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琴
摘 要:语文生态教学法指的是从生态学和系统论的角度出发,运用生态平衡理论,在语文课堂营建一种生态和谐的氛围,使语文学习变成学生个体发展的内在需求。高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应试教育的桎梏,更利于教师在课堂上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关注学生个体,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构建和谐的语文“生态课堂”。
关键词:高职 语文课堂教学 生态
语文教学应是诗意的精灵、思想的火炬、人文的使者。语文课堂上,学生的身心是否愉悦,是否健康快乐地成长是衡量语文课堂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当前,语文生态教学法是从生态学和系统论的角度出发,用生态平衡理论,让语文课建立一种生态和谐,使语文学习成为学生个体发展的内在需求。作为高职语文教师,我们要想办法让课堂“活”起来,通过多元互动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主动感受、主动积累、积极思考领悟、发现创新,营造和谐生态的课堂,用心去捕捉学生上课的点滴精华,使每位学生的素质得以提高和超越,引导他们迸发出生命的火花。
一、贴近生活,生态生成
生态课堂要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注重生命的陶冶和发展,使教学内容贴近人心,贴近心灵,贴近生活,让知识充满生命色彩和生活情态。陶行知曾说过,“语文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须臾离不开语文。”《江苏省五年制高职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要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充分融入社会、经济生活,开拓语文教学的空间,拓展语文教学的内容,进行鲜活生动的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学语用文”。因此,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应该以注重实用为原则,努力做到语文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以学生获取生活必需的语文实际运用技能为标准,以增强学生人文底蕴为主导的素质教育教学。
如高职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中《多年父子成兄弟》一课的教学。课前安排学生访问调查,了解现实中的父子关系,给学生多样的情感体验,一方面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实现能力的迁移。课上通过具体技法的指导,让学生结合自身感悟与体验,表达真情,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应用能力,收到较好效果。课堂上,让学生展示自己课前访问调查的环节,其他组的同学可以给出自己的评价和建议。接着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和父亲相处的最难忘、最动情的一幕,通过典型事例和细节描写来反映这种关系。他们积极主动发言,产生了不少笔者意料之外的生成。有个女生说:“军训回来时,爸爸在小区门口等我,见了面什么也不问就抢过手中的行李箱往家走,当时觉得爸爸很粗鲁,现在想想这其实就是爸爸爱意的表达。”还有个女生脸上露出会意的神色,告诉大家:“爸爸经常出差,和我几乎没什么交流。那天我生病,一个人在医院挂水,拨打了爸爸的电话,爸爸知道后就让我打开手机视频通话,用这种方式陪我,直到手机没电了。我感觉很温暖,也知道了爸爸在陌生城市奔波打拼的辛劳。”其他学生也受到启发,争着发言,课堂气氛甚至达到热烈的程度。课后提交的习作中有不少能抓住特征、真情实感的好作品。
二、注重审美,生态呈现
作为语文生态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行云流水般自然贯通,师生之间真情交融、用心投入并共同参与,达成真、善、美的和谐统一。而高职学生大多自主学习能力低,辨别是非能力差,审美趣味不够丰富。教师要善于用艺术化的优美形式生动展现教学的科学性和教育性,教学中准确明晰的教学语言,自信沉着的教学态度,风趣生动的教学风格,亲切自然的课堂氛围,让语文课上充满诗情画意,令人赏心悦目,才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
课堂教学中注重整体解读,以增强作品情感的熏陶力度,进而创设审美的教学氛围,如鲁迅的杂文如匕首投枪,也是艺术的珍品,极具“诗与政论结合”般的感染力和战斗力,孤立学习个别作品学生很难理解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体会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容易造成学习的难点。教师可对鲁迅杂文的思想和美学风格进行整体介绍,帮助学生理解。又如朱自清的文章格调清新秀丽,《背影》语言质朴洗练,看似浅显,但了解到作者与父亲的相处情况才能读懂文中的亲情,感受到爱的伟大和艰难,父子间的误解、包容、理解、担当,复杂的情感纠葛构成意蕴丰富、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给我们提供了自由想象的广阔天地。此外李白的飘逸才情源自大唐盛世的海纳百川,杜甫的沉郁顿挫中显现对天下苍生的悲悯,苏东坡的豪放洒脱背后是高贵的灵魂和赤子之心,柳永的婉约多情也包含了他平等待人博爱众生的浪漫情怀。在学习他们的作品时应引导学生全面了解时代背景,知人论世,同时鼓励学生做个性化的解读,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在语文课上营造健康丰富、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三、开放自主,生态达成
开放的教学方式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平时应加强学习,将“以人为本”这种教育理念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课堂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积极互动地交往,广泛开展实践活动,在语文教学方法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它们个性化,在备课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不同认知水平,结合自己的教学个性,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曾听到过一节应用文写作教学课“条据”,得到不少启发。教师依托当时热播的电视剧《武林外传》中的情节,在教学中创设了相关情境:呂秀才和郭芙蓉想买房过小日子,两人先提前向单位领导请假,要写“请假条”。第二天一早,吕秀才不忍叫醒熟睡的郭芙蓉,就写下“留言条”告诉她自己先去看房,两人选好房后却资金不足,两人收回债务需向债主出具“收据”,向老白借钱付首付,这时需写“借条”等。学生阅读教材中“条据”的写法,带着问题自主学习,很快掌握了学习要领,完成了学习任务。
开放学习空间,拓宽学习渠道,让学生在开放中充分展示自己,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是构建语文生态课堂的前提。同时,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抽出时间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每节课开始前有3分钟演讲,课堂上则有朗诵、复述、辩论,第二课堂有读书心得交流、模拟招聘、专业介绍等方式。训练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朗读一段文字,正确理解文字内容;能耐心倾听他人所说,并能准确复述领会;能使用文字表达,利用文字进行交流,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顺利沟通。只有让学生树立自我意识,增强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走出校门后才能形成包容理解、赏识共享的能力。
在教学方式开放化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高职特色,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使其与时代保持更为密切的联系”,使学生学到的语文知识,更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教师要不断涉猎新领域,开发校本教材,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资源。对讲授的教学内容尤其是实用内容中所涉及的相应学科领域、相应工作领域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时也与自己的语文教学相融合,优势互补,优化知识能力结构。这就为构建生态课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真正的语文“生态课堂”,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肯定他们的优势,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对待事业一定要有终身学习观和发展观,要能唤起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进行心灵的感悟,引导学生探索生命的价值,顺应自然,与学生共同成长。
(作者单位:南京下关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