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坤 王政新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越来越快,而且高等学校专项教育经费也在不断上涨,为了使经费的使用更加合理,必须优化经费管理体系,达到经费支出更加透明化的目的。我国当前高校专项教育经费绩效评价的标准并不统一,而且经费管理中存在一定问题,管理体系并不完善,所以,高等学校专项教育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不易确定。为了改善这一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在公平、公正、规范的原则下,制定出有效的绩效评价指标以及相关制度,这样才能对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做出客观、合理的评价。
关键词:高等学校:专项经费: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 G4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2-0256-02
高等学校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对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必须发挥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改进教育的模式与方式;还要利用专项教育经费,使学校的基础设施更加健全。专项经费的最大化利用,可以使学校的财务预算更加准确,还能避免资金的浪费。
一、我国高等学校专项教育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观念不够先进
我国高等学校在专项经费绩效评价中,比较重视资金投入的规模,但对资金的利用率以及效益并不关注,这降低了专项经费最大效用的发挥,而且降低了教育投资的效益。也有的高等学校,由于管理者能力水平不高,只关注专项资金的分配,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做的很不够,不利于体现专项教育经费使用的合理化以及透明化。还有的高校在使用专项资金后,对资金的预算以及追踪关注度不够重视,这可能会造成资金浪费现象的出现。
2.专项经费绩效评价标准不够统一
在高等学校中,专项教育资金使用的形式比较多,其中应用最多的地方主要有论文、专著发表的奖金、评奖项目、科研成果、科研团队建设等。由于专项教育经费的使用范围比较广,所以对经费使用绩效的考核以及评价标准并不统一。因此,对专项资金使用成果的分类评级以及量化评估,是相关教育部门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高效专项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不易确定
在高等学校中,专项经费建设的项目比较多,而且比较复杂,相关人员很难制定出统一的指标对所有项目进行管理,而且也很难确定出统一、有效的方法对专项资金使用的长期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进行评价与分析。
4.专项资金管理部门与项目执行部门信息不对称
高等学校的专项教育经费在管理与使用时涉及两个部门,一个是专项资金的管理部门,另一个是项目执行部门。也有的高校在资金管理部门下,还设有专项项目管理部门。项目执行部门主要负责专项资金项目的运行,而资金管理部门需要对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管理与核算。在这一过程中,资金管理部门可能对实际专项项目的进展不够了解,而且对于一些有争议的项目无法及时得知,如果学校对资金的使用情况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督与跟踪,则可能导致专项资金管理部门与项目执行部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还可能出现资金管理与项目管理脱节的问题。
二、高等学校专项教育经费绩效评价需要遵循的原则
1.科学规范原则
在建立高等学校专项教育经费绩效评价时,需要遵循科学、规范的原则选择评价指标,而且要保证评价的代表性以及完整性,各个招标之间不能互相影响,保证各自的独立性,还需要有一定关联性,这样有助于形成完整的评价体系。另外,在制定高效专项经费绩效评价体系时,还要在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原则下,对绩效评价指标进行准确的选择。
2.公开公正的原则
高等学校专项教育经费的绩效评价,必须遵循公开、公正、客观的原则,这样有利于制定出统一的标准,还可以提高资料的可靠性,使专项资金更好地接受监督。在制定绩效评价指标时,要选择数据较易采集的指标,还要保证计算公式的科学性以及评价工作的可操作性,这样才能提高经费绩效评价的效率。选择绩效评价指标是高校专项教育经费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其有利于提高经费管理的水平,也可以对经费评价进行客观的评估。在制定评价指标时,需要保证通用性,保证选择的指标适用于该院校的所有专项经费评价,还要保证在所有高等院校中,都可以广泛的使用。该绩效评价中涉及的计算方法亦应该具有通用性。
3.绩效相关原则
在建立高等学校专项教育经费绩效评价时,选择的评价指标应该具有相关性,而且绩效评价应该针对具体支出以及产出绩效进行综合的评价,评价的结果需要真实的反映出资金支出与产出绩效的关系,这样有助与管理人员及时对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调整,提高资金利用的效率以及效益。
三、高校专项教育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高校教育经费绩效评价指标逻辑框架
在选择高校教育经费绩效评价指标时,需要在一定的结构模型下,而且选择指标要有条理性与层次性,相关工作人员在构建出有逻辑性的框架,这样才能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多个元素,才能将问题细化。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是思维的过程,对评价指标的设计需要与统计相一致。
