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南生,吴 涤,张宏春
(特种作战学院,a.军事体育理论教研室,b.格斗教研室,广东广州,510500)
作战体能是指军人为了完成作战任务所必须具备的身体工作能力。这种身体的工作能力受着生理和心理两个因素的制约,生理因素主要包括运动能力和适应能力,心理因素主要指作战时的意志力[1]。虽然现代战争跨入了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样式,但作为“人本战斗力”的体能素质仍然是作战要素集成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美国陆军体育训练》前言中就写道:“当年联合国军在朝鲜以巨大代价换得的惨痛教训,今天回忆起来依旧发人深省,应该引以为戒,如果我们的训练不能使士兵的体能胜任他们所承担的战争任务,那么,我们‘从实战出发进行训练’的原则就是一纸空谈。”[2]因此,部队要防止“不敢打仗”——缺乏战斗精神,要防止“不会打仗”——缺乏现代军事素质,要防止“不能打仗”——缺乏良好准备,必须创新实战化体能训练的科学机制,实施科学的实战化体能训练。
部队体能训练内容体系创新是实战化体能训练的前提,外军开展的体能训练中均明确要求“为适应战场而练”[3],因此以实战化体能训练思想为指导,着眼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任务需求,创新部队体能训练的实战化内容体系。按照作战岗位的体能需求探索体能训练的内容和标准,创新体能训练的实用性和实战性体系,才能为完成多样化作战任务提供有力的体能支撑。
基于健康水平的体能训练内容及标准可以定义在“体适能”层面 (可称为健康体适能)。所谓“健康体适能”是指身体的适应能力,它不仅是机体维护自身健康的基础,还是机体保证愉快完成日常工作和预防慢性疾病发生的前提。为确保官兵通过体适能训练获得强健体魄,其体能内容体系创新应瞄准官兵身体素质构成中最重要的四个方面的内容来展开:身体成分、肌力和肌肉耐力、心肺耐力和柔软素质。
随着军事作战岗位的专门化程度不断提高,每个作战岗位上就需要相应的实战化战斗体能,因此在现代作战岗位分工精细化的大背景下[4],“作战体能”(亦可称“战斗岗位体能”)的概念应运而生,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所谓“作战体能”是与作战岗位有关的身体素质以及在不良作战环境条件下的耐受力和适应能力,是经过特定的实战能力训练后所需具备的身体活动能力。因此,基于军事作战岗位的战斗体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实战化体能。
在军人具备通用或一般体能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培养和训练每个军人与其战斗岗位相适应的特殊的岗位工作体能,不同类的战斗工作岗位体能应研究其合适、有效的专项体能训练课目。这应成为当前部队实战化体能训练的基本指向。当然,战斗工作岗位的细分并不意味着官兵体能训练的单一化,而是要求在具备了“健康体适能”水平的基础上,开展更为特殊和专业的作战岗位体能训练。要达到这一水平,恰恰需要战斗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综合体能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提高岗位体能水平是部队专业训练和岗位任职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作战岗位体能训练具有定向性、实用操作性和专业性的特点,体现任职岗位对军人作战体能要求。为此,战斗岗位的体能训练对培养适应战争需求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战斗体能训练的内容和标准应该因作战部队设立的具体岗位而定,需要进行长期的研究、探索和创新。
除正规的体能训练课外,全军部队还安排了一定时间的团体性或个体性的体育锻炼活动,如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橄榄球、哑铃、杠铃、游泳、登山等体育锻炼运动,作为正规体能训练的有益补充,弥补作战专项体能训练中某些身体部位训练不足、训练强度不够、训练的整体效果不到位的缺陷,对促进作战岗位体能——实战化体能训练效果起到了积极的填补或辅助作用。例如,打篮球可以填补反应能力训练不足、灵活性和战术配合意识训练不够的情况。通过辅助性体能项目的训练产生的正迁移效应,可以有效巩固和深化作战专项体能的训练效果。当前,全军部队都具备诸多体育锻炼资源 (如现有场地、规范器材和自制器材等),完全可以根据部队的实际情况进行系统规范和设计,将其纳入有组织的体能训练内容体系之中,形成辅助性体能训练内容子系统。
在体系作战的环境下,战斗体能的实战化训练有一个逐渐上升的提高过程,要形成战斗力需要科学划分训练阶段。部队战斗力的各个环节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训练的最终目的,是形成整体作战能力,确保随时有效遂行各项任务。着眼于体系作战能力,科学划分体能训练的周期显得就十分重要。一般而言,可从下列四个阶段来划分部队实化战体能训练的周期:
由单兵补差训练和分队训练两个步骤构成,主要是提高分队整体作战能力。这其中的体能训练主是对基础素质的进一步提高训练,为下一阶段的军事训练提供良好的体能储备。通过基础补差训练,可将体能素质较弱的兵员进行强化,达到作战岗位体能的要求。
