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霞
(石家庄市小壁林区管理处,石家庄 05000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变化,中国事业单位的发展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这对会计监督机制也提出新的要求。事业单位开始思考复杂的经济形势下采取怎样的措施和手段来完善会计监督机制,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加企业的经营效益、促进企业的平稳发展。
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内容可以分为: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内部的会计核算、监督以及控制单位资产的使用、内部审计部门监督、上级管理层和内部会计人员的互相监督等。除了内部监督,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中需要接受社会、政府相关部门和相关机构的会计监督,国家监督是外部监督,权力由政府的审计部门、财政部门行使,监督的对象是单位的会计信息资料、管理层以及内部负责人。
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是在当代经济环境下运行的,以促进事业单位的规范化和程序化为目的。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机制有利于平衡国家、事业单位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减少冲突。对会计人员进行监督,是对国家法律的负责、对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负责、更是对单位负责人和员工负责。
从目前来看,虽然国家对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作出了相应的改革,财务的工作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但是,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和决策者并没有认识到会计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对会计监督机制的改革仅仅停留在表面上,没有实质的进程。部分员工也没有重视会计监督制度,视事业单位建立的会计监督机制运行机制为无物,难以发挥出会计监督机制的作用。
事业单位近年来逐渐开始建立会计监督体制,但是体制并不健全。大多数事业单位中,会计的作用仅仅体现在财务核算相关工作之上,监督的职能并没有发挥。导致出现由于上层领导的压力,会计对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进行更改变动,导致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失真。有部分事业单位对财务数据进行更改,非法套取企业的资金。事业单位无法从财务信息中得知自身的经营状况,影响事业单位的判断,造成很大的损失。
会计监督制度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工作与会计工作不适应,会计监督制度亟需做出调整,二是对于新的环境、新的问题,没有制定相关的应对措施,会计工作中出现很多措手不及的问题。另外会计监督的执行力不强,没有相关机制保障会计监督的有效运行,在企业中难以发挥监督作用。导致出现一系列如事业单位私建新部门,转移资金或者不经审批私自挪用单位的经费,做假账逃避国家税务部门的监管等问题。
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素质较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低,部分新员工的会计工作经验少,不能适应会计工作的新变化。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也在不断的向信息化的方向走,但是有部分会计人员对于网络化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够,影响会计工作的进度的质量。第二是员工以及财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不高,在工作中出现违反财政纪律等非法行为。
事业单位在国家经济的发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监督十分必要。事业单位是否重视对会计监督工作的影响很大,不给于应有的重视,会计监督工作的进行将举步维艰。提高对会计监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是事业单位的首要任务。首先要加强在事业单位中对会计监督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员工对会计监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单位领导和决策者对会计工作的认识深度。作为事业单位的领导者,必须对事业单位中的各部门工作以及员工负责,保证单位的正常运作。同时注重会计监督工作的实施,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完善会计监督的法律保障体系,首先国家和事业单位都要进一步明确会计监督工作在整个监督体系中的地位,对会计监督的程序和范围作出规范,使会计监督工作可以落到实处。出台《会计法》的实施细则以及提高可操作性、强化相关法规如《经济法》的执行和会计法律体系的建设,让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工作有法可依、依法执行;其次要统一会计制度和执行标准,满足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发展需求。加强惩罚力度,对于违法犯罪的行为不姑息,做到事前威慑事后惩罚。
建立一个科学的会计监督体系,通过体系的运行,会计监督工作实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总结的目标。在事业单位实际的会计工作中,以其经济活动特征为基础,根据差额与全额拨款单位的工作差异,对本单位的会计监督管理体系进行完善。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事业单位可以找出会计管理中的不足和缺陷并做出调整,达到优化工作流程、实现工作目标的目的。
国家财政部门《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中指出:内部控制要确保事业单位的内部部门分工以及岗位职责的划分是合理的,必须坚持不相容的职务分离,不同的部门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监督。实施工作问责制,增强会计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减少因为缺乏责任感而产生的工作失误以及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
1.事业单位不能图方便出现一人多岗的现象,会计、出纳和审核三岗位必须分开设置,各司其职并且相互制约。健全岗位的职能,对职责进行细分,严格会计岗位的考核制度,促使会计核算的规范与会计监督机制的规范化。
2.要完善会计工作的处理程序,包括会计细算科目的设置、账簿的记载要求的内容,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就理论上而言,一套根据事业单位性质与特征制定的会计处理程序,可以有效的跟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采取不同的措施,适应经济的发展。
事业单位要配合国家相关经济监管部门的工作,加强与这些单位的沟通与合作,政府要加大对事业单位的监管力度。强化外部力量对事业单位财务真实性和准确性的督查。国家在审查的过程中,要遵循市场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实行不同的监督方法与监管形式。
1.监督的委派方式实施分层实行 目前我国的审计和监督受到限制,人力资源匮乏。因此以事业单位的规模为划分实施不同的监督管理,如大型的事业单位委派监事会或者是财务总监进行监理;中等规模的事业单位委派财务总监或者实行会计委派制的方式进行监理。
2.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统筹监管 事前监督的工作主要由国家和财政部门监理严格的制度来执行;事中和事后监督由上级的财务部门、国家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税务和证券管理部门发挥其职能。加大对相关违法人员、主要负责人的惩罚力度,引起各个部门对会计监督的重视。
3.会计信息质量是监督的重点 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的运营、国家经济秩序的健康稳定,财政部门作为管理会计监督工作的主体,必须主动承担起监管的责任。
1.加强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建设 在会计人员入职前,对其学历以及会计从业经验作出相关要求。在入职之后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重视他们的继续教育。组织相关的培训活动,接受会计行业的新知识。对会计从业人员定期进行考核,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优秀的会计人员予以奖励和鼓励,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建设 首先要强化会计人员的监督意识,了解到会计监督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会计监督工作对事业单位的财务运行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提升从业人员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增强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降低在工作过程中违法行为出现的可能性。
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机制对社会与国家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其现实实施工作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只有强化对会计监督重要性的认知、建立健全会计监督法律保障体系、完善会计管理体系、加强会计工作的内外部监督以及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才能改变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现状,完善会计监督的机制,促进事业单位与国民经济的发展。
[1]王玉宝.建立与健全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措施探讨[J].商业会计,2013(6).
[2] 王 瑞.建立健全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途径[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6).
[3] 马 菱.对建立与完善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20).
[4] 周 双.完善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对策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