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养老服务需求调查及发展对策
——以淮安地区为例

2015-01-07 05:36:49倪梦倩柳云彬
市场周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欠发达淮安养老

倪梦倩,柳云彬,宋 超

欠发达地区养老服务需求调查及发展对策
——以淮安地区为例

倪梦倩,柳云彬,宋 超

养老问题凸显成为社会民生重点,文章以江苏淮安养老服务需求为研究视角,采用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欠发达地区居民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和发展现状,深层次挖掘养老服务欠发达地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养老服务需求;养老服务产品;自主养老观念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方法

“银发浪潮”扑面而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问题凸显,在人口老龄化的背后迫切需要合适的养老模式服务大量老年群体。我国处于老龄化加速发展阶段,据专家预测,2050年以后,我国老年人占全国总人口30%。急剧增加的老年人口,给社会各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给子女带来极大压力,深层次挖掘养老需求、研究更深范畴的养老服务迫在眉睫。

面对严峻的银发浪潮,养老成为中国社会民生难题。目前,国内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在探索社会养老服务供给方式及养老服务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各界对养老需求、养老认知、老人的养老意愿及养老服务现状缺乏系统了解和认知,有必要进行养老服务需求调研及分析。

本文选取经济欠发达地区淮安为研究区域,采用定性研究法和定量研究法,定性研究主要运用实地访谈法,访谈对象包括老人、中青年人,从多方面掌握养老服务诉求;定量研究法主要采取市场问卷法,统计分析问卷数据进行研究。

二、欠发达地区养老服务需求调查现状分析

为了全面掌握淮安地区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笔者根据养老服务的需求意愿的强烈程度,分别从青、中、老三个阶段按照分层分类方法选择调研对象;为保证中老年人由于文化程度不高拒绝调查,问卷由调查员协助完成。发放问卷涉及淮阴区、清浦区、清河区、楚州区等四大区,调查问卷共计发放1000份,收回996份,有效率达99.6%。调研地区主要针对中老年人居住及聚集密集区,包括清河区和达雅苑,楚州区漕运广场、新世纪广场,淮安市金马广场、淮海广场,淮阴区黄河广场,清浦区城南菜市场、月季花园、金榜花园等,部分城乡结合处零散居民户。

(一)社会居民关注养老服务,养老服务需求量扩大

根据实地观察及问卷调查发现,96%的人群比较关注养老服务;老人对养老需求意愿最高,调研对象都对养老服务普遍关注,重点是养老服务内容及服务形式。调研的中年人群体占90%对养老服务感兴趣,且对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模式较为了解;大部分被调研的青年人(大学生为主)比较关注养老服务,重点关注居家养老服务,见图1。

图1 养老服务认知度比例图

(二)养老主体具有良好的自主养老观念,但养老公共基础设施不全

调研发现,淮安地区的老人作为养老主体,其具有良好的自主养老观念,从交流中发现,80%老人一致赞同不给儿女添麻烦及增加压力。85%的身体素质较好的老人一般选择夫妻居住,很少与子女居住;身体素质较差的老人100%选择与子女一起居住,主要考虑因素是便于日常照顾及就医需求,见图2。日常养护及就医需求需要大量的公共基础设施,调研发现,养老基础设施功能不完善、规模小、条件差、档次低,这是国内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养老服务需求上的本质问题。

图2 老年人养老观念分布图

(三)知识层次高低决定养老服务需求强弱

根据调研发现,淮安地区的老人对于养老的观念也受知识层次的高低的影响,从交流中发现知识层次较高的老人中80%会选择居家养老和以房养老,靠自己的退休金和子女的补贴来自行养老,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较多而且较为严格,从一定程度上减轻儿女负担;而文化程度较低的老人中85%的人认为养老就应当依靠子女和社会,对于市场上的养老机构是望而却步,以及相应的养老服务的需求度大大减低,见图3。

