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前进 胡月琴 姜新峰 孙宗波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 -0248-02
中国的职业技能型教育与西方发达国家比,有诸多弊端。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职业教育活动中的实训环节没有给予充分重视;其表现之一是实训教师缺乏实际生产技能,执业能力低下,实训教学流于从书本中来到书本中去,一言以蔽之:纸上谈兵,动得了口动不了手。
“引而不发,跃如也。”曾是传统教育的一种经典教学手法,然而在职业教育中,尤其是实训教学活动中应是一大忌;这也是现行职业教育中的劣习与积习或者是一种短板。
究其根源有:
1.理念缺陷
教育者缺乏对职业教育实质的理解与把握;因此,在实训教学活动中,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这是教学教育的系统构建问题即教育管理者的问题。
2.能力缺陷
部分实训教师实际操作技能低下,在实训教师人群中,扮演着滥竽充数的角色,因此,即使有心但是无力。
3.态度缺陷
部分实训教师在实训教学活动中责任心缺失,居高临下,不屑于亲力亲为,属于有力而无心。
2、3应属于教学者的个人职业及执业素质问题。
校企联建实训基地建设是已经解决了(1)及进行中必然解决(3)所建立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因此,校企联建实训基地建设背景下的实训教师能力培养显然非常重要。
针对以往实训教师培养方式的弊端,校企联建实训基地建设背景下的实训教师培养可有以下两种途径:
1.走出去
为提高校内原实训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其符合生产岗位实际操作要求,由原来的银样镴枪头、花拳绣腿变成真刀真枪真功夫。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活动的前提下,将这些实训教师有组织有计划地派往专业对口的、校企联建实训基地协作单位(企业方),参加顶岗上班,在实际生产中,真正掌握实训教学中应掌握的、传授给学生的技能,使实训技能与生产技能做到无缝对接。使实训教师传授给学生的技能就是达到生产的技能,不走样不打折不失真 ,这样就解决了长于言传而不善于身教的痼疾。
2.请进来
基于以下两点(1)与常年工作在生产一线岗位的企、事业专职人员相比,校内实训教师经过“走出去”的培训后所掌握技能的熟练度或多或少仍会有一定差距;另外,基于校内硬件设施客观存在的限制和使学生进入生产一线岗位参与实训之考虑,常年工作在生产一线岗位的企、事业专职人员是非常重要和不可替代的实训教学师资资源。(2)虽然生产一线岗位的企、事业专职人员掌握着熟练的的生产技能,但是,由于职业限制,这个群体在对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基本过程、基本技能显然存在着经验上的不足,即长于身教而不善于言传的短板之考量,应从生产一线岗位的企、事业专职人员中选拔生产技能过硬、责任心强、热爱实训教学工作者,请他们进入、校企联建实训基地协作单位(校方),进行基本的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心理以短训班的形式训练,在他们返回生产一线岗位后,在履行实训教师的职能时既能身教又能言传。
通过以上实训教师双向培养方式,无论是校方实训教师还是厂方实训教师的实训技能必将有大的提升。
安徽省重点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编号为2013jyxm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