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因素与产业结构演进的路径分析

2015-12-30 12:30居长志副教授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南京211168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36期
关键词:人均收入产业结构升级

■ 居长志 副教授(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南京 211168)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转型升级。国家在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是产业升级效果并不明显,产业结构演变速度缓慢。究其主要原因,本文认为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国外需求主导向国内需求主导转变过程,产业结构变动处于转变中的“阵痛”期,要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需要实现两个转变,即由“干中学效应”驱动转向“母市场效应”驱动,由“外需拉动型”演变路径转向“内需推动型”演变路径。

开放条件下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产业结构演变是指在特定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资源条件下,产业结构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由低劳动生产率向高劳动生产率,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发展变化过程。产业结构演变表现为产业结构质量和层次不断提升,逐步向高度化和合理化方向发展。

影响产业结构演变的因素很多。如汤斌(2005)认为自然资源、人口、技术进步、经济政策等是引起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因素,这些基本因素又是通过需求和供给发生作用的,即需求变化和市场供给条件变动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动。彭春华(1999)认为市场需求、技术进步和产业政策是影响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三大基本力量和动因,其中市场需求为外在动因,技术进步是直接动因,产业政策是强外在力。傅家骥(1998)认为技术创新是影响产业结构演变的决定因素,提出“没有技术创新,就没有产业结构的演变”。Utterback(1999)研究表明,60%-80%的重要创新都是受需求拉动而产生与扩张的。Aoki 和Yoahikawa(2002)的研究发现,需求所引致的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综合上述,可以看出,产业结构演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是影响产业结构演变、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要素,技术进步是导致新兴产业兴起和发展、引起产业结构演变的直接动力,而市场需求则是影响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演变的原动力。本文重点研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市场需求作为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动力如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的演变受到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共同影响,而这两种需求在不同的阶段对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也是有区别的,总体上看,国内外需求对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一)“干中学效应”

“干中学效应”又称之为“次级创新”,指在资本积累和生产积累过程中引起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和技术外溢(Arrow K.J,1962)。干中学效应一般发生在外需导向型的经济体系中,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后发国家企业通过参与国际分工,生产具有本国比较优势的产品,在开放经济中扩大干中学效应的基础,促进本国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如后发国家企业,利用其劳动要素禀赋优势为发达国家代工,生产产品价值链中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一环,生产的产品直接出口国外,而并不进入本国国内市场,直接满足国外需求。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通过产业链的跨国界分离和整合,使发展中国家有机会通过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超越经济成长阶段,实现跨越式产业升级。从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到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都为这种产业结构的演变方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这种产业结构演变一般被后发外需导向型国家所采用,在后发国家赶超战略中有着显著的作用:第一,对于后发国家,在开放经济环境中,技术差距有利于后发国家在生产和贸易中获取干中学效应;第二,有利于后发国家获取规模报酬递增,推动后发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第三,后发国家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所产生的干中学效应会在对外贸易中得到加强。当然,后发国家赶超中,应避免对引进技术和外资、外需的长期依赖,防止出现“贸易格局锁定效应”,抑制后发国家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

(二)“母市场效应”

“母市场效应”是指在规模报酬递增和垄断竞争并存在贸易成本的情况下,需求大国将成为差异化产品的净出口国(Helpman&Krugman,1985)。“母市场效应”一般发生在内需主导型的发达国家经济体系中,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和不断提高的国内需求结构,国内的产业结构才得以不断的提升。在这种体系中,一国首先通过科技创新、开发新产品,投放到本国国内市场,满足国内需求,通过国内市场需求来促进该产业的发展。当该技术普及后,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时,再开拓国外市场,通过对外贸易来满足国外市场的需求;当国外市场逐渐形成规模后,再进一步输出资本和有关技术,利用国外的资源禀赋,在国外建立这种产品的相关产业,以更低的价格打回本国市场,这样国内该产业将逐步萎缩,需求结构的再次转换将会迫使其继续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通过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推动本国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这种由国内需求结构的转变,不断推进本国产业结构演变,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母市场效应”作用的结果。如二战后的日本,十分重视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引进、吸收和创新,迅速缩短了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成功实现了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变。日本产业正是在主导产业的更替过程中,以国内市场为基础的出口,获得了向国际市场迅速发展的机会,从而确定了一种具有特点的生产体系和销售体系,使日本能够同时享受到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从而促进了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刘伟,1995)。“母市场效应”推进产业结构的演变,是在一个开放经济体系中,以及国内有着比其他经济体更强劲的研发实力才能实现。因此,鼓励科技创新,大力开发新产品,实现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和规模报酬递增是“母市场效应”存在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产业结构演变的路径选择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需求是由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共同决定的,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本身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国产业结构演变是受国内外需求结构的影响,需求结构的升级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本文重点分析不同的需求结构条件下一国产业结构演变路径。

