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周恩来为内蒙古人民的政治解放、经济发展、文化进步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针对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初期疾病流行、人口下降的状况,他创造性地提出“人畜两旺”的政策,使内蒙古摆脱了梅毒病的困扰;乌兰牧骑作为内蒙古最具代表性的文艺团体,曾先后12次受到周恩来的接见。在“文化大革命”特殊時期,周恩来力挽狂澜维护了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他还鼓励自己的亲侄女到内蒙古插队生活。主要陈述周恩来与内蒙古人民的情谊。
关键词:周恩来;内蒙古;人民情谊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6-0104-02
一、周恩来与对内蒙古人口繁荣所做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为内蒙古牧区提出了“人畜两旺”的口号,在他的关怀和直接领导下,中央和全国各省市给予全面支援[1]53。20世纪50年代初,为解除内蒙古牧区群众的病痛,制止人口下降,开展过一场消灭梅毒病的驱梅斗争。那时国家还很困难,但为了支援驱梅,周恩来从中央和一些省、市抽调大批人员组成驱梅队,调进大批药品、医疗器械,保证了驱梅需要。短短几年,就把危及蒙古民族生存的梅毒病消灭了[2]63。
我国三年困难时期的1959年底,在北京开会的乌兰夫遇到了康克清,康克清询问他能否想办法帮助解决上海和华东其他几个城市的一些孤儿食品不足的问题。乌兰夫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把孩子送给牧民抚养。牧民们喜欢孩子,交给他们抚养,既安排了这些孤儿,又解决了牧民家庭孩子少的问题,可以说是两全其美。乌兰夫把与康克清商量的意见和内蒙古接收、安排的设想及准备情况向周恩来汇报后得到了他的支持和肯定。在周恩来的支持下,内蒙古成立了接收和安排这批南方孩子的专门机构,并借此抽调了一批医护和保育人员,负责孩子们的医疗、保育工作。1960-1961年,内蒙古先后从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接来几千名孤儿,这些孩子,小的只有两三岁,大的不过7岁,多数身体已很瘦弱。对其中大一些的,直接送到牧区,由牧民领养,小的弱的先送到专门设立的育婴院抚养,待长大些,身体壮了,再让牧民领养[3]53-54。现如今,这批孩子已年过半百,他们讲着流利的蒙古话,成了地道的蒙古族牧民,许多人的后代都已成为草原上新一代的主人。
得益于周恩来“人畜两旺”的思想以及孤儿政策,由于疾病肆虐带来的人口大幅度消减的问题才得以缓解,为内蒙古自治区的民族人口繁荣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二、周恩来与内蒙古乌兰牧骑
周恩来曾先后12次接见内蒙古乌兰牧骑。乌兰牧骑是蒙古语,意思是红色文化工作队,它诞生于1957年。周恩来对于乌兰牧骑这一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热情的支持,指示乌兰牧骑到全国各地去巡回演出,宣传毛泽东思想。按照周恩来的指示,内蒙古乌兰牧骑组成3个代表团到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进行巡回演出[2]287-288。
1974年,内蒙古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到北京参加华北文艺调演。周恩来在病中还关心着乌兰牧骑的成长。他在电视里看了乌兰牧骑的演出,向在京的内蒙古自治区负责人详细询问了乌兰牧骑的情况。乌兰牧骑队员们听说后既激动又伤感,激动是因为总理人在病中还关心大家,伤感是不知道周恩来何时能够痊愈,再和大家一起歌唱[2]289。
三、周恩来与“文化大革命”中的内蒙古
“文化大革命”中,内蒙古自治区政治局势一度恶化。周恩来敏锐地看到了局势的严重性,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努力设法取得毛泽东的同意,及其所能保护了一批少数民族领导干部,维护了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
1966年9月23日,周恩来对即将去内蒙古东部调查的红卫兵指出:“不能去东蒙靠近边境的地方活动,这是违反政策规定的。”[3]1271967年5月21日,在周恩来的授意下,中央军委常委扩大会做出中央军委关于解决内蒙古问题的五条决定:第一,内蒙古全体来京人员必须于5月24日前全部离京返回内蒙古。第二,军区领导机关和部队一律进行正面教育,不搞“四大”;军队不许串联,不允许有战斗组织,不许随便参加游行和集会。第三,对少数对抗中央指示的人,要视其情节轻重给予适当处分。第四,军区指战员绝对不准参加武斗,要坚决反对打、砸、抢、抄、抓。第五,支持左派群众组织,教育和团结保守组织群众[3]155。5月26日,周恩来接见内蒙古呼和浩特群众组织代表,宣布中央军委关于内蒙古问题的五条决定,并说:“不能因为观点不同,互相吵架不做工作,这不允许,要抓革命、促生产、促业务、促战备。批判乌兰夫,不忙马上抓回去,现在还没有到时机,还有一个民族问题。”[3]156
自1968年11月以来,内蒙古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主要负责人在清理阶级队伍,挖“内人党”(即内蒙古人民革命党)问题上严重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大搞“逼、供、信”,伤害广大干部群众,损害民族团结。经毛泽东同意,1969年5月13日至21日,周恩来花费许多精力处理内蒙古问题。他与内蒙古党政军负责人谈话四整夜,要他们团结一致,纠正错误,稳定局势,并先后书面和口头向毛泽东汇报所谈情况。19日,内蒙古几个负责人联名向中央写了《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内蒙古当前工作指示的几点意见》,承认过去所犯的错误基本方面是“左”,今后需迅速、坚决地落实毛泽东的各项无产阶级政策,将挖“内人党”工作立即停下来,对误伤的好人彻底平反[3]297。
