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利
(贵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550001)
据CNNIC 2014年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4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6.9%,较2013年底提升了1.1个百分点[1]。在年龄结构方面,网民分布也有了新的变化。截至2014年6月,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0.7%,在整体网民中占比最大。相比2013年底,20岁以下网民规模占比增长0.6个百分点,50岁以上网民规模占比增加0.3个百分点,互联网继续向高龄和低龄群体渗透[1]。该报告还显示,我国网民在职业方面的分布特点,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1%,互联网普及率在该群体中已经处于高位[1]。
从上述数据中不难看出,近些年来,网络的发展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尤其是在年轻人和学生这些群体中,网络的普及率更高、增长率更快。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各种各样的信息载体在不断升级中优胜劣汰,人们也在不知不觉中从传统媒体时代进入了新媒体时代。甚至有人预言:“新媒体将成为主流媒体,新的话语将成为主流话语,由此带来的新思维,将成为主流思维方式。”[2]像BBS、博客、聊天室、网络游戏、搜索引擎等都属于新媒体的表现形态,博客由于给与了个人充分的表达空间,是新媒体时代的真正代表。据相关报告显示,截止2014年6月,我国博客和个人空间用户规模为4.44亿,较2013年底增加772万,增长率为1.18%[1]。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报纸、广告、电视等)而言的,是一个“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时代,美国《连线》杂志认为“新媒体就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由于新媒体的及时性、便捷性、交互性以及其对大学生产生重要影响等特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在新媒体时代下构建其新的开放体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由教育主体(教育者)、教育客体(受教育者)、教育环体(教育环境和中介)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根据系统论观点,任何系统都具有动态性的特点。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开放体系也是在不断与外界进行着信息交换。在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各种各样的信息散布于网络,作为网民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生唾手可及这些信息,甚至很多信息并未在传统媒体上公布之前,就早已被大家所熟知。面对新形势的变化,本应该及时做出相应调整的思想政治教育开放体系,却仍然固守着其原有体系的诸多弊端。
第一,教育内容空洞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其内容首先就要满足人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虽然经过了几次改革,但在内容方面仍然相对陈旧,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而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面对激烈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多的学生以一种更加务实的态度去学习,他们的学习目的也或多或少的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从大学生的一系列“考证热”中就可以看出,他们努力学习的直接目的就是毕业后寻找一份好工作。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这方面的内容却很少涉及。另外,大学生是易受大环境影响的一个群体,对社会上的事也较为好奇、关心,而这些正在发生的事恰恰会对三观正处于定型时期的大学生产生重要影响。而思政课虽然重点在培养学生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认同和良好的三观,却仍然采用旧的那一套知识体系,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方面选择了许多优秀榜样,而这些榜样的宣传在某种程度上有些夸大趋势。在这种形势下,这些内容不仅起不到教育作用,有时候反而成为他们厌恶的对象。大学生处于新媒体形成的新时代,他们更多的是受到其偶像的影响。在他们心中,偶像也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物,他们有值得佩服的方面,也有对日常生活琐事表现的方面,他们不是圣人,是一个个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具有一定思想品格的个体,但绝不是每个人都应该成为所谓的“圣人”。
第二,教育方法陈旧性。传统教育方法以“教师中心、课本中心、课堂中心”为主,一直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也延续了这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片面地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认为,学习效率的提高,主要在于其有意义学习的一面。所谓有意义学习,是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头脑中原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而学习者有意义学习心向是促使有意义学习完成的必要前提。在这里,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实质上就是指学习者的积极能动性。新媒体时代,是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信息的时代,是一个张扬个性、每个人都有平等话语权的时代,因此,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在激发学生主动性的基础上对所有学生都获得话语权的新型教育。另外,在新媒体时代下,由于信息流通的广泛性、快捷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已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本,大量的网络资源也成为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似乎也早已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在上课时往往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第三,教育评价单一性。面对越来越多人对思想政治教育“假、大、空”提出的质疑,很多高校开始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然而,在其评价体系方面,仍然是把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在这种评价体系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往往在上课中要求教师更多的把考试重点指出,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学生不可能对很多问题有深入细致的思考,这实际上完全背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而新媒体时代本身就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若是单一的以传统的考试作为评价标准,最终必然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降低。
