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辉
(新疆师范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国际体操联合会(FIG)历届竞技健美操规则演变比较及发展趋势探究
王 辉
(新疆师范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运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FIG历届竞技健美操规则中成套动作的艺术、完成、难度等方面的演变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掌握竞技健美操发展的趋势,更好地服务于健美操教学与训练,为健美操竞赛组织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论如下:随着竞技健美操规则不断的演变,竞技健美操的艺术编排已经进入难与美相融,新、力、稳完美组合的全新技术时代;成套的完成更具有艺术性与观赏性;难度的设置趋于合理化、规范化;评分体系更加具体、客观、量化;项目的技术价值、艺术价值不断在提升,成套动作的艺术与完成质量进一步受到重视;项目设置在变化,参赛人群在增加,运动形式重归有氧。
竞技健美操;健美操规则;规则演变
竞技健美操属于难美项群评分项目,它是在音乐的伴奏下,能够表现连接、复杂、高强度成套动作能力的运动项目,该项目起源于传统的有氧健身运动,成套动作通过连续的动作组合,展示出运动员柔韧和力量、7种步伐的多样性操化动作组合,结合难度动作完成成套的竞技能力[1-5]。然而规则对竞赛项目的发展与训练具有导向作用,深刻理解与解读国际规则及其演变有利于厘清项目发展的本质规律,以科学合理的方法指导训练与教学实践。目前,世界健美操冠军联合会(ANAC)、国际健美操联合会(IAF)、国际体操联合会(FIG)是我们俗称的世界健美操3大组织,具有比较大的影响力,都拥有各自的健美操比赛规则。但在1996年FIG开始负责IAF的裁判培训工作,1998年IAF健美操世界杯比赛采用了FIG的规则,同年ANAC与FIG合作,至2000年以后全部的国际竞技健美操赛事均采用了FIG的竞技健美操规则。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于1999年底与国际接轨,在此之前国内的健美操运动是参照原国家体委审定的裁判法进行竞赛[6]。随着健美操赛事的发展,以及国际交流的增加,我国于1999年之后采用了国际体操联合会FIG1997-2000版规则,促使了国内健美操运动快速与国际接轨,之后经历了FIG2001-2004版规则、FIG2005-2008版规则、FIG2009-2012版规则、FIG2013-2016版规则,而每次新规则的修改与演变都对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的发展是一次挑战与一种导向。而健美操的发展以竞赛为导向,竞赛的发展以项目的本质属性与市场需要为导向,市场的需要以人们的需求为导向,因此迎合大众的健身需求,体现竞技的本质属性,兼顾发展的时代性与前瞻性,是健美操竞赛发展在市场经济逐步深入的大环境下的必然规律[7]。本文主要通过对FIG历届竞技健美操规则艺术、难度、完成等方面具体内容演变的比较分析,旨在厘清不同阶段竞技健美操项目规则发展的脉络与思路,分析项目发展的影响因素及趋势,为提高训练、竞赛、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合理化、科学化奠定基础。
1.1 研究对象以国际体操联合会(FIG)1997-2001版、2001-2004版、2005-2008版、2009-2012版、2013-2016版竞技健美操规则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知网、万方网查找竞技健美操发展的相关资料,收集5个版本竞技健美操规则并进行研读,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对比分析法 对5个版本竞技健美操规则的难度、完成、艺术部分进行对比分析,窥探不同版本规则之间的异同与变化,为本研究提供实际参考。
1.2.3 数理统计法 针对难度分值及个数的变化进行数据统计,结合客观标准的比例变化,综合统计变化规律,为本研究提供数据依据。
1.2.4 逻辑分析法 对收集的各类文献资料与书籍资料进行逻辑分析,进一步总结与归纳。
1.2.5 专家访谈法 针对研究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及时与健美操专家探讨,了解目前健美操发展的最新动态,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2.1 我国采用的历届FIG竞技健美操规则演变要点
