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梦想”书写新丝路传奇
——探寻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走向世界的足迹

2015-01-05 05:03吴宏林
新商务周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贺兰山产区酿酒

特约撰稿/吴宏林

“紫色梦想”书写新丝路传奇
——探寻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走向世界的足迹

特约撰稿/吴宏林

贺兰山东麓产区,你用什么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成为镶嵌在世界葡萄酒王冠上的一颗熠熠生辉的紫色宝石,成为新丝绸之路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

2014年7月30日,贺兰山东麓产区首次组团亮相有“葡萄奥运会”之称的2014北京延庆世界葡萄大会,以优异的表现荣获世界葡萄酒“新兴产国之星”,中国葡萄酒界为之愕然。

没人会想到,几年前,在中国葡萄酒大家庭中还名不见经传的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传奇一个接着一个。

贺兰山东麓产区,你用什么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成为镶嵌在世界葡萄酒王冠上的一颗熠熠生辉的紫色宝石,成为新丝绸之路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

在风雨坎坷中成长

2015年1月,当灿烂的阳光照耀在贺兰山东麓这片世界优质酿酒葡萄的黄金地带上,却看不到一株葡萄藤。

“这就是贺兰山东麓的特殊之处,每到冬天,葡萄藤都将被覆土埋压,防止被冻。”宁夏林业厅副厅长、宁夏葡萄花卉产业发展局局长曹凯龙望着这片孕育希望的土地,追溯着时光的足迹,“现在产自宁夏贺兰山东麓的葡萄酒国内外闻名,身价倍增,而在10年前这里也曾历经风雨,几起几落。”

1982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原副校长、葡萄酒学院终身名誉院长、中国葡萄酒首席专家李华从法国留学回来后,意外发现贺兰山东麓冲积扇地区,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特别适宜种植酿酒葡萄,是生产高档葡萄酒的“黄金宝地”。

1984年,追随着专家的发现,宁夏第一家葡萄酒厂——宁夏玉泉营葡萄酒厂正式成立,从山东、东北等地引进酿酒及鲜食葡萄十几个品种,掀开了宁夏种植酿酒葡萄的历史。“到2002年,宁夏的酿酒葡萄发展到了7万亩。”宁夏葡萄花卉产业发展局副局长赵世华回忆。

天有不测风云。谁料2002年冬季一场少有的低温冻害,让宁夏酿酒葡萄产业遭遇了一场“寒流”。次年,缺少防护措施的葡萄大面积受冻,农户开始挖苗毁园,酿酒葡萄面积从7万多亩锐减到4.5万亩左右。

虽然那一年4月,国家质检局批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可人们提葡色变,质疑声不断:“宁夏真的是发展葡萄酒产业的宝地吗?”

紧要关头,宁夏打出了现场会助推、改革管理机制、外出考察学习、邀请专家诊断、解决过冬技术难题、出台《关于加快葡萄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组合拳”,将濒临险地的宁夏葡萄酒产业扳回良性发展轨道。2010年,宁夏酿酒葡萄发展到40多万亩,成为国内最大的酿酒葡萄产区。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宛如好莱坞升起的明星,正在被世界注目和青睐。近三年来,产自贺兰山东麓的葡萄酒不断在国际国内葡萄酒大赛上摘金揽银,斩获100多个奖项

“暗香”引来国内外葡萄酒“霸主”扎堆

2005年,当宁夏人还在犹豫着是否将重回春天的葡萄产业继续做大做强时,宁夏玉泉营、青铜峡等地的农民发现,当地的葡萄园里来了一些“奇怪”的人,他们手里拿着一个小本本,一边打听着贺兰山东麓哪块地的葡萄最好,一边把看到的、尝到的都详细地记录在小本本上。

到葡萄收获季节,这些人又回来了,“按本索骥”四处收购。老乡们一打听,才知陌生人来自中国葡萄酒“三巨头”之一的王朝公司。“几年时间,王朝公司在这里采集了4000多个数据。他们对这些数据研究后证明,贺兰山东麓是世界上最好的酿酒葡萄产区之一。”见证了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成长的赵世华告诉记者,王朝、张裕、长城、威龙等国内著名葡萄酒业都盯上了贺兰山东麓,悄悄在宁夏收购原料。有一年,这些公司还为抢购优质葡萄互相抬价。

后来,这些公司对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的青睐也不再羞羞答答,而是挥师西进,纷纷在宁夏建榨汁厂。