图3 知识结构与养老理念——高层次

(四)社会养老服务无法完全满足养老需要

目前,淮安地区社区和相应的老年活动中心都有具体的政策,养老服务机构(养老院)也提供日常养护等服务。但是由于社会及政府的支持力度不足,资金匮乏,养老服务层次尚处于低级阶段,满足日常生理需要,甚至存在徒有其表的现象,使得老人无法在自己居住的环境附近享受到老年的舒适的养老服务,见图4。

图4 知识结构与养老理念——高层次

(五)养老服务需求呈现高层次发展趋势

随着国家养老金制度的推行和家庭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淮安地区消费者在养老服务需求方面呈现高层次发展趋势。

淮安地区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项目日益增多,日常生活照顾是关注重点,部分子女为父母专门聘请相关人员来家中照料。然而对老人而言,需要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日常护理服务需求,更需要聊天解闷、缓解孤独等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但是,部分养老服务人员因为受到社会偏见的影响,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偏低,服务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大部分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缺乏专业的服务知识,这严重影响养老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六)养老服务产品缺乏特色且缺乏监管

目前,淮安地区的养老服务产品较为单一,不能满足老年人养老的基本需求。根据调研发现,淮安地区的大部分养老机构以及市场上现有的养老产品主要以足疗器、血压仪、血糖仪、按摩椅等设备为主要产品,只能满足老人最为基本的医疗服务,没有相应的特色,对于养老产品的开拓不全,并且部分养老机构和销售人员以权谋私,大幅度加大养老产品的售价和服务费,从中赚取相应的利润,这也表明目前淮安养老市场的监管力度不够,没有规范合理化的管理。

三、欠发达地区养老服务发展对策研究

(一)政府方面加大养老服务方面的基础设施投入

养老服务作为社会服务的一部分,建议当地政府部门加大对于养老服务公共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尤其是社区中的养老基本设施要全面覆盖,并且要定期安排相应级技术人员进行检修;定期安排医疗人员走进社区,为社区的老人进行免费体检;加大养老资金的投入,使得社区和市场上的养老机构能够不断壮大和不断完善;定期进行市场调查和分析,时时把握最新动态,使得养老服务和社会所需相结合,面面俱到,做到服务到位,老人满意,这才真正的使得养老服务得到全面的提升,定期的召开会议,针对目前的养老服务存在的弊端进行查漏补缺,并且集思广益推出新的养老服务和理念;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关注养老事业,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向社区或者养老服务站捐资、捐物或提供无偿服务。

(二)加强养老服务产品及服务的政策监管

对于目前市面上的养老服务产品层出不穷,消费者在前去购买时经常因为对于养老产品的认知度低而受骗,不仅没有买到符合自己所需的产品,而且产品的质量往往不容乐观,这正是由于市场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因此有关部门应当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市场;定期安排监管执法人员进行检查和验收;对于产品的质量和生产许可等因素需要得到有关部门的认证;可以开辟专门的地区来售卖养老产品,实现规范化、集中化、合理化的区域监管。

(三)引入社会资金,构建连锁服务平台,完善区域养老服务供给

对于目前市场的养老机构的相继迸发,大部分的老人和其子女对于养老机构的可行度大大减低,而且大部分养老机构所在位置较为偏僻,规范化管理不到位,使得老人和子女不愿意接受,针对这些情况,可以引入社会资金,构建连锁服务平台,完善区域养老服务供给。目前,社区便利店的不断发展使得每个小区周围都基本有相应的便利店,因此可以使养老和社区便利店相结合,在便利店内摆放相应的养老设施和专业人员,不仅可以使老人就近养老,而且可以使子女放心,从一定程度上还能增加便利店的利润,双管齐下,从而达到最好的效果。

(四)整合资源,构建四方互助机制满足基础性养老服务需求

目前,淮安市场上的养老资源众多,政府、民间投资企业、社区及家庭都在为养老服务提供一定的资源,但是由于资源整合不到位,使得部分地区的基础性养老不到位,部分地区的老人不仅没有享受过相应的养老服务,而且对于养老意识薄弱,没有体会到老人所应当享受的服务,因此应当整合资源,构建四方互助机制来规范养老服务需求,使得养老资源能够充分的被利用,扩展到各个所需地区,使得每个老人都能享受到基础性的养老服务。

