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彩飞周立军
(1.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石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 宁波 315153;2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浙江 宁波 315040)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徐彩飞1周立军2
(1.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石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 宁波 315153;2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浙江 宁波 31504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基础上配以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分析两组心绞痛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血清CRP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观察组心电图总有效率83.33%,亦高于对照组的56.67%(P<0.05)。两组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与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别不大(均P>0.05)。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均短于治疗前(P<0.05),发作次数亦少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后血清CRP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地降低血清CRP水平,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冠心病心绞痛 中西医 疗效 C反应蛋白
冠心病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心肌暂时性缺血缺氧而致使的一种发作性胸痛为主要的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饮食结构的不断改变,冠心病心绞痛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故临床上采用积极有效地治疗手段尤为重要。研究显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了明显疗效[2-3]。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病例选择 诊断标准参照《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张伯礼痰瘀互结证诊断标准[4-6]。纳入标准:均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者;符合诊断标准者;年龄45~80岁。排除标准:不符合上述入组标准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精神疾病者;合并心、肝、肾等功能异常者;依从性差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1.43±8.52)岁;心绞痛发作频率(1.56±0.51)次/d;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10.84±2.31)min;其中糖尿病4例,高血压12例,高脂血症8例,吸烟者8例。对照组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62.09±7.94)岁;心绞痛发作频率(1.63± 0.46)次/d;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10.13±2.56)min;其中糖尿病3例,高血压11例,高脂血症9例,吸烟者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口服阿司匹林(广东九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1139)100 mg,每晚1次;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409)20 mg/次,每日1次;依姆多(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30 mg/次,每日1次。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配以瓜蒌薤白半夏汤为基础方加减:全瓜蒌15 g,枳壳15 g,薤白15 g,法半夏10 g,降香10 g,川芎10 g,丹参10 g,赤芍10 g,红花10 g,茯苓15 g。若胸闷重可加重枳壳的量25 g,加用川厚朴10 g;若出汗多加用桂枝6 g;若阳气虚脱可加用黄芪10 g;若刺痛明显加用乳香10 g,没药10 g。水煎服,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温服,每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4周。
1.4 疗效标准 参照相关文献[7]。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或硝酸酯类用量明显降低≥80%,心电图ST-T恢复正常。有效:心绞痛发作或硝酸酯类用量降低50%~80%,心电图ST段回升0.5 mm以上或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达50%以上。无效:心绞痛发作或硝酸酯用量降低<50%,甚至加重或死亡,心电图无变化。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为总有效率。
1.5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症状疗效。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电图疗效。3)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及心绞痛发作次数治疗前后变化。4)观察两组患者血清CRP水平治疗前后变化。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与治疗后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3 mL,装于EDTA管中,离心,分离血清,置于-80℃保存待测。用免疫投射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操作标准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5)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心绞痛症状疗效比较 见表1。结果示,观察组症状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心绞痛症状疗效比较(n)
2.2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见表2。结果示,观察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n)
2.3 两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与血清CRP水平比较 见表3。两组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与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别不大 (均P>0.05)。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与血清CRP水平改善均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均P<0.05)。
2.4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表3 两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与血清CRP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与血清CRP水平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血清C R P(n g / m L)发作持续时间(m i n /次)发作次数(次/ d)观察组治疗前 2 3 . 7 9 ± 4 . 6 7(n = 3 0)治疗后 1 0 . 4 7 ± 3 . 2 4*△对照组治疗前 2 4 . 6 8 ± 5 . 0 3 1 0 . 8 4 ± 2 . 3 1 1 . 5 6 ± 0 . 5 1 2 . 9 3 ± 0 . 5 9*△0 . 3 4 ± 0 . 1 1*△1 0 . 1 3 ± 2 . 5 6 1 . 6 3 ± 0 . 4 6(n = 3 0)治疗后 1 6 . 1 3 ± 4 . 0 7*6 . 3 9 ± 0 . 9 5*0 . 9 6 ± 0 . 1 6*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而心绞痛是冠心病常见类型,其主要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内斑块形成破裂、出血,从而致使局部血小板粘附聚集,腔内不全堵塞性血栓形成以及内膜损伤诱发血管痉挛引起[8]。近年来,研究发现CRP、尿酸(UA)、血脂、胆红素水平异常等引发的冠状动脉炎症反应会损伤动脉内膜以及内皮功能,并导致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引发冠状动脉痉挛,这也是心绞痛发作的重要机制之一。CRP在机体发生炎症反应时会显著升高,且CRP可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程度[9]。目前,临床上单纯采用西药治疗远期疗效不甚理想。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学“胸痹”“心痛”等范畴[10],中医学认为该病病因病机主要为年老体弱、情志失调、饮食不当、寒邪内侵而造成胸阳不振、心脉痹阻而发病。胸阳不振,津液不布,聚而成痰,痰为阴邪,易阻气机,结于胸中,痰瘀互结,胶结缠绵,则出现胸满而痛甚或胸痛彻背[11-12]。故而治疗应痰瘀同治,治以通阳散结、祛痰下气、益气开痹为主。本研究采用瓜蒌薤白半夏汤,方中瓜蒌味甘性寒入味,涤痰散结,开通胸痹;薤白具有通阳散结、祛痰下气功效;瓜蒌与薤白能散胸中凝滞之阴寒、化上焦结聚之痰浊、宣胸中阳气以宽胸;丹参、赤芍具有化痰祛瘀功效;枳壳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功效;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功效;降香具有行瘀、止血、定痛功效;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功效;红花具有活血散瘀止痛功效;茯苓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诸药合用,共奏通阳散结、祛痰下气、益气开痹、养心安神之功效。
本研究结果示,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西药治疗后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疗效显著,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亦明显改善。提示两者结合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明显缩短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及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西药治疗后血清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明显低于西药治疗,提示两者结合治疗可明显降低血清CRP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炎症反应;两者结合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提示两者结合治疗安全性良好。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地降低血清CRP水平,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1] 王卫红,姚万发.老年糖代谢异常人群冠心病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1):5314-5316.
[2] 莫丽.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体会[J].中医临床研究,2014,7(14):115-116.
[3] 董青棣.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进展与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9):78-79.
[4] 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WHO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S].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1,9(1):75.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5(2):18.
[6] 张晗,康立源,张伯礼.心脑血管疾病痰瘀互结证述析[J].天津中医药,2009,26(2):172-174.
[7] 梁彩虹,徐崇利,张郁青,等.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CRP、尿酸、血脂、胆红素的临床意义及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效果的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21):25-27.
[8] 朱洁莹,刘丽军,信栓力,等.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和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综合临床,2014,30(10):1030-1032.
[9] 赵助飞,王飞.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和C反应蛋白改变及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4):138.
[10]许继艳,常秀武,丁瑞峰,等.中西医结合治疗60例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12(3):111-113.
[11]李雁滨.加味瓜蒌薤白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08,5(34):81-82.
[12]何银辉,蔡奕,罗仕德.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8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6,12(2):21-22.
R541.4
B
1004-745X(2015)06-1062-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5.06.042
2015-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