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证病机对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情及预后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2015-01-04 07:30王智强崔春丽过伟峰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6期
关键词:中风病出血性中医院

王智强崔春丽过伟峰

(1.江苏省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0;2.江苏省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0;3.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9)

·研究报告·

痰证病机对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情及预后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王智强1崔春丽2过伟峰3

(1.江苏省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0;2.江苏省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0;3.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9)

目的探讨痰证病机对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情及预后影响的相关性。方法将926例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分为痰证组与非痰证组,分别于第0、3、5、7、11、21日进行临床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发病情况、中风病类诊断评分、格拉斯哥评分(GCS)、修正的RANKIN评分。结果痰证病机在发病时占重要地位,为出血性中风发病重要组成证候。病程第0、11、21日,痰证组中风病类诊断评分、GCS评分、修正RANKIN标准评分分值均明显高于非痰证组 (均P<0.01)。两组发病时与病程第21日中风病类诊断评分、GCS评分、修正RANKIN标准评分差值比较则差别不大(P>0.05)。结论痰证是出血性中风的主要证候,痰证患者比非痰证患者病情为重,预后较差。

出血性中风急性期 痰证 病机 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中风起病急骤,临床见症不一,病情变化多端,转化演变复杂,出血性中风尤为此病重症。历来认为中风病因多样,风、火、痰、瘀、气、虚等均可致病。其中“痰”在发病过程中有因果胶结之作用。故研究痰证与出血性中风发病演变的相关性具有临床及流行病学意义。本研究在出血性中风证候分类的基础上,对926例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进行证候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按痰证、非痰证把患者分成两组,比较两组发病情况、中风病类诊断评分、格拉斯哥评分(GCS)、修正的RANKIN评分的差异,以期揭示痰证病机对病情轻重程度、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诊断标准:中风病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1996年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1](试行)。脑出血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4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2]。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1991年制定的 《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3],除痰证外其他证列为非痰证。2)纳入标准:发病年龄、性别不限;符合西医脑出血急性期诊断标准;住院或急诊观察室患者,发病72 h以内入院者。3)排除标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及由血液病、肿瘤或外伤引起的颅内出血;出血性中风非急性期患者;合并有心、肝、肾、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危重疾病患者;法律规定的残疾(盲、聋、哑、智力障碍、精神障碍、肢体残疾)不能配合检查的患者;怀疑或确有酒精、药物滥用病史。

1.2 临床资料 选取江苏省中医院(85例)、南京市中医院(77例)、连云港市中医院(89例)、南京脑科医院(38例)、徐州市中医院 (64例)、张家港中医院(81例)、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6例)、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10例)、泰州市中医院(80例)、常州市中医院(60例)、新沂市中医院(21例)、无锡市中医院(13例)、江阴市中医院(66例)、昆山市中医院(100例)、淮安第二人民医院(116例)等15家医院出血性中风急性期住院患者926例。其中男性579例,女性347例;年龄21~90岁,平均(62.87±12.54)岁。所有观察对象均进入最终统计分析。

1.3 研究方法 采用多时点临床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纵向研究)方法。由调查员问诊及体检后,现场完成问卷调查。对所有患者共进行6次调查,调查时间为病程第0、3、5、7、11、21日。调查资料包括一般情况、中医四诊信息、中风病类诊断评分、GCS评分、修正的RANKIN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EpiData3.1数据库录入观察表数据,确保数据真实可靠,然后转化为SPSS15.0统计学软件数据库,经过数据管理后进行统计分析,相关的统计方法有频数分布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探索性分析、单因素分析(χ2检验、秩和检验、t检验等)。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表1 926例患者出血性中风病例痰证分布情况

2.1 痰证分布情况 见表1。926例患者按照初诊(第0日)、第3日、第5日、第7日、第11日、第21日6个时间点进行临床观察,得出痰证在病程进展中的分布情况。结果示,第0日分别与第3日、5日、7日、11日、21日进行比较:第0日与第3日比较差别不大 (P>0.05);第0日与第5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0日与第7日、第11日、第21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表明痰证组在发病前5 d,所占比例相差不大,从第7日开始,痰证组比例下降,这可能与病程进展及治疗干预有关,亦可能为随着疾病向愈,采用证候量化评分方式不能做出阳性评分,而出现许多“潜证”可能。

