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名中专护生单人徒手心肺复苏竞赛操作精准性分析

2015-01-02 03:00陈月琴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单人徒手心肺

陈月琴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漯河462002)

72名中专护生单人徒手心肺复苏竞赛操作精准性分析

陈月琴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漯河462002)

目的评价强化训练后中专护生单人徒手心肺复苏竞赛操作精准性,分析其培训难点和要点。方法对我省72名中专护生开展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竞赛,记录操作精准性。结果100.0%的护生能够掌握心肺复苏操作程序,评估病人精准率为48.6%,胸外心脏按压精准率为16.7%,畅通气道精准率为34.7%,人工呼吸精准率为12.5%。结论经过强化训练,竞赛选手能较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但操作精准性有待提高。

中专护生;心肺复苏;精准性

心搏骤停属于临床危急症,现场徒手心肺复苏(CPR)技术的早期规范实施被认为是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关键[1]。如果在4 min内进行有效CPR,可能有50%的抢救成功率,超过6 min成功率仅为4%[2]。所以,CPR操作训练受到医学教育及医疗行业的普遍重视,作为医学生实践教学的重点项目进行训练,并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强化训练,以提高操作的精准性。本研究对72名来自24所学校的中专护生单人徒手心肺复苏竞赛操作进行评价,分析存在问题、培训要点和难点。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省24所中专卫校、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2012级护生,每校3人,年龄16~19岁,其中女生69人,男生3人。

1.2 方法

根据《2010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肺复苏(CPR)与心血管急救指南(ECC)》(简称《2010心肺复苏指南》),修订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标准,内容包括:评估病人(判断意识、判断呼吸、评估颈动脉搏动、呼救);安置复苏体位(平卧于硬板上、解开紧身衣扣、双手放两侧、身体无扭曲);胸外心脏按压30次;畅通气道(清理口腔分泌物及检查有无义齿);口对口人工通气2次;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通气比例为30∶2,以上操作循环5次,判断心肺复苏效果。提前两月发放竞赛操作标准,各学校按照标准组织训练,并挑选3名选手参加竞赛。按照标准,来自我省24所中专卫校的72名护生在挪度安妮心肺复苏模拟人上进行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比赛。评委由3名历年担任我省护理技能竞赛的评委、省级三级甲等医院护理部主任担任;记录员4人,2人同时使用秒表分别记录5次循环中30次胸外心脏按压的时间,1人使用秒表记录全程操作时间并观察胸外心脏按压指示灯情况,1人观察人工呼吸指示灯情况。

2 结果

2.1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流程的精准性

考核将操作流程中每一步骤、每一环节实施完全规范确定为精准(见表1)。

表1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流程精准性[n(%)]

2.2 评估病人相关要素的精准性

判断意识:轻摇轻拍双肩,双侧大声呼唤;触摸颈动脉搏动:正确定位、手法及判断时间,即操作者右手的食指和中指的第1指节的指腹触及气管正中相当于喉结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头肌前缘凹处,触压颈动脉,手指放于与颈动脉垂直方向,判断时间5~10 s为精准[3](见表2)。

表2 评估病人相关要素精准性[n(%)]

2.3 实施胸外心脏按压相关要素精准性

包括按压定位、按压者姿势、按压深度、按压频率、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30∶2)。其中按压深度不少于5 cm[3],即挪度安妮心肺复苏模拟人按压深度提示绿灯闪亮。按压频率至少100次/min,且避免按压频率过快心脏充盈不足,以按压频率100~130次/min计算,按压30次用时14~17 s(见表3)。

表3 胸外心脏按压相关要素精准性[n(%)]

2.4 开放气道相关因素精准性

包括清理呼吸道异物手法有效、开启口腔观察义齿、开放气道时无压迫颈前软组织、气道是否畅通(耳垂与下颌角连线与地面近似垂直)等相关因素(见表4)。

表4 开放气道相关要素精准性[n(%)]

