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对体育特长生社会化进程的促进作用探析

2015-01-04 02:06余丙炎张永龙
长沙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特长生社会化竞技

余丙炎,张永龙,刘 兵

(1.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公共服务与管理系,安徽合肥231131;2.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安徽合肥230036;3.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教育体育局,安徽合肥230011)

青少年在竞技体育中往往会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追求功利为目的的态度,但是这些目的都是公布于众的,或者是一种集体主义观.因此青少年的这种强烈的态度会增强自我的爱国意识、集体主义以及社会效益.正是有了这些方面的独特优点、效益,才使得社会变得更加的和谐稳定,从而加快社会化的发展进程.加强竞技体育不仅仅对于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向上的作用,而且对于个人来讲,同样也是不断地提升个人的能力,以及个人的素养和意识.

社会化指的是在社会环境下,演绎着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个人通过这个交互作用培养自我的积极社会性.因此社会化的发展历程对于个人来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到积极向上的作用.青少年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个人家庭的未来,也关系到社会发展的和谐.在这个群体中,体育锻炼以及竞技体育的训练几乎是每一个青少年的喜好.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上,他们的社会化就不会改变,因此世界各国都相继对体育运动和社会化的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体育训练和人的社会化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运动训练无疑成为如今青少年成长的发展之道,重要的是运动训练在多个方面对于青少年社会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向上的作用.

1 阻碍体育生社会化进程的因素

1.1 社会价值观的取向误导体育生社会化进程的发展

在社会化发展进程中,包含两个主体,即个人和社会.因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包含着两个层面,一是个人的发展,二是社会的发展.在第一个方面,个人加入到社会中,不断地接受社会文化的熏陶和教育,接受人文素养的培养,发展个人的能力和意识.而另外一个方面是以社会为主体,通过个人对于社会的积极作用,发展社会的整体文化以及对某些行为进行改造,对于社会的变革也有不可磨灭的作用.总体来说,社会化既有社会环境对个人的作用和影响,同样也有个人对社会环境的作用和影响[1].可见,青少年的社会化问题并不是仅仅局限于学生单纯地去适应社会,同样社会的发展也对青少年的成长起到了一定的影响.现如今,随着社会物欲横流的思潮以及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大,加上青少年正是接受社会新事物的关键时刻,容易受种种社会不良的风气的影响.反过来,又会助长社会的不良风气.

1.2 学校体制的不完善阻碍体育生社会化进程的发展

另外,体育生除了在生活、训练方面的自身困扰之外,学校同样也造成了一些困扰.如今的体校大多数偏重于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而忽略了最有益的体育训练,而是对于体育特长生上来讲这是最重要的实践部分.一个体育特长生的教练或者是教师,有义务和责任带领自己的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帮助学生驶上正确的航道.

1.3 个人意志的薄弱困扰体育生社会化进程的发展

青少年时期是未成年人开始转型为成年人的一个重要时期,即可以说是一个社会化的预备期,为将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开始做准备.对于体育生来讲,这个时期就是一个学习的时期,大多数的体育生刚刚脱离家庭的束缚,来到体校接受更多的教育和训练.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这个青少年接触最多的就是教练和身边的同辈伙伴,在受到同样群体的影响之后很容易产生一种疑虑和困惑,找不到自己的出路和发展之道,很容易产生了自卑心理或自我主义,不去接受有益的熏陶,不去接触新的事物.另外体育生在接受理论知识之外,还不断接受着运动体育竞技方面的训练,孩子在父母身边娇生惯养养成的习惯使他们很难适应这种高强度的训练,造成孩子心理上开始抵触这种竞技训练.训练方面的烦恼加上青少年生活方面的独立使得他们不得不接受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凡事都需要进行自我判断,因此恐惧感就在青少年的心理产生了,致使他们很容易就倒在金钱、情感、诱惑面前.使得青少年的社会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对于社会,对于个人都有着不安定的因素[2].

因此本文选择运动训练在体育特长生社会化进程中的作用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是促进学生在社会化进程中健康的发展,另一个方面就是研究运动竞技训练与体育特长生社会化发展的规律.从而探究适合体育特长生社会化发展的最佳途径和方法,为广大的体育特长生和相关教师以后的训练和学习提供参考.

2 运动训练对体育特长生社会化进程发展的调查研究

2.1 运动训练对体育特长生社会化调查的取样

体育特长生除了理论的学习之外,会接受正规程序的课外训练,为了更好地了解体育生在接受训练以后的成绩或者是训练对于学生的作用,往往会通过调查取样的方式去了解运动训练对于体育特长生各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取样调查的方式对体育特长生的学习情况和训练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研究体育特长生训练前后心理的变化情况,从而推断运动训练与社会化进程发展的关系以及对社会的作用.

首先对接受调查的青少年体育特长生取样调查,如表1所示:

表1 抽取样本情况(人数)

对抽取的样本进行跟踪式的调查研究,对比训练前后的心理变化情况,通过心理测量等手段,对310名体育生的记忆力提高情况,突发情绪自控能力,意志意念加强状况,新环境、新社会适应能力以及人际交往情况做了相关的统计.

