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分析

2015-01-07 02:22彭慧
市场周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国际航运航运中心

彭慧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分析

彭慧

目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已取得初步进展,硬件设施逐步到位,但在软环境建设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为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顺利进行,通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发达国际航运中心在基础环境及软环境方面的对比,分析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国际竞争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基础环境建设;软环境建设

一、国际航运中心内涵

国际航运中心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当前,国际航运中心是指融发达的航运市场、丰沛的物流、众多的航线航班于一体,一般以国际贸易、金融、经济中心为依托的国际航运枢纽。2009年国务院第19号文件将其定义为“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服务高效,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中心,它具有以下三大模式、六大特征及八大要素。

(一)国际航运中心三大模式

1.伦敦模式——综合服务型

伦敦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与世界经济中心转移有关。受自身港口条件影响,伦敦发挥其强大的工业和发达的国际金融业、贸易业的优势,成为国际航运规则的发源地和航运信息中心。

2.纽约、鹿特丹模式——经济腹地型

纽约和鹿特丹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确立,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广阔的经济腹地是重要因素。此外,纽约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还得益于其全球第二大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3.新加坡、香港模式——中转型

新加坡和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在经济腹地方面并没有显著优势,但这两个城市利用其地理优势和金融、贸易优势,抓住历史机遇,确立其国际航运中心地位。

(二)国际航运中心六大特征

纵观世界各大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历程可知,港口城市发展成国际航运中心,有其各自的背景及优势,但无论哪种模式,一般都具有以下六大特征:1.都是港口城市;2.都是以国际航运为纽带,带动相关经济的协同发展;3.都拥有四通八达的集疏运交通网络;4.都是金融、贸易中心;5.都拥有成熟发达的国际航运市场;6.都得到社会公认。

(三)国际航运中心八大要素

国际航运中心应具备以下八大要素:1.腹地经济发达;2.进出口的货流量大,特别是要有充沛的集装箱货源;3.发达健全的国际航运市场;4.区位条件优越,接近国际主干航线的战略性地理位置;5.优良的深水航道和港口;6.完备的后方集疏运系统;7.国际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的城市支撑;8.以现代电子商务为代表的良好配套服务和灵活、方便、优惠的政策法律环境。

以上六大特征和八大要素是所有国际航运中心所具备的基本特征,也是港口城市发展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基本要素和必要条件。并不是所有港口城市都能发展成航运中心,只有具备一定的特征和先决条件,才有可能在港口城市的竞争中率先发展成国际航运中心。

二、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影响因素

(一)基础环境建设

1.自然地理条件

据“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建设论证报告”对15家大船公司1980年以来下水的干线船舶进行分析后预测,2005年的干线船一般不小于3500标箱,7000标箱级的大型干线船有相当数量;2010年的干线船最小一般在4000标箱左右,8000标箱级大型干线船将有很大发展潜力。在三大东西向干线上运行的船舶,超巴拿马型船舶所占比例,2010年将达到55-60%;2020年将达到65-70%。由此可见,建设15米水深的航道与泊位,满足5000标箱以上、满载吃水14米的第五代、第六代集装箱靠泊,成为各个集装箱港迫在眉睫的任务。

表1 重要港口城市码头前沿水深

2.港口生产技术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自08年以来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等均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且与香港及伦敦等国际知名航运中心相比,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具体数据如下:

表2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港口经营业务08-10年数据

表3 2009年上海、香港及伦敦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相关数据指标

3.硬件设备

(1)装卸机械

上海港务局共有各类装卸机械计3256台,其中起重机械类578台,输送机械类660台,搬运机械类980台;另沪港合营的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拥有搬运、专用机械204台。

(2)港口库场情况

公用码头生产用仓库总面积计34.5万平方米和散粮圆筒仓17万立方米,生产用堆场总面积计177.6万平方米,其中煤堆场28.3万平方米;集装箱堆场54.7万平方米。

(3)港作船舶

上海港务局共有港作船舶373艘,其中引水船4艘,消防船7艘,交通船18艘,供应船11艘,清洁船5艘,带缆船14艘装卸机械。

4.集运输方式

世界主要国际航运中心如鹿特丹、汉堡、安特卫普等的集运输方式,均是由公路、水路和铁路等组成,且公路与水路比例较为接近,而铁路比例较小。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集疏运方式以公路为主,水路为辅,少量铁路。具体组成比例如下表所示:

表4 世界主要国际航运中心装箱集疏运体系构成

5.腹地经济环境

国际航运中心所在城市上海市是全国最大的经济、金融、贸易、科技、文化、信息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港口城市,上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的一半是为上海市服务的,除此之外还包括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省,腹地范围广阔。

