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正芹
课题与实验
英汉互译中介语的特征、研究现状与展望
潘正芹
英汉互译中介语是翻译视角下一种特殊的学习者语言,作为二语习得和学习中介语的子系统,它具有一般中介语的基本特征,又有自己独有的特征。国内的英汉互译中介语研究时间不长,成果论文数量也非常有限,虽然论文所涉及的面有一定的广度,但还存在大量的游刃空间,具体表现在:目前的研究还没有充分纳入中介语特征的框架,包括迁移和石化在内的语误分析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和疑问,微观领域里的研究远未铺开、纵向研究粗浅,研究视角比较单一。
翻译;中介语;特征;现状;展望
“中介语”(inter language)这一概念,也称“过渡语”,是学习者在二语习得和学习过程中构建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一套特殊的内部系统或心理语法(mental grammars)(Selinker 1969)。它包括两层意义:第一,它可以指学习者二语习得和学习过程中任何阶段某个时间点上(例如:A、B、C、D)的语法状况;第二,它也可以指习得和学习者形成的一系列的中介语连续统一体(continuum)。
中介语统一体母语:____A.____B.____C.____D.____目的语
该词首先用于二语习得和学习研究领域,在国内的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研究中也大量引用,但将中介语概念移植到国内的翻译研究中是最近十多年左右的事情,而且还处于零散状态,尚未形成规模和系统性,英汉互译中介语现象如何定义,包括哪些特征,其研究范围和对翻译教学和实践的启示和作用都还在探索中。因为翻译不同于一般的二语习得和学习,翻译过程受原文和译文之间的相互制约,所以在翻译研究中使用中介语这一概念时需要谨慎和科学,而且还需要可操作和控制的实证空间。英汉互译是二语或外语学习过程的一部分,探讨学习者在翻译过程中所表现的中介语特征,有助于我们了解他们在原文和目的语相互作用和制约
下的翻译中介语发展规律。
学习者翻译过程中说出的和写出的东西(包括口译和笔译)算不算中介语呢?答案是肯定的。英汉互译中介语应该界定为学习者在英汉互译过程中介于原文和目的语之间的学习者语言,它是未成熟的、发展中的、而且又是自成系统的语言,它受到学习者原文的理解能力和目的语水平的制约。
与一般中介语一样,英汉互译中介语也是一个连续统一体,它也可以体现某个阶段或某个时间点上学习者的语言特征,也可以指学习者的整个语言体系。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中国学生而言,一般中介语中的目的语是指学习者正在学的英语,而英汉互译中介语中目的语和原文是个相对概念,如果原文是汉语,那么目的语是英语,如果原文是英语,那么目的语是汉语。二语习得或学习对学习者(特别是儿童)的母语要求并不高,因为目标只指向目的语,对于儿童而言,母语习失(unlearning)都有可能发生,但做翻译是绝对不能忘掉母语的,而且还要加强母语水平和能力,两者同等重要。与一般中介语相比,翻译中介语受到的制约是比较具体的,一切尽在原文和目的语之间,另外其可控性较高,我们可把其中的一方作为观测点,控制研究对象、内容和语言点,一般中介语是不能这样做的。
二语习得和学习研究把中介语的特征归纳为:动态性、渗透性、系统性和石化现象,作为其子系统的英汉互译中介语,它的特征也不例外。
第一,动态特征。英汉互译中介语语法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当中,初级阶段的翻译能力和高一级阶段的翻译能力大不一样,所表现出的语言特征是动态的。
第二,渗透性(Permeable)。渗透性是指学习者的翻译知识和技能不是固定和封闭的,而是开放的,新旧交替,互相渗透,新知识承接旧知识,旧知识为新知识做铺垫,一方面继承旧知识,另一方面是吸收新知识。
第三,系统性。“尽管中介语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但是人们可以探测到学习者使用二语过程中所表现的以规则为基础的自然特征,学习者的中介语规则不是任意的,而是可以预测的。(Ellis 1994)”虽然中介语存在一定程度的个体差异,但从其共性而言,其规律是有系统性的,而且是可以预测的,对于学习者来说,具备了比较系统性的语法知识,他们就有能力在翻译过程中自查自纠。
第四,石化现象(fossilization)。中介语石化是二语习得和学习区别于母语习得的越明显特征。大量事实证明,成人二语习得很难达到目的语水平。翻译也很难达到完美地步,由于受原文(原语)和目的语的相互制约,越往上这种制约越微妙,在文化、价值观和民族心理差异层面上,即使采取归化或异化手段加以妥协,还是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
英汉互译中介语的发展可以划分成四个阶段:前系统阶段、启蒙阶段、系统化阶段和稳定阶段。中介语过程是学习者在不断地输入加工过程中,在潜意识状态下不断地假设、验证、构建、创造、重组和提升,不断地向目的语标准靠近的过程。英汉互译中介语也不例外,这些过程一开始就发生,只不过是阶段不同,学习者所关注的层次不一样。