本阶段是在部队各专业岗位训练的基础上,依托信息系统进行军种内部专业的协同训练进而开展岗位专项体能要素的集成训练,主要是促进官兵形成作战任务需求的岗位体能素质 (如专项速度、专项力量、专项耐力、专项灵敏等专项身体素质),实现作战岗位体能素质集成的最优化。该阶段按作战岗位专项体能素质集成训练、岗位专项体能素质与实战对应训练和岗位专项体能素质综合演练三个步骤实施。
本阶段主要依托作战岗位的体能与技能内部各要素进行协同训练,实现各体能与技能的融合、作战效能实时高效、战斗行动自主协同,促进作战体能与技能的进一步有机融合。可按岗位专项体能与技能融合训练、岗位专项体能与技能多要素协同训练、作战岗位实兵演习三个步骤实施。
主要是着眼生成和提高体系作战能力,以一体化指挥系统为依托,重点探索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中岗位专项体能与作战技能的协同训练,探索以作战编成、岗位专项体能与作战技能融合、指挥控制、行动协调和综合保障的方法谋求联合岗位作战体能效能的最优化。可按照作战岗位专项体能与技能的基础训练、作战岗位专项体能与技能联合专门化训练、作战岗位专项体能与技能联合综合训练和作战岗位专项体能与技能实兵演习四个步骤实施。
标准化组训即体能训练内容统一、组训方法科学、考核评估公平一致,使组训操作与考核易于开展。我军虽然已推行了多年《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体能部分)和《军人体能标准》,但从实际调查来看,还不能充分满足部队体能训练的需求。因此,部队对体能训练的内容、操作方法、考核标准、训练组织等还需要进一步深化。为此,部队开展体能训练时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条件,摸索进行标准化的体能组训模式,即在体能组训过程中,将训练的负荷强度、密度、训练内容、方法等进行标准化设计,形成科学的、合理的、全面的、具体的内容组训模式,既方便操作又具备我军特色,使体能训练具备一定的可视化标准[5]。因此创新体能组训的标准化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体能训练的效果。
模块化组训即根据不同兵种特点、军事技能、作战环境区别对待,针对不同的对象,设置特定的训练内容,采用相应的组训方法,形成特定的组训模式。根据不同部队实际情况,考虑不同体能素质水平,体能训练不能一刀切。当前实施的《军标》作为基础性的体能考核标准,并未考虑不同类别官兵的体能训练水平,在对官兵的体能训练分类指导上还不够强。为此,需要通过模块化的组训方式来充实体能的分类训练,在实现训练内容“标准化”后,走“模块化”组训的道路,是部队体能训练适应部队岗位需求的必由之路。例如,采用“5 km越野训练组训模块”“新兵耐力组训模块”“士兵日常耐力组训模块”“干部耐力组训模块”“丛林越野耐力组训模块”等不同的体能训练模块,并实施不同训练的模块组合,使体能训练更有针对性。
“训练是中心、正规是保证、质量是根本”是体能组训的基本理念,要达到训练的质量标准,必须科学优化体能组训内容,构建科学的体能训练内容体系,建立起以信息为主导、科技为支撑、创新为动力,能够体现时代特征、适应作战需求、符合作战任务的体能训练内容体系。具体而言,就是要构建一个以岗位专业作战体能训练为主体、以实战化体能训练为重点、以辅助性体能训练为补充的多元化复合式体能组训模式。以军事作战技能锻造官兵的实战化体能,丰富官兵的作战技能与专业体能合练内容,根据军事训练理论,以“大集中、小编组”科学组训模式优化体能与军事技能多课目同步训练的模式,带动体能训练与军事技能训练同步开展,使实战化体能训练贯穿于科学的组训模式之中。
基地化组训是以作战专项或综合型训练场地为基础,根据基地现代化的训练设施,运用科学的训练调控手段,通过设置战场环境,开展实战条件下的体能训练或考核的组训模式。基地化训练对提高部队官兵实战化作战岗位体能水平具有重大的意义。基地化的组训练模式能有效促进部队体能准备从准备到训练再到建设的有序发展,提升战斗体能水平和作战能力。
从实战化体能训练而言,与传统的体能训练模式相比,基地化组训具有明显的特色:一是基地化组训为官兵提供了接近实战的训练环境。通过结合军事任务开展多科目、长周期、高强度的综合演练,在其中贯穿体能训练要素,真正实现实战化体能训练的目的。二是有效实现标准化体能训练的训练要求。基地化组训模式能够有效利用统一的模拟实战的训练环境,以科学可靠的引导调控和评估训练过程,可使体能训练的标准得到统一的落实。三是能够科学地评估体能训练水平。基地化组训模式的建立可通过专设的战场监视系统,将演练情况完整地记录下来,结合定性和定量等评估手段,可以对部队的体能训练水平进行整体上的量化评估,并可复制组训过程,反复推敲,有效提高体能水平。四是基地化组训模式可集约军事训练大量的资源,按照训练资源实施集中保障,集中基地范围内的人、物、财和信息资源,在体能组训过程中共享保障资源,提高保障的整体效益。
[1]林建棣,陈南生.军事体育[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2—3.
[2]李之文.美国陆军体育训练[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0:107—108.
[3]罗伯特.斯格尔思,未来战争[M].薛国安,张金度,译.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9:26—27.
[4]金春斌.军事训练过程优化论 [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8:220—222.
[5]张黎.转型中的军事教育与训练[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8: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