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硕 崔基哲
摘 要 既然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网络文化也就是互联网所形成的一种生活方式。那么,作为新兴的第四媒介,网络已经形成一种生活方式。网络文化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首先表现在互联网的规模越来越大,人们在网络世界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本文大体研究网络文化,具体浅析网络恶搞文化,分析近几年和最新的文化现象,来此探究网络恶搞文化的来源及其社会中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互联网 文化 恶搞 来源 意义
中图分类号:C912.3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当今社会离不开互联网,无论什么阶层,职业,均在使用互联网来辅助自己的工作。而当人们在感叹互联网的神奇时,殊不知,这是几十年前冷战的产物。1969年4台IMP接口信息处理机开始成功地进行异地信息交换,这就是APPAnet的诞生,也是互联网的起源。本文重点分析网络恶搞文化的来源及其社会中的积极意义。首先,要在从恶搞文化上升一个层次开始分析,即分析网络文化的来源;其次引出网络恶搞文化的含义,然后通过分析原因,进而从中汲取积极的含义;最后做出总结。
1 网络文化的形成
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他从社会上习得的能力和习惯。而网络文化并不意味着要在网络中划一个圈,指出哪些对象属于或者不属于网络文化的范畴。一些事件无论是从在哪里出现,若是被大众广泛关注,被用于网络上,就可成为网络文化。例如几年前的“华南虎事件”“很黄很暴力”等,本发生在身边的一个普通新闻,在互联网这个新兴环境下,被无限放大,轰动一时。还有最近的“力挺周星驰”“春晚停办”或者“阿里巴巴上市”、“2014年最后一百天”等,现在网络文化正由明星个人虚幻化逐渐往大众生活化发展。
但是网络文化并不是直接就把生活中的世界搬到网络中去,这期间需要技术的支持。例如制作网页的Dreamweaver,制作图片的Photoshop,制作视频的会声会影等。例如微博,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CNNIC)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2.81亿。软件和媒体的广泛使用,而且逐渐简易化,免费化,使用技术实现的网络文化不再是专业人员的专利。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家庭电脑的数量逐渐增多,都使网络文化可以被更加快捷方便地传播。
网络文化是基于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人文与技术结合的文化,它随着网络在全球的扩展而通行无阻。也逐渐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 恶搞文化的起源及案例
恶搞文化,指是对严肃主题加以解构,从而建构出喜剧或讽刺效果的胡闹娱乐文化。常见形式是将一些既成话题,节目等改编后再次发布,属于二次创作的其中一种。“恶搞”文化体现了颠覆经典、解构传统、张扬个性、讽刺社会的反叛精神,具有强烈的草根性和平民化色彩。恶搞在当代流行文化中很常见。
恶搞文化在中国网络开始流行起来,是从《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开始的。2006年初,一个中国大陆自由职业者胡戈创作的一部网络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迅速在网络走红。该片通过视频剪辑,重新配音,通过对《无极》和《中国法制报道》的合辑,改编成一部啼笑大众的因为馒头而引发的一件刑事案件。该片一发布,就在网络上掀起恶搞之风,各种恶搞开始盛行,例如《春运帝国》,《鸟笼山剿匪记》,《满城尽是加班族》等等。这些都是通过视频剪辑,将原有内容焕然成另外一个毫不相关的内容,通过诙谐的方式来对社会一些现象进行讽刺。在本文中,采用《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作为案例分析。
在这个视频中,胡戈套用了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法制报道》的外壳,直接挪用了其演播室镜头,但却舍弃了该节目具有的真实、客观、严肃的内涵,填充了一部匪夷所思、荒诞不经的恶搞闹剧,演绎了一段“无厘头”风格的杀人案件的侦破过程。这段由个人完成,用一台电脑,花费6元,耗时5天,时长20分钟的网络视频,是对当年被疯狂宣传而华而不实,内容空洞的《无极》的嘲讽,引起网友的共鸣和追捧,在网络上的下载量超过了《无极》这部电影。当今恶搞文化充斥着网络,人们难以想到当年的胡戈遭到了《无极》的导演陈凯歌的法律起诉,最后使得在2006年2月15日胡戈公开向陈凯歌道歉。一部《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引发出现实的一场无硝烟的血案。
3 恶搞文化的发展
相比2006年胡戈遭到多方面的抵制,在现今显得更为开放。在人们逐渐接恶搞文化这几年里,恶搞文化逐渐被商业化。传媒大师迈克.格劳迪说:“越是大的公司,就越是对‘恶搞持宽容的态度。因为他们认识到,如果他们能够让受众或者是顾客提交自己的想法和内容,才能够和他们形成良性的互动,品牌的认知度也会随之提高。”典型事例就有,后舍男生签约太合麦田,广告节目邀约不断;靠标新立异出位的芙蓉姐姐在网络走红后,开始参加各种商业活动,出场费在20万元以上。