(一)前系统阶段
一个刚刚接触英语,对它尚未有任何了解的学习者,其潜在的假设往往是:除了文字写法和发音不一样,其他方面应该是一样的,在句法和语序上“汉语=英语”,最初的汉译英将完全按照汉语的顺序把英语单词进行排列,而英译汉时又按英语的语序原封不动地翻译成汉语,结果是英语译文中使用汉语语序,汉语译文中使用英语语序,如果这两种结构刚好基本一致(例如:I am a teacher/我是一个老师),我们称之为正迁移,如果结构不一致,负迁移就会产生,造成了语误。
(二)启蒙阶段
学习者在启蒙阶段开始意识到英语语法和英汉差异的存在,除了语际制约,语内制约也开始启动,这个阶段可能会出现U现象,表面上好像是倒退,其实是重组和构建的结果,渗透性特征在这个阶段表现比较明显,它包括母语向目的语的渗透,又包括目的语的泛化(generalization)现象,是新假设建立和验证最活跃的阶段,所犯的语言错误是多样化的。翻译在词汇、词序和词义方面特别明显,汉式英语(Chinglish)是这个阶段的产物。
(三)系统化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习者的翻译中介语语法已经相当系统化了,他们在翻译过程中开始能够考虑各种需要:语义选择、词性、词义搭配、句法等因素,显型错误少了,具备了系统化知识,他们就具备了自查自纠的能力,但由于英汉文化、价值观和思维上的差异所造成的隐型错误成为这个阶段的新问题,有些得到突破,有些则无法逾越,造成石化。
(四)稳定阶段
学习者到这个阶段后其翻译中介语基本定型了,显型语法错误基本消除,隐型错误难于克服,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石化成为这个阶段的标志性特征。Selinker(1972)将中介语的石化原因归纳为:(1)语言迁移;(2)训练迁移;(3)第二语言学习策略;(4)第二语言交际策略;(5)目的语的过度概括(泛化)。从理论上来讲,中介语石化是一种必然,在翻译领域中更是如此,所以归化和异化成了处理两种语言文化差异的策略需要。
中介语的研究在中国大概开始于2000年左右,应该与当年外研社和外教社出版的一系列语言学丛书有关,给中国学术界特别是语言教师和工作者了解西方的语言学理论带来了机遇。而冠以中介语理论来研究翻译的文章出现更晚,根据中国知网提供的信息,笔者发现最早的一篇出现在2002年(柳青&穆丹2002),之后依次出现的是冯奇&万华(2003)、黄青&李小勤(2007)、邓静子(2008)、王沁(2009)、李娟(2009)、范小飞(2009)、彭方针(2009)、张艳培(2010)、岳福曹(2010)、李媛媛&刘爱军(2010)、史丽萍(2010)、孙常丽(2010)、王光秀(2011)、李艺(2011)、罗雷,苏曼&黄敏(2011)、武李芳(2011)、时香聚(2012)、裴鸿兵(2013)、燕涵予(2013)、陶涛(2013)、赵昌芝(2013)、沈晓华(2014)、徐微(2015)、姚婷&王繁(2015)、吕荣华(2015)……
柳青等人提到翻译中的母语迁移和文化迁移,但基本上是一笔带过,没有提供更多例子,也没有深入分析,冯奇等人通过对非英语专业博士生入学考试翻译部分考试情况的分析,提出了一个中介语干扰分析模式,这个干扰分为三个部分:母语、目的语和教学学习过程,其中的教学学习过程给我们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环境和学习者的个人因素(年龄、智力、语言能力、认知风格、性格、动机和态度)确实对翻译中介语产生很大的影响。邓静子(2008)所探讨的林语堂的翻译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中介语,一种经过西方基督教和价值观过滤的承载中国儒家思想的中介语。
陈海涛(2008)的探讨揭示了石化现象的冰山一角,不过在预防性策略上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王沁对翻译中介语的成因提出了一些看法,其中有些观点看起来有新意:教师的授课方式、英语书籍和工具书的呈现形式、中文阅读和理解的功底不够。对于石化结构的分析,更多集中在汉译英产生的冗余现象,母语迁移是翻译中介语石化的一个共识,其中逆向迁移(或欧化现象)为迁移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有些人做了实证研究(李媛媛、罗雷、姚婷等人),研究方法基本上是翻译测试,从词汇、句法,语篇层面上进行语误分类统计和分析,有些关注汉语的话题结构突出(topic prominence)特征和从此延伸的假被动句现象对汉英中介产生的影响(裴鸿兵、赵昌芝、沈晓华等)。
归纳起来,国内的翻译中介语研究尚属于起步阶段,研究内容大部分集中在词汇和语法层面上,文化层面上的中介语现象已经开始引起重视,目前的研究比较宽泛。
微观(某些特殊语言结构)领域的研究少之甚少,纵深方向的研究有待于开拓,另外,高层次的翻译中介语现象的研究刚刚起步,因为这个阶段的中介语语言形式(词汇语法),甚至语义,与目的语很接近,难于区分,对研究人员的母语和目的语的语言能力要求很高。