研究表明,一国的需求结构与其人均收入水平、技术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各种商品和劳务的需求结构也会发生变化(李宝庆等,2013),需求结构变化会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动(孙军,2008)。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后发国家企业由于其劳动力要素相对丰富、成本低,进入相对技术成熟的产业,发挥“干中学效应”,有着较高的利润空间,因此会形成该产业的“潮涌”现象。当这一产业快速发展时,该国民众的总体收入水平将会得到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后发国家的需求结构逐渐改变,对于低层次的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会逐渐减少,民众将追求更高质量、更高层次、更新颖的高端商品。于是,新产品的市场需求空间也会扩大,驱动着产业结构升级。这点在新古典理论中也能得到证实,市场需求越大,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就越大,新的产品越容易出现,率先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的盈利空间也越大,这又反过来进一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热情,同时驱动着产业结构在新的技术螺旋循环过程中演变。同时,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要素的成本也会越高,促使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发展,从而推动产业升级。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发达国家,如果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技术创新,获取更高层次的市场空间,就面临被后发国家所赶超的危险。

产业结构的变动主要受国内外需求结构的影响和制约,由此形成外需拉动和内需推动两种产业结构演变的模式,由外需拉动转向内需推动成为后发国家产业结构演变的路径选择(见图1)。在图1 中,纵轴表示一国的不同的产业层次的产值在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横轴表示一国产业结构的层次,越往左产业层次越低,产业的资本、技术水平越低,产业的劳动密集度越高;越往右产业结构的层次越高越合理,产业的资本或技术密集度就越高。其中,L1 和L2 曲线分别代表的是人均收入水平较高和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国家的产业结构比重线,LD代表的是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国家产业需求结构比重曲线。

从图1中可以看出,L1向右上方倾斜,表示人均收入水平较高的国家,人们的需求层次较高,劳动力成本较高,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规模较大,随着产业结构层次的提高,高层次的产业占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高。L2向右下方倾斜,则表示人均收入较低的国家,层次较低的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较大。L1 向右上方倾斜,L2向右下方倾斜,在同一平面内必定相交,必有这样一个交点A点,A点的经济含义是存在这样的一个层次的产业,收入低的和收入高的国家该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是相同的。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国家产业需求结构比重曲线LD,也穿过A点,这个A点就是临界点,A点左边的产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人均收入较低的国家,其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要高于人均收入水平较高的国家;A 点右边的产业是技术或资本密集型产业,人均收入水平高的国家,其技术或资本密集型产业要大于收入水平较低的国家。由此,人均收入水平低的国家其产业结构的演变可以分成两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外需拉动型产业结构演变

A点的左边,L2曲线在LD曲线之下,表明在这个阶段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供给远远大于国内对其的需求,所以必须拓展国外需求,采取外需拉动式的产业发展模式。后发国家在经济起飞的阶段,由于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因此依靠国内需求的带动来促进本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是不可能的,只有扩展国外需求,促进产业发展,提高经济总量,进而提高人均收入水平,促进需求结构层次提升,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在这个阶段,国内需求结构是滞后于产业结构的。低收入国家必须将大量的国内产能过剩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到国外,出口的数量是为∫0AL2dx-∫0ALDdx,这样才能达到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供需的平衡。在这个阶段,低收入国家的经济总量迅速扩大,同时人均收入水平逐步提高,从而导致需求结构的演变,为产业结构的演变创造条件。在这个阶段,如果L2曲线越陡峭,则产业结构与国内需求结构之间的相关性越小,而与国外需求结构之间的相关性越大,也意味着外需拉动作用也越大,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也越高。这也就是“干中学效应”。

随着低收入水平国家的经济起飞,人均收入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原有的劳动力资源禀赋优势逐步消失,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越来越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将逐步萎缩,在图1中表现为L2曲线的逆时针转动,如图中的虚箭头所示,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国外需求变化,L2 将围绕A 点逆时针旋转,产业结构的演变则进入第二阶段。

(二)第二阶段:内需推动型产业结构演变

在这个阶段,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国家经济腾飞之后,产业结构的演变将主要依靠国内需求结构的推动,也就是在图1的A点右边。从图1可以看出,在A点的右边,发展中国家的需求结构曲线LD高于其生产结构曲线L2,表明一国的需求结构领先于其产业结构。

