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泰州市高港实验小学(225300) 李红光
有效抑制数学思维定式的负迁移
江苏泰州市高港实验小学(225300) 李红光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思维定式,会给新知学习带来负迁移,干扰思考的进程,为数学概念的学习制造困境。因此,要从教学实践入手,有效抑制小学数学学习中思维定式带来的负迁移,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抑制 思维定式 负迁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公式、定理是学生必须牢牢掌握的元认知。通过积累正确的元认知,进入新知学习时就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产生正面的积极效应。因此,教师在进行概念、公式的探究过程中,应当加强对概念本质特性的引导,帮助学生领会知识的整体性,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后,为了防止学生产生“分数就是表示几分之几”的思维定式,我特意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一段绳长6米,切断2/3米后,再平分8小节,每小节是多长?每小节占总绳长的几分之几?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有两处:一是将“切断2/3米”理解为切断绳子的2/3;二是在平分8小节后,每小节占总绳长的几分之几时,学生出现了概念混淆,认为绳长是6米,平分8小节,那么每小节就占总绳长的6/8(即3/4)。出现这两个错误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对分数的本质没有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为此,我进行引导:题目中的2/3是表示什么?你怎么理解这个分数?学生由此发现,题目中的2/3米是一个长度,并不代表切掉绳子的2/3。学生再审视题目,认为题目中要求出平分后每小节的长度,就要先算出平分时的绳子总长,学生列出算式(6-2/3)×1/8,得到每小节绳长为2/3米。此时我启发学生思考:现在得到的这个2/3是什么?要求出每小节占总绳长的几分之几,应当怎么算?学生认为,现在得到的2/3是平分后每段绳子的长度,可以与总绳长6米进行比对,学生由此找到问题解决的关键环节,在重新分析已知条件的基础上,使问题获得最终解决,得到每小节绳长占总绳长的几分之几。
以上教学,教师通过对数学概念本质属性的强化,引导学生重新审视分数的意义,逐步突破思维误区,从中发现自己的思维定式,展开探究,克服思维定式,从而有效抑制了思维定式造成的负迁移,提升了思维的灵活性。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常常不能透过事物的表面认清本质,在碰到一些表面形式上的外部表征,往往受限于感性思维而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因而在定式思维的推动下产生了负迁移。教学中,教师运用对比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辨别异同,明确数学的本质核心,抑制思维定式的负作用。
例如,在小学学过的面积公式都由多个元素构成。圆面积是半径的平方乘π,正方形的面积是边长的平方,长方形的面积是长乘宽。在学完各类面积公式之后,学生通过强化记忆,会形成一个思维定式,认为要求圆面积必须知道先知道半径,要求正方形面积必须要先知道边长,为此养成了按部就班按照公式计算的习惯,遇到特殊情况就会束手无策。教学中,在学习完圆面积和正方形面积之后,笔者补充题目展开对比教学:(1)如图1,正方形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求圆的面积;(2)如图2,正方形面积是10平方厘米,求圆的面积。通过题目(1)学生认识到虽然根据已知条件没法算出圆的面积,但可以通过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求出正方形的边长,从而得到圆的半径。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借力,从正方形这里找到要求圆面积所需要的条件。题目(2)让学生认识到虽然不能直接算出半径,但根据正方形这一条件,可以得到圆的半径是正方形边长的二分之一,由此可以推理得到,半径的平方是正方形边长的平方的四分之一,由此题目很快就能够得到解答。
通过对比教学,学生对面积的本质有了深刻理解,提升了灵活运用面积公式的能力,大大提升了数学思维。
图1
图2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讲授时往往会列举一些案例,但学生通常会将其当做唯一情形,为此,教师要尽可能引入多种变式,改变学生思维定式形成的僵化状态,拓展思维的广度,提高灵活性。
例如,在教学“两条直线垂直”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垂直”这一本质,我特意出示一组图形(如图3),展开变式引导。图中的五种图形,从形状上看各不相同,但实质上两条直线都是垂直的,但在初学垂直时,学生往往会认为只有第一种才是垂直的,通过对比,学生对垂直的本质属性有了深刻的认知。
图3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定式影响学生的新知建构,教师要强化学生的元认知,加强对比,借助变式等教学方法的引导,有效抑制数学思维定式造成的负迁移。
(责编 罗 艳)
G623.5
A
1007-9068(2015)23-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