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剑敏 ,张忠伟(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苏 张家港 215600)
Stevens-Johnson 综合征是指一种累及皮肤和黏膜的急性水疱病变。患者发病突然,病变常出现在手脚的背侧和前臂、腿、脚掌、足底表面。现报道1 例使用卡马西平后致Stevens-Johnson 综合征,并对患者的药物治疗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男性患者,43 岁,因全身皮疹1 d,于2014 年7 月4 日收入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患者入院前25 d因鞍区颅咽管瘤在我院行开颅鞍区占位切除术,术后因尿崩而予口服卡马西平0.2 g、1 日3 次,口服氢氯噻嗪25 mg,1 日3 次,及微泵静推垂体后叶素30 U、1 日1 次。尿量控制正常后,患者仅口服卡马西平0.1 g、1 日3 次。用药第24 日,患者晨起发热,体温38.7 ℃,全身皮疹,伴瘙痒,1 d 后逐渐加重,故来我院就诊。传染科门诊行血液检查后,排除麻疹。皮肤科门诊考虑可能为药物疹,为求进一步诊治予以收住入院检查治疗。患者否认高血压病、冠心病及糖尿病病史,否认癫痫、精神病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否认家族性代谢性及遗传、传染病病史。
体格检查:体温38.0 ℃,脉搏92 次/min,呼吸20 次/min,血压(收缩压/舒张压)130/70 mmHg(1 mmHg =0.133 kPa)。患者颜面部稍肿胀,额部部分皮疹伴水疱形成,部分有破溃(见图1)。全身皮温高,全身皮疹,风团状及丘疹结合,躯干严重,肢体皮诊少,压之能褪色。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为4.0 ×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77.6%,谷丙转氨酶为126 U/L,肌酐为86 μmol/L,C 反应蛋白为76.7 mg/L。诊断:Stevens-Johnson 综合征;鞍区颅咽管瘤术后。考虑为口服卡马西平所致,予停药。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3 瓶,1 日1 次;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 ml,1 日1 次;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8.8 mg,1 日1 次;蒲地蓝消炎口服液10 ml,1 日3 次。7 月5 日加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300 mg,1 日1 次;美洛西林/舒巴坦钠2.5 g,1 日2 次,静脉滴注。7 月7 日改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为甲泼尼龙琥珀酸钠500 mg,1 日1 次;同时加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2.5 g,1 日4 次。经过约1 周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水疱明显好转,2 周后破溃处均已结痂,复查血常规、生化无异常,好转出院。
卡马西平是临床常用的一种芳香族抗癫痫药,主要用于癫痫、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也可用于中枢性部分性尿崩症[1]。本病例为卡马西平引起的严重皮肤不良反应,根据临床形态和表皮剥脱程度可以明确为Stevens-Johnson 综合征,其表现为急性进行性水疱样皮疹,伴紫斑和靶器官损害,躯干及四肢皮肤剥脱,可累及黏膜和内脏器官[2-3]。卡马西平在体内经肝药酶CYP 代谢为10,11-环氧卡马西平、2-羟基卡马西平、3-羟基卡马西平等活性代谢产物,其中10,11-环氧卡马西平为其主要代谢产物。活性代谢产物经肝微粒体环氧化物水解酶或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进一步转化为无活性物通过肾脏排出[4]。卡马西平在未经代谢的情况下,具有细胞毒性作用[5]。Stevens-Johnson 综合征的产生与卡马西平及其体内活性代谢产物有关。
目前,卡马西平相关严重皮肤不良反应的报道逐年增加,有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陆地区汉族人群中,卡马西平引起的重型过敏性药疹与HLA-B*1502 基因型具有高度关联性[6]。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8 年建议亚洲人群使用卡马西平前进行HLA-B*1502 基因筛查,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7]。因此,医院应加强相关工作的开展,完善相关基因指标检测工作,以促进合理用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最大限度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1] 刘国卿.药理学[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117-118.
[2] Chung WH,Hung SI.Genetic markers and danger signals in stevensjohnson syndrome and 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J]. Allergol Int,2010,59(4):325-332.
[3] Zaccara G,Franciotta D,Perucca E. Idiosyncratic adverse reactions to antiepileptic drugs[J].Epilepsia,2007,48(7):1223-1244.
[4] Son CH,Lee CU,Roh MS,et al. Acute generalized exanthematous pustulosis as a manifestation of carbamazepine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J].J Investig Allergol Clin Immunol,2008,18(6):461-464.
[5] 朱旭,何晓静,肇丽梅.卡马西平严重皮肤不良反应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2012,47(18):1462-1464.
[6] 王倩,周珏倩,周列民,等. 中国大陆汉族人卡马西平过敏性药疹与HLA-B*1502 的关联性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0,31(6):828-832.
[7] 纪翠芳,肖轶雯,徐萍,等. 卡马西平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2,14(6):398-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