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川川
(宁夏医科大学 管理学院,银川 750021)
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迅速实现了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全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提出,许多城市夫妇响应“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号召,新的养老问题随之产生,也就是所谓的“空巢”家庭养老问题的凸显。
银川市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在享受国家优惠的政策下,随之带来了养老的“新”问题。根据相关调查研究,银川大约有53%的家庭处于空巢状态。特别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使得独生子女纷纷离巢而居,银川的大多数家庭提早地进入“空巢期”。而对银川城市空巢老人养老现状的深入调查分析,可以对全区的城市空巢老人养老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本文调查共发放了180份问卷,回收的有效问卷为168份,有效回收率为 93.3%。
本研究中从样本性别上分析,女性人数略高于男性,年龄大都集中在60~89岁之间,60~79岁年龄段人数达到了74%。从文化程度上看,从未上过学的空巢老人占到了总数的12%,小学及以上文凭的达到88%,其中初中、高中及中专学历的空巢老人占到了70%。在调查的这些空巢老人中有近50%都已经退休,大多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病,有83%的老人基本上能够自理。
城市空巢老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在年龄不断增加、身体健康状况日趋衰退的过程中,对经济和精神上都渴望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家人的扶助。但根据对银川市3区两县的“空巢”家庭进行深入调查后,发现当前的空巢家庭的养老现状存在的问题是亟需解决的。
多数空巢老人的养老准备尚不充足,在经济保障方面,或多或少的表现为对子女、家庭较强的依赖性。在对银川市空巢老人的调查访谈中,发现多数空巢老人观念还是保守的,我国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仍旧占据着他们的内心深处。但是由于当前的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东南沿海等大城市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较强,使得一部分的独生子女在毕业后选择留在大城市里继续工作生活,这就迫使部分的空巢家庭老人不得不选择其他养老方式或是自养模式以安享晚年。而家庭子女陪伴照顾的缺失,使得我国长久以来倍受重视和依赖的家庭养老模式逐渐改变,而家庭的养老功能也开始逐渐弱化。
在家庭养老逐渐淡化的大形势下,要想让城市的空巢老人安度晚年,就需要有高质量的社会养老服务。而根据目前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养老模式的转变,我们发现社区养老模式和机构养老模式可能是银川空巢家庭解决养老的一个可行的途径。虽然,我们在一些社区建立了老人服务中心和活动中心,但大多数设施简陋、服务单一,不能满足空巢老年人所需要的服务需求。特别是由于缺乏资金或管理不到位,许多的建筑规模和设施均离国家颁布的规定相差甚远。有些社区中心甚至成为摆设,完全无法为老人提供所需要的基本生活照料等服务。
虽然银川市在阅海建立了新的养老机构,但与当前银川老龄人口相比供不应求,且当前的养老机构的服务比较单一,以基本的“养”为主,只致力于满足入住老人的吃住问题,对于医疗健康、专业护理和精神慰藉方面的服务较少或空缺。
通对近几年的文献研究,以及结合当前的社会养老现状,发现我国当前对养老这个社会问题,不论是从法律,还是政策和资金上都缺乏相应的保障。
在法律依据上,很少有专门针对养老服务制定的法律法规,而相关法律由于欠缺权威性,导致对约束对象没有足够的约束力,在执行的时候也会有很多阻碍。如“常回家看看”的法律只限于形式并未规定看望、问候的频率方式,也未说明如若违法有何处罚,而国家在养老的资金投入上远远还未达到社会的需求缺口。
银川在解决本地“空巢”家庭养老问题的时候,在结合当地社会经济的基础下,借鉴我国发达地区的一些措施,可以使银川的社会养老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1)政府加大宣传力度以及财政投入,在改变银川老龄人口“养儿防老”、“家庭养老”的观念转变同时,要加大政府对养老的财政投入,从资金到设施的投入都应当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趋于同步。
(2)构建一个政府主导、民众参与的养老服务多元模式。这就要求政府不仅要重点加快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模式的建设,更要吸引民间组织、志愿者以及企业参与到社区养老服务中,在多方的共同参与中,构建多元的养老模式以满足老龄人口的不同养老需求。
[1]董亚红.养老机构的职能再造:基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协调发展的思考[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8(1):14-18.
[2]胡玉倩.创新养老服务模式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J].社会福利,2010(5):44-45