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芳芳CHEN Fang-fang
癌痛是由于癌症本身或其诊断和治疗及心理因素所引发的疼痛,常出现在恶性肿瘤晚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癌痛的原因主要是肿瘤不断生长、骨骼转移、压迫、浸润、分泌致痛因子、压迫刺激侵蚀神经、对敏感组织的刺激等[1-3]。相关文献显示,53%的癌症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约1/3患者会出现中度甚至重度疼痛[4,5]。目前对于癌症疼痛临床应用疗效显著的治疗手段当属WHO推广的“癌痛三阶梯药物止痛治疗指南”,但临床仍有大量应用该法未缓解的癌痛患者。因此,本研究从护理角度出发分析疼痛教育在癌症患者疼痛管理中是否有效。将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156例癌症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提供常规护理和疼痛教育,研究后分析两组患者的癌痛程度。
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院治疗的癌症疼痛患者156例(其中男89例,女67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9~76岁,所有癌症疼痛患者的诊断纳入标准:确诊为癌症伴有疼痛且正在接受止痛治疗或>3分的疼痛评分患者,意识清醒,能够理解和回答问题,排除手术后出现疼痛、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的非癌症引起的疼痛、伴有认知或精神障碍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5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78例,其中男45例,女33例,平均年龄(50.1±15.3)岁,其中胃癌19例,乳腺癌8例,肺癌22例,胰腺癌5例,肠癌12例,肝癌7例,其他癌症5例,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78例,其中男44例,女34例,平均年龄(53.1±12.3)岁,其中胃癌17例,乳腺癌9例,肺癌21例,胰腺癌6例,肠癌13例,肝癌6例,其他癌症6例,在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接受癌症疼痛教育项目。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性别比例、年龄分布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对照组接受病房护士提供的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癌症疼痛教育项目。疼痛教育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1)学习本医院自制的癌症疼痛教育手册;(2)进行护理干预。
疼痛教育手册是本医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癌症疼痛诊疗规范》[6]制定的针对癌症患者进行疼痛教育项目的一本小手册。主要包括癌症的定义及成因、患者在使用止痛药时出现的一些顾虑及家属应如何帮助患者、常见的一些癌症药物及其可能出现的副作用、除药物外其他治疗癌痛的方法、出院后应注意的地方。
干预方法主要包括:(1)当天住院即对患者进行初次疼痛评估,有部位、强度、持续时间等内容,此外当天对患者家属应进行疼痛教育使其了解患者出现疼痛的原因、患者的顾虑、如何向医务人员反应患者的疼痛等;(2)指导患者和家属认识常见的一些癌症止痛药物及其可能带来的副作用,除药物外其他治疗癌痛的方法并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指导练习。(3)待患者出院时再次对其进行疼痛评估,并进行出院后的注意事项教育。在此期间强化患者及家属对疼痛教育手册的学习和相关练习,以期患者及家属可随时熟练的运用手册上的内容来应对患者可能出现的一些突发情况。
3. 观察指标。根据美国疼痛协会患者结局问卷修订版(APS-POQ-Modified)[7,8]对癌症疼痛患者进行疼痛程度、疼痛控制的满意度的观察。采用数字0~10对应没有疼痛和最疼痛进行疼痛程度评分,采用数字1~6对应非常不满意和非常满意进行疼痛控制满意度评分;采用BPI量表[9-12]评估疼痛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内容包括日常生活、情绪、行走能力、工作、社交、睡眠、生活乐趣等方面,采用数字0~10对应无干扰和严重干扰进行评估。
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数以±s表示,数据差异采用两样本t检验,组间差异采用组间t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疼痛强度比较。初次疼痛评估结果显示对照组(4.02±1.07)得分与试验组(4.00±1.06)得分比较两组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结束后再次疼痛评估结果显示对照组(2.89±1.27)得分与试验组(2.43±1.22)得分比较,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两次疼痛评估结果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两次疼痛评估结果比较[±s,分]
组别 n 初次疼痛评估 再次疼痛评估对照组 78 4.02±1.07 2.89±1.27试验组 78 4.00±1.06 2.43±1.22 t值 — 0.117 2.307 P值 — >0.05 <0.05
2. 疼痛控制的满意度比较。两组对疼痛处理满意度平均得分分别为(4.41±0.81)和(3.97±1.01)、对护士处理方法满意度平均得分分别为(4.56±0.79)分和(3.87±0.87)分,两组间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医生处理方法的满意度平均得分分别为(4.57±0.54)分和(4.46±0.6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疼痛控制满意度结果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对疼痛控制满意度结果比较[±s,分]
对医生处理方法的满意度试验组 78 4.41±0.81 4.56±0.79 4.57±0.54对照组 78 3.97±1.01 3.87±0.87 4.46±0.67 t值 — 3.001 5.186 1.289组别 n 对疼痛处理的满意度对护士处理方法的满意度P值 — <0.05 <0.05 >0.05
3. 疼痛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比较。BPI量表评估疼痛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组在情绪、工作、社交、睡眠、行走能力、日常生活、生活乐趣方面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相对更高一些,具体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疼痛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疼痛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比较[±s,分]
