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琳
内容摘要:收入分配差距既是民生问题,又是未来经济结构转变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近年经济数据的分析发现,内蒙古在收入分配结构上存在政府与居民的收入分配失衡,并且差距有扩大趋势。这种收入分配的差距影响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抑制了有效消费需求的增加、影响劳动者整体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收入分配 结构失衡 经济增长
内蒙古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增长比较
(一)经济总量(GDP)快速增长
新世纪以来,内蒙古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为历史机遇,坚持不懈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实现了边疆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2002年至2006年内蒙古GDP从1940.94亿元增加到4944.25亿元,增长了154.73%;2007年至2011年GDP又从6423.18亿元增加到14359.88亿元,增长了123.56%。2011年以后,在国家总体经济趋缓的大形势下,内蒙古经济依然保持着较高的增长水平,经济总量仍排在全国前列。这一时期,是内蒙古经济总量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
(二)居民收入增长明显低于GDP
在经济总量大幅提升、城乡面貌不断变化、社会建设不断提高的同时,居民收入增长却与经济增长不相协调。2002至2006年间,内蒙古职工工资总额从237.4765亿元增加到446.9480亿元,增长了88.21%,增幅仅为GDP增幅的57.01%;2007到2011年间职工工资总额从536.5887亿元增加到1108.5738亿元,增长了106.60%,但也只相当于GDP增幅的86.27%。
(三)财政收入和职工工资占GDP的比重差距呈扩大趋势
内蒙古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2002年为6.85%,2006年达到12.03%,2011年进一步上升到15.75%。与此同时,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却逐年下降,2002年为12.24%,到2006年下降为9.04%,而到2011年更是降至7.72%。二者差距越来越大。
(四)城乡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
2002年,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总额占GDP的比重为25.62%,2006年继续下降到16.32%;2011下降到11.48%,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近三年虽有所小幅增加,但从近十几年总体来看,居民收入总额占GDP的比重减少到不足原来的一半。
内蒙古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负效应分析
由于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相互失衡状态的长期持续,对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可持续发展正在产生诸多负面效应。
(一)影响产业结构的升级
由于居民收入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增长,致使内蒙古经济的快速扩张并没有产生应有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投资的乘数效应没有充分显示,衍生的社会需求也不成比例,影响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一是居民收入长期偏低,对第二产业中与居民消费为主的农林畜产品加工等轻工业发展不利,影响了内蒙古农林畜资源优势的发挥。二是居民收入长期偏低,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更为不利。第三产业内部包括了大部分与人们的生活消费有关的行业,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必然造成消费水平偏低,进而制约与居民生活关联度很高的第三产业的发展,这是目前内蒙古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重要原因。同时,由于占全区总人口一半以上的农牧民收入偏低,也直接影响了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二)抑制有效消费需求的增加
收入增长低于经济增长的后果之一是导致居民消费不足。内蒙古经济近些年的高增长,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增长,造成投资率连年提高,从43.5%提高到73.0%。然而,居民消费率却逐年下降,从62.9%下降到46.5%,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和全国平均水平。这种状况长期下去,必然造成居民有效消费不足,使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失去动力,最终制约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力的实现。
(三)影响劳动者整体水平的提高
人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但人的发展需要不断追加投资,其中首先是物质保障。社会财富的分配直接关系到人的发展状况,是对人的价值的重视和肯定。如果在分配模式中低估人的价值,就会影响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难以支撑以技术创新和开发为先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就不可能摆脱以自然资源过度开采和消耗带来的经济不可持续问题。
内蒙古收入分配差距产生的原因
(一)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且产业链条在生产领域自我循环
近年来,内蒙古经济发展思路以“增长”为第一目标,积极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采掘业等重型工业,忽视与其配套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使经济呈现粗放发展增长方式。其一般模式为:投资-生产建设性物资的需求-生产资料、能源原材料需求的扩大-采掘业/初级原材料加工业增长。显然,这样一种发展模式形成的价值链条往往比较短,这一链条始终在生产资料领域自我循环,所衍生的社会需求很有限,居民收入并没有随经济增长而得到应有的提高。
(二)劳动力供求关系的作用
内蒙古地区间人力资源流动的政策障碍正在逐步消除,统一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形成,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市打工的限制逐渐放开,农村巨大的失业人口形成了城市非熟练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在传统产业和行业中,长期以来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态势不断加剧,已经形成对工资上涨的强烈抑制力量。
(三)用工制度和分配制度不规范