网络恶搞文化不仅逐渐商业化,同时逐渐被主流接受。在现在诸多的恶搞作品中,周星驰的经典作品《赌侠》、《唐伯虎点秋香》、《大话西游》等作品,大多被剪辑重新配音融入恶搞文化中,在这其中未听到周星驰对此表示过不满。此外一些影视剧,被引用来改变加以恶搞,这些原创者没有对此提出诉讼。由此可知,当今社会主流文化对恶搞文化逐渐持有一种包容的态度。网络恶搞文化是怎么来源的?它可以为社会带来什么积极意义?下文开始进行浅析。
4 恶搞文化的分类分析
(1)当代人逃避现实。当代人现在在社会感受到就业、家庭、教育等各方面的无形压力,所以人们渴望在网上找到安慰和共鸣。互联网没有现实社会中的阶级性、规矩性。因此人们对于上网形成一种依赖性。
(2)时代需求。有些恶搞文化的出现,是应时代的发展,例如国家新政策、社会新闻等,有些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得不到人们的认可,所以在网络上用正面的语言作为反语描述,来表示不满。举个明显的例子是发生在2012年的切糕事件,被广大网友在网上恶搞吐糟,比如“糕富帅”,“一斤切糕北京内环买房”。事过一年后,网友对此事的愤怒不减,2014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有一个巨大的年糕镜头,被广大微博网友视为切糕,并调侃说:“感觉国库都在这里了。”
(3)就是商业利益的驱使。有些网络文化的走红,一些明星的新闻在网上曝光,可能就是幕后推手制造的新闻,以增加商业效应。典型事件有“奶茶妹妹事件”。
(4)网民的从众心理。一些权威网站用点击排行榜来引导人们的上网行为。很多人虽然不是新闻的创作者,却是转发的有强力量。此类事件有“芙蓉姐姐”“小月月事件”等。
(5)个人喜好现实得不到满足。有些恶搞文化的形成是出自一些网友的个人喜好,与利益无关。很多影视剧或者明星会得到很多人的追捧,有时在荧屏上展示得不够清楚,一些某某迷渴望找到一个相同兴趣,共鸣说话的地方。例如新版的《笑傲江湖》,陈乔恩饰演的东方不败和令狐冲相爱却没在一起,广大网友感到不过瘾,于是各种改编结局的视频,或者自创续集小说走红网络,满足广大网友的心之所向。
(6)网络的匿名性。网络的匿名性可以保护自己。
(7)嫉妒别人的生活。某卫视明星被恶搞模仿节目受到广大欢迎,有一方面是看到被模仿的明星可以满足大众的一种猎奇心理,人们很难看到明星背后的样子。另外名人富豪的生活不如意的事件也会引起非常大的轰动。中国居民收入模型是正三角型,低收入者占据大部分,一些人有仇富心理,于是为了引导大众的正确价值观,通过恶搞名人,来纠正大众的心理不公平的思想。
(8)人们标新立异,满足虚拟的心理。现在人们生活琐事繁忙,很难有现实中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并且社会关系复杂,人们不愿意去与现实中的同伴去交流。而在网络上,彼此陌生,一些人们在生活中不受重视,而在网络上却大受欢迎,这种反差使得这些人愿意选择在网络上与网友交流。
网络文化的更新换代同样非常快,主要有网络的舆论监督作用,而舆论的消退是因为得到了很好的处理。比如长春婴儿事件,在凶手得到法律制裁后,这件事也随之销声匿迹。
5 结论
网络文化或恶搞,不仅减轻人们在生活中的压力,而且还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网友通常会对一些社会事件用反语来讽刺,使一些政策开始顺从网络的民意而改变。有时一个网友对某事件的看法,可以在网上找到千万同样看法的人。当代的文化发展依赖于经济发展,虽然很多恶搞文化是出于商业目的,但是需要国家的商业经济繁荣,会给文化发展带来经济支持。网友的从众,一些最新事件会第一时间在网上流传,比如汶川地震等,起到迅速团结国民凝聚力的作用。
但是在现在学术研究领域里,对网络恶搞文化是批大于赞,主要是过于僵硬化和形式化,也和中国改革开放时间不长有关。学术研究里主要还是集中在对红色文化的恶搞,来以偏概全对全部网络恶搞文化加以批判。笔者认为,网络恶搞文化可以减轻人们的压力,带来欢乐,也要坚决抵制对红色文化的恶搞,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文化。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过滤不良文化,传播有益文化,相信网络文化恶搞还是会对社会的发展带来有利作用的。本文通过分析网络文化的来源进而引出网络恶搞文化,分探究了网络恶搞文化对于社会的积极意义,证实了新时代下网络恶搞文化的流行的强有力的论据。 (下转第240页)(上接第208页)
*崔基哲: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孟建,祁林著.网络文化论纲.新华出版社,2002.
[2] 钟瑛著.网络传播伦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 赵士林,彭红著.网络传播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4] 尹章池著.网络传播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5] 何威著.网众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6] 郭加书.论信息化背景下的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A].1003-4145-[2010]08-0038-05.
[7] 王璐.浅析新时代背景下的网络文化.河南铁道警察学院.
[8] 彭兰.网络文化的构成及其与社会现实的互动[A].0257-0246(2011)07-0149-10.
[9] 常晋芳.网络文化的十大悖论.
[10] 胡静.网络恶搞现象的青年亚文化特征解读.山东大学.
[11] 翟丹阳.后现代社会背景下“网络恶搞”的媒介认同研究.
[12] 胡曙中.探析我国网络恶搞及其发展.
[13] 蔡琪,谢莹.受众视域中的网络恶搞文化.
[14] 邓榕,周清平.网络恶搞文化的现象批评.
[15] 杜骏飞.网络群体事件的类型辨析[A].南京大学.
[16] 网络恶搞文化http://baike.baidu.com/view/42829.htm fr=alad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