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东++魏祖成
教师用“新”教材要做到“贴近人心、深入人心、振奋人心”,用“心”烹饪出可口的“营养套餐”,才能真正做到用教材教。
一、营养早餐:吃透教材,贴近人心
首先,研究编者意图,把握教学的“尺度”。
弄清教材的编排意图,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前提,首先应该从整体上了解该学段或年段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编排意图,然后再重点研究所教教材的各个要素,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教学中,某教师就引导学生练习了一组“把下列各方程变形为用x的代数式表示y的形式”:①3x+y=7;②2x+3y=8;③2x+5y=7;④5x6y=9。再安排了一组“把下列各方程变形为用y的代数式表示x的形式”:①x+4y=7;②2x5y=8;③7x+3y=5;④5x+6y=6。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机械地摆弄着字母和数字,不时出现学生出错的抱怨。接着,教师讲解例题,依程序学习,但学习的效果如何呢?多数学生解题“一元化”,学习低效化。教学过程体现的是教师的教,而非学生的学。这充分体现了教师对新教材理解、把握都不到位。
其实,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值得思考的有两点:一是教材的练习题要求“把各方程变形为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为何不指明具体的字母?二是这个练习为何安排在例题后才出现,有何意义?教师如果能吃透教材,就会认识到:新教材是在例题解决中生成了“代数式的表示”,才用来求解方程组,体现了学习意义的构建;摒弃了唯“知识”的机械性操练,凸显了学习者个性的张扬,学习者“因了解方程中系数的特征而变形”,而不是“为变形而变形”,突出了学习中心。
其次,研究知识脉络,控制教学的“难度”。
在整体把握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编排意图的基础上,教师要对教学重点、难点、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生长点、最近发展区域的拓展点以及教材上的关键信息(提示语、问题等)进行分析,要让教材向前延伸、向后拓展,从而使教材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充满活力的不竭源泉。
如在“一次函数图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教学中,当自变量是任意实数时,图象是一条直线,如果仅仅就教材中所给出的内容去教学,学生学得肤浅,而且对一次函数图象的形状的本质理解不够透彻。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自变量”的取值会影响图象的“形状”,当“自变量”取“特殊值”时,图象就是“直线上的一部分”,所以教学时要及时对“图象的特征”进行总结,让学生感受到“奇形怪状”的一次函数图象。
二、营养午餐:拓展教材,深入人心
一是研究知识生长,提高教学的“强度”。
例题、习题是训练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善于以例题习题为“生长点”,设计出各种形式的练习,将前后知识连接起来,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的“强度”。
如图1(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6页6题(2))的练习中,可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会跳舞的平行线”,即将一根橡皮筋系在AB、EF同侧的两个端点上,手拿橡皮筋,改变手势和步伐,可得如下变式:
以上变式探讨题是对课本习题的创生再生,在保留原题设的前提下,适当将问题逐步引申、挖掘,深化题目的丰富内涵,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广阔性、灵活性、创造性是大有裨益的。
二是研究教材结构,把握变式的“限度”。
教材不可能把所有问题都设计得“十全十美”,不可能适合所有地区,也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发展,教师应适时改造教材,甚至“创编教材”,为教材“瘦身”或“增肥”,这样虽在调整修改中变“瘦”了或变“肥”了,但教材的内容却“增值”了。
如在“函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教学中,教材安排了一个附有实际情境的例题,并要求指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此题联系生活实际,在求出了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后,教师可让学生思考对附有实际意义的解析式,我们在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时应注意什么?通过这一内容的“增肥”教学,可使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既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教材作为课程资源,师生对教材就可以共生、共创、再次开发,让教材中的数学成为学生喜欢学习的数学,从而让数学深入学生的心灵。
三、营养晚餐:超越教材,振奋人心
一是研究隐性资源,扩大知识的“广度”。
在数学教材中,由于篇幅、体系等原因,一些内容被简化或扬弃,留存着许多学生看不见的空洞和留白,教师应及时把这些深藏不露的空白之处挖掘出来,让学生经历“再创造”的过程,使教材内容“增值”。
如在“中点四边形”(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教学中,对教材的内容可作如下创新:①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中点四边形分别是什么四边形?②当原四边形具备什么特征时,中点四边形会变成矩形、菱形,还是正方形?③中点四边形的周长、面积与原四边形有何关系……这些都能帮助学生形成较好的知识网络,以提高思维的难度,增加教学的密度。
二是研究教学材源,精选拓展的“角度”。
知识是没有学科界限的,数学同其他学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效的处理好其他学科与数学学科的横向联系,有助于数学教学的发展和提高。物理中有很多问题中的两个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就是数学中的函数关系。古诗中的美妙诗句蕴藏着数学知识。
如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教学中,为了增强趣味性,联想到古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古诗反映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将此诗的意境与现实结合起来就抽象成了一个几何问题。