2.高等教育经费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置
在设置高等教育经费绩效评价指标时,需要遵循上述设计原则,还可以将指标体系进行分层设计,使评价的项目更加细致。在构建高等教育投资评价指标体系时,还需要了解功能性、营利性以及社会性的绩效测度,这样可以构建出金字塔状的评价体系,使评价结论更加真实、客观、准确。
3.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以及权重设置
(1)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无量纲化处理指的是对评价指标数值的标准化处理,相关人员需要将评价指标的原始值转化成评价值、无量纲化函数与评价指标的变动性有关。在高等投资绩效评价体系中,将无量纲化函数看做是借用效用函数,是一种综合评价的方法。设[fkmin,fkmax]为第k个指标值的变化区间,(即fkmin为该指标在所有模式中的最小值,fkmax为该指标在所有模式中的最大值),f0为适中值,则可用下列各式样本值变换成无量纲值Cik∈[0,1]。当指标要求“越大越好”时,采用上限效果测度,即Cik=(fik-fkmin)/(fkmax-fkmin);当指标要求“越小越好”时,采用下限效果测度,即Cik=(fkmax-fik)/(fkmax-fkmin)。endprint
(2)指标权重的设置
在高等学校专项教育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不同的指标有着不同的地位以及作用,所以,这也涉及到了指标权重设置的问题。权重的大小决定了指标在专项经费绩效评价体系中的地位以及价值,其关系着指标的重要程度。在传统的高等教育经费绩效评价中,指标的权重有着一定的层次性以及模糊性。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权重设置进行了介绍。
在层次分析法中,首先需要构建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而且最高层一般被设置为目标层,其影响着评价体系的决策目标。中间层一般为准则层,在制定决策时需要按照相关的依据、准则以及影响因素。最低层被称为方案层,其主要包含了指标的备选方案、实施的措施、政策等等。在建立完层次结构后,需要根据各层不同因素的关系,对指标进行比较,还要根据构造判断矩阵。在同一层指标中,各个因素有着一定支配关系,通过比较,可以对指标进行量化管理,还要进行定量计算,并根据各指标权重的排序进行一致性检测。测试时,主要对通过比较矩阵计算出最大值,为了保证指标的一致性,还需要对矩阵排列进行调整。最后,还需要对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应用层次分析法,不需要具备样本数据,专家仅凭对评价指标内涵和外延的理解则可做出判断,特别是对一些定性的模糊指标仍可做出判断,且在判断过程中可以吸纳更多的信息。
四、优化高等学校专项教育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议
1.优化高等教育自筹经费来源的多元结构
这就要从自筹经费的来源说起。高校除了开展教学及辅助活动取得的各种合法收费收入,即向学生个人收取的培养费、学费、住宿费以外,要大力落实到其他各个渠道中去。在管理形式上可实行三独立:校园独立、教育教学独立、经济核算独立。政府应鼓励高校的后勤服务产业吸纳社会企业或个人来投资校办产业,如印刷厂等,仍加大勤工俭学的岗位,其收入既能帮助低收入家庭又能为高校节省支出。
2.协调高等教育经费与教育公平的关系
由于高等教育服务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决定了学费是高等教育成本的一部分,但又不能完全按照市场法则制定产品价格。因此,可以采取学费听证会制度集思广益,确定科学合理的收费标准。这样做可以使高等教育收费标准的制定过程清晰透明,避免一些少数人进行“暗箱操作”。
3.制定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成本计量政策
改革现行高校财务会计制度,建立高等教育成本核算体系,这是改革教育财政管理模式的前提条件。无论是高校内部成本管理还是政府教育成本、学费管制,都要求学校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核算高等教育成本。逐步修正会计核算基础,实行权责发生制计量基础,设置基金会计,强化高等教育成本的核算;细化会计报告体系,提供各政府、投资者、银行、学生家庭希望了解的各类信息,加大高校财务信息的透明度。
结语
高等学校专项教育经费绩效评价有利于提高经费的利用率。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高校中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国家对教育发展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这不但促进了高校基础设施的建设,而且提高了学校的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建立经费绩效评价体系,需要选择正确的评价指标,各指标要有丰富的可采集数据,还要具有通用性,可以对高校中各个专项经费进行客观的评价。制定专项经费绩效评价体系,可以提高专项经费投资的社会效益,还可以提高成功的应用率,实现项目资金与效益的共享。
参考文献:
[1] 李杰,张再生.普通高等院校专项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13,(4).
[2] 卢桂成,孙杨.浅议高校专项经费预算的精细化管理[J].商业会计,2013,(4).
[3] 张春云,宋俊菊.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8,(3).
[4] 张锦高,虞劲松.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方法选择[J].财会月刊,2008,(35).
[责任编辑 杜 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