2.2 两组中风病类诊断评分比较 见表2。结果示,第0、第21日两组中风病类诊断评分比较,痰证患者发病时中风病类诊断分值高于非痰证患者(P<0.01)。第0日与第21日中风病类诊断评分差值,两组差别不大(P>0.05)。

表2 痰证组、非痰证组中风病类诊断评分比较(分,±s)

表2 痰证组、非痰证组中风病类诊断评分比较(分,±s)

与非痰证组0 d比较,**P<0.01。下同。

组 别 分值(分) 0 d与2 1 d差值(分)时间点 n痰证组 1 9 . 4 6 ± 1 5 . 1 4**9 . 4 7 ± 1 1 . 2 1 9 . 9 9 ± 1 0 . 6 7非痰证组 1 6 . 2 8 ± 1 4 . 1 8 8 . 2 2 ± 1 0 . 6 7 0 d 3 3 7 2 1 d 2 8 8 0 d 5 0 0 2 1 d 4 1 9 8 . 0 6 ± 9 . 9 5

2.3 痰证、非痰证格拉斯哥预后结果评分比较 见表3。结果示,第0日、第11日、第21日,痰证GCS评分均分别高于非痰证者(均P<0.01)。第0日与第11日、21日GCS评分差值差别不大(P>0.05)。

表3 痰证组、非痰证病例格拉斯哥预后结果评分比较(分,±s)

表3 痰证组、非痰证病例格拉斯哥预后结果评分比较(分,±s)

n G C S分值(分)组 别 时间点治疗前后差值(分)0 d与1 1 d 0 d与2 1 d 3 5 9 2 . 5 7 ± 0 . 7 5**0 . 2 6 ± 0 . 5 6 0 . 5 4 ± 0 . 7 2 3 4 9 2 . 3 1 ± 0 . 8 5**2 1 d 2 9 9 2 . 0 1 ± 0 . 8 9**非痰证组 0 d 5 6 3 2 . 3 9 ± 0 . 8 1 0 . 2 9 ± 0 . 5 2 0 . 5 7 ± 0 . 6 6 1 1 d 5 3 6 2 . 0 8 ± 0 . 8 5 2 1 d 4 4 7 1 . 8 4 ± 0 . 8 4痰证组 0 d 1 1 d

表4 痰证、非痰证患者修正RANKIN评分比较(分,±s)

表4 痰证、非痰证患者修正RANKIN评分比较(分,±s)

治疗前后差值(分)0 d与1 1 d 0 d与2 1 d 3 5 7 3 . 3 4 ± 1 . 3 4**0 . 4 3 ± 0 . 8 0 0 . 9 1 ± 1 . 1 0 3 4 6 2 . 8 8 ± 1 . 4 0**2 1 d 9 9 2 . 4 2 ± 1 . 4 8**非痰证组 0 d 5 6 2 3 . 0 2 ± 1 . 3 9 0 . 4 5 ± 0 . 6 8 0 . 9 8 ± 1 . 0 1 1 1 d 5 3 6 2 . 5 6 ± 1 . 3 9 2 1 d 4 3 5 2 . 1 1 ± 1 . 4 9组 别 时间点n m R S分值(分)痰证组 0 d 1 1 d

2.4 痰证、非痰证组修正RANKIN标准评分比较 见表4。结果示,第0、11、21日,痰证、非痰证组修正RANKIN标准评分,痰证组分值明显高于非痰证组(均P<0.01)。第0日时与第11、21日差值,两组差别不大(P>0.05)。

3 讨 论

现代医学认为脑出血最常见原因为高血压和高血压引起的小动脉硬化,其次为动脉淀粉样变性,治疗主要是尽快控制高血压和颅内压;消除血肿(手术消除血肿,中医行血破瘀);保护脑组织,减少脑损伤;加强监护和护理,防治并发症等。有学者[4]发现痰证患者在血液流变学、血脂、自由基、糖代谢、机体免疫功能、黏附分子方面等方面均与非痰证患者有差异。