生活质量 试验组(n=78)对照组(n=78) t值 P值情绪 5.32±1.87 4.36±1.66 3.391 <0.05工作 6.87±1.64 4.84±1.57 7.897 <0.05社交 5.45±1.77 4.32±1.96 3.779 <0.05睡眠 5.03±1.45 3.99±2.03 3.682 <0.05行走能力 5.01±1.43 4.55±1.26 2.132 <0.05日常生活 5.88±2.01 4.89±2.03 3.061 <0.05生活乐趣 5.44±1.80 4.76±1.67 2.446 <0.05
癌痛是由于癌症本身或其诊断和治疗及心理因素所引发的疼痛,相关文献[13,14]显示53%的癌症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约1/3患者会出现中度甚至重度疼痛,目前治疗癌痛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和非药物治疗,不过临床仍有大量使用治疗癌痛的方法后未缓解的癌痛患者。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临床上通过采用疼痛教育的方式来降低患者对疼痛治疗的顾虑水平,提高患者对疼痛治疗的满意度。
本研究主要通过制定疼痛教育手册和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干预使患者及其家属提高疼痛治疗的积极性。做好这些工作需要医护人员换位思考,对患者及其家属宣教的同时感受患者的心理压力,做到在工作中富含同情心、耐心和爱心。此外,做好家属的工作对提高患者治疗疼痛的积极性非常重要,综合考虑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生理和社会各个方面的状况和关系,为患者提供更为合理、更为科学、更为人性化和全面的健康教育。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高于再次评分,分析认为在药物的作用下,两组患者的疼痛强度评分均较比入院时均有所下降,疼痛情况均得以减轻。此外,再次疼痛评估结果显示对照组评分明显高于试验组,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是因为患者对疼痛的了解及治疗的信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关研究[15]也表明患者对疼痛及其治疗存在很多负面的想法,认为癌痛在癌症病发期间是不可避免的,没有必要告诉医务人员,告诉医生反而会耽误对癌症本身的治疗;由于担心药物可能的不良反应,患者宁愿忍痛也不愿如实告诉医护人员。两组患者疼痛处理满意度及护士处理方法满意度评分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是因为医护人员根据疼痛教育项目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一对一的量化教育,在此过程中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家属增加了交流,获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BPI量表评估疼痛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疼痛对试验组患者的影响相对更小、自我感觉生活质量更高,这与田利[16]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通过疼痛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关于癌症疼痛管理的相关知识,减轻癌症患者的疼痛强度、提高患者对癌症疼痛治疗的满意度、降低疼痛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值得在护理过程中推广。
1 杨晓兵,李怀君,张晓霞.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肿瘤预防与治疗,2012,25(4)∶255-258
2 易金娥.盐酸曲马多缓释片治疗晚期癌症疼痛的评估与护理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6)∶184-185
3 董志伟,等.中国癌症控制策略研究报告[J].中国肿瘤,2002,11(5)∶4-14
4 王妙君,等.晚期癌症病人疼痛和生活质量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4,(15)∶61-62
5 尹美容.无痛护理管理在癌症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47-348
6 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1年版)[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2,(02)∶153-158
7 李同度.国内外癌症疼痛控制的过去、现状和未来[J].齐鲁肿瘤杂志,1997,(03)∶4-6
8 van den Beuken-van, E.M., et al.. Prevalence of pain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past 40 years[J]. Ann Oncol, 2007,18(9)∶1437-1449
9 赵继军,宋莉娟.国外疼痛专科护士的培养与使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7,22(10)∶882-883
10 邢沫,等.癌症患者疼痛状况与社会支持调查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07,7(01)∶28-31
11 丁玥,等.北京市30家医院住院癌症患者疼痛及控制状况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03)∶282-285
12 张颖,杨崔领.健脾益气化痰方在癌症(癌痛)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06)∶823-825
13 朱丽霞,高凤莉.癌痛控制的状况及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03)∶70-72
14 付菊芳,王丹丹,于方方.患者疼痛教育对缓解癌性疼痛效果的Meta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01)∶20-22
15 Marcus, N.J.. Pain in cancer patients unrelated to the cancer or treatment[J].Cancer Invest, 2005,23(1)∶84-93
16 田利,等.松弛疗法在癌症病人疼痛管理中的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1)∶1928-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