四、周恩来送侄女到内蒙古插队
周恩来的亲侄女周秉建曾在内蒙古最艰苦的牧区插队、生活长达27年之久。而鼓励她到内蒙古插队的就是周恩来。周恩来有两个亲弟弟,大弟弟早年去世,周秉建的父亲周恩寿是周恩来的小弟。周恩来投身革命后,为防周恩寿遭敌人迫害,便让弟弟用“同宇”来代替名“恩寿”。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严于律己不让亲属沾光,周恩寿继续用“同宇”为名。周同宇有三男三女,从1950-1968年,周恩来每月都从自己400元工资中,拿出一半的钱抚养他的六个侄儿,把他们视为己出[4],但他最疼爱的是排行最小的周秉建。周秉建称周恩来为伯伯,对邓颖超则按家族排序称为“七妈”。周秉建的名字是周恩来所起,取“建设国家”之意[4]。
周秉建上初中后,周恩来多次教育她要走毛泽东指引的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用毛泽东的教导指导自己的行动。1968年,16岁的周秉建初中毕业。她一遍遍地学习了毛泽东的《五四运动》和《青年运动的方向》,几次提出申请,要求到内蒙古大草原安家落户,最终她的申请得到批准[5]628。
在离京的前一天,周秉建到西花厅向周恩来和邓颖超告别。周恩来非常支持她的选择,鼓励她到内蒙古草原安家落户,鼓励她沿着毛主席指引的困难上,决不能当逃兵;周恩来还鼓励她到贫下中牧民中去,在草原干一辈子革命工作;为了坚定周秉建的决心,周恩来还嘱咐她到牧区去一定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多考虑会遇到的困难,不要把问题想得太简单,否则遇到困难就容易动摇,要做好战胜各种困难的思想准备;内蒙古是牧区,也是少数民族地区,一定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要虚心向牧民学习,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注意和蒙古族人民搞好团结[5]629。邓颖超要求她“不但要有革命热忱而且要有实际精神”,并把一套《毛泽东选集》送给了周秉建[4]。
1970年12月,18岁的周秉建在内蒙古阿巴嘎旗插队锻炼两年后凭着自己的良好表现,通过正当途径参了军。1971年1月2日,回到北京的周秉建到西花厅看望伯伯和“七妈”。周恩来得知她参军后,对她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要她重返草原。周恩来认为,应该让贫下中农、工人的子女到部队去,部队之所以能从报名的那么多人中挑上周秉建还是看在他的情面上,因此决不能搞这个特殊。他要求周秉建还是回到草原,还是要住蒙古包,而不是去农场和工厂,要回到新保利格大队和贫下中牧在一起,继续接受贫下中牧再教育。在周恩来的强烈要求下,1971年4月8日,周秉建重返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1974年4月,上级组织决定抽调周秉建到自治区团委工作,当身患重病的周恩来得知此事后,与其通电话,叮嘱她一定要和上级机关讲清楚,继续留在牧区草原。在周秉建数次写信并多次向上级组织表示了自己要留在牧区的想法和决心后,最终组织采纳了其意见和要求,决定让其继续留在牧区草原[6]。
当得知周秉建为更好地向贫下中牧学习和服务,希望掌握好蒙文蒙语时,周恩来非常赞同,认为精通蒙语文对工作和更好地向群众学习是有利的。在周恩来的鼓励下,1975年10月,周秉建到内蒙古大学蒙语专业学习。她在校刻苦学习,一年多的时间就基本上可以阅读蒙文报刊,用蒙文写日记[5]632。
周秉建的婚姻大事也体现了周恩来为促进汉蒙两个民族的团结所做出的努力。1972年,20岁的周秉建回京探亲,周恩来和她认真地谈到婚姻问题,鼓励她嫁一个蒙古族青年,做“现代王昭君”。后来,周秉建嫁给蒙古族歌手拉苏荣,实现了伯伯的心愿[6]。
参考文献:
[1]乌兰夫.为少数民族的解放和发展呕心沥血[J].毛泽东思想研究,1998(2).
[2]周总理啊,乌兰牧骑怀念您[C]//济南军区前卫报社.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我们永远怀念您(续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3]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4]周恩来至亲侄女周秉建:远离动荡下乡内蒙[EB/OL].凤凰网[2008-07-21].htttp:www.seach.ifeng.com.
[5]中共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宣传部.周总理是教育后代的光辉榜样[C]//济南军区前卫报社.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我们永远怀念您(续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6]知青、蒙人、政协委员——访周恩来侄女周秉建[EB/OL].中国新闻网[2008-03-04].http:www.china news.com.
收稿日期:2014-10-30
作者简介:孟平(1978-),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北京武警指挥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讲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理论政策研究院博士后,从事中共党史与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研究。
(责任编辑:石 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