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分离应激的护理干预

2015-01-02 03:00卞燕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母婴分量新生儿

卞燕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北京100053)

母婴分离应激的护理干预

卞燕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北京100053)

目的调查母婴分离产妇焦虑、抑郁情绪发生情况,探讨护理干预的意义。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进行调查分析,对母婴分离产妇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91例产妇中,出现焦虑情绪的有21例(23.08%),出现抑郁情绪的有14例(15.38%);通过系统护理干预后,出现焦虑情绪的有7例(7.69%),出现抑郁情绪的有4例(4.40%)。干预后产妇焦虑和抑郁情绪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焦虑抑郁量表评分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产妇焦虑、抑郁状态应尽早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母婴分离;产妇;护理干预

应激主要指机体针对创伤、病理刺激、感染、重大疾病等做出的全身性内分泌调节反应,从而导致内环境和内分泌功能紊乱的病理生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个体心理、行为和生理反应,从而影响健康,导致疾病[1]。

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某种原因转到新生儿科进行治疗或监护,导致母婴分离,会对产妇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如母亲角色转换困难、与新生儿身体和情感分离、担心新生儿转归等,使母体处于应激状态,从而影响产妇产褥期恢复及身心健康。因此,母婴分离产妇的保健已成为围产期保健中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本文对母婴分离产妇的护理干预进行探讨,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3年1—10月在某院分娩后发生母婴分离的产妇,共91例。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及测量指标调查采用自制产妇一般情况问卷,主要收集产妇和新生儿人口统计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包括产妇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孕周、产次、高危因素、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时的孕周、出生体重、新生儿阿氏评分、转入新生儿病房的原因以及新生儿父亲的态度等。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母婴分离产妇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其状态。HADS由焦虑和抑郁两个分量表组成,共有14个项目(各7个),评分为0~3分,故焦虑和抑郁分量表总分范围各为0~21分。0~7分为无症状,8~10分为可疑,11~21分为肯定存在症状[2]。国内研究认为以9分作为HADS筛选的临界值较为可靠[3]。

1.2.2 问卷调查由研究小组在母婴分离产妇产后24小时发放调查问卷,向其说明研究的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并声明调查结果仅用于研究。填写完毕当场收回。被调查者出院时再次接受问卷调查,评估其心理状态。共发放问卷95份,有效问卷91份,有效回收率为95.78%,有较好的代表性。

1.2.3 护理干预措施对所有研究对象做好常规治疗和护理,主要包括基础护理、产褥期特殊护理及产后健康教育。同时加强对产妇应激状态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1)积极心理干预:首先与产妇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全面了解产妇情况,取得其家人的理解和情感支持;运用倾听技巧了解产妇所关心的事情,鼓励产妇表达内心的感受,然后由研究者给予一对一的疏导、安慰、解释、建议、指导等。每日一次,每次15~30分钟。(2)提供信息支持:采用与医生一致的病情解释,加强产妇对新生儿状况的了解,减少其对病情的臆测;对母婴分离产妇提供信息支持,包括新生儿身体状况及新生儿病房医疗环境等,增加其对新生儿病房的了解。同时,提供新生儿常规护理知识、出院指导等。(3)教授放松技巧:每日两次,每次15分钟。指导产妇深呼吸,掌握放松技巧,以缓解精神紧张,镇定情绪,降低焦虑水平,减轻应激反应。(4)指导产妇掌握乳房护理规范操作,有效促进母乳分泌。研究者讲解并示范母婴分离期间乳房护理方法,包括热敷、按摩、挤奶及母乳储存方法等。(5)取得产妇家属的支持,特别是丈夫的参与。叮嘱家属长时间陪伴在产妇身边,多关心产妇,消除其不良情绪。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使用配对资料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基本资料

产妇年龄:最大36岁,最小24岁,平均(29.80±3.50)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56例(61.54%),高中以上35例(38.46%);孕周:最长41周,最短32周,平均(37.00±2.60)周;剖宫产65例(71.43%),自然分娩26例(28.57%);无妊娠合并症32例(35.16%),有妊娠合并症59例(64.84%)。

2.2 焦虑、抑郁情况

2.2.1 干预前焦虑、抑郁情况干预前焦虑分量表平均分为(6.62±2.51)分;出现焦虑情绪(得分≥9分)的产妇有21例(23.08%);抑郁分量表平均分为(5.54±2.48)分,出现抑郁情绪(得分≥9分)的产妇有14例(15.38%);7例(7.69%)产妇焦虑、抑郁情绪并存。

2.2.2 干预后焦虑、抑郁情况干预后焦虑分量表平均分为(5.92±2.03)分;出现焦虑情绪的产妇有7例(7.69%);抑郁分量表平均分为(5.00±2.30)分,出现抑郁情绪的产妇有4例(4.40%);无焦虑、抑郁情绪并存产妇(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HADS量表得分情况(例)

由表1可见,干预后产妇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经χ2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

2.2.3 干预前后焦虑、抑郁分量表平均分比较(见表2)由表2可见,干预后焦虑、抑郁分量表平均分较干预前降低,经t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

表2 干预前后焦虑、抑郁分量表平均分比较(±s,分)

表2 干预前后焦虑、抑郁分量表平均分比较(±s,分)