非但如此,贺兰山东麓的魅力还吸引了世界目光。

2008年9月,泰国德盛集团在这里启动了10万亩葡萄种植基地建设;世界最大的葡萄酒销售商保乐力加也闻香而来。

2010年,世界著名葡萄酒企业轩尼诗组织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世界级专家,到中国云南、新疆及宁夏贺兰山东麓进行反复调查评估,欲寻找一片最适宜种植酿酒葡萄的地方。最终“良鸟择枝”于贺兰山东麓,专门生产高档起泡酒。轩尼诗一位负责人感叹:“这两年贺兰山东麓适合种植酿酒葡萄的整片地快被抢完了,轩尼诗来晚了。”

2012年,北京中坤投资集团、香港长和实业集团先后与宁夏农垦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分别投资8亿元和3亿元在贺兰山下建造国际化特色酒庄。

2012年,自治区规划建设贺兰山东麓世界葡萄产业试验区,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为试验区授牌“国际葡萄酒小镇”,法国、意大利等多国的知名葡萄酒企业已在葡萄酒小镇建设酒庄。

是什么让世界葡萄酒“霸主”对贺兰山东麓如醉如痴?

“贺兰山东麓产的葡萄酒,成酒香气发育完全,色素形成良好。这里是上帝赐给宁夏的一块宝地。”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协会理事阿兰教授一语道出“天机”。

贺兰山东麓地处北纬37°43′~39°23′,东经105°45′~106°47′,是葡萄生长的天成沃土。法国著名的波尔多葡萄酒产区也在这一纬度线上。这里年平均气温8.9℃,4~9月活动积温3289℃,日照时数3029.6小时,年降雨150~200mm,光热充足、降水少、昼夜温差大,极适于优质葡萄生产。这里的土壤主要类型为适宜葡萄生长的带砾石的沙质土和淡灰钙土,透气性好、矿物质含量丰富,具备生产高品质酿酒葡萄的土壤条件。这种自然环境下生长的酿酒葡萄,具有香气发育完全,色素形成良好,含糖量高,含酸量适中,病虫害少,无污染,品质优良的独特品质。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中)李建华在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调研

不仅如此,贺兰山东麓干旱不缺水,具有便利的黄河水及地下水灌溉条件。这里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区内可利用土地面积达150万亩,这些土地大部分属于原始地,不与粮食作物争地,有利于规模化开发和集体化经营。

正因为如此,贺兰山东麓被众多行业内专家公认为“中国最佳葡萄酒生态区”之一。

“贺兰山东麓要用‘一特三高’的理念把葡萄产业做成宁夏的优势特色产业,使贺兰山东麓与黄河金岸珠联璧合、交相辉映,形成宁夏经济转型升级的新的增长极,让宁夏葡萄产业品牌叫响中国,走向世界

小葡萄华丽转身,成为宁夏经济转型新的增长极

国内外葡萄酒巨头的纷纷进入,让宁夏党委、政府敏锐地意识到:贺兰山东麓蕴藏着一个可以让宁夏走向世界的绝佳机遇。

2010年12月,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民委主任、时任宁夏自治区主席的王正伟,在多次考察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后发现,贺兰山东麓的葡萄是宁夏比煤炭更宝贵、更难得、更有开发潜力的优质稀缺资源。“贺兰山东麓是上天赐给宁夏的一块风水宝地,要在这块风水宝地上书写‘紫色梦想’,让这块金字招牌享誉世界。”王正伟对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情有独钟,“贺兰山东麓要用优良品种、高新技术、高端市场、高效益‘一特三高’的理念把葡萄产业做成宁夏的优势特色产业,使贺兰山东麓与黄河金岸珠联璧合、交相辉映,塑造东有黄河金岸、西有葡萄长廊的塞上新景观,形成宁夏经济转型升级的新的增长极,让宁夏葡萄产业品牌叫响中国,走向世界。”

从此,宁夏葡萄酒产业进入快车道。

宁夏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在接受《凤凰卫视》专访时说,宁夏为什么要大力发展葡萄酒产业,因为贺兰山东麓适合酿酒葡萄生长,因为中国是个潜在的葡萄酒消费市场,所以我们将始终如一、不遗余力地抓好这个产业,把它变成宁夏的一个龙头产业、支柱产业。

宁夏自治区主席刘慧也指出,贺兰山东麓文化长廊是我区对外开放的最好载体,也是自治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未来,葡萄产业是宁夏后续发展的希望所在。