中医学认为,中风病多中老年起病,发病急骤,症状多端,证候错杂,病程长,易变生他病。中医所言之“痰”,是人体脏腑气血不利,津液运化失常而成。古代医家对于中风与痰证的认识由来已久,《内经》即有“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之说,现代医家亦普遍认同中风病因有风、火、痰、气、瘀、虚六端,痰证在中风形成过程、发病、病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且临床上从痰治疗中风观点的医家亦为数不少。有学者[5]认为,本病发作为年老气衰、阴虚火旺、外感风寒三端,而成痰瘀互结化毒,伤损脑络,形成卒中。痰、瘀之邪均能化火、化毒,产生新的病理产物,成为中风发病最直接重要的致病因素。亦有人[6]认为痰浊和瘀均为机体气血津液代谢失衡所产生,痰本于津,瘀本于血,津血同源,痰浊与瘀血相互胶结,痰瘀同病,痰可致瘀,瘀可致痰。痰瘀一旦生成,互为因果,互相影响,痰瘀胶结,久聚成毒,损伤脑络,共同致病,在治疗上国内学者[7-8]从痰治疗脑出血均取得较好疗效。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类诊断评分标准》,对患者病情轻重程度进行评分,分值越大,病情越重。痰证患者发病时中风病类诊断分值显著高于非痰证患者,提示痰证患者病情重。本研究在病程第21日,痰证患者中风病类诊断评分仍显著高于非痰证患者,提示痰证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差。这与学者[9]的研究结果相符。

GCS评分量表评价患者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体征的回复情况等方面,修正RANKIN标准评分则评价卒中后生活能力恢复情况,均是判断病情轻重程度及预后优劣的常用量表。本研究中,第0日、第11日、第21日时痰证组GCS评分、修正RANKIN标准评分分值均明显高于非痰证组,提示急性期(21 d)痰证患者病情始终较非痰证患者为重,痰证病机影响疾病预后。业者有应用化痰通腑法针对痰证病机治疗此病,收效理想,证实了这一点[10]。综上所述,在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证患者无论从症状、预后均重于非痰证患者。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2] 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1,17(3):64-66.

[4] 李保良.中医痰证实质的现代研究[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9(3):66-68.

[5] 宋建民,樊平.浅谈痰瘀致毒与中风的关系[J].陕西中医,2008,29(12):1672.

[6] 张敬华,张钟爱.中风发病启动之因——痰瘀毒邪[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52-53.

[7] 赵敏,王新志.通腑化痰法对急性出血性中风血肿吸收速度与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医药学刊,2002,20(4):429-430.

[8] 鞠作泉,李忠刚,王风霞.化痰通腑活血法治疗重症出血性中风62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2):78-79.

[9] 李建香,过伟峰,王敬卿.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证病机与疾病轻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8):912-913.

[10]樊炼.祛痰通脏化痰开窍法在脑出血术后的应用探讨[J].中外医疗,2012,31(34):113-114.

The Study on the Effect of Phlegm Syndrome on Acute Stage of Hemorrhagic Stroke Severity and Prog-nosis

WANG Zhiqiang,CUI Chunli,GUO Weifeng. Nanjing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Jiangsu,Nanjing 210000,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hlegm syndrome on acute stage of hemorrhagic stroke severity and prognosis.Methods:92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hemorrhagic stroke were divided into the phlegm group and the nonphlegm group,respectively clinically observed on the zeroth,3 rd,5 th,7 th,11 th,21 st day.The incidence,the diagnostic score of stroke disease,Glasgow score(GCS),the modified RANKIN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were compared.Results:Phlegm occupied an important position at onset,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stroke syndrome hemorrhage syndrome.At onset,duration of zeroth,eleventh,twenty-first day,stroke diagnostic score,GCS score,modified RANKIN standard scores of the phlegm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nonphlegm group(all P<0.01).On the 21 st day,stroke disease diagnostic score,GCS,modified RANKIN standard score in both groups were different,however,without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s:The phlegm syndrome is a main syndrome in hemorrhagic stroke.Patients with phlegm syndrome are heavier and poorer in prognosis than those with nonphlegm syndrome.

Acute stage of hemorrhagic stroke;Phlegm syndrome;Pathogenesis;Clinical epidemiology

R255.2

A

1004-745X(2015)06-0941-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5.06.001

2015-01-09)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06CB504807)

猜你喜欢
中风病出血性中医院
前进中的广汉市中医院
PAI-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和血管再闭塞的相关性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奋进中的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
缺血性中风病复发危险因素中西医的研究进展
探析古今中风病的发病机制
沭阳县中医院“做负责任的医院”
经血管介入治疗出血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基于混沌和替代数据法的中风病人声音分析
中医院的契机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