项目干预后P焦虑分量表平均分抑郁分量表平均分干预前t值6 . 6 2 ± 2 . 5 1 5 . 5 4 ± 2 . 4 8 5 . 9 2 ± 2 . 0 3 5 . 0 0 ± 2 . 3 0 3 . 8 0 3 2 . 8 6 8<0 . 0 5<0 . 0 5

3 讨论

3.1 母婴分离是一种应激源,可造成产妇情绪障碍,进而影响身体健康

应激涉及两个概念:应激源和应激反应。护理专家Neuman认为,应激源是任何影响系统稳定性,引起紧张压力的刺激。应激源可以是体内应激源、体外应激源和人与人之间的应激源。个体遇到应激源时,都要选择一系列的应对行为进行适应。机体的应激反应包括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两者常同时发生,互为因果。其中心理反应指在应激源作用下个体首先产生的情绪改变,包括焦虑、恐惧、愤怒和抑郁等;表现为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如脉搏加快、血压升高、烦躁等。除上述症状外,还常为头痛、注意力不集中、无效多余动作增多[4,5]。产褥期母体本身存在心理调适过程,黄在菊等[6]研究发现,国内产后抑郁症发病率为11.09%,再加上母婴分离,可能会使产妇出现更严重的心理问题。本研究发现,23.08%的产妇出现焦虑情绪,15.38%的产妇出现抑郁情绪。而负性刺激造成的心理应激可能会损害躯体健康,影响产后恢复,造成母乳分泌不足。研究表明,母婴分离、开奶时间晚等都会造成乳房不适和缺乳,加上产妇心理因素、家庭压力等,对母乳喂养产生较大影响[7]。母乳作为新生儿的最佳食物,是其生长发育的物质保障,母乳分泌不足势必会影响新生儿康复及以后的营养摄入,进而加重产妇焦虑情绪。

3.2 恰当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母婴分离产妇的负面情绪,促进身心健康

张金玲等[8]研究表明,对于母婴分离产妇,病情保证需求是最重要的;其次是获得信息需求。一方面新生儿病情多不稳定,加上陌生的环境、复杂的医疗仪器设备及限制家属入内,产妇自然担心新生儿疾病的进展与转归;另一方面产妇自身也在医院内,行动受限无法时刻陪在新生儿身边,内心十分担忧、焦虑,又无能为力,更迫切想知道新生儿的治疗情况。因此,在护理母婴分离产妇时,护士应用自身良好的形象、熟练的操作技能、热情坦诚的态度获得产妇及其家属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产妇表达内心感受,对其痛苦表示理解;加强与产妇家属的沟通与合作,鼓励家属多向产妇表达家庭对其的需要和支持;选用多种健康教育方式使产妇及时、有效获取有关知识和信息,纠正认知偏差。同时,使用放松技巧舒缓产妇的情绪,减轻心理应激造成的身体不适[9]。做好母婴分离产妇的乳房护理,促进乳汁分泌,也可以帮助产妇树立信心。通过采取这些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挖掘母婴分离产妇的潜能,使其产生适应性行为,进入母亲角色,减轻负面情绪,走出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3.3 除产褥期护理干预外,还应做好产前检查

针对本研究中几例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情绪改善不明显的产妇进行深入访谈,发现新生儿出生情况,如保胎失败、出生低体重等是影响产妇情绪的主要原因。曹燕霞等[10]研究发现,高危孕产妇占孕产妇总数的27.9%,且20.9%的高危孕产妇会出现母婴分离,占母婴分离产妇总数的74.5%。本研究发现,母婴分离产妇中,有64.84%的人存在妊娠合并症。因此,怀孕期间应按时进行产前检查,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努力降低高危儿风险,防止产妇不良情绪发生。

综上所述,母婴分离产妇需要特殊的关怀、指导,护士既要细致入微地护理产妇,又要观察其情绪变化,积极主动地进行心理护理、母乳喂养指导、躯体护理,针对产妇的具体情况实施护理干预,有效改善其不良情绪,帮助其度过母婴分离期。

[1]王群,王坚.应激干预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22(1):96-99.

[2]钱洁,卞崔冬,崔海松,等.几种焦虑症状筛查量表信度和效度的比较[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1,6(3):176-179.

[3]郑磊磊,王也玲,李惠春.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在综合性医院中的应用[J].上海精神医学,2003,15(5):264-266.

[4]赵惠娣,刘亚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34(13):2596-2597.

[5]吕彩霞.护理干预对减轻ICU病人应激反应的效果及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1(12):121-122.

[6]黄在菊,冉红艳,李汉珍,等.产后抑郁症状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00,14(6):241-242.

[7]张红卫.母婴分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40-41.

[8]张金玲,刘秀萍,杨丽,等.某三级甲等医院母婴分离产妇需求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2,26(16):1561-1563.

[9]程灵芝,李川云,刘晓红,等.急性应激干预的原则和方法[J].中国临床康复,2003,7(3):474-475.

[10]曹燕霞,高文,郑莹,等.母婴分离对高危孕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护理[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179-180.

R473.71

A

1671-1246(2015)05-0153-02

猜你喜欢
母婴分量新生儿
一斤生漆的“分量”——“漆农”刘照元的平常生活
一物千斤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论《哈姆雷特》中良心的分量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尿布师:只卖纸尿裤的母婴电商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