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与检验专业在校生沟通认知差异性调查研究

2015-01-02 03:00庞晓霞陈兴鸿温建强杨海菊陆星通王俊利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在校生医学院校检验

庞晓霞,陈兴鸿,温建强,杨海菊,陆星通,王俊利

(1.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百色533000;2.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广西百色533000)

临床与检验专业在校生沟通认知差异性调查研究

庞晓霞1,陈兴鸿1,温建强1,杨海菊1,陆星通1,王俊利2

(1.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百色533000;2.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广西百色533000)

目的了解临床与检验专业在校生对临床与检验相互沟通的认知状况,探讨加强沟通能力培养的途径,为医学教育体系沟通教学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对临床与检验专业在校生各200名进行调查。结果临床与检验专业学生对沟通重要性和必要性认知一致,认为自身沟通能力存在不足的分别占90.5%和92.0%,认为教育体系中关于沟通学技能的教学模式需要改革的分别占89.5%和85.5%,学生对影响沟通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也有相同看法,而对双方沟通主动方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医学院校应重视对临床与检验专业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改革沟通学技能教学模式,增强学生主动沟通意识,为其尽早适应医学环境做准备。

临床与检验沟通;沟通能力;沟通技能

沟通是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思想和感情传递、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一致、感情畅通,人们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交往都属于沟通过程。近年来,许多医学院校将沟通能力纳入医学生基本技能培养[1]。张云峰[2]也指出在当今医学教学实践中,不但要向医学生传授医学专业知识,还应加强其医学沟通能力培养。临床医学是医学领域的一大支柱,同时检验科室是临床诊疗的辅助科室,日常工作中两者联系密切。研究表明,医学体系大多侧重临床医生和检验人员沟通的在职培养,而医学院校只注重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忽视人文素质培养,对临床与检验的沟通技能培养不足。本文就临床和检验专业在校生对临床与检验沟通重要性及必要性的认知状况,以及对自身沟通能力的评估展开调查,对沟通能力培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医学院校培养符合现代医学发展需求的综合型人才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于2012年11月选取临床、检验两个专业各200名在校生进行调查,两个专业中大一至大四年级各50名,男女生比例均等。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当场发放、当场收回,两个专业发放问卷各200份,回收有效问卷各200份,回收率100.0%。

1.3 调查内容

包括两个专业在校生对临床与检验相互沟通重要性及必要性的认知状况,自身沟通能力评估及对沟通主动方的看法,沟通能力培养现状及影响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录入数据库,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临床与检验相互沟通重要性及必要性的认知状况

调查显示,90%以上的临床与检验专业学生分别对以下4个项目持赞同态度:临床与检验相互沟通有助于提高检验工作质量和临床诊疗效果,临床与检验沟通不畅会引发医疗纠纷,沟通能力是合格临床医生和检验人员的必备能力,临床与检验相互沟通是循证医学发展和医院管理的要求。当问及两者间沟通是否重要时,临床与检验专业分别有93.0%和96.5%的学生认为重要,这说明绝大部分学生意识到实际工作中临床与检验相互沟通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两个专业的学生对沟通重要性及必要性的认知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

2.2 自身沟通能力评估及对沟通主动方的看法(见表1)

表1 自身沟通能力评估及对沟通主动方的看法(%)

表1显示,两个专业均有90%以上的学生认为自身缺乏与检验(临床)沟通的能力。加强沟通能力培养首先得意识到自身不足,这点为医学院校顺利开展沟通技能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71.5%的临床专业学生认为主要在课堂学习沟通技能,而检验专业有86.0%的学生认可,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这可能是因为临床专业学生实践机会远多于检验专业,相比之下,检验专业学生对沟通技能的学习局限于课堂教学。另外,愿意花更多时间在校培养沟通能力的,两个专业学生分别占86.0%和90.0%,体现了认识自身不足时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因此,医学院校应重视学生沟通能力的在校培养,拓宽培养渠道,丰富教育载体,将学生的内在态度转化为实际行动,有效提高其沟通交流能力。

在沟通主动方方面,有62.5%的临床专业学生认为沟通主动方应是检验,同样,55.5%的检验专业学生认为沟通主动方应是临床。目前,临床医护人员和检验技术人员在沟通交流方面存在许多障碍,在临床诊断和检验结果不相符时,都觉得应该是对方主动联系、沟通。作为医学领域不同专业主体,侧重方向不同,思考问题角度不同,自身知识结构也存在差异,因此,不同专业对相互间沟通主动方看法存在差异。

2.3 临床与检验沟通能力培养现状及影响因素(见表2)

表2 临床与检验沟通能力培养现状及影响因素(%)

表2显示,89.5%的临床专业学生和85.5%的检验专业学生认为教育体系中关于临床与检验沟通技能教学模式需要改革,说明教学体系在这方面不够完善。有关影响沟通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临床和检验专业学生的意见差异无显著性。有研究指出现有沟通技能教学内容空泛[3],与本调查结果一致,表明沟通技能教学内容欠缺是医学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此外,教学模式单一、缺少临床实践、专业课程和沟通学联系不够密切等也是影响医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

3 建议

冯迎迎[4]指出,临床科室与医学检验的对话和沟通尤为重要,良好有效的沟通能避免医疗纠纷及恶性事件发生。笔者认为医学院校应重视临床与检验专业学生沟通能力培养,为学生步入工作岗位、提高工作质量打下坚实基础。而本调查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学生沟通能力不足,并且缺乏主动沟通意识。鉴于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旨在为医学生沟通能力培养提供参考。

3.1 重视经验交流

举办经验交流会,加强沟通交流。以临床与检验专业学生为主体,由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或检验人员引导,列举案例,让两个专业的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探讨解决措施。学生发表的见解和教师传授的临床经验相结合,经过切磋和总结,提高学生沟通交流能力。

3.2 改革教学模式

要提高学生临床与检验沟通能力,就必须改革当前教学模式。首先,增加沟通技能教学内容,尤其是具体实践指导内容。其次,改变教师单一授课方式,在教学上增强临床、检验和沟通学3方面的联系,使专业课程与沟通教学内容巧妙结合,相辅相成,可借鉴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角色互换法等。最后,适当安排课时,理论授课与临床实践交替,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3 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强化主动沟通意识

临床与检验两个专业密不可分,相同的知识结构有助于沟通、交流。临床与检验专业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应加强检验或临床知识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实现学科间融会贯通,从而找到彼此共同话题,无形中深化主动沟通意识,认识到沟通的共同性和相互性。此外,不能忽视沟通技能的学习与运用,以利于未来实际工作。

3.4 注重临床实践,寓理论于应用

医学院校应为学生提供更多临床实践机会,适当安排临床与检验专业学生临床见习,使其在耳濡目染中总结经验,提高沟通技能。

[1]夏文芳,胡建华,刘强.加强医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思考[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2(3):82-83.

[2]张云峰.强化医学专业学生临床沟通能力的研究[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2(22):58.

[3]曾凯.医学院校沟通技能教学现状的量化评估[J].护理学杂志,2009(24):73-75.

[4]冯迎迎.如何加强医学检验与临床科室的相互对话与沟通[J].中国中医药咨询,2011(3):89.

G526.5

B

1671-1246(2015)05-0118-02

注:本文系2011年新世纪教改工程2011年项目(2011JGA088);右江民族医学院2011年教改课题(右医院字[2011]28号);2012年右江民族医学院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XJBCX201341)

猜你喜欢
在校生医学院校检验
2021年西藏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教育部发布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浅谈高职高专院校在校生结构及变化趋势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临床检验检验前质量指标的一致化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