责任编辑 严 芳endprint
教师用“新”教材要做到“贴近人心、深入人心、振奋人心”,用“心”烹饪出可口的“营养套餐”,才能真正做到用教材教。
一、营养早餐:吃透教材,贴近人心
首先,研究编者意图,把握教学的“尺度”。
弄清教材的编排意图,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前提,首先应该从整体上了解该学段或年段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编排意图,然后再重点研究所教教材的各个要素,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教学中,某教师就引导学生练习了一组“把下列各方程变形为用x的代数式表示y的形式”:①3x+y=7;②2x+3y=8;③2x+5y=7;④5x6y=9。再安排了一组“把下列各方程变形为用y的代数式表示x的形式”:①x+4y=7;②2x5y=8;③7x+3y=5;④5x+6y=6。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机械地摆弄着字母和数字,不时出现学生出错的抱怨。接着,教师讲解例题,依程序学习,但学习的效果如何呢?多数学生解题“一元化”,学习低效化。教学过程体现的是教师的教,而非学生的学。这充分体现了教师对新教材理解、把握都不到位。
其实,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值得思考的有两点:一是教材的练习题要求“把各方程变形为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为何不指明具体的字母?二是这个练习为何安排在例题后才出现,有何意义?教师如果能吃透教材,就会认识到:新教材是在例题解决中生成了“代数式的表示”,才用来求解方程组,体现了学习意义的构建;摒弃了唯“知识”的机械性操练,凸显了学习者个性的张扬,学习者“因了解方程中系数的特征而变形”,而不是“为变形而变形”,突出了学习中心。
其次,研究知识脉络,控制教学的“难度”。
在整体把握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编排意图的基础上,教师要对教学重点、难点、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生长点、最近发展区域的拓展点以及教材上的关键信息(提示语、问题等)进行分析,要让教材向前延伸、向后拓展,从而使教材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充满活力的不竭源泉。
如在“一次函数图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教学中,当自变量是任意实数时,图象是一条直线,如果仅仅就教材中所给出的内容去教学,学生学得肤浅,而且对一次函数图象的形状的本质理解不够透彻。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自变量”的取值会影响图象的“形状”,当“自变量”取“特殊值”时,图象就是“直线上的一部分”,所以教学时要及时对“图象的特征”进行总结,让学生感受到“奇形怪状”的一次函数图象。
二、营养午餐:拓展教材,深入人心
一是研究知识生长,提高教学的“强度”。
例题、习题是训练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善于以例题习题为“生长点”,设计出各种形式的练习,将前后知识连接起来,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的“强度”。
如图1(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6页6题(2))的练习中,可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会跳舞的平行线”,即将一根橡皮筋系在AB、EF同侧的两个端点上,手拿橡皮筋,改变手势和步伐,可得如下变式:
以上变式探讨题是对课本习题的创生再生,在保留原题设的前提下,适当将问题逐步引申、挖掘,深化题目的丰富内涵,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广阔性、灵活性、创造性是大有裨益的。
二是研究教材结构,把握变式的“限度”。
教材不可能把所有问题都设计得“十全十美”,不可能适合所有地区,也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发展,教师应适时改造教材,甚至“创编教材”,为教材“瘦身”或“增肥”,这样虽在调整修改中变“瘦”了或变“肥”了,但教材的内容却“增值”了。
如在“函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教学中,教材安排了一个附有实际情境的例题,并要求指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此题联系生活实际,在求出了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后,教师可让学生思考对附有实际意义的解析式,我们在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时应注意什么?通过这一内容的“增肥”教学,可使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既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教材作为课程资源,师生对教材就可以共生、共创、再次开发,让教材中的数学成为学生喜欢学习的数学,从而让数学深入学生的心灵。
三、营养晚餐:超越教材,振奋人心
一是研究隐性资源,扩大知识的“广度”。
在数学教材中,由于篇幅、体系等原因,一些内容被简化或扬弃,留存着许多学生看不见的空洞和留白,教师应及时把这些深藏不露的空白之处挖掘出来,让学生经历“再创造”的过程,使教材内容“增值”。
如在“中点四边形”(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教学中,对教材的内容可作如下创新:①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中点四边形分别是什么四边形?②当原四边形具备什么特征时,中点四边形会变成矩形、菱形,还是正方形?③中点四边形的周长、面积与原四边形有何关系……这些都能帮助学生形成较好的知识网络,以提高思维的难度,增加教学的密度。
二是研究教学材源,精选拓展的“角度”。
知识是没有学科界限的,数学同其他学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效的处理好其他学科与数学学科的横向联系,有助于数学教学的发展和提高。物理中有很多问题中的两个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就是数学中的函数关系。古诗中的美妙诗句蕴藏着数学知识。
如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教学中,为了增强趣味性,联想到古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古诗反映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将此诗的意境与现实结合起来就抽象成了一个几何问题。
责任编辑 严 芳endprint