2.1.1 FIG1997-2001版国际竞技健美操规则要点 对于FIG1997-2001版国际竞技健美操规则的使用,在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发展史上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在这之后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的发展逐渐走向正规。1997版规则中,成套的比赛时间从1'5"~2'10"改为标准的1'45"±5",总时长缩短20"多,当时只设了女子单人、男子单人、混合双人、3人项目。成套总分值结构由艺术分、完成分、难度分和创造性加分组成,其中艺术分与完成分为10分制起评,并实行错误减分;而难度分与创造性加分为0分,开始并实行加分方式起评。成套编排难度包括6类,分别为A组(动力性力量)、B组(静力性力量)、C组 (跳跃)、D组 (踢腿)、E组 (平衡)、F组(柔韧)。难度可以选12~16个,计算12个最高难度分值之和,而对于单人与集体项目中全部是男性运动员参与的情况,难度总分除以系数2;对于1女+2男组成的集体3人,难度总分除以系数1.8;对由3女或2女+1男的集体3人,难度总分除以系数1.7;最后除以系数的结果即为最后难度分。对于难度类别缺失,每少1类难度总分减1.0分,如果超过16个难度,每超1个难度总分减1.0分。1997版规则对难度动作分类、减分的最低标准与完成底线进行了分类界定,没有达到最低标准,难度将不被计分,同时根据失误程度给予扣分,这些要求都强调了难度动作的完成质量。而在最后的得分相同情况下,名称可以按以下顺序进行确定:最高艺术分、最高完成分、最高难度分,若继续相同比分,可以取并列名次,这样的取向为以后的艺术性竞赛奠定了基础。
2.1.2 FIG2001-2004版国际竞技健美操规则要点 在FIG2001-2004版国际竞技健美操规则中,成套的总分由艺术分、完成分、难度分组成。新增加了集体6人操项目,这样要求动作队形变换、动作组合形式、以及托举与动力性配合等反方面多维性变化,这样使得集体项目运动员选材开始得以关注。
2001版规则修改了成套编排中难度动作的数量,从16个难度变为12个难度,成套中没有替补难度,如果难度失败,难度数量与难度分降低,同时难度减分的标准也进行了较大改动,这样对于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2001版规则中难度的分类也进行了修改,由6类修改为4类,分别为A组(动力性力量:俯卧撑、倒地、旋腿与分切)、B组(支撑与水平)、C组(跳与跃)、D组(柔韧与变化),这是对难度动作规范分类的开端。2001版规则对地面动作与俯撑落地动作进行了限定,从而有目的地增加了其他难度的使用率,同时也可以保护运动员身体健康的发展,减少运动损伤,避免关节过度使用,达到全身部分机能协调发展的目的。
2001版规则中,禁止使用动作的简单重复,这样要求健美操成套的复杂性与艺术性必须提高。这也是首次对竞技健美操编排提出要求,对于现阶段的教练员与运动员也是1次在创新意识、创造编排、技术技巧方面相结合的挑战,主要是以保障成套完成质量与观赏性为目的;同样在完成质量方面,对身体姿态有了正确的定位,完成动作时强调关节的合理屈伸,同时维持正确的身体姿态;在完成质量上也开始注重集体项目在难度动作、操化动作、过渡与连接、托举动作、配合动作等的一致性评判。
2.1.3 FIG2005-2008版国际竞技健美操规则要点 与2001版竞技健美操规则相比,2005版竞技健美操规则总分值的结构没有改变,依然是由艺术分、完成分、难度分组成,但是在评分细则上进行了合理而细致地修改,改动比较大。
在艺术分方面,规则重组细化了裁判员的评判指标,相对2001版规则的3个角度7小方面进行评分,2005版规则修改为了5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是2.0分,这样也就进一步规范了评分的标准,强调了客观与细致评判,避免了竞技健美操竞赛活动中主观因素主导的缺失。
在难度分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难度系数统一除以2.0,从项发展的角度来看,要求我国女子运动员迅速提高综合身体素质,促进其项目的精英发展;2)进一步确定了难度类别,对部分难度动作进行了改组,以及部分难度系数进行了调整,并且借鉴了其他难美项目的规则、增设了适当的难度连接加分标准,加分的分值为0.1分,要求必须是不同根命名的难度类别组合方式完成,达到最低完成标准方可获得连接加分;3)对成套动作中难度动作的数量、重复、缺组、落地方式等都进行了进一步限定,这说明编排中选择多类难度、连接方式是取得高分的必要条件,同时对运动员的体能提出来更高的期望。