2011年10月,宁夏出台了《中国(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长廊发展总体规划》,勾画出了贺兰山东麓发展百万亩葡萄文化长廊的蓝图:到2020年,在贺兰山东麓形成总规模达100万亩的葡萄产业带。同时建设1个葡萄酒文化发展中心,3个葡萄酒城,10个各具特色的葡萄主题小镇和100个以上的酒庄(堡)。最终将贺兰山东麓打造成中国高端葡萄酒之都、中国最大的酒庄集群、亚洲最大的葡萄庄园酒产地、世界驰名的高端葡萄酒明星产区。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贺兰山东麓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曹凯龙告诉记者,宁夏在全国多产区中,创造了几个“第一”,宁夏是全国第一个出台葡萄产业文化长廊发展总体规划的省区;宁夏实施了全国第一部葡萄酒产区保护法规;宁夏是中国第一个世界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省级观察员;宁夏是全国唯一一个成立省级葡萄酒管理机构的省区;宁夏是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实行酒庄列级管理的省区;宁夏也是率先在全国把葡萄酒产业列为支柱产业的省区。

世界最权威的三大葡萄酒大师之一、《世界葡萄酒地图》的编撰者杰西丝·罗宾逊在了解了贺兰山东麓产区的发展情况后震撼不已:“我从没见过哪个政府如此支持葡萄酒产业的发展。”

天时、地利、人和,让宁夏葡萄产业在21世纪第二个10年内又好又快地发展起来,渐渐成为宁夏可持续发展的希望之星。

到目前,宁夏葡萄种植面积达到59万亩,其中酿酒葡萄51万亩,葡萄年产量20万吨。全区已建成投产酒庄72家,加工能力近27万吨。另外,还有58家酒庄正在建设中。如今,宁夏葡萄产业的综合产值已达65亿元。

“小题大作”锻造优秀品质,打造中国高端葡萄酒之都

2014年5月,当宁夏葡萄花卉产业发展局因极少数苗木带有病毒,而将贺兰山东麓一家企业培育的50余万株葡萄苗木全部付之一炬时,许多人想不通:这么大一片酿酒葡萄种植佳地,还怕几株病毒苗木吗?是不是有些小题大作!

“这非常有必要。”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栽培生理与调控岗位科学家、宁夏葡萄产业(栽培)技术支撑体系首席科学家王振平博士介绍,1860年至1900年,法国就有250万公顷葡萄因病虫害而毁灭,损失达760多亿欧元。

“虽然有好的水土和气候条件,但是贺兰山东麓要生产出高品质的葡萄酒,优质的苗木是基础。”曹凯龙始终这样认为。

2013年,宁夏实施了“苗木质量年”活动,开始建设优质苗木繁育体系。两年间,宁夏先后从法国引进名优酿酒葡萄品种(品系)26个,苗木64.6万株、种条179.1万根,成为全国从国外引进葡萄种苗最多的省区。利用这些苗木,宁夏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优质酿酒葡萄、砧木种质资源基地。

去年6月,当法国梅西集团总裁梅西先生看到贺兰山东麓产区在大规模建设葡萄苗木繁育体系时,十分惊讶:“有了这些优质的苗木,不久的将来,这里一定可以生产出令中国和世界震惊的优质葡萄酒。”

2013年5月19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刘慧(左一)在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调研文化旅游项目

宁夏还通过建设贺兰金山葡萄产业试验区、开展优质葡萄园评选、实行列级酒庄管理、推进葡萄标准园建设、推广全程机械化和节水与肥水一体化技术等,提升葡萄产业的整体水平。

在成功举办了贺兰山东麓世界酿酒大师邀请赛的基础上,2014年,宁夏又决定两年内从世界各地邀请60位世界酿酒大师到贺兰山东麓,通过酿造优质葡萄酒,提升产区酿酒水平,带动宁夏葡萄酒走向世界。

宁夏还重点打造了“贺兰东麓国际葡萄酒博览会金奖酒”品牌,连续举办了三届评选活动,先后有11个酒庄的14款酒荣获金奖。

去年9月29日,西部地区第一家葡萄酒交易博览中心——宁夏国际葡萄酒交易博览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宁夏打造的一个国际葡萄酒电子信息交易结算平台。它将有力地促进宁夏和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成员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的品牌影响力。”曹凯龙说。

有专家预言,中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世界顶级葡萄酒生产国。在“小酒庄、大产区”创新模式的推动下,贺兰山东麓产区注定会创造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的“紫色传奇”

宛如一匹“黑马”,贺兰山东麓闯进世界葡萄王国

2011年4月,在世界著名葡萄酒大赛——英国《品醇客》大赛报名现场,当来自宁夏贺兰山东麓的“加贝兰2009”怯生生地出现时,这只“没有产区”的“丑小鸭”,引来一片疑惑和嘲讽:这样的葡萄酒也可以参赛吗?