这里谈到的问题,其另一面就是展望,解决目前的问题将成为我们未来的走向。国内的翻译中介语的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大致概括为:我们的翻译中介语研究尚未完全纳入中介语的理论框架和特征,还有很大的游刃空间。翻译中介语的研究要从中介语的动态性、渗透性、系统性、石化特征出发,结合中介语不同阶段的需要进行。
(一)英汉互译中介语的动态性特征研究
动态性特征研究反映的是学习者不同阶段的翻译中介语发展规律,需要我们从纵向角度观测和分析学习者翻译中介语的动态发展历程。如果是同一对象的纵向研究,需要的时间很长,少则两三年,多可达七八年,而且研究要求可操作性强,内容明确,计划科学严谨,这样的研究目前在国内几乎没有;另一个是横向研究,在同一时间对处于不同时期的学习者进行比较研究。这两种研究还做得不够,将来的研究应朝这两个方向发展。
(二)翻译中介语的渗透性
渗透性包括母语对中介语的渗透,也包括中介自身发展中对旧知识的传承和对新知识的接纳,在语误分析中,笔者注意到有些作者使用语际错误和语内错误这两个概念。语际错误的划分和判断相对容易,主要通过母语和目的语的差异分析来决定;语内错误的划分和判断的准确性取决于我们对母语习得的研究成果和目的语母语者(target native speaker)的习得研究成果,母语习得和目的语母语者习得中的语错分析,可以作为二语和外语学习者语内错误的划分和判断的参考。只有当我们熟悉中国小孩如何习得汉语和英美国家小孩如何习得英语,了解其语误规律,我们才能对当前的语内错误有一个客观科学的判断;只有我们学生的语误规律和英美母语学习者的语误规律一样时,我们才能认定这些错误是语内错误,但语内错误的研究在国内是非常薄弱的,这就决定了我们对学习者的语内错误的认识有很大的不确定。所以未来的研究需要重视几点:
1.加强语内错误的研究。包括汉语的习得规律和英美儿童的英语习得规律,只有了解了这个规律,我们才能对语内错误有个客观科学的判断。
2.造成迁移的原因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第一种,比分析理论(以Lado为代表)认为差异性导致迁移;第二种,则认为相似性造成(Wode 1976)。目前国内的研究关注的主要是第一种观点,第二种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3.语言差异、教学方法,学习策略以及教材的呈现方式,对语言迁移造成一定的影响。但除了语言差异,后面这几个问题在国内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后需要在这几个方面进行更多的试验,实证分析和研究。
(三)翻译中介语的系统性特征研究
系统性特征是指中介语具有规律性和可预测性,它代表的是学习者中介语的共同特性,而不是个体差异,了解这一特性,对我们的翻译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了解翻译知识的系统性结构,按系统性规律展开翻译教学,目前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做得远远不够。
(四)翻译中介语的石化研究
根据石化的严格定义,“石化语言现象是指:不管某个学习者是什么年龄,不管他继续得到多少指导和解释,他的语言知识,语言规则和子系统将停留在中介语状态,不再向目的语方向发展”(原文:Fossilizable linguistic phenomina are linguistic items,rules and subsystems which speakers of a particular NL will tend to keep in their IL relative to a particular TL,no matterwhatageofthe learneror amountofexplanation and instruction he receives in the TL.)(Ellis 1994)。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主观上学习者是个分发向上的人,而不是放弃学习的人。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通过英语考试之后或者课程结束之后,往往就此停止和放弃学习,这个时候所发生的不是仅仅的石化问题,而是倒退问题。
石化又区分为暂时性石化和永久性石化,暂时性石化只是学习遇到了瓶颈,适当地调整学习策略、方法、环境或输入方式等等,有可能突破瓶颈,再次创造进步,但是永久性石化意味着永久性停止。看待石化应该从多维度视角来分析,而不是单一的面或点,以词汇为例,词汇量的石化是一个维度,词义理解的石化是另外一个维度,词汇用法的石化准确性又是另外一个维度。