2.1.4 FIG2009-2012版国际竞技健美操规则要点 FIG2009-2012版竞技健美操规则对艺术评分内容和艺术裁判指南方面,重新进行了修订,确定了难度最低完成要求与调整部分难度价值,修改单人比赛时间与成套动作编排数量,单人比赛时间为1'30"±5",成套中最多编排10个难度,在集体3人与6人项目上,女子或混合组合除以系数1.9,全男子组合除以系数2.0。同样对场地也进行了修改,单人项目7m×7m,混双、3人、6人项目10m×10m,并且在托举中考虑为例动作。修改了得分相等情况下的名次排列顺序,2009版规则依次取决于以下等分:最高完成分、最高艺术分、最高难度分,这样可以看出在这个周期对动作的完成质量要求是非常高,相比1997版规则、2001版规则、2005版规则而言作了比较大的调整。
在成套动作评判体系上,艺术分评判进行了修改,2009版规则对竞技健美操成套中各类基本动作进行了定义,将成套创编分数为10分的结构修改为:动作编排(4分)、操化内容(3分)、表现与音乐(3分),这样使得艺术评判相对具体与客观。而完成评判中的每类错误减分标准从8类降至6类,取消了微小错误,把合拍与一致性错误划归同步性错误,分值标准相应变化。
在成套难度方面,新增了34个难度,分别为A组18个难度;C组9个难度;D组7个难度,同时删减了0.5版规则中的4个难度,并且进行了分类与合并,以上增加的难度分值都有变化,屈体跳类与剪式变身跳类均增加0.1分。
2.1.5 FIG2013-2016版国际竞技健美操规则要点 FIG2013-2016版竞技健美操规则相对以前的4版有了很大的改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重新修订FIG工作中的艺术评分内容,该部分修改为5个角度15个方面的评分点,主要是从音乐与乐感、操化内容、空间运用、艺术表现力5个角度进行评判,每项分值均为2.0分,相对2005版规则、2009版规则评分的标准更加量化与具体,达到客观评分的目标;2)审核动作最低要求并重新调整部分难度动作的价值以及难度动作表,首次出现了根命组与技巧动作、违例动作的基本界定,同时进行了限制,该部分的改变将赋予竞技健美操项目发展全新的空间;3)统一所有项目的比赛时间为1'30"±5",难度为10个;4)修订了集体项目中有女运动员参加的难度系数,全男子项目除以系数2.0、女子参与项目除以系数1.8,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女运动员参与项目的积极性,同样也有利于均衡男女运动员的比例协调;5)成人组项目场地比赛场地均为10m×10m,而混双、3人、集体5人项目托举减少至2次,该部分的修改有利于运动员最大化发挥自身的能力,同时要求操化动作与难度动作在成套中的均衡分布;6)预赛中任何名词如果出现得分相等,将依次按照最高完成分、最高艺术分、最高难度分进行取决,如果相等则并列,在决赛中,任何名次如果出现等分相等则并列,这一改变给予了竞技将名称成套的编排与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起点;7)6人集体项目减少至5人、新增FIG有氧舞蹈与FIG有氧踏板2个项目。这2个项目的增加更突出了竞技健美操团体编排能力,使竞技健美操比赛更具观赏性和普及性[8]。而从整体来看所有的变化反映了集体项目的发展进入了崭新的时代,创编脱离了原有的思路,开创了集体项目的新纪元。
从以上规则修改部分来看,2009版强调了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技巧的挖掘,对于所有项目的评价体系日趋完善、具体、客观,动作完成的质量不断得到重视,而2013版规则更是智慧的结晶,难度数量与类型均有不同程度变化,技术动作趋于高难化;成套艺术评分内容和标准客观化、合理化;完成分内容与标准趋于高质化、稳定化;成套编排复杂化、艺术化;违例动作、技巧动作使用常态化、多样化。
2.2 FIG历届竞技健美操规则演变的比较分析
2.2.1 艺术评判方面 所谓的艺术评判是在竞技健美操特点的基础上,成套创编所有内容必须完美结合,将健美操这一体育运动转化为一种富有创造性和独特性的艺术体现[1-5]。从FIG历届竞技健美操规则的演变情况来看 (见表1),艺术分的评分内容从模糊的指标逐渐清晰化、具体化、全面化,评分标准也进一步细化,并且富有针对性;对于艺术分的总分分值10分没有变化,但是细分不断地在演变与调试,也是为了寻找更加合适的分配方式,所以在2013版规则中对成套动作创编的评分,划分为了6个等级(优秀2.0、很好1.8~1.9、好1.6~1.7、满意1.4~1.5、差1.2~1.3、不可接受1.0~1.1),从6个等级的分配来看,艺术分的每项最低等分为1.0分,艺术分最低总得分为5.0分,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比分悬殊的尺度。对于评分方法也是从减分到累计加分的过程,这样可以提高裁判员评分过程的效率。同样在2013版规则中单独把空间运用与艺术性提升到了独立评分的层面,说明在以后的训练与教学中应该加强这一方面的培养,才能适应规则与技术发展的需要。