教师用“新”教材要做到“贴近人心、深入人心、振奋人心”,用“心”烹饪出可口的“营养套餐”,才能真正做到用教材教。
一、营养早餐:吃透教材,贴近人心
首先,研究编者意图,把握教学的“尺度”。
弄清教材的编排意图,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前提,首先应该从整体上了解该学段或年段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编排意图,然后再重点研究所教教材的各个要素,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教学中,某教师就引导学生练习了一组“把下列各方程变形为用x的代数式表示y的形式”:①3x+y=7;②2x+3y=8;③2x+5y=7;④5x6y=9。再安排了一组“把下列各方程变形为用y的代数式表示x的形式”:①x+4y=7;②2x5y=8;③7x+3y=5;④5x+6y=6。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机械地摆弄着字母和数字,不时出现学生出错的抱怨。接着,教师讲解例题,依程序学习,但学习的效果如何呢?多数学生解题“一元化”,学习低效化。教学过程体现的是教师的教,而非学生的学。这充分体现了教师对新教材理解、把握都不到位。
其实,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值得思考的有两点:一是教材的练习题要求“把各方程变形为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为何不指明具体的字母?二是这个练习为何安排在例题后才出现,有何意义?教师如果能吃透教材,就会认识到:新教材是在例题解决中生成了“代数式的表示”,才用来求解方程组,体现了学习意义的构建;摒弃了唯“知识”的机械性操练,凸显了学习者个性的张扬,学习者“因了解方程中系数的特征而变形”,而不是“为变形而变形”,突出了学习中心。
其次,研究知识脉络,控制教学的“难度”。
在整体把握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编排意图的基础上,教师要对教学重点、难点、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生长点、最近发展区域的拓展点以及教材上的关键信息(提示语、问题等)进行分析,要让教材向前延伸、向后拓展,从而使教材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充满活力的不竭源泉。
如在“一次函数图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教学中,当自变量是任意实数时,图象是一条直线,如果仅仅就教材中所给出的内容去教学,学生学得肤浅,而且对一次函数图象的形状的本质理解不够透彻。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自变量”的取值会影响图象的“形状”,当“自变量”取“特殊值”时,图象就是“直线上的一部分”,所以教学时要及时对“图象的特征”进行总结,让学生感受到“奇形怪状”的一次函数图象。
二、营养午餐:拓展教材,深入人心
一是研究知识生长,提高教学的“强度”。
例题、习题是训练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善于以例题习题为“生长点”,设计出各种形式的练习,将前后知识连接起来,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的“强度”。
如图1(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6页6题(2))的练习中,可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会跳舞的平行线”,即将一根橡皮筋系在AB、EF同侧的两个端点上,手拿橡皮筋,改变手势和步伐,可得如下变式:
以上变式探讨题是对课本习题的创生再生,在保留原题设的前提下,适当将问题逐步引申、挖掘,深化题目的丰富内涵,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广阔性、灵活性、创造性是大有裨益的。
二是研究教材结构,把握变式的“限度”。
教材不可能把所有问题都设计得“十全十美”,不可能适合所有地区,也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发展,教师应适时改造教材,甚至“创编教材”,为教材“瘦身”或“增肥”,这样虽在调整修改中变“瘦”了或变“肥”了,但教材的内容却“增值”了。
如在“函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教学中,教材安排了一个附有实际情境的例题,并要求指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此题联系生活实际,在求出了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后,教师可让学生思考对附有实际意义的解析式,我们在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时应注意什么?通过这一内容的“增肥”教学,可使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既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教材作为课程资源,师生对教材就可以共生、共创、再次开发,让教材中的数学成为学生喜欢学习的数学,从而让数学深入学生的心灵。
三、营养晚餐:超越教材,振奋人心
一是研究隐性资源,扩大知识的“广度”。
在数学教材中,由于篇幅、体系等原因,一些内容被简化或扬弃,留存着许多学生看不见的空洞和留白,教师应及时把这些深藏不露的空白之处挖掘出来,让学生经历“再创造”的过程,使教材内容“增值”。
如在“中点四边形”(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教学中,对教材的内容可作如下创新:①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中点四边形分别是什么四边形?②当原四边形具备什么特征时,中点四边形会变成矩形、菱形,还是正方形?③中点四边形的周长、面积与原四边形有何关系……这些都能帮助学生形成较好的知识网络,以提高思维的难度,增加教学的密度。
二是研究教学材源,精选拓展的“角度”。
知识是没有学科界限的,数学同其他学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效的处理好其他学科与数学学科的横向联系,有助于数学教学的发展和提高。物理中有很多问题中的两个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就是数学中的函数关系。古诗中的美妙诗句蕴藏着数学知识。
如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教学中,为了增强趣味性,联想到古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古诗反映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将此诗的意境与现实结合起来就抽象成了一个几何问题。
责任编辑 严 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