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美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079-02
坚持以學生发展为本的音乐课程改革已在各个区县、学校深入推进,教师和学生都要以新的角色投入到音乐教学和学习中去,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和学生新的角色能否转变成功,主要表现在二者在课堂教学和学习中的行为能否转变成功。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依赖性、客观性、被动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独立性、主观性、能动性的不断销蚀。而二期课改就是要将被动性、他体性的学习状态彻底改变成把人的能动性、主体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弘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只有教师和学生的课堂教学和学习行为得以转变,教育的改革才能实现其深远的意义。
一、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和体验实践,由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
所谓“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教学的结果,忽略了知识的内在联系,缩减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去熟记“标准答案”。所谓“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习过程,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在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了解知识,掌握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又锻炼了能力。
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内心情感随音乐的发展而产生共鸣与起伏,并在不断的体验中感受、了解、领悟、发掘音乐的内涵。一般传统的音乐教学只是片面的让教师将音乐知识和技能直接传给学生,而忽略了音乐知识产生的过程和音乐本身所具有的情感特征。这和学生经过亲身实践体验,用心灵去感悟后所学到的知识,在脑中留下的痕迹是不一样的。因为,学生经过了自已的实践体验后产生的思考,哪怕是一点点都是有效的。“给”是给“死”的知识,而只有通过适当的“导”,去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由感而发”,这样掌握的知识才最牢固,才能学以致用。
二、注重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重知识转变为重能力
传统音乐教学中的传授重视对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主体“人”的发展。二期课改要求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因此教学的重心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市场经济下的激烈竞争和科技的高速发展已经给教育提出了崭新的、严峻的挑战。教育不是仅仅为了追求一纸文凭,而是为了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教育不是仅仅为了适应就业的需要,而是贯穿于学习者的整个一生。
新颖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研讨、探究等都是将教师从传统、单一的角色中解脱出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和发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在观察到一种完全不同的做法时,他的智力是在接受挑战,他的思维是在感受碰撞。尤其是当这样的挑战来自同学,而不是来自老师时,碰撞就会更加深入和激烈。
三、注重鼓励学生从静到动,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传统音乐教学中教师的讲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下去,学生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学习的主动性也逐渐消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主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不利于其身心的发展和潜能的开发。
音乐课一定要让学生大胆地“动”起来。让学生动手也要动脑,使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被动变为主动,让他们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真正的去音乐世界里遨游,陶冶自己的情操。可通过一些律动、音乐游戏和舞蹈动作调动课堂气氛,也可以给学生们多点时间和空间进行自由思考、讨论,培养他们学习音乐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注重创设丰富的情境,由单一媒体教学转变为多媒体教学
教学活动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工具展开。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具体过程以及质量效益等都和教学活动中使用的工具息息相关。可以说,不断地把人类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新技术、新设备加以改进并运用于日常教学活动中,这是人类教学进步的重要动力,是教学活动在整体上得到不断提高的重要保证。
随着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单一的媒体已无法再适应当前的教育。所以,教师在讲授每一节课时,都应该仔细地分析教材,针对教材的特点,有效并充分地运用一切有效媒体,让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有机的结合,高质量的上好每一节课,结束过去“一本书、一架钢琴”的授课历史。
综上所述,自主学练式教学、主导性教学,不应该是两种完全独立的教学模式,而应该是二者的完美结合。学生就像一眼泉——一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泉,而教师就是引导发掘泉水的人,使泉水喷涌而出、永不停息。作为新时代的一名教师,应为具有不同个性学生的终身发展出一镐之力。教师和学生课堂行为的转变,必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成功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