2.2.2 完成评判方面 完成评判是指运动员以完美的技术高度准确地展现成套动作的过程,主要包括难度动作、动作编排(操化、过渡、连接、配合托举、技巧动作等)和一致性的判断[4-5]。对于FIG竞技健美操规则中完成评分部分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所以也一直被不断地完善修订。从表2的比较来看,从2005版规则的错误减分标准要求最高,但是考虑到实际情况,完美完成的尺度都进行了调整,目前最后的规则版本去掉了微小错误与严重错误的减分,显得更具人性化。表3的成套编排错误减分的比较情况显示,2013版规则首次对动作编排部分进行了量化,这样在评判过程中更趋于客观,具体化的评判原则能够引导作品质量得完美完成。当然FIG历届竞技健美操规则对成套完成的一致性都有强调,但是1997版、2001版、2005版、2009版规则都没有比2013版规则更具可行性(见表4),在明确扣分尺度同时又保障了均衡评判。
2.2.3 难度评判方面 难度评判是难度裁判在运动员安全的前提下,该难度才能被进行评定,被认可的难度必须达到最低完成标准才能够给与打分[1-5]。对于难度的评判的过程是具体、客观、量化操作的过程,难度裁判需要记录成套难度、计算难度动作数量并且给出分值进行难度减分3个步骤,所以要求裁判员本身具备较高的素质。而在FIG历届竞技健美操规则中难度部分几乎每届都有修改,结合表5可知成套编排的难度数量从最多16个降为最多10个,也同样经历了局部到整体的过程,评分标准更是修改的详细具体,突出的变化是难度分除以系数的变化,也就是女子运动员参加集体项目被除难度系数变化,充分考虑了男女身体条件的差异,反映了女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发展水平与阶段,同样也是促进项目的均衡发展。
上述表6~表10与图1~图5是对FIG历届竞技健美操组别难度系数和数量变化的比较,结合表6和图1可知,A组难度的每个版规则中数量变化的波动是相对较小,同时也有新难度的补充;结合表7和图2可知,B组难度的选择范围依然是最窄的,在1997版、2001版、2003版规则中系数为0.9与1.0的难度没有,就是在相同系数下比较该组别的难度个数也是较少的;结合表8和图3可知,C组难度是发展跳与跃的过程,相对其他组别难度选择范围是最广的,但也是练习中最容易受伤的组别难度,从FIG历届规则中比较来看系数为0.4~0.7之间是难度最多的,难度系数为0.9~1.0的难度总数相比其他组别也是最多的,所以FIG历届竞技健美操规则中该组别难度的系数与归类是变化比较频繁的,以后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还会有新的调整;结合表9和图4知,D组难度变化是适应的范围扩大化了,选择的余地多了,变化的频率是最小的,难度的技术比较稳定,所以训练与教学实践中要打好基础;最后结合表10和图5观察FIG历届难度个数总体分布的情况,A组、B组、D组难度趋于均衡发展,能够体现该项的专项特点,C组难度日趋高难化,突出竞技体育的竞争性。
表3 不同版本国际竞技健美操规则成套动作编排错误减分标准的评分比较(分)
2.2.4 成套创编内容相关方面 对于成套创编内容的相关因素:成套音乐时间、比赛场地规格、托举使用次数、比赛设项以及技巧与为例动作使用,相当于操作过程中的硬件条件,只有综合地去把握其中的变化与特点才能真正说明掌握了FIG规则。从表11的FIG竞技健美操规则创编内容相关因素比较的情况可知,成套时间从1'50"~2'10"区间变化修订为所有项目统一的1'30"±5",但是成套的编排内容没有减少、强度没有降低,反而对运动员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赛场地规格也在不断进行调试,由最初没有明确限定到现在的所有项目都用10m×10m,在此期间2005版与2009版规则进行了过渡与尝试,目前的使用规格应该相对合理。对于比赛设项及人数的演变程度来判断,竞技健美操现在的发展已经进入瓶颈阶段,所以需要修改项目的设置及人数来持续发展与推广此项运动,所增加的FIG有氧舞蹈与FIG有氧踏板时具有时尚性的2个项目,希望竞技健美操想能够在此方面有所突破。同样在2013版规则中首次采用了技巧动作的融入,以及违例动作的明晰界定,其目的是保持的健美操专项特点与促进技术技巧的发展。
表4 不同版本国际竞技健美操规则动作完成一致性减分标准的评分比较
表5 不同版本国际竞技健美操规则难度动作分值的评分比较
表6 不同版本国际竞技健美操规则A组难度动作系数与数量比较
图1 不同版本国际竞技健美操规则A组难度动作比例
表7 不同版本国际竞技健美操规则B组难度动作系数与数量比较
图2 不同版本国际竞技健美操规则B组难度动作比例
表8 不同版本国际竞技健美操规则C组难度动作系数与数量比较
图3 不同版本国际竞技健美操规则C组难度动作比例
表9 不同版本国际竞技健美操规则D组难度动作系数与数量比较
图4 不同版本国际竞技健美操规则D组难度动作比例
表10 不同版本国际竞技健美操规则各组别难度动作数量比较
2.3 FIG竞技健美操规则演变的发展趋势