孰料,这款“没有产区”的东方来客过关斩将,最终击败所有对手,从挑剔的评委舌尖赢得了10英镑以上波尔多风格红葡萄酒最高奖——国际大奖。

顿时,葡萄酒新、旧世界哗然。

大赛评委主席斯蒂文评论加贝兰时兴奋不已:“今天,我们可以在葡萄酒新世界生产国的名单中加入‘中国’二字。这是中国开始进入世界优质葡萄酒生产国行列的标志。”

2012年6月,在法国《葡萄酒评论》杂志举办的“RVF中国优秀葡萄酒2012年度大奖”评选活动中,宁夏贺兰山东麓不仅被评为中国唯一一个“明星产区”,而且包揽了红葡萄酒金、银、铜奖6项大奖,还获得了白葡萄酒银奖、铜奖,最佳酿酒师奖、最具发展潜力酒庄奖、年度黑马酒庄奖。

2014年3月,在上海举行的“发现中国·2014中国葡萄酒发展峰会”上,世界最权威的三位葡萄酒品酒师之一、《世界葡萄酒地图》的编撰者杰西丝·罗宾逊女士,继2013年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收入第七版《世界葡萄酒地图》后,她又和另外两位世界葡萄酒大师向全球推荐了7款中国精品葡萄酒,其中4款产自宁夏贺兰山东麓。杰西丝·罗宾逊同时向世界宣布:“3至5年后这里将生产出能与欧洲以及其他国家相媲美的优质葡萄酒。”

同年7月,贺兰山东麓产区在北京延庆世界葡萄大会上一举获得世界葡萄酒“新兴产国之星”。

在短短的4年里,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用一个又一个“意外”,让葡萄酒世界一片哗然。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宛如好莱坞升起的明星,正在被世界注目和青睐。近三年来,产自这里的葡萄酒不断在国际国内葡萄酒大赛上摘金揽银,斩获100多个奖项。在历次国内举行的大赛中,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每次都是获奖大户。

世界大师眼中的贺兰山东麓:中国最具潜力的葡萄酒产区

2012年8月30日,世界最权威的三大品酒师之一、国际葡萄酒大师杰西丝.罗宾逊慕名参加首届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节。初睹苍凉景象,心中顿生茫然:她难以相信这里就是盛产世界葡萄酒大奖的地方。

但时间仅仅过去了两天。罗宾逊品鉴了贺兰山东麓产区的8款白葡萄酒和32款红葡萄酒后,发出“这里的葡萄原料高品质始终如一,令人难忘”的惊叹。回到英国,她专门撰写了2500多字的文章发表在《金融时报》上。她的结论是“贺兰山东麓是中国最具潜力的葡萄酒产区。”

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主席克劳迪娅·昆妮女士在品尝过贺兰山东麓的葡萄酒后,高兴不已:“贺兰山东麓完全可以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特色。”

法国最具影响力的酒评家米歇尔·贝丹品尝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时虽然倍受感冒折磨,但他还是被深深吸引,“法国人用1000年建立了葡萄酒的威望,而宁夏按照现有的速度,也许只用15年的时间就可以建立一个新的葡萄酒黄金之国。”

如今,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不仅摆在了国内许多五星级酒店里,而且还走出了国门,让世界葡萄酒大家族里有了“宁夏味道”。张裕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已经成功登陆英国维特罗斯连锁店,并进驻英国“皇家授牌”英国历史最悠久的酒商BBR公司的销售渠道;保乐力加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已经打入澳大利亚、瑞典、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国内第一个“外交使节酒生产基地”的牌子挂在了宁夏西夏王葡萄酒业有限公司,外交使节酒在宁夏诞生。

“小酒庄、大产区”模式,引领中国葡萄酒走进宁夏时代

当然,宁夏政府大力发展葡萄产业也是基于庞大的市场需求。有数据表明: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葡萄酒消费市场,截至2013年,中国消费者总计消费15500万箱红葡萄酒,相当于18.65亿瓶,位列世界第一。与此同时,中国消费的80%的葡萄酒由本国生产,成为仅次于意大利、法国、美国和西班牙的世界第五大葡萄酒生产国。

