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H1(2014)9-04-03
作者:周命霞
摘要:语文阅读是为了更好地写作表达,写作是阅读知识的巩固和发展,语文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必须相结合。这样,阅读有利于写作,写作又需要技巧。阅读能给写作提供条件、准备材料,而写作又是在阅读基础上的升华和发展。
关键词:阅读教学 作文教学 仿写
从教小学语文几十年,我觉得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必须与阅读相结合,只有儿童在阅读中获得了许多知识,写作实践才能得到巩固和检验。如果把阅读和写作分离开来,学生获取的知识就不能学以致用。阅读是为了更好地写作表达,写作是阅读知识的巩固和发展。教师在教学中把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其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
(一)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符合小学生模仿性强的特点
小学生之间,在学习态度、内容以至方法等方面,是可以相互影响的,这就是模仿现象。而这种模仿影响的大小、难易,往往取决于小学生之间所存在的共同因素的多少。读与写虽然有内在的吸收与外在的表达的区别,但他们在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有许多共同性。这样,就使读写之间相互迁移、制约成为可能。
(二)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符合小学生阅读心理过程
阅读和写作是两个不同的心理过程。阅读是自外而内的意义吸收,作文是由内而外的思想表达,但这两个心理过程之间又是可以互相沟通的。一个完整的阅读教学过程,不仅要实现从语言到思想,也要实现从思想到语言。长期实践证明,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
(三)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根据小学生模仿性强的心理特点,我们应利用这一特点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作文的实践性很强,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应是指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怎么写”的知识通过模仿运用到作文实践中,让学生在模仿中形成写作技能,真正做到“以读促写”。
1.仿句子。所谓仿句子主要是仿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小学阶段从三年级开始很多课文中都使用到了比喻、拟人、反问等句式,这就成为我们引导学生进行句式仿写的绝好资源,在仿写中使学生感悟到这样写的好处,经过经常性的训练,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获得了将内容写生动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在习作中能拓宽思维的空间。
2.仿段落。在写好句子的基础上,随着知识积累的增加,注重结合课文的特点,选择一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与学生写作结合比较紧密的段落,让学生进行仿写。教材中选取的课文写作方法有很大的示范性,如: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的《爱什么颜色》一课要求学生仿写一段,这样的题目设计就非常符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训练,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挖掘课文中容易仿写的片断,让学生从说到写,从而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写作能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永新县沙市小学
34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