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现状与对策分析

2015-01-07 02:22花争荣
市场周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国际航运航运港口

花争荣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现状与对策分析

花争荣

自1996年1月,国家正式启动以上海为中心,浙江、江苏为两翼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以来,上海航运业发展在十几年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于2005年建设了中国第一个洋山港保税港区。然而经济危机的到来也使我们发现上海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方面的诸多不足。本文通过分析上海航运业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国际航运中心;航运金融;自主创新

一、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航运业也迅速发展,在国际经济舞台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上海是国内航运中心建设最为成熟的城市,江浙地区港航业发展也居于国内前列,长三角地区是国内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如何合理配置区域资源,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中心,成为上海航运业发展的关键。上海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过程中取得了可观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

二、国际航运中心发展

(一)国际航运中心内涵

有关国际航运中心的“概念”及领域,至今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有学者将具有航线稠密的集装箱枢纽港、深水航道、集疏运网络等硬件设施和为航运业服务的金融、贸易、信息等软件功能的港口城市作为其内涵。

(二)国际航运中心分类

据国际航运中心分类可以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市场交易和提供运输服务为主,如伦敦国际航运中心;第二类是以腹地货物集散服务为主,即腹地型的国际航运中心,如鹿特丹国际航运中心和纽约国际航运中心;第三类是以中转为主,即中转型的国际航运中心,如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和新加坡国际航运中心。

这些航运中心的发展都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伦敦具有人文历史的优势,至今仍保持着全球顶级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是因为依托本国发达的经济、完善的制度体系、适度宽松的监管制度、精通业务的专业人才的大量供应以及灵活的劳动力市场,使得其不断扩大在融资、保险、信息指数、行业组织等服务业的全球影响力。纽约港得益于强大的经济腹地,纽约是世界美元交易的演算中心、外汇交易中心,是全球最大的资本市场、基金管理和基金对冲市场,有力的推动了其在航运金融方面的发展。荷兰鹿特丹港之所以是世界第一大港,一方面是因为依托德国的兴起为其提供了天然的经济腹地,欧洲共同体的建立增加了国际间的来往并推动了本国工业的迅速崛起,另一方面则在于航运发展的软实力--优越的服务,如鹿特丹集装箱的运输形式的多样化。新加坡港的发展借助于地理优势,它处于国际钟摆航线上,地理位置优越,是新加坡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新加坡金融业也很发达,基金管理、外汇兑换、财富管理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发展经济的重要支柱。香港港是中国天然良港,远东的航运中心,它采用的是自由港模式,有海上航线20多条,通往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个港口,在毗邻港口的区位上设置国际物流基地,通过保税优惠和加工增值服务,以有效促进国际贸易、国际物流、出口加工和航运产业的发展,增强国际航运中心的吸引力。

三、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

(一)上海航运发展成绩

1.港口环境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阴云逐渐消散,航运业加速复苏,这带动了上海航运中心的发展。近期,上海港发展态势良好,成为国际航运中心一直是国家的目标,事实上上海也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历经多年,上海逐步凸显出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口岸环境得到改善,航运生产要素向上海聚集,航运市场正走向规范有序,航运信息的集散中心和航运政策研究中心逐步形成。

2.港口吞吐量

全球最大的20家船运公司均已进驻上海,境外航商已在上海设立100多家子公司或办事处,以及250多家货运代理。2013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77600万吨,如表1,集装箱吞吐量3361.7万TEU,如图2,均位于世界前列。

表1 全球前十大港口货物吞吐量(万吨)

表2 全球前十大港口集装箱吞吐量(TEU)

3.信息化

此外,上海航运交易所基本确立了中国航运政策研究中心和国际航运信息发布中心的地位;上海“大通关”平台、上海跨国采购平台、上海出口加工区物流联网监管平台和上海口岸电子支付平台已经建成;保税物流园区和保税港区也在国内率先建成。

4.航运金融

在沪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金融租赁公司是航运融资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沪银行业金融机构一直通过各种融资方式为航运业、船舶制造业、港口业等提供金融服务,满足上海航运产业的资金需求。截止到2012年底,在沪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对航运、船舶制造和港口管理等航运相关企业的授信总额为1518.63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为891.83亿元人民币、租赁余额为178.02亿元人民币[1]数据来源:2012—2013年中国航运金融发展报告。。

2013年上海保险行业继续发挥在航运金融中的保障服务功能,大力发展船舶保险、海上货运保险等传统保险业务,积极推进并扩大内河船舶污染责任保险等试点业务,探索航运保险服务新模式,在机构集聚和业务创新两方面都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在全球航运保险市场保持了相对活跃的增长。