国内目前的研究在选择受试者方面并没有区分正在努力学习的和已经放弃学习的学生,第二类学习者是与石化无关的,我们对石化的研究也没有区分暂时性石化和永久性石化,所以我们的数据分析结果对英语教学将有何启示还无法说明,我们所观测的内容是否按照石化形成原因(语言迁移、训练迁移、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第二语言交际策略,目的语的过度概括)来设计呢?按照这样的思路设计我们的测试,得到的数据的可信度和有效度才高。因此国内目前所做的石化实证研究依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和疑问。
(五)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问题
目前的翻译中介语研究基本上分为词汇层面、句法层面、语篇层面和文化思维层面四大类,比较宏观,对某个特定结构的观测和测试还没有引起重视。一个特定结构的观测可以反映出学生一定阶段的思维和表达模式,也能反映中介语石化的程度,例如大部分学生不能区分“English knowledge”和“knowledge of English”,在他们的写作和翻译中,这类表达交替使用,非常混乱,学生对定冠词“the”的使用也几乎没有章法,微观的研究有待加强,而微观研究的结果会折射或辐射出宏观的面。
(六)翻译中介语研究的视角
中国人初次见面,常说“久仰久仰”,我们的学生会不会直接翻译成:“Iadoreyou foralongtime”呢?最近看一些英美电影,年轻人在夜总会打架语境下总有这样一句挑衅的话:“What’s your problem?”我们的学生会不会翻译成:“你有什么问题吗?”从语用学的角度看,以上两句话应该翻译成:“I am pleased to see you.”和“你有病吧?”语用学关注的是如何根据语境需要进行翻译,不能拘泥于原文的字面意思。目前的翻译中介语研究的视角不是很多,也是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翻译中介语的研究现状可归纳为:面大点小、面多焦点少、横向宽、纵深浅。翻译中介语研究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词汇、语义、句法、语篇多个层面,涉及词性、词义、短语、句法、母语迁移、汉式英语、冗余现象、石化现象、石化预防、汉语主题突出结构、文化差异、思维模式、教学启示等等,但是中介语的动态特征研究和渗透性特征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石化性特征研究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和疑问,微观研究不足,研究视角比较单一,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展望未来,翻译中介语的研究可以在动态特征研究、语际错误和语内错误的划分、石化的诊断、石化的多维度观测和分析、教学和学习方法对石化的影响、纵向和微观领域的研究、拓宽研究视角等方面开辟和拓宽新领域。
引用文献
陈海涛.2008.英汉翻译过程中僵化现象的预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邓静子.2008.从中介语视角解读翻译——以林语堂翻译《浮生六记》为个案研究[D].中南大学.
冯奇,万华.2003.外语学习与翻译的中介语干扰分析模式——博士研究生汉英翻译误差实证分析[J].上海科技翻译,(2).
柳青,穆丹.2002.中介语理论及其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12).
王沁.2009.汉英中介语——TEM 8翻译语料研究[J].上海翻译,(5).
Ellis,R.1994.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ass,S.&Selinker,L.2001.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n Introductory Course[M].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Publishers.Mahwah,New Jersey.
Selinker,L.1969.Language transfer[J].General Linguistics,(9):67-93.
Selinker,L.1972.Interlanguage[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10):209-31.
Wode,H.1976.Developmental sequences in naturalistic L2 acquisition[J],Working Papers on Bilingualism.(11):1-13.
作者信息:541004,广西桂林,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chgc8@126.com
广西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项目“英汉互译中的中介语现象研究”(项目编号:SK13LX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