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国 周加贝 夏素兰 王子宁 宫 源 刘仕忠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磷石膏(主要成分CaSO4·2H2O)与碳酸铵反应生产硫酸铵(化肥)与碳酸钙(建材原料)在磷石膏废料综合利用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也是CCU(Carbon Dioxide Capture and Utilization)法CO2减排的重要工业实践之一[2]。其核心反应如下所示:
该反应的实质是钙离子从二水硫酸钙晶体向碳酸钙转移,包括二水硫酸钙的溶解和碳酸钙的生成。由于物料比ni(n(NH4)2CO3:nCaSO4·2H2O)是影响二水硫酸钙溶解的关键因素[3],因而需研究其对钙离子相转移速率的影响。杨保俊等[4-6]在研究该反应体系时指出,物料比在1.05∶1~1.15∶1之间最佳,但关于物料比对钙离子相转移速率的影响仍未见报道。
本文选择形貌易于观察的二水硫酸钙晶须为研究对象,确定反应机理,研究物料比对钙离子相转移速率的影响,以期指导工业生产。
二水硫酸钙晶须(CaSO4·2H2O>98wt%),湖南隆翔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碳酸铵、盐酸、氨水、无水乙醇(分析纯)。
图1 反应装置图
反应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将盛100 mL去离子水的烧杯置于恒温水浴锅,控制水浴温度为25℃,加入1g二水硫酸钙晶须,然后分别按物料比为1.05∶1、1.15∶1、1.25∶1、1.4∶1加入碳酸铵。每组反应分别在4、8、12、16、20min时停止反应,将反应液过滤,取滤液50mL用硫酸钡法(YS/T 273.8-2006)测溶液中硫酸根的含量,并计算二水硫酸钙的转化率。滤饼在60℃条件下干燥1h,干燥后样品在扫描电镜(型号S-3400N)下观察其形貌。
为研究物料比对碳酸钙结晶行为的影响,将物料比在ni=1.05∶1与ni=1.4∶1条件下,反应一定时间,过滤后滤饼的形貌如图2所示。
图2 物料比对碳酸钙结晶行为的影响
图2a为未反应的二水硫酸钙晶须。由图2b、2c可知,在ni=1.05∶1与ni=1.4∶1条件下,反应4min时,二水硫酸钙晶须表面均没有碳酸钙颗粒,碳酸钙生成于溶液中。说明物料比在1.05∶1~1.4∶1之间时,钙离子相转移是溶解-结晶过程,即钙离子先从二水硫酸钙晶须溶出,再与碳酸根反应生成碳酸钙。
物料比对二水硫酸钙晶须转化率的影响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转化率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反应时间约为20min时,转化率>95%,且转化率随着物料比的增大而增大。增大物料比,则增大碳酸根的浓度,进而促进二水硫酸钙的溶解,加速反应。即在钙离子溶解-结晶过程中,溶解过程的相转移速率与物料比成正比。
表1 不同物料比下二水硫酸钙转化率
图3 物料比对碳酸钙颗粒大小的影响
物料比对生成碳酸钙颗粒粒径的影响如图3a、3b所示。由图3可知,生成的碳酸钙均为方解石,其中物料比为1.05∶1时(图3a),碳酸钙颗粒平均粒径约为4μm,当物料比为1.4∶1,碳酸钙颗粒平均粒径约为10μm(图3b)。反应过程中,碳酸钙形核的同时也存在碳酸钙晶体的生长。增大物料比,即增大碳酸根的浓度会加快溶液中碳酸钙颗粒的生长,提升碳酸钙颗粒的平均粒径。因此,增大物料比有利于碳酸钙颗粒的生长。即在钙离子溶解-结晶的过程中,结晶过程的相转移速率与碳酸根浓度成正比。
二水硫酸钙与碳酸铵反应过程中,物料比在1.05∶1~1.4∶1时,生成的碳酸钙沉淀于溶液中,钙离子相转移是溶解-结晶过程,二水硫酸钙转化率和碳酸钙颗粒大小均随着物料比的增大而增大,相转移速率与物料比成正比。
[1]Cordell,G.,Reaction Kinetics of Production of Ammonium Sulfate from Anhydrite.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Process Design and Development 1968,7(2),278-285.
[2]谢和平,谢凌志,王昱飞,等.全球二氧化碳减排不应是CCS,应是 CCU[J].四川大学学报 (工程科学版),2012,44:1-5.
[3]Kemper,W,Olsen,J,DeMooy,C.Dissolution rate of gypsum in flowing water.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1975,39(3),458-463.
[4]杨保俊,陈曦,王百年,等.一步相转移-沉淀法制备轻质碳酸钙的沉淀工艺条件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4(10):1551-1554.
[5]刘山当,朱家骅,夏素兰,等.石膏氨水悬浮液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研究[J].四川化工,2004,7(3):1-3.
[6]何东升,张泽强,张汉泉,等.磷石膏制取硫酸铵及其溶析结晶[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1,33(3):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