内蒙古属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和开放的步伐相对滞后,国有单位仍然处于主体地位,用工“双轨制”的现象还很普遍。在很多国有企事业单位,一方面逐步引入了合同工的概念,另一方面旧的固定用工机制没有完全打破,便出现了一个单位内不同用工形式“双轨运行”的局面。正式工或固定工仍然以身份确定工资和福利待遇,而合同工、临时工的报酬则压得很低,这样做既不符合我国的《劳动法》,同时在合同工以及临时工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也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收入。endprint
(四)非公有制经济不发达
近30年改革的实践充分说明,在地方经济构成中,非公有制经济是最具有活力的一支力量,凡是比较富裕的地区,几乎都是民营企业比较活跃、非公有制经济占据比重较大的地区,广东、浙江、江苏等发达地区,无一例外。内蒙古民营企业的发展一直比较滞后,而且还没有真正形成气候,所以也就没有形成民营业主及其衍生社会阶层这一收入高于实业界一般工薪阶层的庞大群体,从而也影响了内蒙古地区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
调整内蒙古收入分配失衡的有效途径
针对内蒙古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现状,要认真贯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努力提高居民收入,使居民消费得到较快增长,从而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良性转变。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一)调整分配制度和政策
政府要尽量减轻企业和职工及居民的税收负担,进一步规范分配机制。从初次分配环节看,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工资等形式的职工收入的比重;从再分配环节看,主要是税收政策的调整,例如,进一步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取消利息税等;在地方税费征收中,制定更宽松的优惠政策,致力于提高居民的实际收入;在财政支出方面,应回归到公共财政的主要职能,即用于公共服务开支和调解社会成员的实际收入,做好社会财富再分配,应大量减少直接或变相用于投资实业领域的财政资金。
(二)调整产业结构
内蒙古经济是一种典型的投资拉动型发展模式,致使经济发展形成了主要依靠能源原材料等重工业单兵挺进、自我循环的状况,制约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进而影响了居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因此,要促进经济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增长方式的转变,使经济增长方式从主要依靠投资变成依靠消费、投资共同推动的增长方式,从主要依靠以第二产业的发展转变成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进一步优化工业内部结构和农业生产结构,从根本上提高国民的收入水平,增加居民的有效消费需求,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三)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内蒙古地区地处我国北部,气候较适合畜牧业发展,牧业收入高于农业收入。应发挥这一优势,发展与畜牧有关的乡镇企业既能增加农牧民收入又能解决农业劳动力剩余问题。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对农村发展有积极作用,如我国沿海及具有发展的大城市的省市城乡收入差距较低。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包头,赤峰、巴盟的第二、三产业发展较好,城市化水平在区内较高,但与其他省市还有很大差距。应发展这些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农村地区农产品销售,劳动力转移提高好的坏境。内蒙古自治区地处我国北部,有些城市如二连浩特、满洲里有着与蒙古国、俄罗斯等国家接壤的地理优势,应发挥这一优势,发展比较优势产业如手工业、农产品加工业等提高收入。
(四)促进有效消费需求
经济发展实践表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最可持续的拉动力是消费需求。近年来,内蒙古消费总量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优化,但同时也面临着消费作用发挥不足、消费市场缺乏新增长点、消费意愿不断下降等问题。从内蒙古经济发展总体目标要求和当前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看,必须把促进消费需求,释放居民消费,作为经济发展持久可靠的内生动力。对于促进消费,关键是提高人民群众的购买力,提高工资性收入。为此要建立三个制度:一是让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经济增长同步;二是要有随着企业效益增加提高工资的制度;第三是建立工资随着CPI增加而提高的机制。促进消费还要增加人民群众的财产性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对低保适当地提高标准,促进信用消费。
(五)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与薪酬管理
就目前乃至今后相对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供过于求的巨大压力,我国非熟练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很难大幅度提升。因此,加强人力资本投资,使劳动者不仅依靠体力挣钱,更要依靠知识和技术挣钱,使从业者具备起码的执业技能和资格条件,是改善他们的职业层次,增加其收入的根本之道。同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严格监管执行。由于一般体力劳动者在内蒙古也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因而有些用人单位对最低工资标准执行很不严格,工资水平普遍低。如果是在用工制度全社会都实现市场化的环境下,这种做法无可厚非,但在目前的多元化用工制度下,尤其是国有垄断行业和企业,受员工的用工形式和身份的不同因素影响,常常是同工不同酬。因此,进一步改革用工制度和分配制度,使城乡居民的收入与GDP基本保持同步增长,使其更具投资和消费能力,是促进经济步入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刘扬.对近年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研究—兼论税收在国民收入分配过程中的作用[J].税务研究,2002(9)
2.刘扬,纪宏等.中国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研究—以北京市为例的考察[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3.李仁君.关于收入分配的理论综述[J].社科纵横,2009(12)
4.王薇,么海亮.基于成分数据的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商业时代,2012(11)
5.王旭升.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成因及对策[J].经济导刊,2010(1)
6.姜爱林.发达国家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做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和政策建议[J].高校社科动态,2010(2)
7.付文林,赵永辉.价值链分工、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国民收入分配结构[J].财经研究,201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