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分享、公共服务与劳动者扩大消费需求研究

2015-01-04 05:05渭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渭南714099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36期
关键词:劳动者公共服务成果

■ 陈 艳(渭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陕西渭南 714099)

成果分享、公共服务是劳动者扩大消费的内在途径

劳动者的消费需求增长是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包括:劳动者收入的增长,劳动者对收入和消费的预期,以及需求的多样性等等,都将影响到劳动者消费需求的增长。我国社会的平稳发展离不开广大劳动者的积极参与,劳动者参与经济建设,就应该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并且获得合理的经济报酬,及享有基本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为此,消费需求的规模和潜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者参与经济建设和分享劳动成果的程度。

(一)成果分享可扩大消费的内在规模

在我国,劳动者是居民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消费的中坚力量,我国社会平稳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增加就业机会将能够稳定劳动者收入和扩大居民消费率。为了稳固消费需求,如何提高劳动者参与经济建设的程度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提高了劳动者参与经济建设发展的程度,能够持续完善劳动者的收入结构和稳定劳动者的纯收入规模。

一方面,劳动力的增长和劳动者参与率的提高,可以扩大劳动者的收入规模。同时有助于扩大劳动群体的数量和提高整个劳动群体的收入水平,进而为劳动者的消费需求打下坚实的收入基础。另一方面,社会的主体人口是广大的劳动者,劳动报酬是劳动者收入的主要来源,提高了劳动成果的分享,将对扩大消费提供收入保障。

此外,劳动者的消费特征决定了其在消费中的主体地位。从消费倾向看,富有阶层的基本消费需求已经满足,其增量的消费更多体现在奢侈品消费。而对于非富有阶层,增加就业机会,进而实现劳动者群体收入的增长,对于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具有更直接、更显著的效果。与通过扩大转移支付、社会福利体系投入来促进消费需求的途径相比,持续增加就业,稳步提高劳动报酬,是确保经济增长与消费需求同步,是促进国内消费需求可持续增长的基本途径。然而,对于那些失业和已经退出了劳动力市场的阶层而言,收入基本上是通过转移支付来完成的,与此同时,这些人在进行消费的时候要受到社会福利制度的影响。如果相关部门能够完善福利制度和加大劳动者对经济发展成果分享的程度,将起到稳定市场消费水平和扩大我国消费规模的作用。

(二)公共服务可扩大消费的内在潜力

劳动者具有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利,这也是消费升级的保障。消费和生产关系的内在统一,一方面需要不断地提高就业的质量和劳动的报酬;另一方面还需要劳动者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这将有助于形成长远的消费预期,提高劳动者消费需求的内在潜力。完善劳动者的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障,是解决广大劳动者后顾之忧,形成扩大消费内在潜力的制度基础。其中扩大教育程度是劳动者享有的一种重要的公共服务,教育能够显著提高劳动者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进而提高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储蓄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就能够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进而扩大消费需求的增加。另外,教育能够使劳动者在收入扩大的基础上进行娱乐、休闲等正规方式的消费,在贫乏单调的文化环境里,劳动者不仅物质贫乏,文化生活也趋于单调,消费往往只局限于生存性需要和较低层次的娱乐上,容易滋生不健康的娱乐方式,然而,教育普及、养老保障、医疗保险、失业救济等公共服务的扩大,使得劳动者消费具有多样性、健康性,从而扩大了消费的内在潜力,因此,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能够有效地扩大消费需求。

成果分享、公共服务制约劳动者扩大消费的成因

随着我国市场体制的深入改革,加之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步伐的稳步加快,给广大的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进而促进了劳动力的流动和就业。虽然劳动者酬劳占GDP的比重在不断提高,但是我国劳动者的整体收入水平还是呈现出了下滑的态势。除此之外,广大劳动者在享受经济成果分享和政府公共服务方面也存在着严重的不足。这样就会严重制约劳动者的消费支出和降低劳动者的消费水平。我国消费需求低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成果分享制约扩大消费的因素

从目前我国劳动者的收入情况来看,我国劳动者对经济发展成果的分享程度过低,使得消费需求受到一定的影响,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劳动者的劳动技能低。虽然我国一直都在实行人才强国战略,但是我国劳动力的主体部分还是广大的农村劳动者,整体受教育的程度都很低,很多只有小学文化水平,劳动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尤其是在职业技能方面。由于劳动者的文化水平存在着严重的差异,加之劳动技能低,使得广大的劳动者在分配工作时没有谈判的权利,这样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就受到了损害。因此,人力资本劳动技能低的原因,直接导致企业的经济利润受到了影响,以至于劳动者本身的收入也受到了影响。劳动技能低下,直接导致劳动者收入偏低,没有较多的收入,就抑制了劳动者的消费,促使消费需求水平降低,难以提高我国扩大内需消费的总体水平。

