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的契约与现实的冲突
——基于铜仁学院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的调查

2015-01-09 12:10
铜仁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铜仁市铜仁师范

刘 艳

( 铜仁学院 招生与就业指导处,贵州 铜仁 554300 )

为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氛围,为中西部基层学校培养更多的优秀教育人才,促进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2007年国家开始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政策实施的七年期间,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面临诸多矛盾亟待完善。关注影响免费师范生教育的因子分析,是完善教育政策、提升基层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整个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路径。

一、铜仁学院免费师范生概况

为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文件精神,结合铜仁市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实际,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解决农村中小学紧缺学科教师不足的共性问题,不断均衡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巩固和发展“两基”成果。铜仁学院于2010年起在全省范围内招收免费师范本科生。学校按照贵州省教育厅、铜仁市委市政府的相关要求和布置,成立了免费师范生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铜仁学院关于对免费师范生教育和培养的管理办法》,保障免费师范生的教学和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一)首届免费师范生生源质量及基本情况

铜仁学院于2010年招收首届免费师范生共200人,全部为第一志愿录取。其中文史类95人、理工类90人、艺体类15人。市内生源71人,占全年级人数的35.3%(如表1所示)。在2010年的免费师范生录取中,录取分数超过贵州省普通二本划线,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专业的录取最高分超过贵州省一本录取分数线,生源质量较好,为学校的学风建设和教学管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大多数免费生学习认真,成绩突出,自律性强。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除少数科目外,大部分专业课成绩均领先非免费师范生,平均成绩领先的科目最高13分,最低负5分,成绩差距不是很明显,排名靠前的免费师范生占多数。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压力不大,追求不高,思想上认为学好学坏都是到乡村任教,只要及格就行。198名免费师范生中161人来自农村家庭,占总人数的 79%。大多数家庭经济较困难,但绝大多数免费 师范生仍能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表1 铜仁学院2010年免费师范生录取情况统计表

(二)首届免费师范生专业培养情况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完善和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意见的通知》和《铜仁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印发铜仁学院招收免费师范本科生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文件精神,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方案》,搞好免费师范生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学校多次举办免费师范生座谈会、讨论会,专门组织了对免费师范生的生活、学习以及教学等方面的调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铜仁学院关于对免费师范生教育和培养的管理办法》、《铜仁学院免费师范生学籍管理办法》、《铜仁学院免费师范生教育见习计划》、《铜仁学院免费师范生见习指导教师职责》、《铜仁学院免费师范生指导教师标准》,并把免费师范生的培养纳入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与免费师范生签订了《铜仁学院免费师范生教育协议书》(以下简称《协议》)。相应机制的建立,为免费师范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履行承诺建立了依据,加强了免费师范生的日常管理,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上,学校选派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对免费师范生所在班级开展职业生涯和师德方面的特色教育。在考核上,为突出示范性和能力考核,《方案》中曾经规定免费师范生期末考试实行单独命题,后来听取调研组的建议后,学校教务处对免费师范生的考务进行了整改,不再对免费生实行单独命题与考试,强化了与非免费学生在学习上的可比性,进一步明确了免费师范生在教师职业能力、师德、师风、实践、实训等方面的培养目标。

(三)首届免费师范生就业安置情况

铜仁学院200名首届免费师范生中1人退学,1人死亡,2人未报到入学。196名毕业生中,男生114人,女生82人;铜仁市内生源69人,超过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从学科来看,各县(区)分布较为均衡(如表2所示),外市(州)生源127人,以碧江区、思南县、江口县、沿河县居多;学科方面录取人数较多的为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和英语,这主要综合考虑了各县(区)中小学的开课情况及师资情况。少数民族学生123人,主要为苗族、土家族和侗族。

表2 铜仁学院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专业人数一览表

按照《铜仁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印发铜仁学院招收免费师范本科生实施方案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及各县(区)免费师范本科生的生源地情况与2014年农村中小学的岗位需求情况,由各县(区)提供学校学科岗位(如表3所示)。依据铜仁地区教育局、铜仁学院、免费师范生三方共同签订的《铜仁学院免费师范生教育协议书》的规定,对免费师范毕业生安置就业,《协议》同时规定毕业生必须到全市各县(区)以下农村中小学校任教,服务期限为十年。

表3 各县(区)农村中小学学科岗位汇总表

免费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实行综合量化评价考核。考核内容以铜仁学院各系、各专业按照《铜仁学院学生量化管理考评办法》执行,以七个学期按100分制进行测算后汇总排名,得分高的优先选择相对应的专业岗位。第八学期的教育实习成绩由铜仁学院统一提供给用人单位作为参考。根据各区县提供的学校学科岗位,免费师范毕业生按在校期间学习综合成绩排名,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选岗,然后与相应县(区)教育局签订《铜仁市免费师范生就业聘用协议书》。经市教育、市编委和人社部门行文通知后,各县(区)教育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按规定办理聘用手续。铜仁学院按文件通知将毕业生个人档案、毕业证及学位证书统一送至所在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或人事部门存管。毕业生在协议期内不得私自领取个人档案和毕业证书。