表5 国际主要航运中心主要经济指标

6.港口可持续发展

“十一五”时期,上海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虹桥商务区和外高桥国际贸易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积极探索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管理体制和模式创新,成立上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推进“三区”、“三港”联动发展,深化贸易便利化措施,推进区域大通关合作,启动实施新型国际贸易试点,上海口岸作为我国进出口货物的主通道和中转枢纽功能进一步深化。

(二)软环境建设

1.政府性环境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国内首创的模式,集目前国内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三方面的政策优势和港口功能于一体。主要税收政策为:国外货物入港区保税;货物出港区进入国内销售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手续,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国内货物入港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港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这种模式是现有国情下政策最开放、优惠政策最多、管理最宽松、运行规则基本与国际接轨的一种新的贸易模式,是港口城市梦寐以求的开放高地。

其次在经济性软环境上,继中央提出关于上海“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定位之后,上海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上海经济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本世纪初,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明确把上海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

2.航运市场

与新加坡、香港、高雄、釜山的国际航运中心相比,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平均集装箱航班密集度、航行覆盖面、物流服务拓展能力、市场应变能力等都处于中上游水平,可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航运市场规模巨大,极具发展潜力。具体数据见下表。

表6 五大国际航运中心航运市场指标对比

3.金融环境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鹿特丹和新加坡等国际航运中心相比,金融环境逐步改善,金融业初具规模,但无专门航运金融机构,且航运辅助企业和航运服务设施均较为缺乏。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7 三大国际航运中心金融环境对比

4.信息环境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引入集装箱电子标签系统,辅以海量数据挖掘等信息技术手段、创新现代管理理念和技术实现基础型航运业务价值提升,完成向产业链高端的攀登。

三、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建设发展中的几个问题:上海航运企业主要参与的是全球航运价值链的低端。

上海航运企业主要参与以伦敦知识型国际航运中心为中枢的全球航运价值链,从事的是低知识含量、以物质资本为主的装卸和运输等基础航运环节,处于全球航运价值链部分高端航运服务,都是通过伦敦等国际航运中心来实现的。基础型航运业务由于缺少作为知识、技术和人力等资本密集的高端航运服务业投人,使基础航运业呈现出“大而不强”的特征,缺乏竞争力。这就是我们是航运大国而非航运强国的重要原因。

四、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基本建议

(一)完善法律、政策环境,争取实施自由港政策

要实现我国海事案件审判的国际化,除了完善海事法律制度、做好宣传推广工作之外,还要提高海事法律人才队伍的国际私法水平,争取实现自由港政策。

(二)完善航运市场体系,规范航运市场环境

上海政府可适当采取产业政策倾斜措施,为航运及相关产业的企业制订税收激励计划。一方面,通过税收的适度优惠,吸引境外著名航运企业及金融、保险机构在上海开设分支机构。另一方面,通过税收制度改革为我国航运企业创建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

(三)加快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步伐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应该实施金融自由政策,特别是特殊的外汇政策,应当放松外汇政策。在浦东新区试点可采取离岸金融业务,并采取适当开放的外汇管理业务,以此提升上海现有金融机构的层次和功能,满足航运中心发展的金融需求。

(四)加快航运信息中心建设

对航运和物流活动中产生的各类业务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和应用,为港航行政监管、电子政务和生产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为社会各界和企业提供航运和物流信息增值服务。

[1]邓伟.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建设的现状和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03).

[2]吴向阳.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建设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04).

[3]陆尚雄.香港与新加坡自由港模式的比较研究[J].特区经济.1996,(04):40—43.

[4]张志华.中外航运业税收制度比较与借鉴[J].中国水运,2010,(02):13—14.

[5]王婕丽.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经验对上海的启示[J].水运管理,2010,(02).

[6]张誉清.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配套政策调查报告[J].水运管理,2013,(07).

[7]张玉昭.关于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1,(04).

[8]陈继红.改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软环境的对策研究[J].水运管理,2009,5(5):19—20.

[9]陈继红,真虹,张婕姝.基于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的中国航运市场开放政策研究[J].水运管理,2010,32(11):9一l2.

[10]钱晓虹.依法治港加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建设[J].水运管理,2008,30(9):10-12.

彭慧,上海海事大学产业经济学。

F127

A

1008-4428(2015)02-35-03

猜你喜欢
国际航运航运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国际集装箱市场变化及带来的潜在挑战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亚洲区域内集装箱运输贸易展望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之“十二五”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