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佩华++张光华
《认识钟表》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第七单元的内容。
片段一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想知道他是谁吗?请大家猜一猜。
(教师出示课件:我有一个好朋友,滴滴答答不停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猜猜我是谁!)
师:猜猜它是谁?
生(齐):闹钟、钟表!
师:同学猜得很对,就是钟表。(板书课题)
师:钟表王国的兄弟姐妹可多呢,你们想去钟表大世界看看吗?(课件出示各种不同的钟表)
师:喜欢这些钟表吗?说说你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些钟表!
生1:我在学校大门口见过。
生2:我在火车站见过。
(学生自由发言)
【评析】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持久,活泼好动,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根据这些特点,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在导入时用猜谜语和出示各式各样钟表图片的方法,很快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片段二
师:请小朋友拿出你们准备好的钟面模型看一看、摸一摸,看看钟面上有什么?你有什么发现?小组交流讨论。
生1:钟面上有12个数字,有两根针,一根长针一根短针。
师:谁知道这根长针叫什么针,短针叫什么针?
生2: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
师:你是怎样区分这两个针的?
生2:又粗又短是时针,又细又长是分针。
师:钟面上的12个数字是怎么排列的?仔细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3:我发现了是按照时针和分针旋转的方向排列的。
生4:我发现它们就是按照1、2、3、4……的顺序排列的。
师:请同学们用笔比划一下时针和分针旋转的方向。(同时播放时钟走动动画)
师:刚才同学们认识了钟表的面,那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又该怎样认呢?
师(课件播放情境图):小红是什么时候起床的,你是怎么知道的?谁知道钟面上现在表示什么时刻?
生5:是7时。
师:想一想:为什么说是7时呢?
生6:我是从小红和妈妈的对话中知道小红是7时起床的。
生7:我是从图中的钟面上看出是7时的。
师:图中哪个钟面上看出来的,请你上来指一指。为什么说它是7时?
生7:因为短针指着7。
师:短针是什么针?另外一根针又指着几?
生7:短针叫时针,指着7,另外一根针叫分针,指着12。
(教师再出示一组钟面:3时、6时、8时,让学生大胆说认时间。)
师:唉呀,你们真聪明啊! 下面同学们就跟着老师一起动手拨一拨,看这些时间的分针和时针都指着几?
师:一起拨完了3时、6时、8时后你发现了什么?它们的分针都是指着几,时针指着几?
生8:我看到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3就是3时。
生9:我看到分针指着l2,时针指着6就是6时。
生10:我看到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就是8时。
师:这几个钟面都是表示整时的,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
生11:我发现了它们的分针都是指着12,而时针指的数字都不同。
师:你们说得真棒!分针指着l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板书)
师:小精灵也告诉了我们认识整时钟表的方法。
(教师出示儿歌《小小儿歌》:小闹钟真可爱,分针长长指十二,时针指几是几时。全班一起打节拍唱儿歌。)
师:动手拨一拨,集体拨2时、10时,看看哪一个小组拨得又快又对。
(同桌互拨互说,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动手情况)
【评析】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在片段二中,教师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自己去体验、思考,发现知识、掌握知识、构建知识,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钟面来认识钟面,是很有必要的。在认读整时时刻时,引导学生观察几个钟面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总结出整时时刻的认读方法,让学生在观察中比较,在交流中发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较好地突破了难点,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片段三
(屏幕依次出示“小明的一天”情境图)
师(出示书上90页的图):这是小明一天的生活安排,仔细观察这些图,请你在小组里试着说一说小明什么时间在做什么,你是怎样看钟面上的时间的,将钟面上的时间补充完整。
生1:我知道小明7时在刷牙。
师:小明9时在做什么?
生2:小明9:00就开始学习了。
生3:小明9:00在睡觉。
师:为什么9:00小明在做两件不同的事呢?
生4:因为一个是上午的9时,一个是下午的9时。
生5:因为一天里面有两个9时,所以可以做不同的事。
……
师:看着小朋友又说又拨的,小狗有点急了,它说:“我也要拨个3时,可是我,我,我怎么拨啊?”我们来看看它的钟怎么啦?(教师展示一个缺少时针,分针指着12的钟)
师:看这只钟怎么啦?
生(齐):缺少时针!
师:应该如何添呢?请同学到黑板上为它添加时针。
(教师出示两个针,一根长针、一根短针)
师:为什么要选这根针。
生6:因为缺少时针,时针是又粗又短的。
师:为什么要把时针指着3?
生6:因为小狗要拨3时,当分针指12,时针指着3就是3时。
……
师:说一说现在是几时?(PPT出示钟面图)
生7:3时、9时、5时、11时。
师:那再过一个小时是几时呢?请大家猜一猜。
生8:3时再过1小时是4时。
生9:9时再过1小时是10时。
生10:11时再过1小时是12时。
【评析】在片段三中,教师能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设计相应的巩固练习,让学生都能吃得饱,吃得好,教师设计“小明的一天”的练习,有两个目的,一是巩固整时的读写方法,二是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发现一天中有两个9时,通过反馈全体学生都能掌握;设计的根据时刻添时针或分针的练习,大约百分之八十的学生添得很正确;观察钟面上的时刻,说出再过一小时的时刻,则满足了三分之二左右学生的智力发展需要。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对于打造高效课堂,促进全体学生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反思
我们教学的对象是上学才几个月的一年级学生,这一课是学生第一次正式、系统地接触到有关时间的知识,主要目的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看钟表,会认读钟面上的整时和写出整时。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他们日常生活离不开时间;陌生是因为他们认识时间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因此在本节课中笔者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潜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在这一过程中,关注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增强小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并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营造高涨的学习氛围,创设生动具体的学习活动。
课前采用动手制作可爱的钟面、收集钟表资料、猜谜语等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利用课件,伴着音乐欣赏各种各样的钟表,学生非常感兴趣。学生看到各式各样的钟表发出惊喜的叫声,露出喜悦的神情,通过听觉、视觉走进钟表的世界,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接着出示主题图的钟表,分步实现教学目标:通过钟面模型,并结合多媒体课件来认识时针、分针,达到初步认识钟面的目的。在这个环节中,笔者完全让学生通过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教师在其中只是引导而已,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2.“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课标倡导的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动手实践。由于时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需要大量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等实践活动。笔者让学生自制钟面模型,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亲自经历看一看、说一说、指一指、拨一拨等活动,为此笔者安排了以下三个拨钟的环节。一是由教师说时刻学生动手拨一拨;二是让同桌互拨互说;三是自己选一个最喜欢的时刻拨一拨。第三环节的安排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操作与探索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时针和分针的走向,笔者还让学生跟着课件动手比划比划时针和分针的走向。
认识整时,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情境小对话先让学生初步认识7时的钟面,再通过观察三个钟面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自己探究和发现认识整时的方法。
3.充分体验“生活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本节课注重从学生及身边的事物出发,在巩固对整时认识时,采用“小明的一天”和“快乐的周末”把对时刻的认识与现实有趣的情境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积极探究学习活动,而且能让学生在情境中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让学生说说自己在什么时间干什么事情,把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生活数学”,兴致盎然!
责任编辑 刘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