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道德及其现实意义

2015-01-07 18:01邵腾云
卷宗 2015年12期
关键词:伦理道德

邵腾云

摘 要:中国革命道德传统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新时期官德的重要源泉和养分。总结回顾我党官德建设的光荣传统和历史经验,对加强社会转型期的官德建设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關键词:官德建设;伦理道德;革命信念

1 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革命道德,是指五四运动以来,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的革命者、爱国者、人民军队和人民群众,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基础上,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在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优良道德。中国革命道德是马克思主义伦理道德思想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批判性继承的产物,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基本要求。

中国革命萌芽于20世纪初期,并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工人运动、农民运动中得到初步酝酿,然后历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各革命阶段,逐步形成、巩固并发展。中国革命道德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对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树立革命理想、坚定革命信念、坚持革命意志、弘扬革命精神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是我党我军克服重重困难、战胜千难万险的重要力量源泉,成为中国革命最终取得胜利的重要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

2 中国革命道德主要内容

2.1 共产主义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信念是方向,是精神支柱。中国的革命事业,是极其残酷、极其艰苦的事业,没有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是不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的。

革命烽火中,无数个革命者加入共产党,不为名,不为利,就是为了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在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寥寥千人,在国民党反动派血腥镇压,白色恐怖的恶劣形势下,以及对中国革命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经过两年零八个月的浴血奋战,将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呈现燎原之势。也正是凭借着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无数共产党人经受住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严刑拷打,经受住了革命的残酷经验,经历了雪山草地万里长征的艰难困苦、浴血奋战八年抗战、极其残酷的三年解放战争,20多年艰苦卓绝的顽强奋斗,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这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胜利,是人民坚定革命意志的胜利,是革命信念的辉煌胜利。

2.2 救国救民、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十分重视自身的建设,不但注重从组织上入党,而且要求首先思想上入党,用无产阶级思想武装全党、用革命道德观教育全党。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在民主战争中的地位》中指出:“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他还明确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位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他1944年在《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中明确说:“我们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位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进而,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把“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亲密的联系”作为党的作风之一。在漫长的革命战争时期,党始终不渝地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的繁荣富强而浴血拼搏进取,这是我们共产党人也是全体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革命道德的核心内容。

2.3 追求真理、积极创新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是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武装的无产阶级革命的政党,但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是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书本里寻求在落后的中国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现成答案,而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领导我们党成功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并把中国引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从来反对历来中国的实际去研究马克思主义。他反对本本主义,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一切工作的第一步,指出主观主义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他创立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就是突破了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把苏联经验神圣化的思想束缚,深刻研究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特点,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的成果。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的过程,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而不断追求真理、开拓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党的主要领导人如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是他们追求真理、积极创新的精神推动者中国革命事业不断走向胜利。

3 中国革命道德的现实意义

当前,虽然我们处在和平发展的新时代,但来自国外的挑战仍十分严峻,国际局势仍错综复杂,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仍然任重道远。继承和弘扬中国革命道德传统,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尤其对推进当前我国转型期官德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3.1 坚定信念,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

崇高的信念,是共产党人追求真理、开拓创新的精神动力。胡锦涛在总结红军长征胜利经验时指出:“在艰苦卓绝的长征中,英勇的红军将士之所以能够视死如归、浴血奋战,之所以能够战胜人世间难以想象的千难万险,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有着为人民解放和民族自由而奋斗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崇高理想,坚定信念,是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伟大旗帜,是战胜困难,是战胜困难、赢得胜利的源泉。”

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新时期,部分党政领导干部,尤其是部分高级领导干部,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动摇,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信心不足。近些年,“裸官”现象愈演愈烈,就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裸官是对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亵渎,是官员背离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最根本原则、自私自利的表现,是失去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表现,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并深入反省。

3.2 要继承革命先烈们忧国忧民的情怀,更加自觉地执政为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有了显著提高,我们取得的成就世人瞩目。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我们不能安于现状、盲目乐观,更不能夜郎自大、放松警惕,而要时刻保持忧患意识。

忧国忧民不仅仅是革命前辈的责任,不仅仅是当代知识分子的责任,更应该是当今高级党政领导干部的担当。党政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比普通党员和群众站的高,看得远,是全国人民的舵手,是我们的主心骨,要有舍小家、为大家、忧国忧民的情怀,而不能仅仅把目光锁定在一家一族一集团内;要以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为根本,以更为庄严的使命感、责任感,更加勤勉地工作,更加严格地自律,更加自觉地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胆识和锐气。

第三,继承革命先烈们艰苦朴素的作风,防止奢靡之风和腐败现象的滋长。

现在我们经济实力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有了很大幅度提高,但艰苦朴素仍不过时,因为任何社会,如果任由奢靡之风和腐败现象滋长,都会耗尽国家的财富,侵蚀社会的风气,最终失去民心。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毛泽东曾经告诫我们:“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挤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和国家的官员,必须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艰苦朴素的作风,筑牢思想上的防线,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官僚主义,杜绝任何形式上的铺张浪费、骄奢淫逸,要时刻警惕各种考验,既保护好自己,也保护好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注释

1.《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04页。

2.《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04页。

3.中共中央文献室编:《毛泽东 周恩来 刘少奇 朱德 邓小平 陈云格言》,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5页。

4.《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6页。

参考文献

1.罗国杰主编:《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赵长芬主编:《官德论》,新华出版社2013年版。

猜你喜欢
伦理道德
企业伦理道德视角下的安全生产
探讨图像时代视觉传播的“冲击力”
基于伦理道德之争下的大学生自杀问题分析
《莎乐美》中的伦理道德观
伦理道德视角下的医患关系研究
二郎神形象转变之我见
突发新闻采访中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和伦理道德平衡
对新闻摄影伦理道德的研究
传统伦理道德现实价值研究
伦理道德在清代借贷契约中的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