行收集,并离心处理:转速3 000 r/min,时间10 min;待分离血浆后保存于-20 ℃冰箱中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试剂盒由吉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提供,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4]。

2 结 果

2.1 颈动脉斑块检测情况 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颈动脉斑块组和无斑块组,分别为110例(91.67%)、10例(8.33%)。稳定斑块亚组和不稳定斑块亚组分别为30例、80例。

2.2 ox-LDL水平比较 颈动脉斑块组血浆ox-LDL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组(P<0.05),不稳定斑块亚组ox-LDL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亚组(P<0.05)。详见表1、表2。

表1 颈动脉斑块组与无斑块组血浆ox-LDL水平比较(±s) mg/L

表2 不稳定斑块亚组与稳定斑块亚组血浆ox-LDL水平比较(±s) mg/L

3 讨 论

临床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主要由不稳定斑块和稳定斑块所组成,其中稳定斑块主要为硬斑,而不稳定斑块主要为软斑和混合斑[5]。不稳定斑块主要表现为薄纤维帽、脂质核心、炎性细胞浸润及斑块内出血、表面溃疡等症状,此外,其极易出现脱落和破裂,进而导致患者发生脑梗死[6-8]。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主要侵犯人体弹性型大动脉及中等管径动脉,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高发部位主要为颈动脉,这可能是因为颈动脉窦处管径出现突然增宽而导致血流发生漩涡,最终导致剪切力作用于患者动脉内膜而造成损伤,同时由于脂类物质极易发生沉积等有关。临床上脑梗死所发生的病理基础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然斑块稳定性出现改变是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关键因素。经研究发现[9],脑梗死临床发病机制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形成。

脑梗死发病和发展过程中,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始终起着重要作用。低密度脂蛋白(LDL)被氧化成ox-LDL是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中心环节,然斑块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激活[10]。此外,缺血再灌注后各种氧化产物和炎症因子对患者血脑屏障造成破坏,进而导致患者再次发生再灌注损伤情况,对脑梗死临床发生和疾病发展及临床预后产生重要影响。本次研究中所检测的ox-LDL主要是LDL经过氧化修饰后所产生,这种反应主要与人体内相关氧化应激相关。当LDL经氧化修饰后,其各种理化性质及生物学特性都发生了各种变化,进而通过化学趋化作用和细胞毒性作用及加速泡沫细胞形成、影响患者血管平滑肌增殖和纤溶、凝血等加速患者动脉硬化形成与发展[11]。此外,ox-LDL还具有免疫原特性,其可有效刺激人体免疫系统,进而产生特异性自身抗体。在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和病情发展过程中,ox-LDL及其抗体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经相关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颈动脉斑块厚度与ox-LDL抗体呈正相关性,且其可有效预测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过程[12]。本研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主要是探讨与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ox-LDL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研究发现,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颈动脉斑块阳性率为91.67%,因此说明急性脑梗死患者大多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然导致患者发生脑梗死的主要因素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此外,经检测患者ox-LDL水平可间接反映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提示血浆ox-LDL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联合检测可提高临床检测脑梗死的几率。但由于临床颈动脉超声检查极易受到医生临床检测水平和仪器性能等影响,进而导致检查结果准确性受到影响。因此临床上一旦出现不稳定斑块情况时则需及时对患者进行血浆ox-LDL水平检测,并对ox-LDL水平过高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以提高临床检测准确性。

本研究中发现联合血浆ox-LDL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测可预测患者脑梗死发生,进而为临床及时治疗提供依据,改善患者预后。

[1] 赵玥.急性脑梗死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和同型半胱氨酸关系[J].临床荟萃,2014,29(2):168-170.

[2] 申丽红,梁小乐,高旭光.急性脑梗死患者微栓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3):237-239.

[3] 葛叶波,占刘俭,陈英,等.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8):867-870.

[4] 王振华,钟池,赵斌,等.脑梗死患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2,6(3):134-138.

[5] 吴银艳,吴臣义,陈卓友.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J].江苏医药,2012,38(23):2853-2854.

[6] 郭振华,赵景茹,孙占用,等.脑梗死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关系[J].临床荟萃,2012,27(24):2156-2157.

[7] 李绍发,梁柯.抗氧化、抗血小板和降脂三联疗法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观察[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1,24(2):134-136.

[8] 周俊山,徐梦怡,陆敏.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19(2):110-112.

[9] 陈瑞英,高素玲,郑清存.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血压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2):2220-2221.

[10] 翟俊格,李常新,孙晋华.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中微栓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1,24(3):221-222.

[11] 杨芳林,严长樱.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及对氧磷脂酶-1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1,22(17):10-12.

[12] 肖展翅,陈洪汉,李钢,等.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3,30(5):422-424.

(本文编辑 郭怀印)

张家口市科学技术和地震局2014年度科学院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自筹经费项目(No.1421107D)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河北张家口 075000)

薛茜,E-mail:1979958315@qq.com

R743 R255.2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5.16.030

1672-1349(2015)16-1898-02

2015-02-02)

猜你喜欢
亚组颈动脉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艾灸神阙穴对不同程度力竭运动大鼠海马区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 (正文见第45 页)
不同年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核团ADC值与年龄的相关性
LN17模具钢预硬化热处理正交试验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4类人别轻易按摩颈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