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亚民 田成良
(1.济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山东 济宁 272100;2.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北京 100080)
经历了10多年的新课改,教师们对三维目标从认识到落实都有了很大的改观,现在的物理课堂,不仅注重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建立过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然而,广大教师对情感目标认识不够,认为只要落实好知识和能力目标就行了,情感目标不重要,可有可无,备课时有的抄袭教辅材料,有的随便编写几句,教学中也没有具体的设计和体现.2011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使每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得到发展.课标中不仅提出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还提出了为学生终身发展的更高目标.新课标告诉我们,只教给学生知识和方法还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人的教育,在物理课堂中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人生品质,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终能落实我们的育人目标.本文将从常见的物理规律、概念教学中介绍如何实现这一育人理念.
凸透镜是初中物理光学中一个重要的元件,课标中要求,了解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通常会组织学生亲身参与活动,用太阳光或平行光源、凸透镜进行实验,观察光线的变化情况,尝试点燃火柴,从而认识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然后再引入焦点、焦距、光心等名词,为全面了解凸透镜做好铺垫.以上活动完全能符合知识和能力目标的要求,但从学生品格培养和全面育人的角度来看以上要求还不够.
启示:实验结束后建议教师安排以下活动.同学们刚才通过实验认识了(如图1所示)凸透镜对光的作用,相信实验中耀眼的光斑一定会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条条光会聚在一起竟能产生如此震撼的作用,由此也会联想到,当我们面对困难时,若大家团结起来,齐心协力向一个方向努力,会不会也能产生强大的力量呢?在这个实验的启示下,请大家谈谈对集体的认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这样不仅让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都有收获,而且从情感上也有了深刻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体会到集体的力量之大,感悟到大家齐心协力,一定会克服种种困难,有了集体的意识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
图1
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在研究其特点时,一般要测量拉力的大小、方向、移动距离等内容.课堂上,让学生分别组装两种滑轮提升钩码,测出拉力,对比拉力的大小和方向,由实验可以得到: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拉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拉力的方向.定滑轮和动滑轮在使用中各有优、缺点,为能更大的发挥二者的优点,常把它们组合成滑轮组使用.滑轮组不仅弥补了二者的不足,还扩大了它们的优点(如图2所示),定滑轮本来只能改变一次力的方向,滑轮组可以多次改变;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滑轮组中的拉力仅是F/n.
启示:以上设计能达成学生知识和能力两个维度的目标,但情感目标的情况体现还不清楚.着眼于学生品格的培养,从全面育人的角度,我们还可以从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组合——滑轮组中受到很好的启示,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教育,从而使情感目标进一步得到落实.教学活动结束后,建议给学生以下问题:滑轮的组合不仅可以扬长避短,而且还能扬长补短,能发挥更大的优势.请学生们结合学习滑轮组体会,思考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是否也可以优化组合,扬长补短,发挥每个人的优点,获得更大效益.让学生分组交流,在讨论中提升认识,从而形成优化组合、扬长补短的意识.
图2
图3
在学习功的原理时,先用手提着测力计测量钩码上升的高度h和拉力F1大小,然后再用动滑轮提升同一钩码到相同高度h,测出所用拉力F2和拉力移动距离s,分别算出两次拉力所做的功(如图3所示).通过实验可知,使用动滑轮做功不小于直接用手做的功,换用杠杆、斜面等机械结果一样,即使用机械不省功,省力的机械费距离;费力的机械省距离.以上设计学生在知识上掌握了功的原理,测量和实验分析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但是情感目标的落实还不够明显.
启示:实验结束后建议教师采取以下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根据机械功原理大家可知,省力的就要费距离;省距离的就要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机械功原理与大家的学习是否类似呢?在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时,若你的综合能力低,则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可成功;若想用较少的努力获得成功,则你必需有足够强的综合能力才可以.事实上学习和机械功是一样的,没有捷径可走,成功的路上,少不了坚持不懈的努力.
相信在上面的交流中,学生不仅从知识上掌握了机械功原理,更重要是在情感上收获了学习中的“机械功”,人人向往成功,但成功的路上必然会付出辛勤的劳动,没有不劳而获的成功.这样会让学生进一步树立刻苦学习的意识,养成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优良品质.
在学习电磁感应时,一般先从奥斯特实验引入,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从而把电和磁紧密地联系起来,按照逆向思维,电可以产生磁,磁也应该能产生电,怎样能让磁产生电呢?接着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把导线放在 磁场中,看如何才能产生电流,通过各种尝试(如图4所示),最后可以得出:导体在切割磁感线时可以产生感应电流.然后介绍法拉第的故事,从磁到电,看是简单的过程,法拉第却经过了无数次的失败,但他坚信,电可以产生磁,磁也一定能产生电,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经过多年的努力才获得成功,最终得到感应电流.
图4
启示:本节课从知识上学生收获了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在实验中学生的设计、分析和概括等能力得到锻炼,很多教师往往忽略了情感方面的培养.其实情感方面的收获更重要,法拉第坚定自己的信念,不怕失败,不怕挫折,敢于拼搏的精神,历尽千辛万苦,最后获得成功,这才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从全面育人的角度来看,有时情感的培养比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更重要,通过本内容的学习,应让学生向科学家那样,树立远大的目标,不怕困难,锲而不舍、追求真理的良好品格.
在物理教学中,物理概念、规律、公式的学习,处处都隐含着育人的哲理,只要我们从全面育人的角度去思考,学生收获的就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更多收获的是良好品格,是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