第一,信息传递的内容特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提出严峻挑战。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递的内容特征表现为无限的信息容量和个性化需求。这些信息包罗万象,涵盖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何时何地,人们都可以通过微信、微博、博客、手机电视等看到来自世界各地各方面的新闻。较之传统媒体,新媒体充分展现了其“大众传媒小众化”的魅力。[3]随着大学生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在精神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新媒体传播内容的丰富性恰恰满足了他们的需求,不仅包括一般性需求还包括个体的个性化需求。在新媒体传播过程中,每一个个体既可以是生产者,也可以是传播者,也可以是接受者,因此,这种方式允许所有人都有平等的话语权,这在渴望被理解、渴望被尊重、渴望被接受的大学生中受到极大欢迎。由此可见,新媒体的这些内容特征恰恰是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诸多缺陷,从而在新时期对其提出严峻挑战。
第二,信息传递的时空特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提出新挑战。在新媒体时代,信息递的时空特征主要表现为及时性和共享性。在新技术的支持下,新媒体时代的每一个个体都可以随时随地将自己捕捉到的新信息发布到网上,从而使信息的传播具有及时性。萧伯纳曾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就拥有两种思想,甚至更多。”这句话充分的说明了信息的共享性,在新媒体时代,所承载的信息不能象物质形态物品被个人占有而排它,而是为人们无限制的重复取用,具有万能的共享特性[4]。由于信息传递的这些时空特征,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甚至是与思想教育内容有所冲突的一些负面信息,因此,如何在新媒体时代采用新的教育方法既要应付大量不良信息对大学生思想的侵蚀,又要利用这种新技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就成为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项新挑战。
第三,信息传递的主体特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提出重要挑战。美国《连线》杂志认为“新媒体就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因此,新媒体信息传递的主体特征表现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这就意味着,信息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作者与读者的界限已完全消失。在新媒体时代里,每一个人都可以是教育者,也可以是教育对象,而作为传统意义上的评价者,在这里自然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观念里的教育者。评价者角色的多元化,相应地导致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这些新的变化,不仅给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带来一定冲击,更对其提出一项重要的挑战。
面对新媒体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诸多挑战,作为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国家、学校、教师应顺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要求,积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期在新时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一是要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凸显教学内容的时代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列内容,还应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良道德资源、各国有益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合在其中。另外,面对中国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的趋势,高校大学生面临的就业、生存压力也愈来愈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方面应增加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内容,比如就业、创业等内容。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5]此外,大学生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群体,也容易对各种社会事实进行关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方面应更多的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不回避事实,从而避免大家所认为的“假、大、空”现象。
二是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学方法的创新性。恩格斯说,“人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动机,才能行动起来。”[6]因此,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其围绕中心就是要提高教育对象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学生是新媒体的主要消费者,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利用这一媒介对大学生进行疏导。首先,教师要树立新型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信息泛滥的多媒体时代,每一个人都可能掌握他人不了解的信息资源,“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正是这样一个时代的真实写照。因此,教师应鼓励大家对热衷的社会事实积极关注并发表自己看法,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另外,教师应经常关注同学们的各种动态,针对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及时疏导。需要指出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对人的疏导工作,在此过程中应对学生循循善诱,避免板起脸来进行说教这样的现象发生。
三是改革教育评价方式、探索建立新的评价机制。教育评价具有重要的反馈、调节功能。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在现有的评价机制的影响下产生的。改变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式,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改变其评价主体和评价标准的单一性。在新媒体时代,随着学生自主性的增强,要在对学生进行他评的时候加强学生的自评。对于评价标准,除了传统的考试标准外,应把学生参与相应实践活动的情况纳入评价体系之中。只有这样,才能鼓励学生自觉地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7-8]。
总之,在新媒体时代下,学生的各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呈现开放性,学生思想观念呈现开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评价也都呈现出相应的开放性。因此,顺应时代发展变化,在各方面积极做出调整,构建合理的开放体系,是当下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时效性的题中应有之义。
[1]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R/OL].(2013-01-26).http://tech.qq.com/a/20140116/000293.htm.
[2]李希光.迎接新媒体时代[N].环球时报,2000-04-21(1).
[3]林剑.新媒体涌现三大新势力[N].中华新闻报,2008-05-16(B03).
[4]易连云,邓达.新媒体时代比较教育研究面临的挑战与选择[J].比较教育研究,2010(5):18-22.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1.
[7]章燕丽.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三个必要环节[J].科技信息,2009(26):433.
[8]杨占良.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6):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