(二)上海航运发展的突出问题

1.费用较高

港口的国际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费用上,而上海港口的口岸收费包括国际收费、地方费用、关检费用等在东亚各港中属于较高水平,以韩国釜山为例,其国际中转价格比上海低20%左右。

2.船舶制造业有待创新

船舶制造业方面,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由于我国船舶制造业起步较晚,基础比较薄弱,主要的经营范围仍处在较为低端的制造领域。尽管我国总造船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在高端船舶研发和制造方面,与世界造船强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同时,不能与国际先进造船企业之间进行长期有效的交流与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船舶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并且近年来造船规模盲目扩张,航运市场船舶订单量持续增加,这虽然促进了船舶制造业快速发展。但由于航运界对我国航运市场过于乐观,缺乏正确的认识,地方政府、民营资本以及外资纷纷投资船舶制造业,使得造船规模过分扩张,对船舶制造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安全隐患。

3.人才匮乏

航运金融方面人才匮乏。航运金融是一个涉及航运、金融、法律等多方面的产业,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较高。但目前我国对航运金融方面的人才的培养力度不够,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不能与国际接轨,缺乏既懂外语、贸易、航运、海商海事、国际法律公约和惯例的复合型人才。此外,从事航运金融业的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人才管理体制。港航领域人才匮乏,高级技工人才稀缺,国有港航企事业单位面临人才老化和流失的双重压力。

四、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议

(一)发展集群模式

探索适合上海港口海运业的集群模式,上海积极实施海洋战略,需加速以集群培育模式与行政管制机制为引导,以港口为核心,以港口城市和区域为依托的港口海运业升级。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为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必须提高创新能力,同时增强核心竞争力。做到体制创新,引入竞争机制,允许参与者以投标的方式进行市场竞争,从而加快航运发展的步伐,如近年来我国兴起的BOT模式。加大对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产品设计领域资金投入,把科技创新作为推进船舶制造业发展的战略基点,切实实施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吸收战略,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和技术升级。

(三)培育高端稀缺人才

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采用国际化的人才策略,进行多层次、多目标、多方式的专业教育。根据航运市场需要,加快培养精通海事法律、金融保险、航运经纪等专业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确保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较高的专业化管理体系。借鉴澳大利亚,对航运人才参加社会培训的学费,在个人所得税中予以全额抵扣。对于紧缺的航运经纪、航运保险、航运金融、海事仲裁等方面的航运高级人才,可以通过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积极引导和鼓励人才向上海港航业集聚,为他们提供政策支持,如税收优惠、贷款优惠等,吸引国内外高级航运相关人才在上海扎根,带动航运相关业务向上海转移。

五、结论

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是一项浩大而持久的工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十多年的建设历程中有成绩也有不足,在摸索实践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也走入过误区。今天,我们应着力建设航运服务集聚区,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快航运金融、咨询、经纪、保险等要素市场的集聚,使航运服务业企业成群、产业成链、要素成市。依托上海客运中心建设,发展邮轮经济,做好规划,形成品牌,拓展新的增长点。然而上海航运业的发展毕竟基础较为薄弱,快速发展中存在诸多历史遗留问题的困扰,加上国内外众多竞争者的夹击,发展前景仍存在一定变数,因此在对于航运业的筹划和建设中应当做到兼顾软硬环境,充分利用各方面优势,争取早日实现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目标。

[1]郭晔.中外航运金融市场发展的对比分析[J].人文社会科学学刊,2012,(05).

[2]Theodore C.Syriopoulos.Finacing Greek Shipping:Modern Instruments[M].Methodsand Markets:171-210.

[3]孔文.新加坡—全球性国际航运中心的经营之道[J].交通建设与管理,2007,(02).

[4]邓伟.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建设的现状和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03).

[5]金鑫.我国航运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3,(04).

[6]姚瑜林.上海发展航运金融业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中国港口,2009,(01).

[7]李智慧.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庄佩君,马仁锋,赵群.欧洲港口海运产业集群发展模式[J].中国航海,2013,(06).

[9]王泽华.2012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与发展状况分析[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3,(08).

[10]陈恭.发展航运金融 服务实体经济---“航运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环境与对策研讨会”综述[J].科学发展,2012,(06).

花争荣,女,安徽省淮北市人,上海海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海运与物流经济的统计学研究。

F127

A

1008-4428(2015)02-38-03

猜你喜欢
国际航运航运港口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港口上的笑脸
国际集装箱市场变化及带来的潜在挑战
惠东港口
亚洲区域内集装箱运输贸易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