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莹 (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体检科,广东 广州 511400)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表现在眼部的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重要的并发症之一[1]。而重度非增殖性DR、增殖性DR 主要通过激光、手术等方式治疗[2]。本研究观察了在常规控制血糖、血脂等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复明片治疗轻、中度非增殖性DR 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1 年4 月—2012 年12 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门诊轻、中度非增殖性DR 患者120 例,均行眼底血管造影及眼底彩照检查明确诊断,诊断标准依据我国DR 临床诊疗指南的标准。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按患者就诊顺序编为数字,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 组各60 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39 例,女性21 例,平均年龄(55.6 ±10.09)岁,平均视力0.36 ±0.31;对照组患者中,男性
33 例,女性27 例,平均年龄(50.3 ± 14.82)岁,平均视力0.42 ±0.25。2 组患者性别、年龄、平均视力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组患者均控制饮食、保证休息,常规给予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以控制血糖[3]。观察组患者加用复明片(西安碑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 次5 片、1 日3 次,连续口服3 个月;对照组患者加用复方丹参片3 片、1 日3 次连续口服3 个月。
观察治疗3 个月后患者的视力情况:显效:视力进步≥3 行,或视力≥1.0;有效:视力进步≥1 行;无效:视力未见改变;恶化:视力下降[3]。总有效率=(显效病例数+有效病例数)/总病例数×100%。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观察2 组患者治疗前后黄斑厚度。
采用SPSS 1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视力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黄斑厚度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0,P<0.05),见表1。
表1 2 组患者视力改善疗效比较[例(%)]Tab 1 The comparison of efficacy of the improved visual acuity after therapy in 2 groups[cases(%)]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黄斑厚度为(233.62 ±18.41)μm,对照组为(236.81 ±28.60)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黄斑厚度为(196.62 ±25.03)μm,较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的(229.18 ±36.52)μm 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DR 是我国主要的致盲性疾病之一。随着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患者数迅速增加。2010 年统计数据表明,我国20 岁以上糖尿病患者已超过9 200 万例,是全球糖尿病患者数最多的国家[2]。DR 早期主要是视网膜毛细血管微循环的改变,其病理改变为毛细血管细胞结构及渗透性的改变,毛细血管微动脉瘤及闭塞区形成微循环及功能的紊乱[4]。中医认为,本病的证候特点初期为阴虚内热,逐渐发展为气阴两虚,再发展为阴阳两虚等,并伴有血瘀、痰湿等证。在病程发展各期,始终伴有气虚存在,气阴亏损、瘀血阻滞是DR 的根本病机特点[5]。复明片由黄芪、生地、茯苓、车前子、地龙、赤芍、红花、白术等中草药按现代工艺制成,具有益气、活血、利水之功,可解除眼底瘀血,消除视网膜的渗出,促进水肿的吸收,并且可以对症治疗肝肾亏虚、肝经郁热、脾虚失运以及精血不足[6-7]。该药活血化瘀作用较强,可促进血行,调节血压,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上述药物作用机制均可对应DR 的发病机制,理论上对治疗DR 有较好的效果。
目前,中药复方制剂治疗是临床中医眼科防治早期DR的主要手段,在治疗早期DR 方面积累了较多的临床经验。以往有学者采用芪黄明目胶囊、芪明颗粒、祛胰抵胶囊等中药复方制剂治疗非增殖性DR,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8-12]。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视力得到了有效改善,总有效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3%,且黄斑水肿也较治疗前明显好转,黄斑厚度减少至(196.62 ±25.03)μm,说明复明片可较好地减轻黄斑水肿。但轻度、中度非增殖性DR 的黄斑水肿往往较轻,活血化瘀药可以有效改善;而对于较为严重的、有临床意义的黄斑水肿,往往需要配合激光治疗。
综上所述,复明片可以较为安全、有效地治疗轻、中度非增殖性DR,且价格适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时间短、观察指标较少,有一定的局限性,复明片的具体作用机制及其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1] 王志忠,王亚平,程莹莹,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监测与控制[J].中国医药,2010,5(7):607-608.
[2]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眼底病学组.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2014 年)[J]. 中华眼科杂志,2014,50(11):851-865.
[3] 周莎.芪明颗粒对比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D].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
[4] 胡镜清,王静.糖尿病气阴两虚证评分与血糖水平相关性及其中心差异分析[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6,17(2):150-154.
[5] 王志玉,史爱云.丹参川芎嗪联合复明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分析[J].医学研究杂志,2009,38(3):81-83.
[6] 朱志容,彭清华,陈吉.复明片对实验性视网膜脱离时及复位后突触素表达的影响[J].眼科新进展,2006,26(10):729-732.
[7] 张秀.复明片和麝珠明目滴眼液对早期老年性白内障对比敏感度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5):967-969.
[8] 王文义.益气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182-183.
[9] 郑洁琼,黄金土,刘志芳.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J].慢性病学杂志,2014,15(8):657-658.
[10] 王显珍.维生素E 胶囊联合三七粉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8 例[J].河南中医,2014,34(12):2396-2397.
[11] 蒋莉.熊胆逐瘀片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4):213-214.
[12] 韩凤芹.芪黄明目胶囊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7):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