2.3.1 鼓励集体项目的均衡发展与挖掘 目前,在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上参赛的男运动员居多,这样的情况对于健美操的长足发展是欠合理的。在相应的生理周期内,我们可以去合理培养女运动员,使得更多的女运动员参与到集体项目中来,现实的情况是越是高年龄组别比赛越是参差不齐。而男运动员普遍难度技术型,女运动员普遍属于动作优美型,如果在更多的集体项目上实现难度与柔美的结合,势必会加深裁判员的印象,吸引更多的眼球。那么从FIG历届竞技健美操规则的导向来看,更是考虑到了项目在人群中的均衡发展,集体项目的难度系数曾经多次进行调整修改,难度总分被除的系数有1.7、1.8、1.9、2.0,这样间接鼓励了女运动员参与集体项目的积极性与提高女运动员在该项目上技术的提高。在2013版规则中新增了FIG有氧舞蹈与FIG有氧踏板2个项目,无疑是为了扩大参与的人群,也可以说是有中国特色的2个有氧项目,在2011年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首次亮相的FIG有氧舞蹈与FIG有氧踏板至今深受广大人们的喜爱,同时也在不断地发展成熟,在此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1个平台将中国元素绽放在世界的舞台上。所以,鼓励集体项目的均衡发展与中国元素有氧项目的挖掘将会成为该项目今后发展的趋势。
图5 不同版本国际竞技健美操规则各组别难度动作汇总比例
表11 不同版本国际竞技健美操规则创编内容相关因素的比较
2.3.2 突出项目特点与艺术观赏性 在FIG历届规则的不断演变过程中,其对竞技健美操的定义越来越清晰,健美操的专项特点及特色内容不断得到提升与重构;成套动作编排日趋多样性、创新性、艺术性、复杂性、时尚性于一体,并且不断得以升值;难度动作组别重新归类调整,使得选择更加合理、严谨、清晰,对于难度的描述也在不断准确化,高分值难度比例扩大化,竞技价值不断彰显。对于艺术观赏性是不断加强,2013版规则重新修订加入了技巧动作,无疑增加了成套编排的素材,如,技巧连接、技巧托举、技巧配合等正在将竞技健美操提升到另一个高度,健美操发展的自身是不断求新的东西,确保成套编排内容是独一无二的,只有艺术价值过得硬才能吸引观众并获得裁判的认同,才能获得较高的分数。所以,突出的项目特点是保障该项目不被其他项目所取代的必要条件,不断提高艺术观赏性是抢占发展市场的源动力。
2.3.3 评判体系日趋客观、量化 纵观FIG历届规则评分体系的演变发现,每次的修订都是在进一步明确裁判的职责,并且对每个方面都进行了细致的小结以及实例分析。而2013版规则将艺术评分内容进行了重新组合,在分值的分配上进行了较大的调整,相比前几版规则就显得更加细化了,使得评分更加科学、客观、细腻。对成套完成艺术的评分标准上进行量化,分为优秀 (2.0)、很好(1.8~1.9)、好(1.6~1.7)、满意(1.4~1.5)、差(1.2~1.3)、不可接受(1.0~1.1)6个等级,同时2013版规则首次明确了成套编排的减分标准,分为操化动作、过渡与连接、托举配合与造型3个部分进行减分。说明艺术分的构成与评判尺度更加明确,成套完成的最低标准与扣分标准日趋具体,完成标准不断提高,运动员的成套艺术与完成将进一步得到关注。
3.1 结论
1)艺术方面的评价标准不断清晰、具体,减少了主观因素的影响,同时明确了未来竞技健美操艺术的表现与表达的方向。
2)完成方面不断细化评价标准与制订新的减分标准,可见完成分的评判有据可依,评判趋于准确明朗。
3)难度方面在不断朝着高、难、美、新的方向发展,难度的数量、分值以及难度组合和技术的改变与调整说明了难度的要求在提高,难度分被除系数的不断变化是为了促进与均衡项目的发展。
4)操化动作、比赛场地大小、成套时间等创编内容相关方面的不断修改,无疑是对运动员身体素质和技术技能的考验,是成套的创编更趋于新、力、稳发展。
3.2 建议
1)针对目前的规则及其发展的趋势,强化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高综合能力,结合科学的训练理念与医疗手段保障训练质量的提高。
2)培养动作质量完美完成的意识,自我提升专业能力,为竞技体育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扎实基础。
3)提高运动员的音乐与舞蹈造诣,加强运动员表现力与情绪的把控。
4)在训练、竞赛与教学实践中应突出创新意识,重构艺术价值体系,挖掘与有氧健身操相关的中国元素。
[1] 国际体操联合会.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1997-2001[S].北京:中国健美操协会印制,1997.
[2] 国际体操联合会.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2001-2004[S].北京:中国健美操协会印制,2001.
[3] 国际体操联合会.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2005-2008[S].北京:中国健美操协会印制,2005.
[4] 国际体操联合会.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2009-2012[S].北京:中国健美操协会印制,2009.