图1 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演变路径

进入到第二阶段,在图1A点的右侧,国内对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品需求明显高于产业的供给能力,这个会刺激本土企业自主创新,并且规模经济效应下,降低企业自主创新的成本,促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从而提高自身产业结构层次,在图1 中表现为需求结构曲线LD 拉动产业结构比重线L2 按照逆时针转动。由于产业结构的提升会增加该国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刺激了产业需求,所以产业结构比重线L2逆时针转动的同时也会推动需求结构曲线LD 也进行着逆时针转动。因而,最终导致低收入水平国家的需求结构曲线LD 与生产结构曲线L2互相推动和促进,共同向高收入水平国家的产业结构曲线L1靠拢。

在这个阶段,产业结构的演进与国内需求结构之间的相关性逐渐变大,而与国外需求之间的相关性会逐渐减少,产业结构的演进因而由国外需求主拉动变为国内需求的推动,“母市场效应”也会越来越明显。

同时存在一个问题,既A点右侧的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比重曲线之间的差额不能完全依靠进口,需求空间如果被外部国家所生产的商品所控制,该国的产业结构演进就会减缓甚至停滞。这个需求差额为∫A∞LDdx-∫A∞L2dx,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后发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演变都会从第一阶段迈入第二阶段。因此,在开发经济条件下,如何充分利用国内需求是进入第二阶段的关键,对本土需求空间的保护及鼓励技术创新是后发国家政府尤为需要考虑的。

结论与启示

上文主要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因和路径进行了探讨,从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角度重点分析了一国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启示:

(一)需求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影响不容忽视

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因素很多,需求作为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动力,其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影响不容忽视。促进经济发展、产业振兴的根本出路在于扩大有效需求,尤其对于后发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依靠国外需求来拉动产业结构调整的阶段,单纯以劳动或自然资源为比较优势的产业,因其技术简单、资源容易获得和产品差异小,容易引起过量的投入和产出,造成该产业的过剩供给。并且劳动密集型产品大都属于需求弹性低的产品,国外对这类产品的需求市场容量有限,在供给过剩、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只能单纯的以价格作为调节工具,这必将使得后发国家面临一种非常不利的贸易条件,对其产业结构升级极为不利。因此,后发国家应鼓励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本土需求空间的保护,避免出现“贸易格局锁定效应”,并被最终定位于产业链的低端。

(二)产业结构的调整要高度重视国内需求结构

当一国经济起飞之后,随着国内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比较优势逐步消失,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从依靠国外需求转变为依靠国内需求。在这个阶段,国内市场的利用对于该国产业升级以及高质量产品的出口是非常重要的。从国内情况看,我国正处于从产业结构调整的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跨越时期,在这一时期,应高度重视国内需求的作用,积极通过内需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同时注意对国内产业层级较高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进行适当的保护和引导。此外,在政策上,让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利润空间高于比国内平均利润率,以有效刺激这些产业的投资,保持这部分产业的高速增长。

(三)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可促进需求结构升级并促使“母市场效应”发挥作用

对于后发国家而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劳动力要素成本上涨,将会导致劳动力密集产业的出口成本上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干中学效应”。但是,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促进需求结构升级,新产品市场需求空间和利润空间的扩大,推动本土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在总量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人均收入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应通过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努力扩大国内市场的需求,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四)实现消费结构升级是产业结构升级强有力的推动

消费结构升级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向,其决定了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也决定了市场需求和经济增长的空间。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我国的消费政策。如针对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较大这一问题,消费结构升级的重点之一是城镇方面改善居民消费环境,同时对高品质、高科技含量等符合产业政策的商品减少消费税,实行鼓励政策,从产业和消费两方面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综上所述,随着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以及世界经济波动对我国出口造成不利影响下,我国必须逐步提高人均收入水平,改善居民分配结构,通过各种政策措施,积极鼓励和扶持有实力的企业形成自主创新的竞争能力,实现由外需拉动向内部需求推动转变,实现由“干中学效应”向“母市场效应”转变,加快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1.汤斌.产业结构演进的理论与实证分析—以安徽省为例[D].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5

2.彭春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动因分析.岭南学刊,1999(6)

3.傅家骥.技术创新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4.Utterback,J.M.把握创新.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5.Aoki,M.and Yoshikawa,H:Demand Saturation-Cre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2002,48

6.Arrow K.J: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62,29 (6)

7.Helpman,E.,and P.Krugman:Market Structure and Foreign Trade,Cambridge(Mass):MITPress,1985

8.刘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演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9.李宝庆,张斌.产业转型升级与劳动力供求:基于江苏省及其地域差异的分析.学海,2013(5)

10.孙军.需求因素、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演变.南开经济研究,2008(5)

猜你喜欢
人均收入产业结构升级
忠诚村的“棚经济”——村集体资产3025万元,去年村民人均收入2.3万元
这个村子不简单 人均收入十万元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回暖与升级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
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两个“翻一番”怎么算?
中国解决产业结构问题从淘汰落后产能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