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期与播量对小麦扬麦12群体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2015-01-06 02:25洪晓富杨金法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扬麦播量精量

洪晓富,闫 川,李 斌,杨金法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21;2.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21;3.嘉兴市农业经济局,浙江嘉兴 314050;4.海盐县农业经济局,浙江海盐 314300)

播期与播量对小麦扬麦12群体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洪晓富1,2,闫 川1,2,李 斌3,杨金法4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21;2.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21;3.嘉兴市农业经济局,浙江嘉兴 314050;4.海盐县农业经济局,浙江海盐 314300)

通过播期、播量试验,调查小麦扬麦12群体动态和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迟播通过增加播量增大群体基数,可达稳产的目的。针对浙江小麦不同播期提出“精量”“半精量”“增量”播种的技术要点。

小麦;播期;播量;群体动态;扬麦12

小麦是浙江省仅次于水稻的第2大粮食作物,也是主要的春粮作物。新中国建立初期浙江省小麦播种面积曾达42.98万hm2,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期,随着种植制度的调整和小麦退出粮食定购计划,播种面积急剧下降至6.667万hm2以下。2013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旱粮生产的意见》(浙政办发〔2013〕128号),加大了对小麦种植大户的补贴力度,实行订单奖励政策,加快小麦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新建一批高产优质小麦生产示范基地,使小麦成为浙江省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小麦播种面积进一步扩大,2014年小麦播种面积达8.212万hm2。与省外小麦主产区相比,浙江省小麦播种面积虽少,但因茬口多、水稻的品种结构多样化,导致小麦品种结构和种植技术复杂。尤其是单季籼粳杂交稻品种生育期的显著推迟,迟播小麦的高产、稳产已成为生产上急需解决的技术瓶颈。为此就小麦不同播期与播量进行试验,分析其对小麦群体动态和产量的影响,以便指导农业生产。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于2013—2014年在海盐县武原街道试验田进行,试验田肥力均匀。供试小麦品种为扬麦12。

1.2 处理设计

播期设11月5日(A1)、11月25日(A2)和12月15日(A3),播量设150.0(B1),187.5(B2)和225.0(B3)kg·hm-2,9个处理组合。大区166.7 m2,大区四周设保护行。田间管理同高产示范田。

1.3 调查项目

出苗后调查基本苗,1月22日调查越冬苗,3月1日调查最高苗,5月10日调查有效穗、成穗率。2014年5月25日取样考种,5月30日收获测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群、个体

从表1看出,在相同基本苗条件下,11月5日播种的越冬苗占最高苗的比例为76.4%~70.6%,11月25日播种的比例为49.6%~44.8%,12月15日播种的变化不大(34.0%~30.9%),说明12月15日播种冬前发苗不多。由此可见,早播促早发,对促进越冬苗的生长起决定作用。

表1 不同处理组合的群体动态及产量构成因素

11月25日、12月15日播种比11月5日播种,株高分别降低4和8 cm。

2.2 产量及构成因素

从表1可以看出,11月5日播种,播量增加,有效穗增加,每穗实粒数减少。以播量150.0 kg· hm-2的产量最高,比播量225.0 kg·hm-2的增产8.6%。

11月25日播种,同样播量增加,有效穗增加,每穗粒数减少,但产量以播量187.5 kg· hm-2最高,比播量150.0 kg·hm-2增产17.9%。播量150.0 kg·hm-2每穗实粒数最高,但有效穗不足导致产量明显下降,播量225.0 kg·hm-2因每穗粒数明显减少而减产。

12月15日播种的处理组合由于受气温的影响,失去了冬发的优势,有效穗主要靠主穗和春发的早生分蘖成穗,因此相对应的有效穗明显减少,每穗粒数减少,产量以有效穗最多的播量225.0 kg· hm-2最高,比播量150.0 kg·hm-2增产36.1%。

3 小结与讨论

宁绍和杭嘉湖地区是目前浙江省小麦主产区。在此地区小麦的最佳播期为10月25日至11月5日,与常规粳稻接茬的“稻板麦”要求在11月10日前播种,用种量150 kg·hm-2。随着土地规模经营的不断扩大,以稻麦两熟为主的农作制为大多数种粮专业合作社接受。由于浙江省水稻品种的不断更新,高产或超高产的品种生育期普遍推迟,直接成为扩大小麦生产的制约因素。因此,探讨迟播小麦高产稳产栽培技术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根据本试验结果,结合浙江省的小麦生产实际,高产小麦播种适期在11月上旬,小麦播量要控制在150 kg·hm-2左右,实施“精量”播种,基本苗控制在180万~220万株·hm-2,以“大穗、多粒”增产。播期推迟到11月中下旬的,播量要求提高到187.5·hm-2,实施“半精量”播种,基本苗达到220万~300万株·hm-2,以“穗粒并重”获得高产。晚粳稻区,由于超级粳型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应用,造成小麦播期明显推后,错过最适播期。为了使晚播小麦也能达到高产稳产,12月10-15日播种的用种量应提高到225 kg·hm-2,实施“增量”播种,以“多穗”增产。

[1] 王瑞卿.小麦半精播综合栽培技术[J].天津农业科技,2002(4):18-22.

[2] 徐严明.冬小麦精播半精播高产栽培技术[J].北京农业,2014(21):22.

[3] 李永峰.冬小麦播期与播量的关系[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4(10):14-15.

(责任编辑:吴益伟)

S 512.1

:B

:0528-9017(2015)10-1551-02

文献著录格式:洪晓富,闫川,李斌,等.播期与播量对小麦扬麦12群体动态和产量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10):1551-1552.

10.16178/j.issn.0528-9017.20151006

2015-08-16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2008C02008-2-2);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C12902-2);浙江省农科院2014年度提升工程项目(2014CX013)

洪晓富(1964-),男,浙江金华人,副研究员,从事作物栽培研究工作。E-mail:hxfzhongfei@163.com。

猜你喜欢
扬麦播量精量
2021-2022年潢川县稻麦轮作区优质小麦品种展示试验
晚播对苏州南部地区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基于模糊PID控制的玉米精量播种机单体驱动器设计与试验
福建:南安市举办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试验观摩会
不同播量对小麦品种天麦119 适应性的影响
扬麦系列小麦品种的饼干品质分析
播期和播量对春小麦银春10号产量的影响
扬麦系列品种品质性状分析及育种启示
汝州市2018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量处理试验报告
水稻精量穴直播机电驱式侧深穴施肥系统设计与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