第二,劳动观念存在偏差。随着我国战略的梯度转移,政府与企业的资本短缺,固化了重资本、轻劳动的趋势越来越突出。地方政府错误地将劳动者的低工资等同于低劳动力成本,进而忽视了广大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和限制了劳动者的组织化行为,寄希望通过这样的低劳动成本来增加投资的吸引力。在重资本、轻劳动的观念下,很多地方政府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廉价劳动力的优势,频繁出台和颁布一些不利于劳动者保护,而只有利于资本收入的政策。此外,在社会实际生产中,很多人也会将低劳动成本等同于低工资,虽然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都在稳步提升,但是在劳动观念存在偏差的市场经济下,广大的劳动者在进行初次分配的过程中就会处于较低的工资水平,并且这种劳动观念一直影响着我国的劳动者消费需求。

第三,相关体制机制不完善。在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关系直接体现在劳动者与投资者之间。虽然国有企业的管理者也属于劳动者,但是最终的所有者是属于全体劳动人民。随着我国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一些外资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都出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现有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劳资体制都存在着一定的欠缺,相关的成果分享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劳动者在享受成果分享的过程中,由于现有的制度不够完善,不仅会影响劳动者的酬劳,还会严重制约我国劳动者的消费需求水平。

(二)公共服务制约扩大消费的因素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农村农业生产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也逐步选择到城里进行工作,由于这些劳动者的文化知识水平较低,只能够从事一些一线的辛苦职业,与此同时,这些工作都缺乏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障,使得广大农村劳动者的平均酬劳均低于其他职业的劳动者。由于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战到城市,外来劳动者的子女也随着劳动者进入到城市,这些劳动者的子女在享受公共服务时存在着一定的限制。因为,很多公共服务只是针对广大城镇居民,而广大农村劳动者是没有权利和资格来享受这种公共服务的,由于农村劳动者对城市公共服务的分享程度低,甚至不能享受到城市的公共服务,因此限制了我国整体消费水平的提升。

推动成果分享与公共服务改革以扩大消费需求的建议

消费需求不强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如何扩大我国劳动者的消费需求,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话题。长期以来,由于劳动观念存在偏差、低人力资本储量和低组织程度化,使得我国劳动者对经济发展的分享程度低。为了扩大我国劳动者的消费需求,需要通过改革相关的体制机制,进而提高劳动者对经济发展成果的分享程度和享受公共服务的程度,来扩大我国劳动者的消费需求。

(一)成果分享的体制机制改革

要想实现社会财富充分流动和劳动者的福祉相统一,就必须要通过改革发展劳动者对经济发展成果的分享程度,就需要深化成果分享的体制机制和提高劳动就业质量、劳动技能,并完善相应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具体的体制机制改革如下:

第一,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劳动者劳动技能的提高,能够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报酬的稳定、劳动地位和实现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主要是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质量。知识是改变劳动技能的一种重要途径,在提高劳动者劳动技能时,需要对劳动者进行相关的技能培训。因此,加快发展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并且在政策上支持各类学校,进而为改善劳动者的就业能力提供支持。劳动技能的提高可以提高我国产业工人的整体水平,这方面需要地方政府进行相关的财力支持,积极地研究从税收政策上加大相关政策的改革,引导企业从职工技能和生产率上进行提高,稳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是对经济发展成果的分享,更是有利于扩大我国消费需求的根本保证。

第二,持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质量。在我国,就业权一直是我国公民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权利。各级地方政府需要保护劳动者的就业权益,促使劳动检查机构强化劳动执法的监查,严厉查处侵犯劳动者权益的行为,重点需要解决企业与劳动者签订合同和拖欠工资的问题,进而逐步改善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及实现劳动者的劳动尊严。只有通过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质量,才能够提高劳动者的劳动酬劳,以达到提高我国劳动者消费需求的水平。

第三,完善相关的机制。我国广大的劳动者在获得酬劳时,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保护。各级政府需要进一步通过相关的法律手段,明确劳动者的工资协商机制,完善工会雇主与政府方面的集体协商机制,特别要大力推进企业的快速完善,为展开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提供坚实的法律和组织基础。我国广大的劳动者通过劳动所得到的酬劳是劳动者收入的主要来源,并且劳动者作为社会人口的主体,很大部分的消费都是由劳动者来承担的,因此,扩大消费需求一定要保障劳动者的工资酬劳,只有通过完善相关的工资协商机制,才能够保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扩大劳动者的实际消费水平。

(二)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改革

为了扩大我国的消费需求,需要扩大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改变城乡分割的公共服务体制和投入机制,进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在进行相关分配时,需要根据劳动者的就业及居住地来配置相关的公共服务,加大我国的公共事业投资力度,将外来流动人口纳入到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中,并逐步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以降低外来劳动者的就业安居成本。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需求研究,要确保广大劳动者的劳动酬劳,只有劳动者的酬劳得到了保证,劳动者才能够有资金进行消费,这样才能够扩大我国的消费需求。

1.包亚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与构建消费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J].政治经济学研究,2013(6)

2.张雄辉.扩大消费的政府行为研究及对策[J].商业时代,2013(12)

3.洪银兴.依靠扩大内需实现经济持续增长[J].南京大学学报,2013(1)

4.李中建.劳动者的参与和共享:扩大消费需求的着力点[J].经济学家,2013(11)

5.涂小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综述[J].商业时代,2014(1)

猜你喜欢
劳动者公共服务成果
劳动者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工大成果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