二、首届免费师范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 4年实践,铜仁学院免费师范生教育工作初步达到了政策的预期效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随着政策的深入实施,在实践操作中涌现出一些现实问题,认真总结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是实施好、发展好和完善好免费师范生教育工作中的迫切任务。

(一)政策体系尚待完善

目前,铜仁市针对免费师范生招生、录取、签约、培养、就业和攻读教育硕士等环节进行了政策规定,初步形成了免费师范生教育的政策体系。但实际操作中凸显的矛盾表明政策仍需进一步完善。一是从“入口”即招生环节上看,考核指标单一。铜仁学院对免费师范生的考核依据是高考成绩,对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等方面没有规定。二是培养质量亟待提升。目前铜仁学院免费师范生都是穿插在普通班级中,与非免费师范生同时教学,教师教育标准体系还不完善,尤其是对免费师范生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教育实习见习等需要创新和探索。三是从“出口”即退出机制方面看,没有切实可行的淘汰机制。政策实践表明,多种情况导致应届免费师范毕业生不能顺利从教:因普通话不达标无法申请教师资格证;个别免费师范生的多门科目考试不及格甚至降级;个别学生因不可抗力而导致退学、休学;免费师范生入学体检执行普通高校招生体检标准,而毕业后从教的体检标准严格按公务员体检标准进行,部分学生可能会因为身体原因不能顺利从教,且体检和选岗时间一般相隔一周左右,由于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学生的复检和选岗时间冲突,而选岗是按量化成绩的高低而定,一旦有学生需要复检,势必影响该专业其他学生的选岗进度。四是部分免费师范生缺乏约束而学习懈怠。在铜仁学院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中,存在少数学生在毕业时候仍补考不及格或处分未解除,个别学生甚至不提交毕业论文。普遍存在反正毕业有工作分配的侥幸心理。四是忽视对免费师范毕业生职业生涯的统筹规划。对从教后的提升、深造等,《协议》中没有规定。少数免费师范毕业生还未上岗就滋生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五是在免费师范生就业政策方面仍不够规范,目前铜仁市在“特岗”、“选调生”、“三支一扶”等方面对免费师范生有限制规定,但在服兵役方面尚无规定,免费师范生在校期间能否参加服兵役,期满后是否仍参与选岗,在部队提干后的违约问题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政策约束大于激励

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的初衷是吸引优秀学生报考师范专业,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的激励政策。从免费师范生座谈会和相关调研情况看,学生普遍反映目前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的约束大于激励。一是服务期限过长。10年的从教期限不仅流失了一部分优质生源,也给免费师范生造成较大心理压力,许多学生宁愿违约而选择报考特岗教师或选调生。以铜仁学院2010级免费师范毕业生为例,196名毕业生中26名学生因选择“特岗”或“选调生”而违约。二是就业限制过严。目前毕业生生源所在地的县(区)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少,许多毕业生回不到本县(区)的中小学任教,一些优秀师范毕业生由于地域差别而选择违约。从2014年铜仁市各县(区)中小学提供的学科岗位看,小学岗位占到三分之一,且文史类与理工类的岗位失调,许多学生不愿到小学任教。三是奖励机制过窄。就学期间,免费师范生享受“两免”待遇,但在申请除国家奖学金外的其他各项助学金方面受到限制,直接影响其学习积极性,多数学生滋生懈怠情绪。《协议》规定免费师范生在从教期间只能报考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据笔者调查统计,三分之一的毕业生有考研意向,但并不亲睐在职学习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而希望在自己本专业上有所深造。

(三)地方政府缺位

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是落实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的关键。在招生环节,教育行政部门在确定招生计划时,与铜仁学院沟通不够,导致招生专业、数量与地方实际需求脱节。在培养环节,基本由铜仁学院负责,座谈会和讨论会均由学校组织,相关调研方面地方政府也甚少参与。在免费师范生就业环节的具体落实过程中,各县(区)在提供学科岗位的时候,基本与学校零沟通,完全是从县(区)学校的配置出发。少数县(区)在提供岗位的过程中甚至积极性不高,宁愿空出大量岗位配置给“特岗”或事业单位招考。这样就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萎缩,就业公平感降低,对学生的就业选择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三、完善免费师范生教育的政策建议

免费师范生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尤其是中西部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为紧跟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新趋势,积极采取多种应对措施,坚定不移地大力推进免费师范生教育,对发展中西部民族地区基层教育事业、完善我国教育教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完善制度建设,构建多层次免费师范生教育体系