[5] 国际体操联合会.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2013-2016[S].北京:中国健美操协会印制,2013.
[6] 李洪波,刘浩.国际体操联合会(FIG)竞技健美操规则的比较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5):94-100.
[7] 周建社,陶成武.健美操竞赛发展新动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8):126-129.
[8] 赵红.2013-2016国际竞技健美操新规则特点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3(4):79-82.
Development Tendency Exploration and Rules Evolution Comparison of Previous Competitive Aerobics of International Gymnastics Federation (FIG)
WANG Hui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54, Xinjiang China)
Adopting research methods of literature consultation, comparison analysis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is thesis comparatively analyses art, completion and diffculty evolution of choreography in previous competitive aerobics organized by FIG, so as to grasp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competitive aerobics, better serving for aerobics teaching and training as well as providing theoretical reference to aerobics competition organization. Research results are as follows: with constant evolution of competitive aerobics regulation, competitive aerobics choreography has entered brand new technique era of diffculty and beauty integration, combination of innovation, strength and stability. Completion of whole routine is with more artistic and visual value. Difficulty tends to be rational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Scoring system becomes more specific, objective and quantitative. Technique and art value of project are improving. Art and completion quality of whole routine is further emphasized. Discipline setting is changing. Participant is increasing. Exercise forma returns to aerobic.
competitive aerobics; aerobics rules; regulation evolution
G831.3
A
1004 - 7662(2015 )01 - 0070- 10
2014-12-02
2015年国家体育总局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232SS15119);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资助(项目编号:XJEDU040614C05);2014年新疆师范大学博士点支撑学科体育学资助(项目编号:14XSQZ0403)。
王辉,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运动训练学与民族传统体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