2.2 运动训练对体育特长生心理变化的影响

通过调查研究,学生训练前后的心理变化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体育生训练前后心理变化对比表

如表2所示,体育特长生的运动训练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不仅面广,而且影响的内容丰富.男性学生的记忆力从训练前的41%直线上升至训练后的96%左右;社会适应能力也从训练前的53%升至训练后的98%.除此之外,体育特长生的情绪控制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都得到了质的提升.足见体育训练对于学生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由此可见,体育锻炼是促进体育特长生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有益途径.

3 竞技体育对体育特长生社会化进程的促进作用

3.1 有助于培养体育生公平的社会竞争意识

体育特长生在接受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不仅仅加强了自我身体的锻炼,还加强了与同龄人交流和互助的机会,增强了自己的知识量,同样也获得了友谊.青少年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不自觉地就融入到一个大集体中去,个人只有通过集体的成功收获自我的成功,达到训练的真正目的.诸如足球等集体运动项目,决定成败的不是球队中的某一个人,而是一个集体,而这也是运动的真谛,也是竞技运动的实质所在[3].因此,加强体育生的运动训练可以培养青少年在集体角色中真正认识自我,只有融入到大集体中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因此这样的竞技训练可以消除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性格孤僻的缺点,给自己的人生定好位,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促进了社会化进程的发展.除此之外,竞技体育训练还可以培养青少年公平竞技的意识,在当今社会,只有公平的竞争才是生存之道.因此在体育竞赛中,首先强调的是“公平和公正”规则为先,以此项来约束每一个参赛者,达到体育竞技的合理性.同时,竞技体育还可以让青少年更加清晰地认识社会的公平性和现实性,这在以后的成长中起到导向的作用.因此,加强体育生的运动训练,让他们看到虽然竞争是残酷的,但也是合理公平的,通过自我的积极参与,敢于拼搏方能赢得成绩,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作为一个体育生最应该具备的品质.培养一个体育特长生的规范意识,对于他/她将来走向社会是有积极意义的.

3.2 有助于提升体育生的个人道德素养

社会化进程发展的最终结果就是每个人都能形成自我的人格品质.随着青少年年龄的增长,以及接触事物的不断增多,仍然有很多青少年体育生不能正确地定位自我和认识自我,从而导致青少年心灵的扭曲,人格不良发展.

体育生在每一个项目中都担任着不同的角色,也有着不同的角色体验,这对于自我的身心健康的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体育生在接受训练的过程中,每一个角色都能让参与进来的体育生客观评价自我,认识自我,针对训练中问题及时调整自我和改变自我,最后老师的点评使他们得到认可,这都有利于学生自信度的提升,为以后的训练增强了信心.从某种意义来讲,体育生在竞技体育中的拼搏、坚持和勇敢都为他们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对于社会化的发展同样起到了加速的作用.体育生的年轻气盛和敢于挑战的精神正符合了现如今体育的精髓宗旨[4].因此,加强体育训练不仅可以增强体质,最重要的是有利于体育特长生的人格品质的健全以及个性的发展.

3.3 有助于提升体育生的自我发展能力

社会化发展的高低决定了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在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可以简单地认为是一个双方交互的过程,个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认识自我,还可以在平等互助中获取自我的定位和角色.体育生在训练时通过老师和同学的交互达到训练的目的.因此运动训练可以微观地定位为一个小型的社会,在这个微型社会中,师生的交流和学生的沟通都有利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在竞技中,互不相识的比赛双方都各自扮演中不同的角色,并且根据竞技的不同时刻调整自我的角色,以适应比赛的需求,这使青少年体育特长生心理产生一种共容,从而促进了和谐赛场的建设以及和谐交往氛围,增强了双方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5].因此,加强体育生的运动训练和竞技比赛可以给他们提供空间进行交流沟通,促进体育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体育运动对社会化进程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体育训练、竞技运动可以提供生活所需的社会意识健全人格以及提升社会适应能力,促进社会化进程发展.运动训练的社会化,不仅能提高体育特长生对于新生活、新社会的认识,对自己的角色形成正确的定位和认识,还可以在运动训练中学到应有的规范道德,认识社会竞争的现实性和公平性,对于体育生将来的发展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1]江涛章.体育锻炼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以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运动人体科学,2013,(3):15-19.

[2]肖丽琴.体育运动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J].体育学刊,2007,(2):79-82.

[3]王希尧.大学生亚健康心理及其根源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3,(5):86-89.

[4]杨鄂平,丁爱玲,唐晓东,等.大学生健身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性及影响因素[J].体育学刊,2007,(8):83-87.

[5]徐波,季浏.体育锻炼对我国城市居民心理状况影响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3):517-518.

猜你喜欢
特长生社会化竞技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竞技精神
谁是体育特长生
取消特长生招生,不等于取消特长生教育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花与竞技少女
刍议体育特长生辅导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