首先,完善录取和准入机制。铜仁学院目前采取的是提前批次录取的招生方式。一方面有利于择优录取,另一方面却限于招生比例而出现统筹失调的局面。因此,在首届免费师范生的培养经验上,笔者建议立足于铜仁市基层教育系统的实际情况,加大自主招生力度,调整自主招生比例。招生计划由各县(区)教育局上报后由市教育局汇总后统筹下达,《协议》由各县(区)教育局与考生签订,招生生源定向为铜仁市考生,就业去向范围扩大到县,由所在县提出岗位后按学生成绩高低依次录用。此外,为提高生源质量,建议增加面试环节,重点考察学生的职业理想与信念以及职业能力。通过面试的新生,经学校复查合格后,正式注册入学。入学后经学校三个月的考察,考察合格后正式成为免费师范生,考察不合格者解除协议,综合个人及学校的实际情况,转为非免费师范生或取消入学资格。铜仁市教育局要统筹协调各县(区)免费师范生需求计划,加大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宣传力度,可由市教育局牵头,每年召集各县(区)中学校长以座谈会或讨论会的形式,对免费师范生的教育政策和优惠条件进行宣传和讨论,加大对优秀高中毕业生报考的支持力度,并要求各县(区)的中学每年对应届考生以家长会、班会的形式进行宣讲,力求将政策落实到位。此外,为减轻考生负担,建议采取让考生先报名登记。采取现场和电话报名两种形式,待正式录取到校报到时再正式签订协议书,从而减轻相关部门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标准,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免费师范生教育定位为培养下得去、站得稳、留得住的优秀教师,而在现实中往往存在基础课程掌握不扎实、研究能力欠缺、职业修养缺失等多种问题,建议制定《铜仁学院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完善课程体系。补助方面,应建立生活补助的动态调整机制,学校资助中心应鼓励免费师范生申请勤工助学岗位,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可相应提高补助标准。此外,建议构建教师教育创新平台,下拨相应经费,将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培养工作纳入平台建设。加强教师教育创新工业园区建设,以园区为依托,构建铜仁学院、地方政府、企业与中小学的合作伙伴关系,在招生计划、人才培养、教育实习、就业安排等方面加强沟通,形成共同培养免费师范生的新机制。在教师资格证申请方面,由于教师资格证的认定在每年的 5月,与铜仁学院的普通话测试时间一致,以致少数考生就算通过普通话测试也因拿不到证书而无法申请教师资格证。建议市教育局对免费师范生的最后一次普通话测试能否以测试站出具证明为准,允许免费师范生申请教师资格证。

三是实行动态管理,建立退出和补充机制。动态管理机制即淘汰制,铜仁学院的首届免费师范生中存在少数免费师范毕业生(主要是理工科)拿不到毕业证或学位证的情况,主要就是培养过程中存在管理漏洞,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让部分免费师范生认为签订《协议》后就高枕无忧。建议严格按照《铜仁学院关于对免费师范生教育和培养的管理办法》和《铜仁学院免费师范生学籍管理办法》进行,对学业成绩不合格者(每学期考试必修课程有两门不合格者或有一科挂考(补考未及格)按学期进行淘汰;对受到纪律处分(记过及记过以上)和受到司法机关刑事处罚的免费师范生实行即时淘汰制。被淘汰的免费师范生自动解除所签协议转为非免费师范生,并补交已所享受的学费和住宿费。在入学一年内,对自愿放弃和遭淘汰的免费师范生解除协议后所空缺名额,由该专业同级的有志从教并符合条件的优秀学生申报补缺,但须参加由学校统一组织的免费师范生资格测试后择优录取,然后转为免费师范生。凡免费师范生转为非免费师范生后不得再次转为免费师范生,并补交已所享受的学费和住宿费;非免费师范生转为免费师范生的各项优惠政策从转入学期起开始享受。

四是选拔优秀免费师范生攻读全日制“4+2”教育硕士文凭。从目前签订的《协议》来看,《协议》中明确规定:“在协议期内,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但可报考在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报考研究生者,缺乏相应的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在职研究生也对免费师范生缺乏吸引力,忽视了优秀免费师范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从免费师范生的职业发展和高层次教师的现实需求角度考虑,建议每年从免费师范生中选拔一定数量的优秀毕业生继续攻读全日制“4+2”教育硕士,毕业后再履行从教义务。这样,在培养高层次优秀教师的同时,也易在免费师范生中形成了竞争机制,激发学习积极性。