2.5 人工呼吸相关因素精准性

包括人工通气有效(通气时绿灯亮起),无通气不足(不亮灯)和通气过度(通气时绿灯、红灯均亮);胸廓有起伏;人工通气过程中观察胸廓有无起伏等(见表5)。

表5 人工呼吸相关要素精准性[n(%)]

3 讨论

心肺复苏技术是要求医学生重点掌握的实训项目,各医学院校都给予高度重视。从表1可以看出,参赛选手都掌握了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程序,都能够按流程完成徒手心肺复苏术,76.4%的选手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操作。然而,《2010心肺复苏指南》除对CPR操作流程做了重要修订,由原来的A(Airway)—B(Breathing)—C(Chest compressions)更改为C—A—B,同时还强调提供高质量有效胸外心脏按压,但在比赛中,操作精准性并不理想。

3.1 操作精准性有待提高

操作过程中各环节完全精准率很低,如评估病人精准率为48.6%,胸外心脏按压精准率只有16.7%,畅通气道精准率为34.7%,人工呼吸精准率只有12.5%,评价复苏效果精准率只有27.8%(见表1)。此外,影响复苏效果的重要步骤中单因素精准性也不理想,如胸外心脏按压正确定位(80.6%)、按压深度(72.2%)、按压频率(63.9%),以及清理呼吸道异物手法有效(75.0%)、开放气道无压迫软组织(80.6%)、气道畅通(56.9%),10次人工呼吸均合格(65.3%)等。这可能与训练中对每一步骤的相关因素精准性强调和规范不够有关。

3.2 影响精准率的因素

病人取平卧位未注意保护颈椎。判断颈动脉搏动时,用食指和中指指尖轻触颈动脉,没有稍施以压力,并且将手指方向与动脉走向平行,容易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胸外心脏按压,手指未翘起,两臂未伸直、未与胸壁垂直。按压深度不足5 cm,绿显示灯不亮。操作中还发现,按压频率过快(小于14 s/30次)、过慢(大于17 s/30次)。按压深度和按压心率的精准性是影响复苏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CPR培训的难点。开放气道,没有真正开启口腔检查有无义齿,而只是口述流程。清除口鼻腔异物,包绕纱布的手指未进入口腔。在开放气道过程中,利用仰头抬颏法,手指压迫颈前软组织。仰头抬颏法:把一只手放在病人前额稍用力向后推,使头部向后仰,另一只手的手指放在下颏骨处,向上抬颏,切忌下压下颏骨掰开口腔,使右手或第二指关节压迫下颌部软组织,否则有可能造成气道梗阻。气道完全打开的标志是耳垂与下颌角连线与地面近似垂直。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气道未完全打开,或吹气时间不足1 s,导致吹气量不足,绿灯不亮,或通气过度,绿灯与红灯均亮。人工呼吸过程中不观察胸廓有无起伏。评价复苏效果时,参赛选手对评价复苏指标非常熟悉,但对瞳孔对光反射检查操作出错率较高,主要错误点是直接将光源对准瞳孔查看,而不是采用扫视—离开手法。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中的任何步骤、任何环节的精准性直接影响CPR的质量和效果。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仅限于参赛选手,结果有一定局限性。但仍然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在徒手心肺复苏术培训中强调高品质胸外心脏按压,有效人工通气,必须注重操作的环节质量,将每一步骤、每一环节做实,真正掌握CPR技术,提高病人抢救成活率及生存质量。

[1]黄顺忠,何兰燕,杨文升,等.影响现场徒手心肺复苏抢救效果因素分析[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8,24(1):1-3.

[2]邸红军,晋宏,魏亚培,等.情景教学法配合缺陷设置在护生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25(1A):69-71.

[3]Neumar.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ardiacpul 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J].Circulation,2010(122):729.

G424.28

B

1671-1246(2015)05-0085-02

猜你喜欢
单人徒手心肺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心肺血管病杂志》
与外隔绝
徒手攀岩
徒手抓飞弹 一点不奇怪
徒手“撕开”原子弹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徒手深蹲,练练你的臀部
第三十八周:每个人的舱位都是单人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