(五)个性化满足高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面对市场上玲琅满目的养老服务需求,人们已经渐渐的出现了视觉疲惫,无论来到哪家养老机构或者社区都是固定不变的养老服务,而且还没有一定的规范性,部分老人对于这些养老服务是充耳不闻,另外的部分老人则需要更加高层次的养老服务,这些最为普遍和基本的养老服务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应当定制和建立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定期上门给老人进行检查;安排专业的人员陪伴老人,要知道老人目前所缺的不是物质上的养老,而是精神上的养老,因此心灵的陪伴是至为重要的;定期举行相应的老人活动来吸引老人的参与,不仅可以锻炼老人的身心,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老人结交更多的朋友,便于交流和娱乐。

[1]陆遥,汪泓.上海市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模式选择[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1,(08).

[2]郭永芳.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空巢”家庭养老的思考[J].经济问题,2008,(11).

[3]杨文健,邹海霞.江苏现行养老服务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术论坛,2014,(05).

[4]李爱玉.欠发达地区医护型养老机构发展困境与展望[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24).

[5]郭林.香港养老服务的发展经验及其启示[J].探索,2013,(01).

[6]董红亚.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解析和重构[J].社会科学, 2012,(03).

[7]陈友华.居家养老及其相关的几个问题[J].人口学刊,2012,(04): 51-59.

[8]章晓懿.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模式研究:基于与民间组织合作的视角[J].中国行政管理,2012,(12).

[9]董红亚.中国政府养老服务发展历程及经验启示[J].人口与发展,2010,(05).

[10]王莉莉.基于“服务链”理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供给与利用研究[J].人口学刊,2013,(02).

[11]丁建定.居家养老服务:认识误区、理性原则及完善对策[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02).

[12]章晓懿,刘帮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模型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中国人口科学,2011,(03).

[13]张孝廷,张旭升.居家养老服务的结构困境及破解之道[J].浙江社会科学,2012,(08).

[14]刘红芹,包国宪.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管理机制研究——以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院”为例[J].理论与改革,2012,(01).

[15]李学斌.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研究综述[J].宁夏社会科学,2008,(01).

[16]田青.老人社区照料服务[D].华东师范大学,2010.

[17]于红梅.对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养老模式的思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18]仇海囡.养老模式与城市规划应对[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1.

[19]黄少宽.国外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特点 [J].城市问题, 2013,(08).

[20]胡宏伟,时媛媛,肖伊雪.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中国养老保障方式与路径选择——居家养老服务保障的优势与发展路径[J].华东经济管理,2012,(01).

[21]章晓懿,梅强.影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的因素研究:个体差异的视角[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

[22]廖楚晖,甘炜,陈娟.中国一线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评价[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02).

倪梦倩,女,江苏淮安人,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连锁经营管理;

柳云彬,女,江苏连云港人,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连锁经营管理;

宋超,男,江苏徐州人,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连锁经营管理。

F121

A

1008-4428(2015)04-117-03

猜你喜欢
欠发达淮安养老
“天下第一笋”——淮安“天妃宫”蒲菜
华人时刊(2022年15期)2022-10-27 09:05:50
梨园寻梦淮安缘
华人时刊(2020年13期)2020-09-25 08:21:58
凝眸古城淮安
华人时刊(2020年13期)2020-09-25 08:21:56
喜看淮安“空中走廊”
华人时刊(2020年13期)2020-09-25 08:21:46
养生不是养老
基层中医药(2018年2期)2018-05-31 08:45:06
养老更无忧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5:47:39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华人时刊(2017年19期)2017-02-03 02:51:37
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中国卫生(2016年3期)2016-11-12 13:23:24
养老之要在于“安”
大社会(2016年5期)2016-05-04 03:41:44
别让欠发达地区的新能源项目成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