(二)建立长效激励机制,鼓励学生不断创新

首先,调整协议服务年限。现有《协议》中规定“聘任服务期限为十年,服务未满十年自动离职或要求调离规定工作岗位的赔偿违约金”。据铜仁学院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中申请违约的学生统计,三分之二的学生均认为服务年限太长,且存在少数学生宁愿待业也选择违约。从历史上看,中国清末和民国时期的服务期一般在 5年左右;从国外实施情况看,美国近年实施的市区教师驻留计划,参与计划的教师可到与之合作的大学进行学习,获得相应的学位和证书,但要求在学校的服务期限不少于 4年;从现实操作看,2006年实施的“特岗教师计划”,规定服务期限为3年,其成功实践表明,三年后87%的特岗教师选择留任;现行人事劳动合同的签订,一般也以3-5年为一个周期;从教师成长规律看,5年是一般教师成长为专业骨干的期限,也是个人成就感和离职率相对较低的时期,因此,笔者建议将免费师范生的服务期限调整为 5年,利于稳定优质师资队伍,也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动。

其次,制定优秀免费师范生奖励办法。从现行铜仁学院实施的免费师范生相关条例来看,免费师范生无权申请各种助学金。生活补助方面,除了免费师范生自己申请的勤工助学岗位外,没有其他生活补助。建议拿出部分教育经费设立专门针对免费师范生的助学金,积极鼓励和多渠道引导社会资金捐资助学,通过设立社会性的助学金,提供教学和实践帮助等资助方式,加大对免费师范生的生活补助。

再次,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吸引鼓励免费师范毕业生直接到农村任教。

以铜仁市为例,免费师范生的毕业安置涉及市区与农村的中小学,多数免费师范生选择市区的小学而不愿去农村的中学任教。《协议》里规定“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和周转房”,少数免费师范毕业生反映,住房问题并没有解决。笔者建议对直接到农村任教的老师指定相应的激励措施,比如缩短服务年限、优先参加免费师范生专项培训计划和研修计划等。如毕业生到非生源地的县(区)履行从教义务并选择在非生源地的县(区)择偶或安家的教师,当地政府应给予一定的鼓励和相应的帮扶措施,解决其配偶的工作和子女的入学问题。

(三)进一步强化和落实地方政府责任。

政府部门的参与贯穿在免费师范生的整个培养体系中,地方政府责任是否落实到位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出优秀的免费师范生。

从铜仁市实际出发,建议免费师范生的培养管理试行“省级政府统筹,市级政府指导,县(区)级政府负责,省、市、县(区)三级政府联动”机制。首先,确保县(区)级政府在义务教育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规定,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资格认定,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按规定履行中小学教师的招聘录用、职务(职称)评聘、培养培训和考核等管理职能。因此,各县级政府部门应将本辖区内免费师范生的招聘、安置、考核及日常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其次,优化配置资源,让免费师范毕业生人尽其能。从铜仁市各县(区)中小学师资力量的布局来看,县(区)内的差异远大于县(区)间的差异,因此,铜仁市政府应发挥“掌舵者”的角色,因地制宜,根据各县(区)中小学的发展趋势统筹规划,在市内配置稀缺的优质教师资源。

此外,各级政府要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与统筹,确保政策执行的严肃性。首先,构建分工明确、密切配合的责任机制。统筹教育、财政、发改委、人社局、编委会等部门各司其职、相互交流。其次,构建互督互促、相互鞭策的有效机制。加强对政策执行部门的督查,确保政策实施的公平性。政府部门要支持免费师范毕业生专业的持续发展,并将其纳入各级各类教师培训计划。建议铜仁市委、市政府把免费师范生(本科)教育作为发展铜仁市基础教育的一项长期工程,继续在铜仁学院开办免费师范生(本科)教育,暂定三年,每年招收 200名,且定向铜仁市生源招生。收费标准按4000元/人·年,由市财政核拔,特殊专业收费超出4000元/人·年的,超出部分由各县(区)财政补足。

政府与学校是免费师范生培养与使用间的桥梁和中介。政府与学校间良好沟通机制的形成,有助于免费师范生高质量的培养与高效率的配置。铜仁市政府应在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方面加大对铜仁学院的资金投入,铜仁学院应为免费师范生提供优秀的实习指导老师,共同促进免费师范生的成才。同时,各级政府应鼓励辖区内的中小学积极参与实习教师培养工作,如将接收、指导实习工作纳入教师的业绩考核。加强对免费师范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建议各县(区)明确就业单位,建立第七学期顶岗实习机制,由铜仁学院与所在实习学校互派教师进行指导与培养。

[1] 方增泉,李进忠.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成效、问题与对策[J].北京教育(高教),2011,(10).

[2] 付卫东,付义朝.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7).

猜你喜欢
铜仁市铜仁师范
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贵州铜仁市石阡县第二小学
贵州铜仁市石阡县第二小学
贵州铜仁市逸群小学
贵州铜仁市思南县第三小学
寻味贵州——铜仁
天地大美——铜仁梵净山
看雪——铜仁梵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