2014年9月27日至29日,2014贺兰山东麓国际葡萄酒博览会在银川盛大举行。

20多个国家的嘉宾出席,数百家国内外企业参会,几十家国内外媒体竞相报道。

在这次博览会上,宁夏发出了一个响亮的声音:贺兰山东麓将以“小酒庄、大产区”的模式在中国葡萄酒世界一枝独秀。

“我们走了一条与其他产区发展模式不同的道路。”宁夏自治区政府特邀顾问、贺兰山东麓葡萄与葡萄酒国际联合会主席郝林海在接受国内外媒体采访时说,目前全国只有宁夏选择了“小酒庄、大产区”的葡萄酒产业发展模式,只有宁夏出台了《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酒庄列级管理办法》,并从2013年开始列级酒庄评选,计划每两年评一次,到2021年就可以评选出一级酒庄。目前,贺兰山东麓已有10个酒庄达到了“五级列级旅游酒庄”的要求(共分五级,最高级为一级)。按照宁夏产区的管理标准,每个酒庄必须拥有自己的葡萄园,从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到销售,每一生产过程都在葡萄酒庄内完成,每一环节都在产区的规范监督下完成,确保了每瓶酒的品质。每瓶酒的品质构成了每个酒庄的品质,每个酒庄的品质又构成了贺兰山东麓产区的整体品质。

巴格斯酒庄

“‘列级酒庄制度’开创了我国葡萄酒管理制度的先河。”郝林海说,从2013年开始,宁夏为了支持这种模式的发展,自治区政府明确规定:不欢迎、不支持在贺兰山东麓搞工厂化的葡萄酒生产。

正是这种体现了精细化生产的“小酒庄、大产区”模式,让宁夏产区葡萄与葡萄酒的品质迅速提高。几年来,在国内外各种品鉴评比中,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已获奖数百项,其中不乏业界权威的大奖。

2011年10月25日,当宁夏政府通过的《中国(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长廊发展总体规划》确定,也许到2020年贺兰山东麓葡萄及相关产业产值达到近千亿元时,许多人无法将小酒庄发展之路与千亿元产值划等号。

然而,在2014贺兰山东麓国际葡萄酒博览会期间,人们看到蓬勃兴起的优质葡萄种植业、酒庄酒酿造业、酒庄文化旅游业、葡萄酒销售业等集群发展时,这种疑问渐渐消除。

贺兰山东麓因葡萄产业而带动的一、二、三产业聚集区正在形成。

“其实,酒庄在促进葡萄酒产品升级、实现葡萄酒品质跨越、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为传统工业注入新活力、丰富旅游资源等方面,都会起到拉动作用。”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厅副厅长、葡萄花卉产业发展局局长曹凯龙认为,“小酒庄”拉动了一、二、三产业的全面升级。20 1 4年,宁夏葡萄酒产业综合产值达到了65亿元以上,建成投产的酒庄72家,正在建设的酒庄58家。“每天都有企业来考察在贺兰山东麓建酒庄的事儿。”曹凯龙自豪地告诉记者。

贺兰山东麓“小酒庄、大产区”发展模式也对国际企业产生巨大吸引力。

2014中法葡萄酒设备技术展期间,法国梅西葡萄苗木公司、法国劳蒂尔有机肥公司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设备商与宁夏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将在宁夏投资建厂或成立专业化公司,生产经营先进的葡萄酒设备。

有专家预言,中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世界顶级葡萄酒生产国。在“小酒庄、大产区”创新模式的推动下,贺兰山东麓产区注定会创造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的“紫色传奇”。

到那时,追踪贺兰山东麓走向世界的足迹,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西部财富传奇,更承载着中国宁夏的光荣与梦想,奋进与超越。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 崔波在永宁县考察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党组副书记、特邀顾问 郝林海 王猛/摄

猜你喜欢
贺兰山产区酿酒
贺兰山沿山地区强对流潜势预报方法研究
上半年酿酒产业产、销、利均增长
印象贺兰山
为什么酵母菌既能做面包也能酿酒?
各石材产区政府和市场积极推出应对措施
更 正
澄海玩具产区:企业差异化发展
葡萄酒的产区品牌
法国波尔多产区迎来10周年庆
《满江红》中的“贺兰山”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